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貢贖人,子路拯溺——我們如何正確維護社會規則
近日,某地一輛小電動三輪車在轉彎時剎車失靈,與一輛賓士轎車發生剮蹭,造成賓士車受損。然而三輪車主實在無力賠償,最終雙方私了,賓士車主損失三千多元,三輪車主則不需賠錢。
有媒體用「暖心」一詞來評價這則新聞,可是,誰又能體會賓士車主的無奈?僅僅因為三輪車主一句「沒錢」,他就不用為自己違反交規的錯誤行為負責了嗎?這是社會中的不正之風,無關暖心與否。
《呂氏春秋·先識覽·察微篇》有這樣一則「子貢贖人」的故事:
魯國之法,魯人為人臣妾於諸侯,有能贖之者,取金於府。子貢贖魯人於諸侯而讓其金。孔子曰:「賜失之矣!夫聖人之舉事,可以移風易俗,而教導可施於百姓,非獨適己之行也。今魯國富者寡而貧者多,取其金則無損於行,不取其金,則不復贖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魯人必多拯溺者矣。」
魯國有這樣一道律法:如果有能夠贖回在諸侯國淪為奴隸的同胞的魯國人,回國後可以領取賞金獎勵。
一天,孔子的一位弟子——子貢從諸侯國贖回了一個魯國人,卻沒有接受他的賞金。魯國上下聽說後紛紛稱讚他重義輕財,子貢也覺得做好事不求回報是很高的善舉,因此十分得意。
子貢
然而,他的老師孔子卻教育他說:「這件事是你做錯了!聖人做事可以改變風俗,教導可以傳授給百姓,而不僅僅是考慮適合自己的行為。如今的魯國,富人少,窮人多,向國家領取賞金,你不會有任何損失,但你不領的話,往後就不會再有人去贖人了。」
孔子的意思是,魯國人被人贖回,贖人者既會收穫稱讚,也可領取應得的報酬,這是一種平衡。然而子貢打破了這種平衡,日後人們贖回奴隸若還去領取賞金,可能會被當做貪財之人,受到別人的嘲笑。這麼一來,救了奴隸後,要麼被人嘲笑,要麼自己蒙受損失。長此以往,大家漸漸會故意對受苦的奴隸視而不見,便不再有人願意去救人了。
再看子路,他拯救了一個溺水的人,那個人為了表示感謝,送了一頭牛給他,子路沒有推辭收下了,孔子高興地說:「以後魯國人再遇到溺水的人都會儘力相救了。」
子路
子路的行為是在倡導一種規則,即善有善報,付出就應該得到回報。
社會秩序要靠規則來維持,無論何人、何事都應該遵循規則,規則一旦打破,社會必將陷入混沌。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
蘇聯總理列寧一天去理髮,當時只有兩個理髮師,店裡忙得團團轉,很多人都在排隊等候。看到列寧進門後,大家紛紛起身讓位,並請列寧先理髮,列寧笑著擺擺手說道:「謝謝同志們的好意。不過這樣做是要不得的,每個人都應該遵守公共秩序,我們要按照先後次序理髮。」說完便坐在了最後的位置上。
在延安的時候,毛主席有一次去醫院探望他人,兩人在病房裡侃侃而談,直到護士進來對他說:「同志,醫生吩咐過病人需要安靜,不能會客。」毛主席立馬道歉,辭別友人,離開了病房。
劉少奇同志一次散步到某炮兵基地,想進去看看,遭到站崗戰士的阻攔。隨行人員上前相勸,戰士不為所動:「上級有規定,要有上級指示才能看。」隨行人員很生氣,劉少奇卻笑著返回,邊走邊對隨行人員交待:「回去告訴那個戰士的領導,不要批評他,他做得很對。」
「心中有規矩,行為定方圓。」
道德綁架在現今社會實屬常見。人們普遍有種盲目從眾的心理,當一件事情發生,人們的主觀意識很容易受到客觀因素的影響。
我們再回到文章開頭的剮蹭事件。「弱」不是能讓人心安理得逃避責任的理由,社會規則需要人人自覺遵守,這樣才會有穩定的社會秩序。盲目的心軟和妥協並不能造就一個美好的世界,堅韌的獨立思想和清晰的價值觀才是主旋律。
推薦閱讀:
※澳門回歸是什麼事件?
※《古文觀止-唐雎不辱使命》中唐雎如何勸說秦王的?
※海明威的名言有哪些?
※戚繼光是個什麼樣的人?
※「中國唱詩班」系列短動畫之《元日》講了什麼?涉及哪些中國新年習俗?
TAG: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