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里火山噴發形成的海島是怎麼發展出生態的?

火山島遠離其他陸地,靠什麼發展出植物和動物?


【本回答共3501字,預計閱讀時間5-8分鐘,圖片12張,請盡量連接WIFI】

是個好問題。

幾種類型的島嶼里,大陸島相對靠近陸地,有的原本就是陸地的一部分,某種程度上繼承了陸地的生態系統,和陸地的生物擴散難度也小很多。即便是紐西蘭這樣孤懸海外的大型島嶼,其實原本也是古大陸上裂解出來的,在那個時候它上邊已經有了和古大陸相似的生態環境,只不過後來漂移到現在的位置。

印度和斯里蘭卡之間的「亞當橋」,有觀點認為這是斯里蘭卡原本與大陸聯通的陸橋的殘留(當然也有觀點認為這是人造的……),實際上很多大陸島都在一定歷史時期內與大陸聯通,尤其是冰期時海平面下降,這種聯通尤為明顯,在上個冰期,英吉利海峽就是一片山谷,許多生物得以通過這種聯通進行擴散

但是在遠海大洋上生成的火山島和珊瑚島,它們在誕生之初一定是光禿禿、不適合陸地生物生存的,雖然隨著風化和降雨等過程,這些島嶼上也會出現土壤、淡水,但最大的問題是,它們被大洋阻隔,似乎很少有生物具有跨越大洋定居於此的能力。但事實與我們想像的相反,許多火山島嶼上鬱鬱蔥蔥,且擁有許多獨有的物種,問題就來了——這些生物是從哪來,又是怎麼來的?


對於許多生物來說這不成問題,因為它們自己就擁有主動擴散的能力。

這些生物大都原本就擁有了對海洋環境的適應性,但依然需要陸地環境滿足自身的某種需求,比如部分海洋哺乳動物(鰭足類的海獅海豹海象)、海龜、海鳥以及部分海洋爬行生物(保持卵生的海蛇,還有一些海蛇是卵胎生則可以在水中生產)都需要找到陸地來繁殖。當新的島嶼環境趨於穩定——火山島不再噴發岩漿溫度恢復正常,珊瑚島不再為潮起潮落周期性的淹沒——這些生物就會逐漸的主動擴散而來,甚至某些島嶼因為環境適宜、缺少天敵,還會被這些生物視為最重要的繁殖地。

一個巨大的鰹鳥產房

加拉帕格斯群島的海獅和海龜

弱翅鸕鶿雖然已經基本失去了飛行能力,但依然可能通過泅渡方式擴撒到島嶼上

加拉帕格斯企鵝很可能是順著洪堡寒流追逐食物的過程中來到火山群島加拉帕格斯並定居下來


但畢竟不是所有生物都會游能飛,尤其對許多植物而言甚至幾乎沒有自主移動的能力,它們要擴撒到島嶼上就要依靠自然的偉力。

風是許多生物賴以擴散的方式,我們熟悉的蒲公英就是依靠風播撒種子,實際上許多蕨類植物的孢子、草本和木本植物的種子無時無刻的環繞在我們四周的氣流之中,如果一場風足夠大——比如颶/颱風或信風和東西風帶都經常會把它們播撒到幾千公里之外,所以在許多島嶼上植物的生物多樣性都比較豐富。

在熔岩裂縫裡倔強生長的蕨類

甚至一些動物尤其是體型較小的昆蟲個體和卵就經常被一場大風卷到空中隨行很遠的距離,實際上這樣的例子在大陸上也常有發現,一些工地挖出的水坑中原本並沒有原生魚類,但由於處於休眠期的魚卵被風刮來,就造成了我們常常產生的「封閉水坑中的魚是從哪來的」的困惑。

稍大一些的動植物並不能被風捲起,其中的許多是通過水路漂流來到島嶼的。其中最為著名的漂流植物就是椰子,它們的果實又緻密的外皮可以抵禦鹽分的侵害。還有一些其他植物的種子雖然沒有椰子這麼皮實,被海水浸泡後發芽率會大大降低,但總有一些幸運的個體可以倖存下來。

