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粗鄙之語到政治化隱喻
不知不覺你會發現,網上人們交流中的隱喻越來越多了。這些隱喻里,有的是為了文雅的表達粗鄙之語。比如草泥馬、窩草等等。
有的是互聯網+新概念,比如屌絲、xx婊。
有的則是有很多政治意涵,比如xx、xxx、xxxx。
剛開始我是不愛說一些粗鄙之語,但是漸漸有些詞已經太日常了,不得不說。很多詞現在不太上網的中老年人也說。再加上我本來也很喜歡罵人。但是隱喻和罵人是不一樣的。罵人就是表達情緒,但是隱喻則是有觀點有意涵的,預設了立場。比如,說黑木耳這個詞,預設一種直男癌的立場;說貴國、貴枝、藥丸,含有一種獨立和批評的立場;還有膜蛤黨那些,形成一種亞文化。
這幾天我在共識網上看了幾篇文章,《今天的漢語越來越猥瑣》、《從社會壓抑的角度談談漢語粗鄙之風》、《民間語言低俗化是對官方套話空話的抗議》。這幾篇文章好像是觀察到了一個問題,但是他們是站在一個非常「正」的立場上,希望去改變漢語粗鄙化。而且他們的一些解釋,也是邏輯不足。比如說民間語言低俗化是對官方套話空話的抗議,這種理解有點觸到問題了,但也不完全對。官方套話空話並不是完全沒意義的,而且官方套話空話也不直接導致民間語言低俗化,這中間沒有傳導機制。
對粗鄙語言的批評緣起於今年1月份,《人民日報》發表了一篇評論叫《網路不是語言粗鄙之風的溫床》。文章說網上你也不能說粗話啊,還號召大家抵制,並把矛頭指向自媒體。這說明,官方輿論發現了語言中的一種逐漸加強氛圍,他們就把它解釋為語言粗鄙化。可是我們都知道,這是個語言的事又不是個語言的事。事實上:網路語言中的反抗性越來越強。而且為了規避審查,隱喻發展的意涵和複雜性大大豐富了。
08年的時候,我就關注到《草泥馬之歌》這個問題了。歌中唱到:草泥馬本來自由地生活在美麗的馬勒戈壁,但是它們的生存也面臨著危機,河蟹的到來破壞了他們賴以生存的卧草,草泥馬該怎麼辦。很明顯,這歌體現出的矛盾已經很明顯了。但是那個時候還沒有現象級的政治化的隱喻。當然也可能我忘記了。至少沒有像8年後啪啪啪幾個漂亮的大隱喻(兆佳人、藥丸論、人民不行、盛世如你所願論、膜蛤黨)等席捲整個網路來的漂亮。應該說這些政治化的隱喻產生快傳播快範圍廣意涵有深度,極大豐富了網民們的精神文明和理論武器。
這些政治化的隱喻背後,反映的更是一種網民心態的變化。出了一個事情,網民不需要了解這個事情,也不需要針對具體問題進行評論,直接套用模板就好了,反正最終指向都是一樣的:那就是網民對問題根源理解越來越統一,對官方的信任越來越少。這也是一種「日常反抗」。
現在網上已經很難找到正統的批判話語了,但是隱喻式的批判話語可是化零為整,神出鬼沒。官方不斷更新自己的敏感詞列表,網民就不斷創造新的隱喻來傳播。這就是未來的網路異見話語生態。
那麼,造成這一狀況的原因是什麼呢:
1.輿論控制更嚴,擠壓批評空間;
2.民眾預期差,情緒差;
3.網路語言的發展潮流;
4.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現在年輕世代網民,尤其是受教育群體價值觀更為獨立。
這些隱喻的意義是什麼呢?首先有積極意義,民眾也是要表態的,調侃、隱喻、嘲諷、影射就是他們的表態。表態可以讓執政者反思,造成一定的輿論壓力;不那麼積極的意義也是有的,這些隱喻傳播有可能落入犬儒,也就是用泄憤式的粗鄙之語代替對具體問題的了解,用模板式的嘲諷迴避對問題的思考和批評。當然,讀到這裡你會說,你要求還真高。恩確實日常反抗是有一定的犬儒性的。這是一個實然問題。作為一個新時代網民,還是要不甘只做「腐草之螢光」,若成「天空之皓月」,豈不美哉!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