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一些關於《哲學是什麼》的解釋·上篇

大圖足控福利,密恐福利,不要謝我。

此文不是哲普,此文不是哲普,重要的事情我不說三遍,就不。

由於上一篇文章的主要訴求乃是「產出」,我極大的壓縮了描述性書寫的篇幅,但解釋對於「同志」(想歪的去牆角自殺)這個群體顯然是必要的(關於這一點我以後會詳細說滴)。同時描述性的東西寫起來會舒服容易很多,因為所謂描述嘛,主要就是但不限於搬運別人的東西,由於《哲學是什麼》篇幅比較大,內容相對複雜,為了不讓篇幅過於冗長,再加上目標用戶群滴不同,以及很多小夥伴在看過前文之後提出的一些問題,所以此文涉及的內容另起一篇單獨寫作。此文的每一個大標題都會直接對應《哲學是什麼》一文中出現過的概念(已經重新編輯了前文,在所有對應處加上了星號),旨在把該文背後的東西吃干抹凈,全部展示給讀者大大們,至於讀者大大們是誰,就是指那些有一定哲學基礎(所以我不必從哲學史的頭上梳理),並對標題非常感興趣的你了。日後,對於所有非哲普的文章,我會像本文的標題一樣在前面加一枚星號,星號就是我們的暗號~~

現在系好安全帶,開車了。

一、結構主義的優越性

(我承認這個小標題自帶一股酸臭味,忽略就好……)

這裡的結構主義,是並包了結構以及對結構的兩個動作,即解構和建構的結構主義。從歷史發展線絡來看,一般我們認為,結構主義經歷了結構,解構兩個主要時期,後者亦被稱作後結構主義。後結構主義的叫法是非常精準的,因為縱觀結構主義的全部內容,解構主義從一開始就是被包含在結構主義內部的,只是該意識隨著結構主義哲學的發展逐漸清晰了。之所以這麼說,乃是因為所謂結構,本身就來自一種自外而內的視點,本身就意味著那個瞬間對結構的超越,發現了結構的同時,就發現了結構的非本質性可替代性,因此必然會導向解構和重構。

這也是我把「結構主義的優越性」列在第一部分的原因,結構主義是一種態度,並且應該作為一種明晰的態度,結構主義的優越性是作為態度的優越性。只有搞明白了這種態度之所以然,才有進行下面解釋的價值。

我在《哲學是什麼》一文中曾有這樣一段論述:

所謂結構性的部分,意即它是一個框架,一種解釋方式。當你把要素投入其中,你會發現系統的運作結果將符合現實中的情景,換句話說它有能力為事件做有說服力的解釋。但注意,它是萬千種有說服力的解釋之一種,而非唯一的解釋,這種解釋方式本身也可以被創造成不同的結構(拉康最喜歡玩的就是這個)

該段論述即是對結構主義態度的一種哲普解釋,在這裡我們不難發現,這種態度本身就是一種反本質主義,我們可以將它理解為承自古典的懷疑主義現代的反本質主義之進階,因為在懷疑主義和反本質主義兩個層面上講,結構主義都有所發展,換句話說前兩者在一定程度上都有所止步。結構主義態度回答了在「普遍懷疑」和「萬物皆虛」之後我們應該如何前進的問題(我認為來自結構主義態度的信念系則進一步回答了這個問題~),這個答案即是換構建構。關於這一點,我將在下一篇不加星號的文章里集中展開,邏輯線不能亂啊!

將這一部分的理解回落到《哲學是什麼》中真理系與信念系的部分,那麼信念係為何則一目了然——信念系正是一種宏觀的結構。再向前推進一步,我們亦可以說信念系這一概念的哲學建立,亦是建立了一種結構。我們可以將其總結為:

①. 信念系的解釋力之來源,與信念系概念的建立之來源是統一的,那就是結構主義的態度

這句話非常重要,它同時也解釋了為什麼我一直在強調那個瞬間,我們「處於信念系之外」、「對結構的超越」。實際上這種說辭只是為了方便理解,它意味著如果我們堅持以結構主義看世界,那麼結構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超越的,在某個瞬間我們得到了外部視角,但所謂的「外部」,依然處於結構主義的態度之內。它們之間纏繞的結構著,因此我們亦可以這樣理解:

②. 結構主義的態度本身就是一種信念

①②兩句話是本部分的核心,它們闡明了(闡明沒?……)「結構主義」與「信念系」的雙向關係,最恐怖的結論要來了,辣就是:這個雙向關係本身也是一種結構!!!

