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ty》簡易爵士奏法講解
首先請大家多包涵!么么噠!我們今天是外錄的,雜音有點多,因為音頻工程師休假去了。
今天,我想要介紹給大家學習彈一首經典的爵士曲目《Misty》,屬於比較簡單的獨奏版本。選擇這首歌的目的,倒不是一定要讓大家學習爵士,而是覺得這種演奏方式,非常有助於我們學習和理解吉他演奏的一些特性。為什麼這麼說呢?讓我們來進行一下簡單的歌曲解析,你很快就懂了。
一.這種類似於指彈的彈法,是爵士吉他演奏中的常規彈奏方式,要同時兼顧旋律、和弦及節奏。我們可以發現,歌曲的旋律線採用的音,基本都是很嚴謹的和弦內音,這是不是對我們的學習有所啟發?如果你在創作一首歌曲的時候,是否也能考慮把旋律合理的組織在和聲走向里,從而讓它更加動聽。
二.注意此類爵士曲的中八分音符,都是採用swing的節奏,也就是三連音的奏法:第一個八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三連音中前兩個音的時值之合,第二個八分音符的時值等於三連音中最後一個音的時值。這樣的處理會讓節奏產生swing的搖擺感覺。同時曲目中還有一些地方是四分音符的大三連,也要注意,即三個四分音符平均的分配於兩拍中。當然,我們還可以把節奏處理成散拍,就是比較隨意的安排快慢,這需要一定的獨奏經驗才能處理好。
三.大家可以把曲目中出現的各種和弦記住,如果能夠分析一下它們的構成從而推導並記住名稱就最好。
四.下面的幾處和弦連接片段,又出現了我之前講過的那種情況:通過平移指型以完成和聲進行的模塊化行進方式,大家可以在彈奏時體會手的移動帶來的音的變化,以及同時發生的聽感的變化。既然這種情況如此頻繁的出現,大家看樣子應該重視起來,把它記住哦!
這裡說幾句題外話,也是我個人在音樂上認同的方法論,不一定對,但我想把它表達出來。無論彈鋼琴還是吉他,到了一定的程度,比拼的是「肌肉記憶」,在演奏大篇幅的樂曲特別是即興的時候,大腦其實沒辦法把每一個音的名稱報給你,這時需要的是手指肌肉在我們長年累月正確的訓練下,形成的條件反射來完成。也就是說,肌肉的每一種動作帶來的聲音的改變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熟知的「東西」,而樂理本身只是解釋「動作」和「聲音」之間聯繫邏輯的工具,是人們在靜下來的時候研究出的可以解釋這種「東西」的工具。所以,無論你怎麼研究理論,最重要的還是演奏本身。
最後,希望大家享受音樂和學習過程,管它流行還是爵士,不必在意風格,能夠開心的學到東西才最重要。哈哈,難得雞湯一下,下期見。
推薦閱讀:
TAG:指彈 | 如何通俗易懂地解釋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