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釉之高溫篇
那麼我們說說紅釉吧,順便講講紅彩。
人類最早的顏料是赭石,有多早呢?考古學家甚至在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遺迹中發現了赭石。再後來我們智人橫行天下,依然鍾情於赭石,至少一半石器時代的墓葬中鋪滿了赭石。
很明顯,赭石是血的顏色,先民把它們鋪在墓葬中,是希望死去的同伴滿血復活。
最早誘惑人類的顏色一定是紅,不但象徵生命,還像太陽那樣溫暖。所以赭石還大量用於岩畫中,彩陶和彩繪陶,一直到唐代的三彩陶,都用赭石表現紅色,這種紅偏褐,類似於鐵鏽的顏色。大概在東漢或者更早的時候,有工匠把畫陶器用的赭石投到釉水裡,試圖燒出紅色的瓷器,結果並不理想,燒出來的器物是褐色的,就是醬色釉。
宋 定汝醬色釉蓋碗 故宮博物院
赭石一種分布廣泛的赤鐵礦,主要成分是氧化鐵。古代工匠還用另一種原料入釉,孔雀石,主要成分是銅。早期的銅釉是綠色的,唐代時長沙窯瓷工發現升高窯溫,同時降低氧氣濃度,可以燒出紅色的瓷器。雖然這時的銅紅釉還是偏褐,但終於發現了紅釉的最佳發色劑,從此瓷工就和銅鉚上了。
長沙歷史很短,驚鴻一瞥,繼承銅紅釉的是宋代的鈞窯。鈞窯屬於北方青瓷系統,釉內加入少量的銅,燒成的釉面青中帶紅。有一種青釉紅斑碗,其上的紅斑已經很接近純正的紅色了。鈞州瓷工還不能完全掌握銅紅,通體紅色的瓷器非常罕見,多為紅中帶紫,多有雜色,而且有明顯的流釉痕迹。清代鎮窯燒出了通體純正的鈞紅釉後,藍浦便在《景德鎮陶錄》里諷刺鈞窯紅釉為騾肝馬肺,不厚道。鈞窯紅釉雖不完美,畢竟首次燒成了正紅,功勛卓著。
元 鈞窯紅斑膽瓶 蘇州博物館
元朝景德鎮興起,成為制瓷中心,發展銅紅釉的重任落到鎮窯瓷工身上。這時景德鎮已經開始用銅紅做彩繪顏料了,就是釉里紅。元代紅釉瓷器存世稀少,故宮藏有一壺一杯一盤,其紅色比宋鈞有大進步,色澤均勻,只是偏暗。
《明會典》:「洪武九年,定四郊各陵瓷器,圜丘青色,方丘黃色,日壇赤色,月壇白色。江西饒州府,如式燒造解。」四郊指國都外的四個方向,圜丘位南,祭天、方丘位北,祭地、日壇居東,月壇居西,四者合稱郊祭。郊祭制度始於周朝,祭祀自然神,相對於廟祭,太廟位於皇宮之內,祭祀祖先之處。郊祭高於廟祭,國喪時停廟祭,不停郊祭。比郊祭更高的唯有泰山封禪,史上只有十二個皇帝做到了。
明代朝廷選用彩瓷作祭器,顏色釉得以迅猛發展,永樂年間燒成的祭紅釉堪稱代表,盡善盡美。祭紅釉純正深沉,不流釉,不開片,口沿露出一圈白線,稱為燈草邊。燈草邊起因是口沿處釉薄,銅分子在高溫時氧化揮發,露出了白色胎體。祭紅之名是清代出現的,又被寫作霽紅、極紅等等。明時稱為鮮紅,又名寶石紅,兩者本是同一釉色。祭紅釉面凹凸不平,稱為橘皮釉。
清代唐英仿造祭紅釉,又將潤者稱為鮮紅,亮者稱寶石紅,還有一種淺色者名粉紅,至此祭紅釉又分成三種。有的書里說寶石紅真以南亞產的紅寶石做釉,不對。城裡人經常有種一廂情願的直覺,以為某色之物入釉,便可燒成同色瓷器,他們低估了火的威力。
宣德 鮮紅釉僧帽壺 台北故宮博物院
明代只有永樂和宣德兩朝能生產祭紅。康熙的督陶官郎廷極試圖恢復祭紅時,先燒成了另一種高溫銅紅釉,郎紅,濃艷如初凝的牛血,又名牛血紅。郎紅之釉性恰好與祭紅相反,祭紅不開片,郎紅內外開片,因為郎紅釉拉力很大,必須用開片基礎釉釋放拉力,否則瓷胎會被擠碎。祭紅不流動,而郎紅流動性極強。請想像在烈日下手持一根冰棍,不吃只看,融化的冰水會流到手上,郎紅釉也是這樣,在窯中融化後開始從口沿向下流,積到底足,甚至流到墊片上。
