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糖尿病足病指南_糖尿病足病的可怕你都知道嗎?

  我們都知道:糖尿病足病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見的一種併發症,同時也是最嚴重的癥狀之一。

  糖尿病足是什麼?

  發生於糖尿病患者的與局部神經異常、下肢遠端外周血管病變相關的足感染、潰瘍和/或深層組織破壞。

  由於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硬化、斑塊已形成,支端神經損傷,血管容易閉塞,而「足」離心臟最遠,閉塞現象最嚴重,從而引發水腫、發黑、腐爛、壞死,形成脫疽。威脅糖尿病患者的嚴重糖尿病併發症,給患者及其家庭、社會造成嚴重影響和負擔。

 不忍心配圖,大家可以自行百度「糖尿病足圖片」~

  目前,我國有近300萬的糖尿病足患者,糖尿病足的發病已出現「中青年化」,最年輕的患者只有38歲。臨床顯示,發生糖尿病七年以後,就會發生「糖尿病足」的危險,我國每年200萬糖尿病患者因糖尿病足截肢。在日常生活中,糖友們,除了平時注意血糖的變化之外,還要留意身體的其它變化,如:體溫、皮膚脫皮、撓癢、傷口不能癒合等現象。臨床中,一部分是來看皮膚潰瘍時被診斷出是併發症的開始。 

 糖尿病足病分級與分期

  糖尿病足病的發生往往是一系列危險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例如周圍神經病變導致下肢感覺減退或消失、下肢血管狹窄造成下肢組織缺血等。在此基礎上輕微外傷,如燙傷、足部皮膚皸裂和水皰就可能導致潰瘍。老年和組織缺血使潰瘍難於癒合,合併感染促進潰瘍的發展,增加截肢的概率。

推薦糖尿病足的Wagner分級法

  分級臨床表現

  0級有發生潰瘍危險因素的足,目前無潰瘍

  1級表面潰瘍,臨床上無感染

  2級較深的潰瘍,常合併軟組織感染,無膿腫或者骨的感染

  3級深度感染,伴有骨組織病變或者膿腫

  4級局限性壞疽(趾、足跟或者前足背)

  5級全足壞疽

糖尿病足病變

 1、糖尿病下肢血運障礙

  長期糖尿病可以影響下肢和足部的血流供應。通常早期的表現:小腿抽筋 足部蒼白 足趾冰涼、皮膚溫度低 嚴重者可因疼痛而出現間歇性跛行 下肢供血不足還將導致足部抵禦感染和傷口自愈能力的下降。

2、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

  神經病變可出現一些異常的感覺,如疼痛、麻木、灼熱、針刺等。

 3、糖尿病無痛性神經病變

  你的腳可能對下列情況毫無感覺: 割傷燒傷; 碰傷; 磨破; 水皰。 當神經受到損害時,不能正確的傳導信號。 此時,發生嚴重足病的風險就會大大提高。

4、糖尿病引起的足部畸形

  長期的糖尿病可以引起一些足部形態和功能的改變: 拇外翻,拇囊炎 棰狀足趾、爪形趾 雞眼、胼胝和老繭 足跟痛,平足行走痛 足部異常受壓、摩擦和潰瘍 這些常見的足病,不僅可以影響雙腳的正常功能,而且非常容易引發損傷和感染,尤其是在保護不當和穿不合適的鞋時。 

糖尿病足發病過程:

  神經病變—微小創傷—潰瘍--癒合不良--壞疽--截肢

糖尿病足癥狀皮膚表現:

  皮膚搔癢、干而無汗、肢端發涼。 浮腫或乾燥、顏色變暗、有色素斑、毳毛脫落。 肢端皮膚乾裂或水泡、血泡,糜爛、潰瘍或壞疽、壞死。 感覺異常:肢端刺痛、灼痛、麻木。 感覺遲鈍或喪失。 腳踩棉絮感、鴨步行走、 間歇跛行、下蹲起立困難。