還有一些植物是被連根拔起帶到島嶼上的,在大陸沿海地區的一些植物會因為颶風、洪水或山體滑坡等原因被衝到海里,隨著洋流展開漫長的漂泊,這些植物的本體大多會因為鹽分的原因死掉,但它們上邊很可能已經長出了成熟的果實,而這就是它們殖民新島嶼的生力軍。

在這個過程中,這些漂浮在還上的植物身上甚至還搭載了一些乘客,比如小型的蜥蜴、鼠類等,這些動物乘坐植物殘骸「筏子」,跨越大洋達到島嶼,如果這種生物擁有孤雌生殖的能力,或者在漂流之前已經完成交配,亦或者同期漂流而來的同類足夠多,那就有可能在島嶼上繁衍出一個種群。這樣的例子尤其以各類蜥蜴居多,在1995年,加勒比地區的一場風暴導致一些原本生長在法屬海外領地瓜德羅普島的樹木被洋流帶到了200公里之外的英屬安圭拉,而在其中一根樹榦殘骸之上,趴著15隻絕望的綠鬣蜥……

一些鳥類有可能也是通過這些木筏擴散到世界各地的島嶼的,儘管它們會飛,但飛行能力並沒有那麼出眾,而且大洋之上缺乏讓它們休息和覓食的場所(它們大多不以魚類為食),比如一些雀鳥就是依靠待在浮木上,啄食樹榦上的果實來扛過這段漫長的漂流——當然樹本身可能心裡mmp了,你把果子吃光了,老子的殖民大業怎麼辦!

當然鳥類也不是白搭車的,因為鳥類自己本身也是許多其他生物的「便車」,它們身上寄生的蟲類,以及羽毛上沾染的種子和孢子,都會隨之來到新的島嶼。

實際上這樣的搭便車在今天也時有發生,著名的日本3.11大地震引發的海嘯就把日本東部沿海的許多雜物卷進大海,其中不乏能漂浮的塑料和橡膠製品,在15個月之後,美國西部沿海陸續發現了600多片從日本飄來的各類殘片,從上邊找到了將近300個物種(當然絕大多數還是貽貝、藤壺之類的海洋生物)。其中最大的殘片是一座從日本三澤漂來的、重達188噸的浮動船塢,會不會有陸地生物跟隨這個船塢到達美國呢?誰都不知道,因為這船塢被發現的時候就已經擱淺靠岸了,如果有陸地生物存在,它也早就登陸了。

從三澤漂到阿蓋特比奇的浮動船塢

比這些「搭便車」的殖民者還猛的恐怕要屬肉身泅渡了,一些陸生生物水性並不好,但特別能熬,在被意外卷到海里之後,硬生生的漂上幾個月不吃不喝,最終到達幸福的彼岸。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加拉帕格斯群島上碩大的象龜,這種200多公斤的大型陸龜並沒有它的海龜和水鱉遠親那樣的水性,但得益於身體結構的原因,在水面上是可以漂浮的,在大約500萬年之前,原本分布於阿根廷和巴拉圭的一種陸龜意外落水,就這麼硬生生的漂浮了幾個月,被洪堡寒流帶到了加拉帕格斯群島,最終演化出加島象龜這一龐大族群。而在遙遠的印度洋南部,另一些倒霉的陸龜一不小心掉到了海里,只得苦苦伸長脖子露出水面呼吸,隨著洋流慢慢向亞達伯拉群島靠近。

可以推斷,象龜漂浮的時候,就是保持這個姿勢——高昂著頭部保持呼吸

實在難以想像,象龜這麼龐大的生物居然可以在水中漂浮如此之久,但現在觀察到的事實便是如此,前幾年人們在海中發現了一隻加島象龜,根據身上沾染的藤壺來推斷,它「下海」至少已經2個月了。而進一步的研究表明,生活在南美洲的象龜恐怕也是通過這樣的方式來的「移民」,它們真正的家鄉在非洲。