所以你特么還有完沒完??!!(心說)

好吧那。。。我們來進行下一節。

二、所謂主體

說實話主體性問題是我最不想寫的部分,一是因為這個部分理解起來非常的「令人沮喪」,二是因為真的超麻煩……但是不說又不行,不然沒有辦法進行下面的內容。由於沒有寫作激情,我不保證這個部分的質量~總之真想全面透徹的了解主體性問題,還是要去了解所有研究過「我在」問題以及進行「主體批判」的哲學家才行,對於該問題中拉康的部分,由於老爺子本人堅持「述而不著」,力薦吳瓊先生的《雅克·拉康——閱讀你的癥狀》(千萬不要因為書名將其與《巨嬰國》類的書籍混談,此書可謂飽含心血洋洋大觀)一書,另有一速成途徑是閱讀@希拉克略同志在其主頁豪傾數萬言寫就的《主體性原理》系列,該主頁由於種種原因長年上不動,但是這個系列的寫作,我只能一個字,

這個部分放在第一部分後面寫,是有其承接關係的,實際上全文的每一部分之間皆存在承接。所謂主體,作為一個要素,其本身就被包含在精神分析的結構里,因此一定要用理解結構的方式理解主體性,換句話說:精神分析和它的主體性不是真理!(不是為了安慰你,而是必須這樣想)需要闡明的關鍵點就是:主體不是我,主體是整體,「我」只是主體的一個誤認。此關係同樣可以改寫成:真理系不是信念系,信念系是整體,真理系只是信念系的一個誤認

誤認這個詞是為精神分析所用,如果用其他的概念來理解通常意義下我們口中的我,亦可以搬出福柯的「身體」概念,但實際上還是有所區別的:福柯在使用身體概念的時候,對於主體的態度大致類似於休謨之「懸置」,即避談在我們的意識之下是否還存在什麼別的玩意,在此意義上,我們也可以說身體包含了意識和那些不知道是什麼玩意的下意識。在之後的加入了尼采之「權力」與「強力」的論述里,身體變成了二者的戰場,此處的身體則很接近精神分析中的顯意識,也就是「我」了,「強力」來自主體,「權力」來自大他者,二者之交戰場所只可能是顯意識再無其他。福柯作為現代哲學中易讀程度前列的大家之一,此處的概念交叉倒是可以跟一生致力於結構遊戲的拉康形成鮮明對比,但實際上兩人哲學風格的區分或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至於「我來源於對他者之誤認」這一點,@葉默哲老大曾問過,這涉及到精神分析對主體和他者的二元設置,是第三部分「信念的結構」中極為重要的切入點,在此著重解釋一下,此段內容皆為精神分析內部滴概念。讓我們忘記意識和我這些概念,回到母親的懷裡,回到尚未形成自我意識的哺乳期。在那個時候,我們的感官已經有了感知世界的能力,但感知世界的其實並不是「我」,而是主體。主體是自嬰孩誕生就存在的東西,唯一的區別是,那個時候的主體還沒有形成自我意識,也就是精神分析中的所謂「顯意識」、「上意識」或者「自我」;他者亦是自嬰孩誕生就存在的東西,因為隨著嬰孩的誕生,她的一切感官皆陸續開始了運作,他者即是主體所感知到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主體持續感知著一個極為關鍵的對象——母親,此過程中,主體逐漸認識到自己,認識到自己是一個類似於「母親」的存在。這個階段被拉康稱為鏡像階段,一如孩子指著鏡中人興奮地大叫「快看!那是我!」一般,母親作為主體的鏡像,作為一個他者,被主體投射在自己的認識中,主體認為自己亦是一個他者,當這個認識行為完成的時候,自我意識隨之被構建起來。但顯然,主體並不是他者,正如鏡中的孩子只是一個影像並不是孩子本身一樣,主體對於自己的認識,也就是自我意識或顯意識或上意識或自我云云,乃是「對他者的誤認

怎麼樣……是不是令人沮喪的理論結構呢~~開玩笑,如果到此你真的感到沮喪的話,那就只能借用@希拉克略的名言——「你還是莽不穿!」。回去重讀第一部分!

下篇將包含「三. 所謂約定」、「四. 信念結構」、「五. 傳統哲學的優越性」以及「五點五. 新哲學的運行」四個部分,以目前為止我對篇幅的預測,還是會跟上篇差不太多滴,因為最重要的兩個問題都在上篇被解決了。

以下摘自《解釋·下篇》的第五部分,這個叫做下回預告~

那個年代的科學家(僅針對科學家,不針對科學),最討人厭的地方在哪裡?就在於他們明明忽略了一切的前提,卻依然堅定地認為(不能說堅信)自己的體系不指向結構,而是指向真理。當然,這種情況在「觀察者效應」被發現之後被大大的沖淡了,至少在理論物理學界已經難以為續,這也解釋了量子物理學起步之時,整個學界表現出的恐慌失措。

好啦,感謝閱讀,我們下期再見~!
推薦閱讀:

不合時宜的冥想:尼采談叔本華(二)
不合時宜的冥想:尼采談叔本華(三)
朱熹有什麼哲學思想?
補充:《法國現代思想史》目錄
一夢如是,漸入佳境(體學開講)

TAG:哲學 | 遊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