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應該學習哪些技能比較好?
我們先來解構一下產品經理的硬技能都包含哪些。
1、市場調研的技能
市場調研主要包含三個部分,一個是用戶調研的能力,一個是競品分析的能力,一個是數據收集和分析的能力。
a、用戶調研:
主要包含定性和定量兩種調研手段,如用戶訪談、問卷調查、情景再現、A/B測試等,可以藉助公司現有資源,也可以自己開拓。用戶調研是產品經理的核心工作內容之一,產品從業者熟知各類用戶調研的方法,但真正能做好用戶的人少之又少。
競品分析是產品經理經常做的事情,產品經理要明白競品分析的出發點是為了什麼,是為了全局還是某個單點功能。同時產品經理要懂得區分競品的種類,競品分為直接競品、間接競品、潛在競品,譬如,你的產品是母嬰社區產品,那麼直接競品就可以是寶寶樹、媽媽幫,間接競品可以是母嬰電商型產品,貝貝網,蜜芽等,潛在競品就可以是大姨媽,西柚等女性社區。由於用戶群有天然的重疊,不可避免的最後功能上也會有所重疊,所以也要關注他們的產品走向。
產品經理需要去分析每一個競爭對手是怎麼做這個產品的,好的地方、不好的地方,比如競爭對手為什麼做這個功能,背後代表的用戶需求是什麼,這樣做給用戶帶來了什麼好處,不足之處又在哪裡。
c、數據收集與分析:
該項目的市場體量,競爭對手數據,和市場未來可能的增長數據等,通常來說,這部分要求產品經理能夠閱讀一定數量的行業分析報告,並根據行業數據,給出自己對於整個行業的理解和結論。
2、產品設計的技能
產品設計技能主要包含兩個部分,一個是需求管理的能力,一個是產品設計的能力。
a、需求管理:
需求管理工作涵蓋了需求的收集、分析、篩選,以及需求的優先順序排序。
b、產品設計:
產品設計工作算是產品經理的核心工作了,大致包含如下一系列事情。
了解產品定位:產品的定位一般來源於公司高層要求或者公司戰略,產品經理必須能理解產品定位,如果沒能理解產品定位,則產品做出來一般是不會符合公司需要;
產品總體規劃:通過產品定位和產品調研要對產品進行總體的規劃;
梳理產品架構:通過產品定位、規劃及對目標用戶的理解,梳理出產品的架構,前期可先引用輕量級的產品架構,等後期業務或者用戶場景拓展的時候,再去擴展產品架構;
梳理產品流程:總體的業務流程規劃,如果系統級別的流程,則一般需要同時串聯各種角色;
原型設計:原型設計是產品經理日常做的比較多的工作,這時候就要儘可能地考慮用戶體驗了,原型設計的時候盡量避免三個誤區:
誤區一:產品原型的目的是為了讓程序員能比較直觀地了解產品功能和使用流程,是否是高保真並不是最重要的,切忌在這上面過於糾結。
誤區三:原型設計之前沒有梳理清楚流程邏輯和功能點,導致原型設計返工頻繁。
prd文檔撰寫:很多產品經理入門的時候都要寫產品需求文檔,網上也有很多的模版可供下載參考,但形式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條理清晰,描述準確,不要遺漏異常情況。文檔的撰寫需要產品經理會用office辦公軟體,axure ,Visio,mindjet思維導圖這些工具,可以說這個地方是最能考驗產品經理硬技能的地方。當然如果一個產品經理只會做詳細功能設計,寫寫需求文檔,那他也只是一個產品助理。
3、項目管理的技能
產品經理的一個重要角色是項目經理,產品經理需要對整個項目的結果負責,包括按時交付,合格交付,成本控制等,但他又不需要像傳統軟體行業的項目經理那樣,做到熟練項目的5大過程組和10大工作領域。對於互聯網公司的產品經理來說,主要需要掌握的項目管理技能包含如下幾點:
a、版本開發計劃
產品經理需要把每一個版本的詳細開發計劃列出來,一般來說開發計劃是技術經理維護,但是產品經理必須進行整體把控。
