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愛,是遠遠不夠的

作者:劉洋老師

小K和小M是一對小情侶。雖然他們都有自己的事業追求(小K是保險銷售,小M是一家大型公關公司的秘書),但他們仍然決定要多花些時間陪伴彼此。

周六,小M說她想出去購物,小K很想成為一名「好男友」,於是立即決定陪她一起去。

可是周五小M足足花了一整天的時間整理繁雜的公司材料,早已累絕不愛。現在,她就是想自己輕鬆一下。

於是,小M覺得小K有些粘人(她想:「他從來不讓我有自己的空間」)。她雖然沒有對小K說什麼,但她在整個下午的購物過程中幾乎一言不發。

小K將小M的沉默解讀為她並不在乎他的陪伴,於是也開始生氣。而小M面對怒氣沖沖的小K則變得更加的沉默。

然而真實的情況其實是這樣的:

(1)小M真的很想陪伴小K,但今天下午她只想一個人購物;

(2)她沒將這個想法告訴小K;

(3)小M將小K的提議錯誤地解讀成對她自由的干涉;

(4)小K錯誤地將小M的沉默解讀為她不喜歡他的陪伴。

大量的、重複性的錯誤解讀,和隨後產生的、相互的憤怒會侵蝕我們伴侶關係的基礎,正如小K和小M之間發生的事。

細數身邊的人和事,我們會看到很多類似的誤解愈演愈烈,最後到無法挽回。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能及時地修正這些誤解,伴侶們還是能夠避免很多麻煩的。

如何去思考和解讀,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是否會成功,是否會享受人生,甚至是否會繼續生存。

如果我們的思維是清晰明朗的,那我們就擁有了更好的工具來幫助我們達成這些目標。

但如果我們的思維陷入了扭曲的象徵性意義、邏輯混亂的推理以及錯誤的解讀,那麼,我們就會變成瞎子和聾子,不知道要去哪裡,不知道在做什麼,只能一路跌跌撞撞,勢必會傷到自己和他人。

於是,當判斷出現錯誤又不能有效地進行溝通時,我們不僅會把痛苦強加到自己和伴侶的身上,反過來,我們也要被這倍感煎熬的關係再次地折磨。

這種扭曲的思維方式可以通過更高級的理性思考進行糾正。其實,當我們發現自己犯錯並糾正錯誤時,就會使用這種高級的理性思考去工作。

然而不幸的是,雖然我們都知道,在親密關係中要特別清晰地思考並及時地糾正錯誤,但事實上,在辨識和糾正自己對伴侶的錯誤判斷方面,我們會非常地「二」。

不僅如此,儘管我們認為自己和伴侶使用的是同一種語言,但我們所的和對方所到的卻會相差十萬八千里。

於是,溝通中出現的問題不僅讓我們感到沮喪和失望,還會使情況滑向更加糟糕的境地。

2

伴侶關係的消融

大多數伴侶都會注意到婚姻中陰魂不散的危機。在美國,大約有40~55%的婚姻以離婚告終。[近年來在中國,離婚率也逐漸貼近了這個數字——譯者]

熱戀中的情侶沉浸在愛與浪漫的海洋中,他們總是堅信——至少在開始的時候是堅信的——他們的關係是「與眾不同」的,他們深深的愛和樂觀都會讓他們彼此常保新鮮。

但或早或晚,許多人都會發現自己對伴侶關係中慢慢浮現的問題和衝突毫無準備。日漸累積的不滿、沮喪和傷害越來越頻繁地挑動著他們的神經,而他們卻找不到真正的問題所在。

在經歷了幻想的破滅、糟糕的溝通以及各種誤解的洗禮後,我們就會考慮自己的伴侶關係也許是個錯誤。我們會向朋友哭訴自己的辛酸痛苦,卻很少察覺自己曾經幸福的伴侶關係已經開始消融了

即使是結婚三四十年的伴侶也可能會考慮終結這段關係,因為它現在充滿了無休止的錯誤和悲劇。

已經有太多鴛鴦真的因此而相忘於江湖。也許是時候去尋找有哪些力量能夠打破這個魔咒。

愛與被愛肯定能獲得人們最多的認同,它們的副產品也不能忽略,這裡簡單說幾個——親密、陪伴、接受和支持

當你失去親友時,有人來安慰你;當你灰心喪氣時,有人來激勵你;當你興高采烈時,有人來和你一起High。

除此之外,你還享有性滿足的額外福利,這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特別的求偶動機。我們更不能低估了一起建立家庭,養育孩子所帶來的喜悅和滿足。

父母、親人的希望和鼓勵以及社交圈子對我們白頭偕老的期待也都是讓我們在一起的外力。

所有這些粘合劑都會加固我們的伴侶關係,那麼,問題到底出在哪兒呢?

為什麼愛——這個出眾的影響力——不足以讓伴侶永遠「在一起」了呢?