當然肉身泅渡的距離並不一定這麼遙遠,有些火山島嶼距離大陸並不遠,或者即便距離陸地很遠但在中間還有許多島嶼可以作為中繼,一些生物就採取了跳島戰術來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間,比如阿拉斯加的阿留申群島,幾百個火山島嶼一線排開,呈現出一條鏈狀,陸地生物首先擴撒到距離海岸最近的島嶼之上,而後又不斷地向更遠的島嶼進發。這樣的例子在遠離大陸的群島中也時有發現,上一段說到的加拉帕格斯象龜即使如此。由於加拉帕格斯群島上有多個島嶼都分布著象龜,而這些島嶼形成的年代有前後不一,所以我們現在推斷這些象龜從南美來到加拉帕格斯之後,首先登陸了幾個古老的火山島,後來又通過同樣的方式二次侵居到附近的一些後來才形成的新島嶼上。更有趣的事,在一些島嶼上,幾乎找不到百歲以上的象龜,但由於近幾百年里加拉帕格斯群島人類活動比較頻繁,所以無法判斷是象龜自己漂過來的還是有人把它帶到新的島嶼上的。


因為島嶼上的生態位大多都是空缺的,一些適應性強的生物一旦侵居成功,就很容易輻射進化出許多佔據了不同生態位的新種,尤其是在一些島嶼之上還擁有河流和火山等地貌環境,進一步分割了它們不同族群之間的基因交流,就更容易產生新的物種。

但是由於島嶼環境比較封閉,這些生物無法與外界進行基因交流,它們的基因多樣性就非常脆弱,而且在大航海時代開始,隨著人類對島嶼的殖民和開發破壞了它們的棲息地,以及一些外來生物隨著人類船隻到來對原生生物的威脅,導致島嶼生物的滅絕速度遠遠大於陸地親緣物種。根據統計,從17世紀至今,滅絕的維管植物當中有40%是生活在島嶼上的,哺乳動物的數據是50%,而到了爬行動物和兩棲類身上,則達到了恐怖的90%。

我們應該想到,這些紮根遠海島嶼的生物,它們的經歷是多麼的傳奇,在它們無助的漂流途中,絕大多數個體都無法平安到達那點綴在浩瀚大洋之上的陌生島嶼,即便到達島嶼,這裡也很可能並不適合它們生存,而活到今天的每一種,都是命運的寵兒和堅韌的鬥士,它們本應該是關於生命的壯麗奇蹟故事的主角,而不應該只出現在迅速消失的渡渡鳥、獨孤老死的象龜喬治、一隻貓滅絕一個物種這樣的血淋淋的痛苦回憶里。


在這裡引用一個實例

【大紀元2015年05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沙莉編譯報導)

日本外海小笠原群島的西之島附近,於2013年11月因海底火山噴發而形成的一個新小島,現在它的面積已經擴大到吞沒舊西之島,並且為科學家研究生命如何在貧瘠土地上落腳並繁衍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會。目前科研人員已經對其開展研究,東京大學小笠原研究委員會領導加知直樹說:「我們生物學家非常注重這個新島,因為我們能夠觀察到演化過程的起點。」

等到火山活動平靜下來後,岩漿岩經過風化等外部侵蝕作用下逐漸形成土壤,長途飛行的遷徙鳥類也可能會將火山島作為自己的停靠休息站,而在鳥類在島上的停靠期間,海鳥的排泄物、羽毛、反芻食物殘渣、屍體最終將形成肥沃的土壤,會為隨風而至和鳥類排出的植物種子還有洋流帶來的植物提供生長的沃土。到了此時海島上則會形成植被。

