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不動就「炸毛」的T2娃,原來大腦跟我們不一樣!
最近和好友聊起孩子們上幼兒園的情況,她一臉無奈地說,兒子在幼兒園玩得挺開心,就是常常管不住自己的手,幾乎所有孩子都被他打過。
幼兒園老師也都表示很棘手,孩子常常會在和小夥伴玩得很和諧的時候,突然翻臉,給小夥伴一個突然襲擊,老師也很難阻止。
好友甚至覺得,兒子是不是得了傳說中的「狂躁症」,為什麼進入2歲以後,常常會情緒失控,變得很有攻擊性?
其實這種情況很常見。
2-3歲孩子的情緒,就像最大號的炸藥包,小小的一個引子,瞬間火光衝天。陪在身邊的父母常常一臉蒙圈兒,孩子前一秒在身邊親昵撒嬌,後一秒就突然狂躁暴怒起來。喝再多「要耐心陪伴溫柔相待」的雞湯,也很難平和面對。
恰好在Parent Daily的Facebook主頁上看到一個育兒視頻,香港兒童行為情緒治療師葉偉麟是這麼說的:
這一切戲劇化的情緒轉變,都是因為孩子有一顆容易衝動的大腦。
推薦給好友看,她看過視頻後表示很有幫助,我也把視頻內容和相關資料梳理成文字,在這裡分享給和T2孩子鬥智斗勇的大家吧。
- 衝動大腦是什麼?
每個人的大腦里,都有兩顆「杏仁核」。它們個頭很小,卻掌管著恐懼和焦慮的感受,就像警鈴一樣,促使人們對外界威脅作出反應。這就是衝動的來源。
圖中紅色部分就是杏仁核
- 杏仁核可以第一時間產生反應
當我們感受到外界刺激時,大腦其他部分需要一定的時間來梳理信息。可是大腦還沒有反應過來時,杏仁核卻會第一時間行動,產生強烈的恐懼情緒,讓我們迅速對外界刺激採取措施,要麼是起身應戰,要麼是拔腿就跑。
杏仁核對危險情境第一時間反應
杏仁核從孩子一出生就足夠成熟,生龍活虎地支配著孩子對外界產生情緒反應。
當孩子和小夥伴同時看上一個玩具,他的大腦接受到的信息是:有人要搶我的玩具!
杏仁核第一時間產生恐懼的情緒,告訴孩子:有危險!有危險!
腦中警鈴大作的孩子立刻做出判斷:
1. 我要把玩具搶回來!於是,便會推開小夥伴,甚至大打出手。
2. 對方好可怕,趕緊跑!於是,便會立刻鬆手,把玩具讓出去,甚至趕緊跑開。
雖然這兩種應對方式截然不同,但都是孩子在杏仁核的支配下做出的本能反應,大腦都還沒有來得及進行任何理性的思考。
杏仁核是必要的,它能幫助孩子對外界刺激產生反應;但同時,它反應太快,也不受理性控制,會讓孩子的行為看起來不可理喻。
- 杏仁核可以儲存情緒記憶
孩子一出生,杏仁核已經足夠成熟,這是自然界生物演化的結果。
但杏仁核也會逐漸儲存情緒記憶。當它受到強烈的外界刺激,對某個事件產生了很強的恐懼感,便會留下恐懼的記憶。
這樣的記憶有時是模糊的,並不能清晰地記住具體的前因後果,但不會消失,在日後的生活中遇到類似的情況,再次喚起恐懼感。
恐懼記憶能夠幫助孩子學習辨別危險。比如,孩子喜歡和小動物玩,但不太會意識到其中的危險。如果某一次被一隻小狗咬了,當時所受到的驚嚇儲存到杏仁核,今後再遇到小狗便會激發起杏仁核里儲存的恐懼記憶,引起對小狗的警覺,孩子會選擇走開或者和小狗保持距離。
可是杏仁核儲存的情緒記憶常常是模糊的,日後很難區分出具體的事件,很容易讓當時產生的恐懼感擴大。
有媽媽跟我分享過,她的孩子突然從某天開始拒絕洗澡,無論怎樣換著花樣勸說,孩子一談到洗澡就會嚎啕大哭。
後來花了很多功夫引導孩子,才發現,是因為某次洗澡的時候,孩子注意到水從下水口嘩啦啦地流下去,這讓她感到非常恐懼,覺得自己洗澡的時候,也可能隨時從下水口消失不見。
我們常說孩子3歲以後才有記憶,是指大腦中的海馬體成熟後產生的「事件記憶」。但是在海馬體成熟之前,孩子的杏仁核從一出生就在不斷累積「情緒記憶」,在日後的生活中影響孩子的行為。
總之,活躍杏仁核讓孩子的大腦格外衝動,當他們覺得產生恐懼、焦慮時,便會迅速做出反應。