更加不幸的是,還有很多離心力會讓我們親密關係的小船兒說翻就翻——失落消沉、幻想破滅、迷宮一樣的誤解和扭曲的溝通。

僅有愛通常是不夠堅實的,不足以抵禦這些離心力及其副產品——不滿和憤怒。一段好的關係需要添加另外的元素,使愛得以強化而不是消融。

通常,各種雞湯中對伴侶關係的理想化描述並不能幫助我們應對失望、沮喪和摩擦。當誤解和衝突激起了憤怒和不滿時,那個曾經是你愛人、朋友和夥伴的「傢伙」就會立刻變成面目可憎的敵人。

3

持久的伴侶關係需要什麼

儘管愛對伴侶雙方來說都是強勁的驅動力,我們能以此相互支持,相互取悅並創建家庭,但僅僅有愛是不能維繫伴侶關係的——個人的素質和技巧對維繫並提升關係有決定性的作用。

一些特殊的個人素質對幸福的伴侶關係至關重要,比如:遵守承諾、敏感體貼、寬容大方、忠誠可信、有責任感。

伴侶之間需要合作和妥協,需要一起遵守共同的決定。雙方要都能夠接受和原諒,能自我調節和恢復。彼此還需要忍受對方的缺點、錯誤和怪癖。

如果我們有意地培養這些「美德」,一段時間後,我們的伴侶關係就會得到發展並走向成熟。

我們應對伴侶關係以外的人往往更加得心應手,卻少有人會在親密關係中使用一些基礎的理解技巧,儘管這些技巧實際上會促進伴侶關係的發展。

我們常常不知道如何做出共同的決定,如何破譯對方的溝通內容。當屋子裡的水龍頭開始漏水時,我們都能找到修理工具,但當我們的愛開始泄漏時,我們卻不知道該如何阻斷那正在流失的愛情。

婚姻或其他的伴侶關係,與我們生命中的其他關係不同。當一對伴侶——不論是同性還是異性——在一起生活,彼此承諾一個長期的關係時,我們就會對彼此產生一定的期望。

關係越親密越容易激發我們長久以來潛在的慾望——對無條件的愛、忠誠和支持的渴望。

我們會通過誓言這種直接的方式或通過其他行為間接地表達出來,以確保這些深深植根於內心的需求能夠得到滿足。

伴侶的所有行為都被賦予了由這些渴望和期待衍生出來的特殊意義。

由於這種感覺和期待十分強烈,我們又深深地相互依賴,因此,當我們隨意地給對方的行為附加上重要的象徵意義時,我們就很容易對彼此的行為進行錯誤地解讀。

隨後,誤解就會產生衝突,雙方開始相互指責,卻沒能將衝突看作一個我們可以解決的問題

此時,困難開始浮現,敵意和誤解開始蔓延,我們開始看不到彼此的「好」,那個支持我們、幫助我們、同我們一起組建家庭的人消失了。

最後,我們會懷疑伴侶關係本身,並因此錯失了解開因誤解而生的「心結」的機會。

正如小K和小M之間發生的事,負面的解讀會導致挑釁和暴怒;強加於彼此的僵化的期望和規則標準會導致沮喪和憤怒;在溝通過程中,我們常常會聽不到對方在講些什麼,反而聽到了對方沒有講的內容……回想這些蛛絲馬跡,我們不難發現,思維的失調和偏見才是伴侶關係問題的核心。

我們堅信:

? 我們能夠克服困難,只要我們首先意識到自己的失望、沮喪和憤怒都根植於令人惋惜的誤解而不是我們在重要問題上的分歧。那些誤解通常源於失敗的溝通和對對方行為的偏見解讀。

? 誤解通常是一個活躍的過程,如果伴侶中的一方扭曲地理解另一方時,誤解就會產生。這種扭曲繼而導致一方對另一方所說和所做的錯誤解讀和針對另一方的不快。

? 伴侶中的任何一方都應該承擔改善關係的責任。我們要認識到我們可以(也應該)選擇任何能獲得的知識和領悟,讓我們自己和伴侶都更加的快樂。

? 如果我們接受「沒有錯誤,沒有指責」的態度,我們就能夠幫助自己,幫助對方,並改善關係。這個方法讓我們能夠聚焦於真實的問題並更輕鬆地解決它。

? 很多時候,我們將伴侶的行為歸因於他們身上一些不好的品質,如自私、怨毒或控制欲,而他們真實的出發點(儘管被誤解)卻往往是不具傷害性的,比如自我保護或試圖避免被拋棄。

對思維過程的理解以及對思維模式的察覺會幫助我們走出阻礙和沮喪的荊棘之叢,幫助我們解開讓彼此產生誤解的心結。當我們對自己和伴侶的運轉方式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時,我們就能夠讓我們的伴侶關係更加豐富多彩。

劉洋老師簡介

中科院生物所博士

四川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生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師從北師大王建平老師學習CBT

2015年至2016年在美國師從CBT創始人Beck 研習

美國Beck Institute CBT連續項目成員

美國EAP會員

美國認知學會會員

推薦閱讀:

有多少親人聚會,實際上是煎熬?
原來薛之謙和李雨桐散夥早已註定
未來,婚姻會消失嗎?
無法建立親密關係?或許是因為有一個假自我

TAG:親密關係 | 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