  其他: 可形成弓形足,槌狀趾,雞爪趾等。 足背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

糖尿病足的特有表現

間歇性跛行: 下肢缺血使肌肉血供不足,行走一段距離後下肢乏力、勞累及麻木,重者小腿肌肉疼痛,停止行走,休息後可使癥狀緩解,這是缺血的早期表現;

休息痛,夜間痛: 下肢缺血加重時引起休息痛,因睡眠時心臟輸出血量減少,下肢灌注血量也最少,疼痛常在夜間加重,故稱休息痛、夜間痛;

動脈搏動改變: 足背及脛後動脈搏動減弱,嚴重者搏動消失;

感覺異常: 感覺手足麻木、刺痛、燒灼痛或感覺喪失,感覺喪失一般是神經病變所致,但突然動脈血管堵塞也可以使下肢失去感覺;

皮膚表現: 皮膚營養不良、乾燥、無汗、變脆而無彈性,皮溫下降,毛髮脫落,由於皮膚及皮下組織缺乏營養,使皮膚變薄、蒼白,而且皮下組織明顯消耗,這說明動脈血供差已持續較長時間 

糖尿病足病的飲食管理

  糖尿病足的飲食預防和治療尤為重要,那麼,糖尿病人每日要吃多少食物呢?

 要計算理想體重

  理想體重的計算公式:

  女性:身高(厘米)-105

  男性(身高<165厘米):身高(厘米)-105

  男性(身高>165厘米):身高(厘米)-110

  如果您的體重在理想體重的土10%以內,可視為正常,超過20%為肥胖,低於20%為消瘦。

要確定需要的總熱量

  作為一個普通活動量的老年人,按胖瘦不同,每公斤體重需要的熱量為:正常體重20-25千卡/公斤,消瘦人群為30千卡/公斤,肥胖人群為15-20干卡/公斤。

餐量分配

  全天食物量可按1/5、2/5、2/5,或1/3、1/3、1/3或1/7、2/7、2/7、2/7的比例分3餐或4餐進食。

  1、主食:根據自己的勞動強度或活動強度制定全天的量。職業男性一天以350-450克糧穀類食物為妥,女性為300-400克。重體力勞動者,一天的主食量可酌情增加,反之應適當減少。休息或卧床者,男性的主食量為250-300克,女性為200-250克。上述各類患者中,肥胖者進食量限制應嚴格一些,而瘦弱者則可適當放寬。

食物搭配

  1、蔬菜類:量及種類無特殊限制。

  2、肉食類:避免高脂食物,可選擇少量瘦豬肉、牛肉、雞、魚等。

  3、豆、奶製品及蛋類:此類食物富含蛋白質。與肉類一樣,每頓適量便可。如早餐可食300毫升奶或豆漿,或一個雞蛋(有高脂血症者應少食蛋黃),外加50克或100克主食。

  4、水果:血糖控制良好者,每天可進食少量的水果,但應避免吃含糖量高的如橘、柑、葡萄、荔枝等,並適當減少飯量。血糖未得到滿意控制者,最好不吃。

  糖尿病足對患者的危害非常大,這種疾病出現以後,除了積極的治療以外,生活上也要多加註意,做好日常的護理工作,飲食上以清淡為主,這樣才可以有效的幫助疾病康復,下面我們讓專家介紹一下,糖尿病足疾病的護理方式有哪些。

糖尿病足護理

  1、選擇合適的鞋襪:

  軟皮皮鞋、運動鞋是最理想的鞋子。鞋型宜選擇方頭,要保證鞋較足略寬、透氣且有一定的抗擊外力的作用。不要穿高跟、尖頭、硬皮及塑料鞋,還要經常檢查並取出鞋內可能存在的異物。襪子應選擇棉質地和羊毛質地為好,既吸汗又透氣。襪子不要太大,不要穿有鬆緊帶的襪子。每日換洗,不要穿有補丁或破口的襪子,以防腳的壓力不均,影響血循環。

