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全球通史》歐洲三大革命-讀書筆記

文/Mashiro

寫在前面

最近在讀《全球通史:從史前史到21世紀》斯塔夫里阿諾斯 (Leften Stavros Stavrianos)。看到三大革命這裡時覺得很感概,為何工業革命與中國無緣呢,我們是不是應該好好反思一下?

一、科學革命

回顧歷史,似乎科學革命比新石器時代的農業革命意義更大,農業革命使人類進入文明,但是在前進了這一大步之後農業就再也沒有做出其進一步的貢獻。而科學則藉助於它的研究方法不停地穩步前進,科學本身包含了無限進步的可能,19世紀的歐洲正是憑藉著科學及與其相關的技術,才使得對世界的支配成為可能。

艾薩克.牛頓爵士發現了決定引力的數學和物理定律

  • 在西方,科學成為一般社會的組織部分,哲學、科學家實現了其與匠人的聯合併與之相互促進,正是這種科學與社會的結合大大促進了科學在西方世界的空前繁榮。這種結合的現象出現在西方,原因之一是西方在文藝復興時期取得了大量的人文主義學術成就,與工匠和學者的結合密切相關的是勞動與思想的結合,文藝復興時期工匠地位的提高加強了他們與學者之間的聯繫,而雙方也都做出了各自的重要貢獻。地理大發現和海外開發也促進了科學的發展,商業和工業的成長導致了技術上的進步,而技術反過來既促進了科學的發展,又受到科學前進的刺激。

  • 近代科學最重要的進步首先發生在天文學領域,這方面的偉人包括哥白尼、伽利略和牛頓;18世紀晚期正在進行的工業革命影響了科學革命,並轉而受到科學革命的影響,蒸汽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19世紀前半期進步最多的一門科學是化學,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化學與紡織業密切相關,而紡織業在此數十年間經歷了極其迅速的發展;就像牛頓因為發現了支配宇宙中物體的定律而主導了17世紀的科學一樣,達爾文則因為發現了支配人類本身進化的規律而主導了19世紀的科學。

  • 在19世紀結束時科學已經成為西方社會一個日益重要的組成部分,它不但深深地影響了西方人的生活方式,還影響了他們的思維方式。此外,由科學革命引發的這種變化還以無數方式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了整個世界。科學使歐洲在技術上建立世界霸權成為可能,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這一霸權的性質和作用。

二、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對世界歷史來說具有頭等重要性,因為它不但為20世紀的不發達世界提供了主要目標,而且為19世紀歐洲的世界霸權提供了經濟基礎和統治基礎。工業革命發生在18世紀後期,主要是因為海外擴張後商業革命的發展。商業革命的首要特點在於世界貿易的商品起了變化,其次是貿易增長,16世紀到17世紀的商業革命是生機勃勃、富有擴張性的,資本家在其不斷要求利潤的運動中,將活動範圍擴展到整個世界,這樣資本家多方面的促進了工業革命的到來,也促進了歐洲世界霸權的建立。

1769年詹姆斯·瓦特製造了早期的工業蒸汽機,他們對蒸汽機的發展都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 起源:

    工業革命首先始於英國,說明19世紀時英國對世界事務起首要作用。英國不僅在商業上超過法國處於領先地位,而且在採煤業和煉鐵業中也領先於其他國家,英國還擁有更多的、可作工業革命的資金用的流動資本,此外他們還集中了許多企業家人才。圈地運動也為社會提供了充裕的流動廉價勞動力。

  • 進程:

    1770年--1870年是工業革命的第一階段,這一階段紡織業、煤鐵生產業、交通運輸業等各行業都有顯著發展,它們的發展使世界統一起來,使歐洲隊世界的支配成為可能,這種支配一直持續到工業革命擴散到其他地區為止。第二階段是1870年--1914年,1870年前後出現兩個重要發展,科學開始很大程度上影響工業,大量生產的技術得到改善和應用,而且這兩項發展也深遠地影響了農業的發展。19世紀期間,工業革命從英國逐漸傳播到歐洲大陸甚至是世界,比利時、法國、德國等國家都相繼不同程度地進行工業革命,到1914年時,歐洲其他幾個國家也已發展了巨大的工業,其中最重要的國家是俄國、奧匈帝國和義大利;在海外國家中,美國已經以非凡的速度前進,到20世紀初已成為世界頭號強國;而日本、加拿大和澳大利亞也取得了明顯的進步。

  • 影響:

    ①工業革命對歐洲的一個影響是改變了資本主義的性質,它在第一階段中造成了工業資本主義,第二階段中出現了金融資本主義(表現在投資銀行家方面),金融家開始在對經濟生活的決定性控制方面取代了實業家,換言之,金融資本主義取代了工業資本主義。工業革命不僅使歐洲人口的增長成為可能,還引起世界社會前所未有的城市化,19世紀後半期中,工人階級的生活水平大大上升,生產率的大幅度增長和巨大的海外投資所帶來的利潤漸漸地使西歐的下層階級也得到利益。

    ②工業革命對非歐洲世界的影響首先是早期帝國的歐化,1763年以前歐洲諸強國僅在亞洲、非洲擁有少數立足點,他們的主要佔有地是南北美洲,之後他們不僅僅從政治上控制了亞洲的大部分地區和幾乎整個非洲,而且使南北美洲徹底歐化了。另一影響是新帝國主義征服新帝國,工業化的歐洲強國不僅擁有大片的殖民地,而且還控制了那些由於種種原因而未被實際共容的經濟和軍事上軟弱的地區,因此,歐洲的控制不僅擴展到其遼闊的帝國,也伸展到同樣廣闊的附屬區域,而且投入的資本甚至比投入殖民地的更多,這些投資通過各種手段和政治、經濟壓力而得到保護。新帝國主義的歷史作用就在於將工業革命推進到其邏輯上必然的結局:使工業國家即工業資本主義能以全球規模發揮作用。

三、政治革命

19世紀歐洲對世界的支配不僅建立在歐洲工業革命和科學革命的基礎上,也建立在政治革命的基礎上,政治革命的實質是結束了人類分成統治者和被統治者是由神註定的這種觀念。同經濟革命一樣,政治革命以17世紀的英國開始,隨後的美國革命和法國革命標誌著其更進一步的發展,然後它在19世紀時影響了整個歐洲,在20世紀時則影響了整個世界。經濟革命和政治革命擴展的情況相同並非偶然,實際上,這兩種革命是密切聯繫的,經濟革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政治革命,因為它產生了新的階級,新階級有著新的利益,有著使其利益合理化的新的思想意識。

《獨立宣言》的簽署宣布了美國的獨立,它深刻地闡述了資產階級民主主義原則。

  • 中世紀初期,在西歐可發現三個界限分明的社會集團:組成軍事貴族階層的貴族、構成教會和知識界顯貴集團的教士、從事勞動以供養以上兩個上層階級的農民,隨著商業的發展,這種社會等級由於城市資產階級的出現而開始改變。由於自身發展的需要和利益的驅使,資產階級與民族君主政體結成了相互有利的聯盟,直到後來前者為了擺脫王室對商業的種種限制,擺脫日益增加的賦稅,擺脫對宗教信仰自由的限制而不得不轉身反對國王。隨著18世紀後期工業革命的到來,工人的階級意識逐漸覺醒,於是他們發展起了一種新的意識形態----社會主義,並直接向資產階級的自由主義挑戰,工人階級不僅提倡政治改革,同時還要求進行社會變革和經濟變革。賦予歐洲政治革命動力的不僅有自由主義和社會主義,還有一種到各個階級並能動員起廣大人民群眾的意識形態----民族主義。這三種主義是歐洲政治革命的主要組成部分,它們共同激勵著歐洲各民族越來越多的階層行動起來,並賦予這些階層以世界上任何地區都無法與之相比的推動力和凝聚力。這樣,政治革命與科學革命、經濟革命一起對歐洲統治世界發揮了關鍵作用。

  • 英國革命

    歐洲政治革命的第一階段是17世紀的英國革命,英國革命又分為了以下五個階段:內戰階段(1642年--1645年),清教徒分裂為溫和派和激進派的鬥爭(1645年--1649年),克倫威爾統治時期(1649年--1660年),王政復辟時期(1660年--1688年),光榮革命標誌著第五階段的到來。從世界的觀點來看,英國革命實質上是一場中產階級的革命,它的主要意義在於確定並貫徹了自由主義的原則。