版本項目的總體進度,需要做一個合理的項目排期,合理的排期是整個項目能如期保質保量完成的重要前提。產品經理要和開發、UI、運營、內容、測試等相關同事緊密溝通,了解他們手上的工作情況,資源配置情況,再結合產品的要求,做出合理的排期。每個時間節點要完成哪些功能模塊,例如產品設計,UI設計,各個模塊開發,測試進度,部署上線等等,產品經理必須了解和把握項目整體的進度,針對關鍵節點進行審核。
c、項目溝通
產品經理很大一部分工作在於與團隊成員的協調和溝通上,不僅需要對接設計師、程序員,還要對接市場、銷售、運營,最後還要負責向老闆彙報項目進度、項目成果等。這個過程中,伴隨著大量的會議、文檔、ppt等,產品經理不僅要參加很多會議,可能還需要組織很多項目會議,讓項目里的所有成員都知道產品的進展。
d、項目跟進
項目開發過程中,比如要了解產品開發的當前進展,可以採取「站立會議」。每周一早上和開發、UI、運營等相關同學一起開10-15分鐘的站立會議,與會人員不帶電腦全程站立。每個人簡要地將自己上周完成的、本周計劃的、需要其他同學幫忙的事項過一遍,產品經理做好記錄,這樣就可清楚地掌握進度。產品上線之後,對項目的後續跟進工作,如收集項目過程中可以改進的意見及建議,收集功能上線後用戶反饋等;
4、數據分析的技能
這兩年,隨著大數據、精細化運營、增長黑客等概念的傳播,數據分析的思維越來越深入人心,產品經理也需要掌握數據分析這項核心技能。當然,我們也不能為了數據分析而分析,而要將落腳點放到產品和用戶上,數據分析應該幫助產品經理不斷優化產品設計和迭代,驅動產品和用戶增長。總體來說,產品經理需要掌握的數據分析技能包括如下幾點:
a、數據埋點
數據埋點也叫打點,其原理就像在路上安放監控探頭,一旦有符合記錄條件的車通過,探頭就會按照設定上報相關信息。有些公司會自己開發一套後台進行數據埋點的統計工作,更多公司則可以採用第三方的數據分析工具進行埋點。
b、數據使用及分析
關於數據統計的一些基本知識還是需要去了解的,其次就是需要了解一些常規的數據分析方法,比如流量分析,分析不同獲客渠道流量的數量和質量,進而優化投放渠道;比如轉化分析,分析為何產品的註冊轉化率這麼低;比如留存分析、可視化分析、群組分析等等;
c、根據數據去優化與迭代產品
比如說,之前我們做過一次分析,網站的總體註冊轉化率是6%;但是使用Chrome瀏覽器的新用戶註冊轉化率高達12%,使用IE瀏覽器的新用戶註冊轉化率才1%。這樣一分的話,問題就很明顯了,極有可能是瀏覽器兼容性的問題,產品經理應該關注一下這個問題。
答一個在PMCaff上的回答吧。
應該是有幾個方面的,PM能掌握足夠使用的全方位技能:
能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效率啊!
能在提需求的時候想的更全面一些啊!
能和開發好好溝通!
前端&數據 自己也能自食其力搞一搞!
幾個端
網路:
DNS:域名和IP的映射系統,DNS解析就是將域名解釋為對應IP
Hosts:就是個本機的DNS系統,如果本地hosts沒找相應域名的映射關係才去伺服器DNS解析。很多時候測試驗證要修改hosts解析去測試伺服器
TCP/IP協議:網路傳輸協議,HTTP基於TCP協議傳輸
HTTP協議:
常見狀態碼:200,301,302,304,403,404,500,503
Request請求:客戶端/前端 對伺服器端發起的請求
Response響應:伺服器端根據客戶端/前端 的請求,返回相應的內容
cookies與session:臨時存放信息用,session存放在伺服器,cookies存放在用戶端本地(PC或者移動終端),比如如何設計自動登錄。
中午飯後再補。
前端:
HTML:一組標記語言,要寫網頁,這是最基本的;
CSS:配合 HTML 設定樣式,更多的以 「塊」「層」 的概念,比如左中右結構就有三個塊,每個快裡面又有背景層,遮罩層,等(ps啊喂);
