被網路神化的馬槊究竟是什麼樣的破甲武器?
不過在近幾年的網路上,槊逐漸被神話。尤其在某些小說中,騎兵長槊由於柄桿使用「積竹柲」導致其是一件昂貴到誇張的兵器,製作一根需要消耗大量布帛、桐油、木材等物料並費時數年。事實上,「積竹柲」的製作工藝在古代並不那麼昂貴,實際工期也沒有多漫長。其中,包裹竹篾的目的是為了防止長柄被敵方所砍斷,用織物包裹上漆是為了防止其受潮損壞,並增強整體結構強度。
在西漢長安武庫遺址中,以及我國其他地區所出土的漢代鋼鐵長矛中,就發現了大量的該種長柄。實際生產中,該種長柄完全可以使用類似「流水線」式的生產模式。每一個步驟有專人負責,大批量一批接著一批製造,可以有效的提高產量,降低平均成本,而且還能保證隨時向軍隊提供充足的武器。總而言之,在現代人看起來會覺得很昂貴的「積竹柲」,在古代其實是一件優質但很理所當然的消耗品,其成本甚至要低於優質的木柲。
真正使得長槊成本較高的主要原因在於:鋼鐵製造的槊鋒。鍛造一件鋼質槊鋒需要消耗較多的優質鋼鐵材料,當時生產條件下,優質鋼材很多時候甚至比金銀還要珍貴。同時鍛造長而鋒利的槊鋒,更需要經驗豐富技術熟練的鐵匠(在古代,鐵匠是技術含量最高的工匠,其培養難度遠勝於木匠等其他工匠。由於其特殊性,很多時候鐵匠往往被官府進行直接的人身控制。)。另外,必須說明的是:槊是漢代鋼鐵長矛進化的產物,並非由鈹這種長柄兵器發展而來。儘管扁平的槊鋒看上去是繼承了鈹的造型,但是鈹的插入連接方式與槊的套接完全不同,實際上漢代也有鋼鐵長鈹存在,這一點有出土實物可以證明。
兩漢之際,使用長兵器的突擊騎兵首次出現於中原,當時的騎兵們主要的兵器還是環首刀與長戟。隨著技術的發展,鋼鐵鎧甲逐漸普及裝備,戟作為舊時代流傳下來的兵器,面對新的戰場已力不從心。騎兵平端長兵衝擊時,戟的小枝失去了其意義。鉤、啄、推、叉的殺傷方式對於衝鋒中的騎兵沒有太多意義:即不方便出招,也容易因鉤掛造成兵器的遺失。同時由於鋼鐵鍛造中,其小枝與套筒的鍛造工藝麻煩,導致了成本上升。刺殺類的長柄兵器更便於騎兵的作戰方式,也利於擊破日益堅固的鎧甲。因此槍矛類刺殺兵器在漢代的發展十分迅速,在考古發掘中,同時出土了大量漢代的長鎩、鋼鐵長矛,鋼鐵長鈹。從出土實物的年代上看,越到後期長鈹與長鎩的比例越低,直至消失。
推薦閱讀:
※對練要什麼護具,弱者才帶護具
※HMA雙手劍技法與合氣劍(齊騰守弘版)對照研究
※盾牌——雙手武器的剋星
※磨刀水平和鑄刀材料,哪個因素對一把好刀的影響更大?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基利彎刀和帕拉彎刀是一種形制的彎刀嗎?如不是,差異在哪?
TAG:冷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