  • 啟蒙運動

    緊隨著英國革命後,歐洲政治革命進入第二階段,即啟蒙運動。啟蒙運動一詞源自於以下事實:這一運動的領袖們認為自己生活在一個啟蒙時代。他們基本上將過去看作是一個迷信和無知的時代,認為只有在他們這個時代人類才終於從黑暗走進光明。因而啟蒙時代的一個基本特點是出現了「進步」這種一直持續到20世紀的觀念,對理性的信任是啟蒙運動的另一個基本特點。理性被用來檢驗一切事物,他們發展一系列的具有革命性的原則,並打算通過這些原則進行大規模的社會改革。在經濟領域事物主要口號是自由放任主義----讓人民做他們願意做的事,讓自然界自然的發展;宗教方面則是消滅宗教狂熱和不寬容;在政治方面的關鍵性詞語是「社會契約」。這些口號顛覆了傳統制度和習俗,不僅對法國的現狀,而且對整個歐洲甚至海外地區的現狀也構成了一個挑戰。

  • 美國革命和法國革命

    18世紀的美國革命基本上就是起因於英國的帝國權力和北美的殖民地自治這兩種相互衝突的要求。從世界史的觀點來看,美國革命之所以重要並不是因為它創造了一個獨立的國家,而是因為它創造了一個新的、不同類型的國家。這一革命在當時有著深遠的影響,歐洲人普遍認為一個獨立的共和國在美洲的建立,意味著啟蒙運動思想是切實可行的,於是美國也就成了自由和機會的象徵,並作為一塊沒有歷史負擔和枷鎖的新大陸而備受羨慕。法國革命不僅標誌著資產階級的勝利,而且標誌著以往蟄伏著的民眾已充分覺醒,以往長期居於舞台兩側的「人民」此時開始大踏步的走到舞台前方,並一直留在那裡。

  • 民族主義

    民族主義是近代歐洲史上的一種現象,直到18世紀西歐的資產階級開始分享或獲得全部權力時,民族主義才呈現出其近代的形式,這種形式在法國革命時代和拿破崙時期得到了最大的促進。但在19世紀中民族主義的性質起了變化,它起初是一種人道的、寬容的信條,之後卻變得越來越沙文主義和軍國主義,其原因在於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影響,在於俾斯麥用馬基雅維利式的外交手腕和「鐵血政策」統一了德國。由於1815年維也納會議的領土解決方案使得一些民族的數百萬人或陷於分裂,或遭受外族統治,所以此後民族主義強烈的表現出來,隨著一戰的結束民族主義已在整個歐洲獲勝,之後的幾十年間民族主義則又開始使歐洲海外殖民地諸從屬民族的億萬人民覺醒並行動起來。

  • 自由主義

    自由主義是歐洲第二個影響世界的偉大思想,其主要特點是把個人從階級、社團或政府的約束中解放出來。它的興起與中產階級的崛起有著密切關係,它實際上仍是一種中產階級的運動。在英國革命時期,自由主義學說首次被明確的提出來並被付諸實踐,這些學說的主要內容是反對王室任意干涉宗教自由、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之後自由主義隨著美國革命的進展而得到進一步的解釋和應用,《人權法案》保證了宗教信仰自由、言論自由、出版自由和集會自由。法國革命則要比美國革命顯得更進步,《人權宣言》是18世紀自由主義的經典,因為它以響亮的措辭宣布了個人自由。由此可以得出結論,英國、美國、法國革命中出現的自由主義都採取了立憲議會政體的制度形式,它關心平等的公民權利,但卻不關心平等的政治權利和社會權利。到19世紀末,一種新的、民主的自由主義發展起來,它承認國家對全體公民的福利所負的責任,於是歐洲各國紛紛採納了種種社會改革方案。民主自由主義的一些改革(如老年養老金、失業保險、最低工資發等)已成為我們當今時代標誌的福利國家的前奏。

  • 社會主義

    社會主義是18世紀和19世紀初的古典自由主義的對立面:自由主義強調個人和個人權利,社會主義則強調社會和社會集體福利。自由主義聲稱社會是自然法則的產物,否認通過立法人為地增進人類幸福的可能性,而社會主義則認為人類通過理性的思考和行動能夠決定自己的社會制度和社會關係。社會主義強調的是社會和有計劃的社會變革,而不是個人和自由放任主義。

後記

回到剛開始的問題:為何工業革命無緣中國?對比歐洲和中國的地理環境,就會發現歐洲極度缺乏資源而中國資源廣闊,皇帝無需為海外擴張和掠奪資源而煩惱。沒有了海外擴張和資源掠奪從而就限制了軍事技術的和科學的發展。

最後感謝大家的閱讀!


推薦閱讀:

測書:《金字塔原理》到底值不值得讀?
金融數量分析(二)
《終極演算法》——一切真的都能化繁為簡嗎?
BRD來源(讀書筆記)
預測未來30年趨勢--讀《必然》下

TAG:歷史 | 讀書筆記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