JavaScript:給 HTML 網頁增加動態效果,用過PPT動畫效果嘛?Chrome的插件更多的也是修改載入到本地的網頁的JS(或者是添加)來實現的;
Ajax:實現網頁非同步更新, 在不重新載入整個網頁的情況下,對網頁的某部分進行實時更新,比如 驗證碼 等;
實時通信:
Pull技術,輪詢(Polling)
Push,反向Ajax(Reverse Ajax)或者叫Comet
WebSocket
瀏覽器緩存:
瀏覽器會根據 HTTP頭屬性ETag,Last-Modified,去緩存頁面資源
伺服器返回304狀態碼,表示緩存有效,瀏覽器不需要再次請求資源
客戶端:
Android:了解 特性、尺寸標準
iOS:了解 特性、尺寸標準
UDID、IMEI:移動設備標識,UDID 會變
客戶端的一些指標:Crash 崩潰率,正常必須低於 0.5 %;其他比如流暢度,內存佔用率;
後端:
HTTP服務:處理HTTP請求的伺服器,主流:Nginx,Apache
應用伺服器:處理業務邏輯的伺服器,主流:Tomcat,Jetty
緩存:
指將熱門數據從資料庫copy一份到內存中,提升系統性能;
緩存更新頻率:就是這批緩存數據多久更新一次,這是PM要關注的,根據業務和系統情況決定;
主流緩存:本地緩存(HashMap, Guava),分散式緩存(Redis,Memcached等) ;
資料庫:資料庫作用相信大家都懂,不多說;
資料庫分類:傳統關係型資料庫和非關係型資料庫(NOSQL),主流還是MySQL 和 MongoDB
負載均衡:一般指處理請求平均睇分配到多台伺服器或多個節點來處理
異地容災:就是多個地點(機房)都部署了這套系統,目的防止某個機房故障導致服務不可用或數據丟失。容災分為:冷備和熱備(異地多活)
伺服器的一些指標:
RPS,性能指標,每秒處理請求量:
Latency,性能指標,響應時間:
可用率,穩定性指標,一般要求高於99.8%
其他:分散式,大數據,雲計算,消息組件等
SQL的掌握
資料庫
資料庫分類:
傳統關係型資料庫和非關係型資料庫(NOSQL),主流還是MySQL 和 MongoDB
表、欄位
這麼說:跟excel的表格類似,但是沒有行的定義,只有列的欄位,每一行就是一條數據
SQL語法
select:從資料庫表中獲取數據
update/insert/delete:更新/插入/刪除表數據
SQL工具
WINDOWS 推薦 SQLyog,有語法提示,基本SQL語句可以生成
MAC OS 推薦Sequel,有語法提示,可以快速設定條件查詢
由於篇幅有限,建議:在Google搜【SQL 教程】第一個結果,傳送門
BTW, 掌握了上面的知識,還需要了解你們系統的資料庫設計、表設計結合SQL獲取想要的數據。
編程語言
Java
面向對象的編譯型語言,開源類庫/組件十分豐富,性能較好
適合:中大型互聯網應用,交易類應用,大數據計算、Android開發等
C++
面向對象的編譯型語言,語法複雜,開發速度慢,性能好
適合:系統開發,底層應用,雲端應用等
PHP
解釋性語言,開發速度較快(LAMP架構),性能一般
適合:中小型互聯網應用,門戶資訊類應用,論壇類應用等
Python
解釋性語言,語法較簡單,上手快,性能一般
適合:系統運維應用,爬蟲應用、統計應用,主要就是數據挖掘哪方面咯
Go
面向對象的編譯型語言,開發速度快,性能好,開源類庫較少
適合:高並發應用,底層應用等
Ruby
解釋性語言,語法較簡單,開發速度快(RoR),性能一般
適合:中小型互聯網應用,系統運維應用等
Swift
編譯型解釋性語言,易上手
適合:iOS應用開發
JavaScript
解釋性語言,易上手,開源組件豐富,性能一般
適合:前端應用
上面這些編程語言稍微了解一下即可,不作過多描述,免得各派程序員來砸場子-_-# ....