  2、堅持足部檢查並及時到醫院治療:

  可自己利用足鏡等或在他人的幫助下定期檢查足部,若有皮膚乾裂、濕冷、水腫、膚色變暗、感覺缺失、趾甲變形或局部紅腫痛熱等,都可能提示已經出現了足部病變。必需儘早到醫院就診。

  3、正確做好洗腳和護腳:

最佳糖尿病患者洗腳方式是什麼?為保持足部衛生,建議糖尿病患者每日洗腳。但洗腳前,一定要先用手或溫度計試水溫,因為大多數糖尿病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足部神經病變,所以對溫度的感覺能力下降。一般要求用40攝氏度左右的溫水,可一邊泡腳,一邊加入溫水,泡腳的時間也不宜過長。洗腳後要用軟乾的毛巾將腳擦乾,並一定要擦乾趾縫之間的水跡,必要時可用電吹風的小風吹乾。

糖尿病足究竟該如何進行疾病的自我護理呢?

  一、糖尿病足潰瘍病人需穿軟步鞋,不宜穿新鞋或較硬的皮鞋,以免擠傷。糖尿病足病人穿襪子宜穿較透氣的線襪或絨襪,不宜穿不透氣的尼龍襪或厚晴綸襪。

  二、每次修剪趾甲前必須先用溫水泡腳20分鐘左右,將趾甲泡軟後再小心地使用工具修剪。修剪過程中注意勿將趾甲修得過短,以免損傷甲床引起感染。也不能將趾甲修剪得過於尖銳、毛糙,以免自傷皮膚。最好將趾甲修成圓弧形並用趾甲銼將甲邊修整光滑。

  三、洗腳水溫不宜超過50℃,因此病人最好買一個水溫計,每次洗腳前先測量水溫。另外糖尿病病人冬天取暖不宜使用熱水袋,以防燙傷。注意足部清潔,每日至少用溫水泡腳一次,有腳氣者應及時塗用抗真菌藥膏如克霉唑、達克寧等,避免因搔癢而抓破皮膚。

  四、對已有足潰瘍的病人,除了做好上述足部護理外,還需注意:卧床休息時,將患肢抬高20~30度,以促進局部血液迴流。每日補充1~2個雞蛋、50~100克瘦肉或魚蝦類,特別需補充新鮮蔬菜,如青菜、黃瓜、芹菜等補充維生素C,因為傷口癒合離不開蛋白質和維生素C。及時去醫院就診,切勿在家隨便塗抹藥膏,以免生成感染。傷口每日用雙氧水清洗,預防厭氧菌感染,如梭壯芽胞桿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壞疽。

 足部檢查

  觀察腳的形態有無異常 檢查足部的血管和神經 足背動脈看搏動是否正常 足的各個部分感覺是否正常 足部各個關節是否有異常

  日常生活中需特別避免的問題

  不能用電褥子和熱水袋,也不要洗桑拿浴

  不要在寒冷的天氣里長期暴露於室外

  不要赤足光腳

足部疾患如何處理?

  傷口消毒:溫水及溫性肥皂沖洗傷口,消毒藥水(新潔而滅)消毒;

  傷口包紮:用敷料覆蓋傷口,勿用崩帶緊纏傷口,以防阻斷血液循環;

  醫院就診:經常觀察傷口,若出現紅腫熱痛、化膿、顏色變黑等惡化現象,應迅速就診;

  早發現早治療 積極的進行自我足部檢查; 至少半年請醫生對自己的腳做一次檢查,如果有糖尿病足,應該至少每3個月複診一次; 一旦發生了潰瘍要立刻去看醫生,並且最少1-3周複查一次;

推薦閱讀:

科學告訴你,糖尿病患者該如何運動?
糖尿病足幹細胞移植臨床治療方案(節選)
糖尿病患者能喝粥嗎?
可能改變你生活的視頻—反轉肥胖和糖尿病
【小故事】一個胖小伙來測毛糖...

TAG:糖尿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