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 設計進階 3-1: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兩個人
作者:Hindy
原文地址:uicircle.club/a/163
轉載無限歡迎,但請註明「作者」和「原文地址」。感謝您對作者版權的尊重。
前言
本文是 UI 設計進階系列的第 3-1 篇,系列目錄:uicircle.club/a/128。
隨著移動 app 的崛起,用戶體驗一詞開始被廣泛使用。其中最繞不開的一個思想就是「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我在這篇文章中將向大家介紹兩位重要的人物。一位是率先將人體工程學應用到設計中,20 世紀工業設計先驅之一的亨利 · 德雷夫斯。另一位當然就是提出了「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的唐納德 · 諾曼。
人體工程學
根據 IEA 的定義,人體工程學或人機工程學(Ergonomics)或人因(Human factors)是關於理解人與一個系統內其他要素之間相互影響的學科,以及運用理論、數據、方法進行設計以造福人類和整個系統的專業。
人體工程學研究人、任務、工作、產品、環境和系統,以使其適應人的需求、能力和局限。
但我為什麼要從人體工程學開始講起呢?是因為「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本質上就是為人而設計,在某種程度上人體工程學算得上是其前身。
而對人的研究自古就有,如被稱為「醫學之父」的古希臘人希波克拉底的研究,如(可能)成書於西漢的《黃帝內經》。但更廣為人知的還是文藝復興時期的萊奧納爾多 · 達 · 芬奇(Leonardo da Vinci)。我們都知道他不只是一名藝術家,也對數學、工程學、解剖學、植物學等等領域都有所研究,諸多草圖與筆記被收藏進了各種博物館。
說回現代。現代人體工程學的崛起還得從 20 世紀開始算。工業生產的成熟、世界大戰的爆發,這些都引發了對武器設計的需求,也都刺激了人體工程學的研究。但直到二戰結束後,人體工程學的設計才從軍用大範圍轉移到到日常民用上。我們首先要介紹的 Henry Dreyfuss,就是身處這個時代的設計師。(終於交代完背景了,趴……)
Henry Dreyfuss
設計師簡介
亨利 · 德雷夫斯(Henry Dreyfuss, 1903-1972)的職業背景是舞台設計,於 1929 年建立了自己的事務所開始進行舞台和工業設計活動。就像雷蒙德 · 羅維(Raymond Loewy)一樣,德雷夫斯在許多領域都做過設計:火車、農耕機器、吸成器、冰箱、電話、洗衣機等等,對美國乃至全球的生活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他不僅是美國工業設計的先驅之一,也是人體工程學專家,為人體工程學在工業設計中的應用做了開拓性的工作。他率先從工業設計的角度對人體尺寸進行研究,科學的考慮了人們的舒適性和工作效率,幫助建立了設計界基礎的人體工程學體系。他在 1937 年至 1964 年間與貝爾電話合作設計的一系列電話更是人體工程學設計的典範。
1965 年,美國工業設計師協會(IDSA)成立,德雷夫斯成為其第一任主席。
貝爾電話
德雷夫斯的一生都與貝爾電話公司有密切的關係,是影響現代電話形式的最重要設計師。並且由於貝爾、西電壟斷了市場,我們在時間跨度大約 70 年間,各個領域(印刷、電視、電影等)都能看到他們的產品。
合作的起點是 1929 年,德雷夫斯贏得了貝爾實驗室的「未來電話」競賽,並於 1930 年開始與貝爾員工合作。其結果就是 300 系列的電話,將傳統的「燈芯」樣式改為厚實的「搖籃式」底座,並且是第一個將振鈴器放入的電話。它於 1937 年推出,一直生產到 1950 年。
下面這款 Model 500 則是戰後的第一款電話,同樣由德雷夫斯設計,並成為了代表美國電話的標誌。
另外還有 Princess phone、Trimline phone 也是德雷夫斯及其事務所設計的電話。
上述這些電話,00 後們可能比較少用過了,但之前的人們一定對這些電話非常熟悉,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幾台這樣的家用電話。請大家回憶一下,是否拿起、掛斷電話的動作非常流暢;是否電話機的把手握起來非常舒服,與今天的直板手機握感不可同日而語……而這些舒適的體驗,很大程度上就離不開德雷夫斯的設計。
致敬。
人體測量
1955 年,德雷夫斯出版了《Designing for People》,在書中分享了自己的經歷與設計理念。比如介紹了是如何設計 Model 500 電話的。在第二章「Joe And Josephine」中,他設計了一個一家三口的模型,並且詳細給出了測量數據,指出以數據為基礎的科學設計。其本質就是人體工程學的應用。
到了 1959 年,德雷夫斯又出版了《The Measure of Man and Woman: Human Factors in Design》。在這本書中,更加豐富地描繪、測量了人們在各種行為、場景下的數據。
小結
工業設計涉及到人體工程學,這是不容置疑的,但兩者還是有差別的。工業設計除了考慮人機因素外,還要融入更多的文化、心理學、市場等因素,這也是為什麼在當今物質豐富的今天,每一種產品都會有千變萬化的形式和解決方案。
用《Designing for People》中的一句話總結就是:
If people are more safer, more comfortable, more eager to purchase, more efficient – or just plain happier -by contact with the product, then the designer has succeeded.