下面重點說下,應該要掌握的HTML+CSS
學了有什麼用:針對運營類的頁面,可以快速修改頁面(樣式、文案、布局等),不用求著技術開發一套很牛x的後台;
怎麼學
快速上手:Chrome瀏覽器的Inspect(審查元素) 查看頁面元素,移到相應位置看到其HTML結構及對應的的CSS定義,不懂看這:www.giuem.com/chrome-devtools/
系統性學習:網上w3school的教程還不錯,www.w3school.com.cn/h.asp
學習成本:從0開始學習到能上手,不用3天時間(估計要多花點功夫3天)
一些安全知識
驗證碼
如何把握好安全和用戶體驗的平衡
驗證碼一般出現的地方:登錄/註冊、修改密碼、異常訪問
拿登錄舉例:每次都登錄都出現驗證固然是最安全的,但用戶體驗就呵呵了,一般策略:多次登錄出錯出現,用戶位置發生很大變化,用戶超過很長一段時間沒登錄
HTTPS
簡單說,比HTTP協議安全,內容傳輸過程是加密(協議層),一般抓包無法竊取內容(除非中間人偽造證書)
如果業務涉及交易、敏感信息盡量都要求技術使用HTTPS
加密
這部分比較複雜,一般了解下什麼是對稱加密(AES,DES)、非對稱加密(RSA),可以在哪些部分加密即可
一般加密的地方:資料庫針對敏感信息加密,客戶端保存的敏感信息,傳輸內容加密
散列Hash
Hash 其實不是加密(這個很多程序員都會混淆),因為它是不可逆的,所以一般用於校驗
譬如:用戶密碼是不需要可逆,所以用戶設計密碼後,一般會經過散列後,再存到資料庫,保證信息安全但又可以校驗用戶真實性
簽名校驗
簽名就是校驗內容真偽是否被篡改的方法,一般用於移動端和伺服器端傳輸協議
常見web漏洞
簡單列舉一些常見:XSS, CSRF, SQL注入等
如果有興趣了解更多,建議看下入門的一本書《白帽子講Web安全》
演算法有關
常用數據結構
json,一般配置和介面都使用json
常見理論
馬太效應,熱門的越熱門,冷門的越來越冷門,常見列表頁面。
墨菲定理,事情如果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
口紅效應,低價產品偏愛趨勢
常見推薦演算法
協同過濾推薦演算法,Item-based,user-based
基於內容的推薦演算法,content-based
* 掌握程度:除了json,其他了解根據自己興趣安好
測試相關
PM 兼著做QA好處
測試更高效,PM作為最了解產品和業務的人,省去理解需求的環節,更快速地搞掂測試用例
細化設計,在寫測試用例時會發現容易出錯的點並思考如何解決或避免這些點,算是一次review。
溝通成本降低,在測試的過程中是會發現很多bug的,作為PM可以更快評估這些bug的嚴重性,優先順序等,甚至作出一些需求變更。
測試用例編寫
基本參考PRD去編寫
抓住3個點:頁面可能存在的輸入、頁面可能存在的輸出、頁面中各組件或內容狀態的變化
Bug收集與管理
bugtags 挺不錯,在移動端bug收集很方便
灰度發布與A/B測試
根據用戶特徵,如地域、註冊時間,某些偏好條件等
設定固定天使用戶
就是讓部分用戶先體驗新版本,完成A/B測試
一般灰度策略
......
總結就是
當你都有涉及的時候就會發現,自己對產品的看法會提升到另外一個層度,但是還是專註在對需求的把控,市場的分析,產品設計,PRD溝通階段和數據分析時即可,畢竟術業有專攻~只是為了更好的去了解產品運作機制以及提高自己的效率,更全面的去考慮產品,而不是,全能。
產品經理需要哪些技能?
一個好的產品經理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技能,我作為一個半吊子的產品經理,也有一些自己的理解:
第一點,你必須有良好的專業技能。雖然現在產品經理的門檻很低很低,甚至一度有人說這是一個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的時代,但是作為一個合格的產品經理,我覺得還是應該受過一些專業知識領域的訓練,知道一些專業知識,這樣做起來才能夠得心應手。
第二點,作為一個產品經理應該應該有具有良好的用戶調研和需求調研的能力。產品經理應該是依據用戶和市場的需求做出一個符合市場和用戶需求的產品。說到這裡,好的需求從哪裡來呢?我覺得一個好的需求必須是你一個產品經理親自去調研,去收集需求,所以作為一個產品經理你應該具備這種能力。
第三點,作為一個產品經理,你應該有良好的溝通能力。這種溝通能力包括和用戶去溝通,和你的上級去溝通,以及最為重要的是你的這種需求要讓開發的小朋友們去實現,所以你必須可以和開發進行良好的溝通。
第四點,你要對你的一些專業工具熟練掌握。這種工具包括axure、xmind等專業工具。你要做出原型圖,你要寫需求文檔,你要理清需求,你要寫結構圖,所以你必須對這些工具能夠隨手就能用。
第五點,你的後台邏輯能力。一個好的產品經理,必須有過硬的邏輯分析能力。
很多技能
推薦閱讀:
※luna哪個版本產品好?
※華為p10和蘋果7哪個好,這兩款手機產品該怎麼選購?
※智能馬桶蓋產品價格是多少?這個產品怎麼樣?
※認真聊產品
※2018年,如何選擇一款爆款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