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金屬回彈的控制和補償

  1. 因素:
    1. 材料機械性能:屈服強度s大,彈性模量E小,s/E大,回彈越大。
    2. 相對彎曲半徑:r/t大,回彈大。
    3. 彎曲件形狀:彎角數量少,回彈大。
    4. 模具間隙:間隙大,模具對板料擠薄作用小,回彈大。
    5. 校正程度:增加圓角處塑性變形,減少回彈。
  2. 控制回彈的經驗
    1. 利用回彈量補償:若理論難,按試驗數據修正
    2. 採用合適彎曲工藝:(1)用校正彎曲代替(2)加熱彎曲(3)拉彎工藝, 拉應力使得彎曲變形區內各點的合成應力稍大於屈服應力,則內外去應力應變方向一致,卸載後,內外層纖維的回彈趨勢抵消,減小回彈。此法對於r/t大有效。
  3. 優化板料
    1. 避免大r/t
    2. 採用小s/E材料
  4. 優化模具
    1. 局部壓縮:DSIF〉SSIF
    2. 加強筋:增加局部凸包
    3. 多次彎曲:第一次大間隙,第二次減小
    4. 負回彈
    5. 軟凹模
    6. 加壓:在板料直邊端部加壓,使彎曲變形區的內外去都處於壓應力狀態而減小回彈。
    7. 焊接工序配合減少回彈:在回彈大的部位先焊,追加強制加緊和加強板。

推薦閱讀:

切削姐妹花,工藝不分家

TAG:金屬加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