古書有句 「脫口垂足郎不流」經常被引用,「脫口」指口沿的釉流到下部,露出胎色,祭紅口沿只露一線白,而郎紅露出一片白。郎紅顏色不像祭紅那麼均勻,而是上淺下深,底部甚至呈黑紫色,故名「垂足」。「郎不流」引起誤解最多,並非不流釉,而是不會流過底足。流釉不過底的郎紅只有康熙朝的少數花瓶能做到,耿寶昌前輩統計過,做到「郎不流」的只有15%,大部分郎紅釉還都是流過足,粘到墊片上的。康熙以後郎紅全都流過足,這就要把多餘的釉磨掉,景德鎮曾有個職業叫磨把子,專門磨郎紅器的底足。正因為要磨底,所以過去郎紅釉瓷器都不寫底款,現存幾件寫「福」「壽」單字款的,身世可疑。清代郎紅的另一特點是底足釉色米黃或淡綠,稱為米湯底和蘋果綠。
康熙 郎紅釉尊 台北故宮博物院
康熙朝還有種極為淡雅的紅釉,豇豆紅。銅在氧化焰中呈綠色,還原焰中是紅色,窯工控制窯火,使氣氛正好正處於兩者之間,所以豇豆紅釉會同時出現紅綠兩色。豇豆紅之紅色淺淡,如同桃花的粉色,其上又點綴著片片綠苔,美艷異常,故而又得了幾種嫵媚的別名:桃花片、美人醉、娃娃面、海棠紅。豇豆紅無大器,器形以文房用具為主,印泥盒、水丞、枊葉瓶、太白尊等等,只見於康熙官窯,底款均為青花楷書「大清康熙年制」。康熙時以通體全紅者為上,稱其為大紅袍、正紅,有綠斑者為次,才叫豇豆紅,後世趣旨變化,欣賞其紅綠交映,又以有綠斑者為上,賤者反貴。現在的豇豆紅仿品,一味強調綠斑,大紅大綠,不見淡雅,唯余悲劇衝突。
康熙 豇豆紅釉印泥盒 上海博物館
紫釉分為二類。第一種以錳和鈷發色,以清代鎮窯茄皮紫釉為代表,這種低溫釉非常像茄子的顏色,偏藍,不流行。另一種是鈞窯紅的變種,以銅鐵鈷發色,基礎色調是銅紅,與鈷藍摻雜,呈現偏紅的紫色。最名貴的是鎮窯的玫瑰紫釉,像郎紅釉那樣上淺下深,深紅的部分彷彿籠罩在一層紫色的煙霧之中,頗具迷幻效果。
北宋 鈞窯 玫瑰紅釉鼓式洗 上海博物館
鈞窯釉以多種色劑共施一器,屬於複色釉,燒制過程中幾種顏色融合變化,會產生難以控制的效果。清代官窯仿製紫紅色鈞窯釉時,稱之為窯變釉,或者窯變花釉。這是「窯變」的第一層意思,特指鈞窯釉,其變化雖不可複製,總體還在預料之內。窯變還有第二層意思,指完全出乎意料的變化,比如燒一百個藍瓶子,有一個變紅了。宋《清波雜誌》有云:饒州景德鎮,陶器所自出,大觀年間有窯變,色紅如硃砂……物反常為妖,窯戶亟碎之。古代窯工不懂科學原理,視這種窯變瓷器為鬧鬼,立刻砸掉。傳說南宋末年吉州窯出現過大規模窯變,嚇得瓷工把窯都砸了。
雍正 窯變花釉瓶 南京博物館
現代科技對陶瓷的研究已經相當深入了,除了試驗,不可能再出現完全出乎意料的窯變。現在除了傳統的鈞紅窯變花釉以外,還有許多自稱為窯變的瓷器,基本都是瑕疵甚至失敗的借口——因為窯變一詞頗具神秘色彩,居然還敢漲價。古代窯工面對失敗時就不敢裝神弄鬼,因為他們真信神鬼,窯工會給瓷器起一個新名字,比如豇豆紅燒壞了就叫乳鼠皮,郎窯紅燒壞了叫郎窯綠,雖然導致瓷器名目多如牛毛,起碼是一種真誠的營銷態度。
前文說過漢代工匠以赭石燒紅釉,失敗了。其實思路沒有錯,鐵也能燒成紅釉,只是漢代時窯溫太高,把鐵燒糊了。明代瓷工發現鐵在低溫窯里可以燒成不錯的紅色,下篇介紹以鐵紅為代表的低溫紅釉。
———————————————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 有泉說瓷 (youquantang)
抄我文章者,雖遠必豬
推薦閱讀:
※至正元青花之後的明朝洪武期,似乎沒有青花瓷傳承,直到永樂青花瓷冒了出來。為何洪武期沒有大件青花瓷?
※如何正確地稱呼一隻花瓶(下)
※柴燒杯第九窯已經開窯了
※窯神的誕生
※粗談「粉引」
TAG:陶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