這些反應有時在我們看來是情緒失控,其實更準確的說法是,孩子完全被情緒控制了。
- 衝動大腦也有理智的春天
不要慌,孩子長大後,被杏仁核完全控制的情況會慢慢改善!因為,孩子大腦中另外一個重要部分會逐漸成熟——前額葉。
前額葉位於額頭的位置,它掌管著分析、思考、判斷的工作,如果說杏仁核是「情緒中樞」,前額葉就是大腦里的「理智中樞」。
當前額葉開始運行的時候,大腦會運用已經儲存的記憶、知識,來進行判斷和分析,從而做出理智決定,這才是我們成年人常說的「用腦子」。
- 在前額葉的參與,讓孩子學會用理性控制情緒
和杏仁核一出生就活躍的「早熟」不同,前額葉相當晚熟:
它從孩子2-3歲才正式開始發育,6歲時到達頂峰,之後也並不會停止,直到21-22歲才完全發育完善。
孩子在2-3歲的時候,前額葉還處於很稚嫩的階段,根本無法勸服衝動的杏仁核。孩子的大腦運行方式是非常簡單的迴路:
隨著孩子大腦前額葉的發育,運行方式變得更加複雜:這時,有了前額葉的參與,孩子才慢慢學會用理性去控制情緒,行為變得更加可控。
前面說到的那個死活不肯洗澡的孩子,媽媽帶她摸了摸下水口,告訴她這個地方只有水能流下去,她的小手小腳都是沖不下去的。
雖然她腦中的杏仁核還是讓她對下水口產生恐懼感,但同時大腦前額葉提醒她:「上次媽媽帶我摸過下水口,我不會被衝下去的。」她最終做出判斷:洗澡不可怕。於是她又開始愉快地享受洗澡的時光。
- 從衝動到理智,我們能做什麼?
我們能做的是:幫助孩子說出情緒。
孩子在被杏仁核支配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時間思考,完全是情緒帶來的本能反應。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常用的兩種處理方式都是無效的:
1. 用理智戰勝情緒,跟孩子講道理。這個時候孩子的前額葉根本就不工作,杏仁核在大腦里一通狂響,我們講再多道理也進不到他們腦子裡。
2. 用情緒戰勝情緒,對孩子發脾氣。這個時候孩子的杏仁核已經處於緊張狀態,如果我們也表現出焦慮、憤怒、恐懼的情緒,肯定是爆竹碰爆竹,場面更加火爆。
真正有效的方式是共情,幫助孩子說出他們的感受。
這不僅僅是情感上表達理解,更重要的是,在家長的幫助下,孩子在描述自己感受的過程中,大腦里就不光是杏仁核在工作,同時需要調動前額葉的功能,運用語言和邏輯。前額葉一旦工作起來,孩子就有可能用理性的力量去平衡杏仁核帶來的衝動。
曾經有一個很火的視頻:小女孩的糖果被媽媽吃掉了,她得知這件事情後一邊哭一邊安慰自己。
我第一次看只是覺得很溫暖,現在了解到孩子大腦構造之後再看,能夠看到在小女孩的大腦里,杏仁核產生的情緒衝動和前額葉進行的理性思考在相互平衡。
面對比天氣還難預測的T2孩子,我們都喝了很多養育雞湯,希望今天這碗科普雞肉能幫助大家更了解孩子,更有底氣地靜待花開。
資料來源:
1. https://www.facebook.com/parentsdaily/?fref=ts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杏仁核3. 杏仁核,掌管情緒的重要角色4. 冷靜6秒鐘,不被大腦杏仁核綁架 - 康健雜誌180期5. 大腦與情緒/焦躁、害怕… 「杏仁核」主導情緒產生 | 腦部.神經 | 健康百科 | 元氣網
推薦閱讀:
※多多成長日記20180222
※天冷了,千萬別這樣叫醒孩子(身邊無數人中招!)
※父母對孩子不好好說話,打擊孩子自信心對孩子影響有多大?
※六歲之前的孩子適合看哪些動畫片?
※兒童戶外運動時期,是否已為孩子選好了工具?
TAG:兒童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