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學習力005:新年計劃?你可能定了一個假目標

每到新年我都會特別興奮地構思新年計劃,比如讀100本書,寫50篇文章,每月讀本經典好書並寫筆記……一年年過去,最後達成的目標寥寥無幾。

為什麼定下的目標這麼難實現?是目標定錯了,還是實現目標的能力不夠?有沒有可能是在一開始就定錯了目標。人們常說好的開始等於成功的一半,那麼,什麼才是制定學習目標的正確姿勢呢?

還是學生的時候,剛開學我總會先做一個計劃,規劃新學期的學習任務,要做完多少本習題集,考到什麼分數,讀多少本書,但計劃往往不了了之。愛定目標又無法實現讓人太慚愧,就像在莫比烏斯帶上奔跑,永遠無法從計划到放棄的循環中解脫出來。

那些年,我定過的假目標

怎麼才能破除「從計划到放棄」的怪圈呢?回頭看看過去幾年的新年計劃,我試著從中尋找一些線索。過去幾年,新年目標是長這樣的:

  • 2016年:每月讀一本經典好書並寫筆記(讀完9本,3篇筆記)
  • 2015年:每天一篇千字文(堅持不到3個月)
  • 更早:讀100本書、寫50篇文章、寫30篇讀書筆記……

大概從12年寫博客開始,我的新年目標不外乎讀書和寫作,格式都是「寫xxx篇文章,或者讀xxx本書」。

再繼續看目標從構思到放棄的整個過程,一個目標的生命周期基本是這樣的:

念起:新年新氣象,我應該努力改變,不能再像去年一事無成了。先定一個遠大的目標,我相信不管發生什麼這次肯定能堅持下去,一年後絕對能有巨大的改變。

構思:完全不考慮目前的實力和未來的變數,從四五個目標中篩選出一個來挑戰,比如今年要讀100本書,每天寫1篇文章,幻想一年後數量一定很可觀,嘿嘿嘿。

炫耀:確定目標後的第一件事情是把目標發到朋友圈,告訴所有人我決定寫365天文章啦,是不是很愛學習很打雞血,你們快來點贊呀。

激情:前幾個星期激情滿滿,每天起早貪黑用業餘時間寫文章。

懈怠:埋頭每天苦幹,忍痛戒掉美劇電影遊玩聚會,不到一個月開始找各種理由懈怠,加上突如其來的干擾因素放慢學習進度,很快找了一個借口放棄。

新目標:過了一段時間,發現原來的新年目標不經意就放棄了,一年過去一大半再不加把勁這一年又白費了,然後找一個比之前輕鬆得多的目標重新開始。

輪迴:不久以後,又一次放棄……

真是一個悲傷的故事。

為什麼假目標很難達成?

從這些「假目標」的格式和生命周期中,我們可以看出阻礙目標達成的因素大概是些什麼了。

首先,假大空的學習目標絕對沒戲。讀100本是為了解決什麼問題,寫365篇文章是想得到哪些改變?

不從自身實際需求出發的學習都是隨波逐流,不以解決問題為導向的目標最後都會變成「只是看起來很努力」。讀100本五花八門的書,你很難看到實際成長,完全不如就一個問題找10本同一主題的書來讀。

另外,把目標暴露給太多人反而會給自己製造噪音,出於炫耀的動機,而非解決實際問題,那麼從開始到結束你都得費盡心思包裝每一個哪怕不起眼的學習成果。

當學習之旅變得不可預測時,注重表現自己的人很容易得出自己不行的結論而過早放棄,安靜讀本書的心情都沒有的你,當然是一直停留在淺層次學習。而專註於進步則能在困難中大步前行,把經驗當做進步的燃料,以個人成長和解決問題為目標比證明自己有能力的目標更能使人從容、有效地面對抑鬱和焦慮。

我們總是高估自己的意志力,低估了現實的複雜度,新年伊始更容易高估自己。學習戰線拉到一年的長度,而且目標單一重複動作,沒多久你肯定會感到枯燥乏味,如果中間再有加班、生病、新計劃、旅行各種意外的事情摻入,堅持3個月已經是極限。沒意識到意志力薄弱的現實,也沒有掌握提升意志力和應對新變故的方法,以一年為目標周期絕不是什麼好想法。

最後,好高騖遠、急功近利的心態是順利實現目標的大殺器,你迫切想要成為技巧熟練的高手,卻忽視了事實性知識積累和基礎技能練習,「看起來很努力的你」從未跨過門檻進入學習區,花費了大量時間最後都不過是蜻蜓點水。

首先,確定你要解決的問題

唯一值得花時間去解決的問題,應該是要好幾年才能解決的難題。——喬布斯

一次又一次的新年目標落空後,我再也不敢在新年伊始妄想用一年做成點什麼,和以往不同,我給自己找了一個難題,一個需要花費很長時間才能找到答案的問題。這個問題是——如何成為一個優秀的學習者?從這個大問題出發,先用三個月去尋找答案的一部分,主題閱讀認知科學、教育學、學習方法相關的圖書和論文,讀成就斐然的大師的傳記,拿編程、攝影和設計等項目迭代實踐……相比追求數量的學習,問題引導的學習更容易保持熱情,整合零散知識而不會輕易遺忘。

這種由問題驅動,對問題深入探索,從問題反推學習內容和解決策略的學習方式稱為「基於問題的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PBL)。

「基於問題的學習」中的「問題」是什麼呢?

比新年計劃更重要的是,你要解決那些真實生活中和自己緊密相關的問題。你是通過解決真實世界的問題來學習概念和原理,而不是反過來死記硬背。問題和你的關係越大,學習動力會越強。

美國教育家馬太·李普曼在《教育的思索》中提到:「如果學生髮現所學的東西都是完美無缺、符合邏輯的,那麼他們就覺得沒有必要對這些東西進行深入研究了。相反,如果學生髮現提供給他們的學習材料是片面的、零碎的、很不完善的,那麼他們就會想辦法去研究、去解決。」

你要解決那些開放的、沒有現成答案的問題。因為沒有足夠的現成信息,所以需要你自己去查資料、請教別人和獨自思考,在調查研究後才能發現問題的癥結。如果不能自己尋找出路給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即使你能背出正確的答案,還是什麼都學不到。

我們再一次應用了《改變》里促成第二序改變的重要方法「重新框定問題」,從大問題出發可以讓你跳出老套的遊戲——每逢新年必做早晚無疾而終的計劃。

大問題會逼著你思考學習的具體情境,而不是設計單一的行動目標,問題將引導你設計出豐富多樣的學習行動。

當我們不再執著於新年目標,界定出一個對自己有深刻影響的問題,把時間投注在長周期的探索中,問題自然會引導我們,趟出一條迷人的小徑。

新的一年,你的大問題是什麼?


推薦閱讀:

芥里的學習之道
如何防止初二成績「兩級分化」?
心態、身體、學習的階段與聯繫
你一言|我一魚:有效學習的6個方法

TAG:計劃 | 學習方法 | 個人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