遠離其他陸地的孤島,則不太可能形成除鳥以外的其他動物。


遠離大陸的海島,生物來源於其他地方。具體可通過兩種方式:生物攜帶、自然環境攜帶。

  1. 生物攜帶: 植物種子可通過海鷗、海燕、海雕、企鵝等鳥類排泄物或以粘在鳥類羽毛上的方式搭乘便車,來到遠洋海島。
  2. 自然因素: 洋流:椰子、椰子蟹的卵都可藉助洋流到達新的島嶼,開闢新領地,此外,漂流的雜草堆、樹枝也經常成為小動物搭乘的便車;颶風:蜘蛛、甲蟲、蜥蜴、植物種子等可隨颶風到達遠洋海島。典型的夏威夷,其島上的生物就是這麼來的。


emmm,在高中的生物書里講了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題主的火山島的發展就屬於初生演替。首先呢地衣來打底,苔蘚隨後,通過這兩個先形成一定的土壤條件。待有一定厚度的土壤後,通過風或海鳥傳播的一年生草本植物便可以到島上生長,又過了好多年,多年生草本也可以生長了,就這樣慢慢的演變,灌木――喬木,草地――樹林――森林。不過這個過程要受氣候限制,有些地方可能永遠都發展不成森林。


蘇特西島

一座由距海平面130米的火山噴發所形成的小島。

1963年11月14日清晨,冰島海岸附近海底火山爆發,海面濃煙滾滾,一艘漁船看見後,以為是其他漁船著火,立即過去救援,到近處一看,並沒有什麼船隻著火,只看見噴涌而出的灰燼和劇烈爆炸。他們有幸目睹了世界上最壯觀的奇蹟——由火山噴發導致的新島嶼的形成。

火山持續噴發了很久,直到1967年才結束,形成了2.7平方公里的小島。

地質學家和火山學家對火山噴發過程進行了系統研究。植物學家,動物學家也開始研究生命是如何在這個光禿禿的島上形成的。

科學家們看到了新生陸地的誕生過程,也看到了被海風吹來,海上漂來,鳥類帶來的植物種子在島上生根發芽,昆蟲海鳥海豹在島上繁殖的情景。

同時,人們也注意到了這個島嶼在北大西洋強大的海浪海風的沖刷銷蝕下,一點點地變小變矮,或許將重新消失在海水裡。

火山噴發創造了新生島嶼,又可能會在某一天把它收回去。


水流會帶來生物種子,鳥類魚類排便同樣有植物種子,久了就能演變出微生態環境


前面的回答的相當詳細了,沒有大型動物,小東西們有的是辦法跨越海洋。倒是還有另一個問題, 人是怎麼過去的?


大洋中的海島如果距離大陸近,陸地吹來的季節風可以帶來植物的種子、動物等這個容易理解;

遠離其他陸地,火山噴發形成的火成岩和玄武岩經過海水的浸泡和風吹日晒雨淋,風化作用會和海水的搬運作用,會形成一定厚度的土壤。跨洋跨洲際遷徙的鳥類、海龜等,羽毛里、龜甲上附著吸附著植物種子和軟體動物,鳥類在途中在火山島上停腳歇息,植物種子就可能落在島上,會在這個火山島上生恨發芽,軟體動物有的也會停留下來,這些和洄遊遷移的魚類等組成一個相對獨立、完整的生態系統


海島生態形成過程,來自維基百科

Colonization and establishment

Islands are surrounded by water, and may or may not exist as part of a continental land mass. Oceanic islands arise due to volcanic activity or reef growth, and usually subside over time due to erosion and changing sea levels.[1] When islands emerge, they undergo the process of ecological succession as species colonize the island (see theory of island biogeography). New species cannot immigrate via land, and instead must arrive via air, water, or wind. As a result, organisms with high dispersal capabilities, such as plants and birds, are much more common on islands than are poorly dispersing taxa like mammals.[1] However, some mammals are present on islands, presumably from swimming or riding on natural 「rafts」 that are washed away from the mainland.

Of the species that arrive, only some will be able to survive and establish populations. As a result, islands have fewer species than mainland habitats. Island populations are small and exhibit low gene


推薦閱讀:

自然:足跡//橫斷山區植物小記七:蘭科,蓼科
光合作用時葉綠素是怎樣把光能轉化成電能的?這個過程與光電效應有聯繫嗎?
種植蘭花如何在小環境下進行調節
【節氣物種日曆】立春(2月4日~2月18日)梅
顏色種類有上限么?

TAG:環境 | 植物 | 生物學 | 海洋 | 生態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