如果使人們感到了更安全、更舒適、更願意購買、更有工作效率,或者單純地只是更幸福,那麼設計師就成功了。
Donald Norman
介紹完工業設計中的人體工程學,接下來就是用戶體驗設計中的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思想了。
設計師簡介
唐納德 · 諾曼(Donald Norman)生於 1935 年,他專註於設計、可用性工程和認知科學領域,因他的著作而被人們所知。尤其是 「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中譯《設計心理學》)。
諾曼的學術背景較為複雜,但和今天的人機交互所關注的領域其實都密不可分。他於 1957 年院獲得麻省理工學院電子工程學士學位,1959 年獲賓夕法尼亞大學電子工程學士碩士學位。後來攻讀心理學,在 1962 年獲得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數學心理學哲學博士學位。之後 4 年在哈佛大學成為一名博士後研究員和講師。1966 年成為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UCSD)的心理學教授,1974-1978 年間擔任該校心理系主任,1988-1993 年建立了認知科學系並任教授及主任,1993 年成為該校榮譽退休教授。
在 UCSD 期間他出版了幾本重要的書籍,其中一本就是 1986 年出版的 "User Centered System Design: New Perspectives o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令「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一詞開始廣為人知。
諾曼離開 UCSD 後加入了蘋果公司,成為一名用戶體驗設計師(這是人們第一次使用「用戶體驗」一詞作為職業名),之後擔任了 Advanced Technology Group(這是蘋果公司 1986 年至 1997 的內部實驗室,也被稱為 Apple Research Labs) 的副總裁。後來曾在惠普工作,又創立了 NN group。最近的 2014 年,他又回到 UCSD 擔任加州電信與信息技術研究所新成立的設計實驗室主任。
書籍推薦
下面是諾曼在設計領域的一些重要書籍:
- User Centered System Design: New Perspectives o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1986
- 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 1988
- The Invisible Computer, 1999
- Emotional Design, 2003
- Living with Complexity, 2010
中譯版推薦 2015 年中信出版社出版的《設計心理學》系列1—3:
這套系列術語翻譯統一,諾曼在書中用了大量案例來闡述自己的各種觀察與研究,可謂是「為人而設計」的一套必讀書籍。
Affordance?Signifiers?
Affordance 是詹姆斯 · 傑羅姆 · 吉布森(James J. Gibson) 提出的一個概念,他的著作《The Ecological Approach To Visual Perception》的第八章就是專講 Affordance 的。諾曼將其引入到設計。Affordance 通常被翻譯成「可供性」或「示能」,個人更推薦「可供性」,可以簡單理解為:人與環境之間可能的互動。
Signifiers 則是諾曼在後來引入的,被譯為「意符」,用來解決引入 Affordance 導致詞語亂用的問題。Signifiers 是一種提示,告訴用戶可以採取什麼行為。
舉個最經典的例子:比如門上寫的的「推」,就是一種意符,明確告訴用戶該怎麼做。門本身提供給人一種「可被推開」的認知,就是可供性。至於能不能打開,還要取決人的能力。也許你可以,但不代表一個嬰兒也可以。
再比如 MUJI 的 CD 機,下垂的拉繩提供強烈的下拉意符,一個簡單的下拉動作,音樂隨即響起。
希望大家可以留心觀察生活,在自己的工作中也注重表達這些細節,做出更自然的設計。
Nielsen Norman Group
最後介紹下 Nielsen Norman Group。這是由 Jakob Nielsen 和 Don Norman 在 1998 年創立的組織。當時的形態類似於諮詢公司,現在發展為一個設計組織,提供設計諮詢和教育培訓。對於我們其實不用管太多,只要關注文章部分就行(見參考資料)。這裡會由他們的設計師分享一些理論和研究結果,部分文章還是值得一讀的。
免費獲取完整 PPT,請關注公眾號 uicircle,回復「兩人」即可。
UI 設計進階系列目錄:uicircle.club/a/128。
如果你想提升設計能力,亦或充實自己的周末,歡迎加入我們的會員社區??
→點這報名
參考閱讀
- International Ergonomics Association:www.iea.cc
- Henry Dreyfess 與人機工程學:houshidai.com/master/henry-dreyfuss.html
- Henry Dreyfuss, FIDSA:idsa.org/content/henry-dreyfuss-fidsa
- Saying Goodbye To An Old Friend – The Hardwired (AT&T/Bell System/Western Electric) Telephone:printmag.com/design-inspiration/saying-goodbye-to-an-old-friend-the-hardwired-attbell-systemwestern-electric-telephone/
- Nielsen Norman Group:nngroup.com
推薦閱讀:
※服務設計初探
※Shall We Talk? —— 會話式界面的應用漫談
※唐碩用戶體驗諮詢機構資深設計師邀請你參加一場UI/UX專屬Meet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