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的核心要義是什麼?
面對這些問題我們應該靜下心來思考互聯網技術的核心是什麼?以淘寶為例,2003 年 4 月 7 日,馬雲成立了淘寶。 為了在最短的時間做出一個網站來,淘寶的第一版源代碼直接從國外買來,架構為LAMP(Linux+Apache+MySQL+PHP);買來之後做了些本地化的修改,對資料庫進行讀寫分離,一個月之後上線。最初上線的淘寶只有一台伺服器,隨著訪問量的增加,將資料庫伺服器獨立出來,同時,增加一台Email伺服器;商品檢索功能最初的實現就是使用sql中的like搜索,對資料庫資源消耗嚴重。在 2003 年底,MySQL 已經撐不住了,技術的替代方案非常簡單,就是換成 Oracle。換 Oracle 的原因除了它容量大、穩定、安全、性能高之外,還有人才方面的原因。在 2003 年的時候,阿里巴巴已經有一支很強大的 DBA 團隊。到 2004 年上半年,淘寶決定更換開發語言,將PHP更改為JAVA;到07年,淘寶已經用上了 IBM 的小型機、Oracle 的資料庫、EMC 的存儲,這些東西都是很貴的,那些年可以說是花錢如流水。有人說過「錢能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但隨著淘寶網的發展,不久以後,錢已經解決不了問題。07年之後,淘寶就開始了真正的壯大之路,走上了創造技術的大道; 07年之前,圖片存儲使用的是NetAPP的文件存儲系統,但未對小文件存儲進行有針對的優化 ,且擴容成本高昂,網路連接數經常達到極限;在這種背景下,淘寶研發了TFS(淘寶文件系統);2007 年 6 月,TFS 正式上線運營。在生產環境中應用的集群規模達到了 200 台 PC Server(146G*6 SAS 15K Raid5),文件數量達到上億級別;系統部署存儲容量140TB;實際使用存儲容量50TB;單台支持隨機IOPS200+。從07年開始淘寶的業務量保持每年自然翻一番的增長,資料庫質量感覺到非常大的壓力。那麼前端業務量增長一倍,在資料庫上有可能增長是好幾倍。當時把三個資料庫拆成更多的資料庫比如用戶、商品和交易,都會分成獨立的資料庫,然後放到獨立的小型機去計算。09年後資料庫壓力進一步增大,進行了資料庫的水平拆分淘寶又從Oracle轉移到MySQL,並且小型機成本太高導致了阿里巴巴的去IOE化。
從淘寶的例子來看,互聯網的技術核心是應市場的驅動,迅速的解決導致用戶體驗差的技術問題,技術上從模仿,到改造再到創新。利用互聯網上的技術進行學習改造,最終創造出適合自己企業,滿足用戶需求的技術。
現在的互聯網+,不過是練了個吸星大法,但吸進來的內力,如果不消化好,就很快會反噬,您說呢,令狐少俠
據株洲日報報道,近年來,株洲水電氣、公交等公用事業單位紛紛推出自己的App應用。儘管在報道中亦提到,部分此類App仍不支持移動支付功能,或僅支持銀行卡額,不支持微信或支付寶之類的第三方支付,距離老百姓還有「最後一公里」的問題。
但即使解決移動支付這個便捷性問題,就算是解決了最後一公里嗎?愚以為不然,這恰恰是包括公用事業在內的許多消費類App們的認知上的瓶頸所在,即在他們看來,互聯網+的核心要義,就是解決一個排隊難的問題。
當然,不得不承認,這樣的互聯網思維,已經比只是簡單地讓自己的產品、服務展示在網路上,把互聯網+看做是聯網要強上許多。而且低段位的互聯網+確實也是用這種方式來撈取第一波用戶的。
畢竟排隊在中國一直都是個難題,這裡面涉及到一個時間成本的問題,通過互聯網,讓用戶不用到線下的窗口,直接可以網上支付了「門票」,然後按照約定的時間來吃飯、看電影、逛景點,或者如水電煤氣之類的服務,足不出戶就把事情給辦了,自然是皆大歡喜。
但這其實只是互聯網+的起手式,只是通過互聯網,拉近了和用戶之間的交易距離,說白了,就是繳費方便了,但心與心的距離,還是很遙遠。
接下來的事情更重要,通過網路能夠減少雙方的時間成本和各種空耗沒了,但互聯網+最後的落實之處還是在線下,而不是僅僅一個網上快捷繳費。線下比拼的是什麼?服務二字而已。
對於那些做獨家生意的App來說,或許這樣的感覺還不明顯。但對於其他競爭壓力頗大的互聯網+項目來說,比如外賣、電影、美容美髮之類,則頗為鮮明,客人最終決定是否長期光顧,還是要在線下體驗了你的服務確實不錯之後,才會形成黏性。線上付費也好、各種折扣也罷,不過是一個最初用來招攬客人入口罷了,何況同樣的入口還有很多。為何選擇你,用戶體驗好、服務有特色,依然是不二法門。
尤其是在同行們都互聯網+之後,其實比拼又回到了服務這個原始起點之上。再多問一句然後呢?其實互聯網+的另一層深意也就在此體現,比如早前在網約車和計程車的比拼中,計程車為何頻頻落於下風?除了網約車多了個更精準的網上攬客手段,在服務上也頗為個性化之外。網約車平台也在憋大招,比如通過大數據,根據地圖和約車熱度對用戶群體進行畫像,然後給網約車們更多的攬客建議;又如百度外賣,甚至整出了個智能物流調度系統,用人工智慧為平台里的商戶們送餐,合理規劃最佳路線,而且還是根據路況來實時制定的……
網上繳費沒變、基礎服務也未必立刻得到了升級,比如菜的口味總不是一朝一夕改變的,但互聯網+裡面其實還可以納入更多技術元素,來讓服務變得「不一樣」起來。
或許,對於苦於找不到風口的眾創企業們來說,為App們提供支付之外的技術服務,也是個商機。
推薦閱讀:
※亞馬遜向金融業進軍預示什麼
※信貸高管齊聚萬達開啟戰略合作 錢雲董事長剖析金融新模式
※從E租寶,到錢寶網,兩個500億,互聯網金融該怎麼管?
※2017年盡職調查不良資產查詢工具一覽(最新最全)
※資金不夠,需要擺賬顯賬怎麼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