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領導的思維方式
最重要的是資源,最關鍵的是選擇,最困難的是組織。
用軍事打比方的話:
領導的位置,說到底,制定運轉模式,是調配資源實現戰爭(戰略、戰役、戰術、戰鬥)目標。
作為領導,首先選擇運轉模式。比如:是動員農民,農村包圍城市,還是投靠帝國主義,成為買辦、大地主階級的代理人,城市控制農村。再比如:是通過殖民地戰爭,不斷嚮往擴張,實現工業化,還是通過五年計劃,發展兩彈一星,在美蘇之間左右逢源實現工業化。
運轉模式的選擇,決定了內在的矛盾,制約發展空間。一旦選定,除非顛覆現有的一切,否則難以更改。更改現有運轉模式,可能導致整個公司、軍隊、國家的毀滅,沒有人有這個膽量。即使有這個膽量,在操作過程中,幾乎要廢除所有的人際關係和利益分配關係,幾乎是解散全體下屬,重打鑼鼓另開張。自己在重新組構過程中,也很難保持權力。一旦自己不能保持權力,大規模的調整必然半途而廢。
預測未來如同在黑夜的迷霧中開車,此外還有極大的變數,很難看到遠方。哪種模式更有發展潛力?在初期並不明顯。選對了順水順風。選錯了只能疲於奔命,最終還是難以避免衰亡。
選完了運作方式,選目標。高明的領導,能夠準確判斷目標的合理性,即不超出現有資源可實現的最大可能範疇,也不遠遠低於現有資源可能能實現的最大可能範疇。
否則,前者是任務失敗,後者是浪費資源——在激烈競爭的時代,後者也意味著失敗。
選定目標之後,制訂實施路線,按照一定的方針制訂任務。
拆分任務,大任務拆分成小任務,小任務拆分成微任務。
拆分任務的同時,也要選人。不但有任務,還要有任務的執行者。
對公司、軍隊、國家來說,選擇的重要性逐級下降。選擇運轉模式的重要性超過選擇目標,選擇戰爭目標的重要性超過戰略目標……選擇軍長的重要性超過選擇師長……
一名戰士炸碉堡成功或失敗,很難影響營連級戰鬥的結果。一個團全軍覆沒,未必妨礙整個戰役的勝利。一場戰役的失敗,未必影響整個戰爭的結局。
選對了運轉模式,即使選錯了戰爭方式,磕磕絆絆也能最終取得勝利。丟了蘇區,也能在15年後翻盤。
頂層設計至關重要。越高層的選擇越重要,越需要自己親自判斷,越需要慎重。沒有頂層設計,摸著石頭過河,隨波逐流,在順水順風的時候,一切萬事大吉,一旦遇到外界情況突變,就很容易遇到挫折,甚至倒退、毀滅。
制約各種選擇的,說到底是資源。選擇正確,資源越來越豐富,選擇錯誤,資源越來越枯竭。
如果不考慮資源,那麼做出這些所有的選擇,都是基於判斷力。
判斷力的高低,既取決於知識也取決於經驗。
士兵的戰鬥能力,對擔任連排長來說不太重要,但是,士兵時代積累的戰鬥經驗,對擔任連排長來說至關重要。
有豐富的戰鬥經驗,就能準確判斷目標的可能性、實施方案的可行性、拆分任務的對錯和選擇某位或某幾位手下的下屬成功執行任務的紀律。
沒有足夠的戰鬥經驗,這些判斷力都是不現實的。逐級積累經驗,逐級提拔,最終成為高級管理者。
良相出於州府,猛將出於行伍,就是這個意思。
另一方面,並不是所有的人的思維方式都能從戰鬥層面逐級順利上升到戰略甚至戰爭層面。
一個人,最終晉陞的頂點,就是他思維能力的頂點。當他逐步晉陞到一個超越自己能力的位置的時候,基本就要原地踏步了。這時,他往往成為比他更有潛力的下屬進一步發展的阻力。庸才往往欣賞比自己更平庸的人,看不起甚至打壓能力超過自己的人。
所以,對職場菜鳥來說,跟對一個不斷晉陞,能力超過自己,能提拔自己的上司,很重要,也很幸運。
像岳飛那樣戰鬥到戰略層面都能力過人的人極其罕見。有些人,雖然有戰役、戰略甚至戰爭層面的才能,但是很難通過戰鬥一層,最終難免默默無聞。比如諸葛亮,比如陳慶之,他們上陣廝殺肯定不如許褚、典韋。如果沒有劉備、蕭衍的破格提拔,他們很難有出頭之日。
諸葛亮感念劉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許多人獲得成功以後感謝領導,都不是空話。
作為對照,看以看看龐統。龐統最初為周瑜的功曹,後來投奔劉備也不受待見。按照傳統路線晉陞,顯示不出能力,被免官。直到魯肅、諸葛亮推薦,才得到重用。認為有才能就一定能被啟用,未免太想當然了。
先主領荊州,統以從事守耒陽令,在縣不治,免官。吳將魯肅遺先主書曰:「龐士元非百里才也,使處治中、別駕之任,始當展其驥足耳。」諸葛亮亦言之於先主,先主見與善譚,大器之,以為治中從事。親待亞於諸葛亮,遂與亮並為軍師中郎將。
所以,對一個公司、軍隊、國家來說,能給有潛力的人破格晉陞的空間,又不讓這種空間為裙帶關係利用,至關重要。
許多公司(組織)做不到這一步,或者說,做不到這一步的公司是絕大多數。
斯大林說,幹部決定一切。現實之中,實現人盡其才的組織工作是最難的。
絕大多數情況下,作為領導只能控制身邊幾個得力幹將的水平,其他人碌碌無為也罷,懷才不遇也罷,欺上瞞下也罷,渾渾噩噩也罷,只能隨它去。那些人願意或不願意,只能按照年功序列排隊。默認他們能力都接近,積累一定工齡,就有一定的能力,上面有空位,只要別太混蛋,順序提拔。
因為大多數公司(組織)的管理其實都類似,大多數各層管理者都是德不配位,大家彼此彼此,很難壓倒競爭對手。另一方面,原有的組織結構往往還有一定慣性。所以,只要不折騰,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基本都能拖延一段。
但是,如果亂折騰,那就是另一回事了。激烈上項目,劇烈人事調整,往往是速死之道。許多公司,達到一定規模以後,往往樂於趨向保守。
看過《浪潮之巔》就不難理解這一點。
換一個角度看,沒有不衰落的公司(組織)。
普天之下,豈有長生不滅者。
祗園精舎の鍾の聲、
諸行無常の響きあり。
娑羅雙樹の花の色、
盛者必衰の理をあらはす。
假如諸葛亮借壽成功又能如何?蜀國就能不滅亡了?想到這一層,平淡地看就是了。
最終,盛衰一場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