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被刷屏,都忍不住自嘆本文的先見之明
好的藝術講究「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就好比一片如詩如畫的田園風光,我們或許會心儀神往,但卻不至於朝思暮想。如果有片田園會讓人天天想去,那唯一的可能就是滿山開遍罌粟花。
*製造毒品的主要原料
以《紅樓夢》最具藝術性的林黛玉為例,曹雪芹也只是隱喻的呈現黛玉的心境。「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葬花詞),這種微妙的距離感,能讓讀者不至於沉浸在強烈的情緒中,失去了理性的鑒賞力跟認知深度,此即「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反觀當代的自媒體「故事會」,往往大反其道。
但凡逮著個熱點素材,則定然從最煽動讀者情緒的特寫鏡頭切入,恨不得讀者的悲歡離合掀起一場暴風雨。
這樣容易讓人喪失理性,瘋狂轉發,達到商業目的。為此,甚至不惜閹割真相,強化非黑即白、二元對立。
這些手段因為「有利可圖」,近年已成星火燎原之勢。就本質而言,這一系列以操縱用戶大腦「情緒」、「慾望」為目標的商業手法可以用一個字來概括:癮。
我們看看「癮」字,上面一個「病」,下面一個「隱」,非常形象的傳達了它的本意:傷人於無形,殺人不見血。
尤其是後互聯網時代。
一家社會媒體公司曾對90後的專註力做過大規模調查,我摘錄幾個供大伙兒瞧瞧:
「為了在知乎查一個專業術語,結果讓我逛了兩個半小時的知乎」
「滿屏幕不能錯過的資訊,看後卻發現多數資訊毫無價值,但我就是忍不住點開」
「瀏覽短視頻,關掉屏幕的速度還不及下一個視頻播放的速度快」
……
上述情境,散發著滿滿的「成癮設計」、「遊戲化設計」的惡意:這些成癮用戶大腦的「獎賞迴路」顯然已經被塑造的更為敏感,引起注意力渙散、容易焦慮煩躁等精神亞健康狀態。
我在專題《有毒的知識》也詳加論證過:大腦極易被外部環境塑造、改變。
許多互聯網公司初衷是幫用戶「應用」碎片化時間,最後卻成功的把用戶的時間碎片化。
一、從無商不奸到無商不癮
本文不欲製造二元對立,一味指責「無良企業」。
畢竟,從商業演化的歷史視角洞察,我們將會看到,這些以「心智操縱」為核心的手段是商業叢林法則的必然演化之路:
- 前互聯網商業年代,企業競爭模式單一,搶客戶搶渠道搶黃金8點的電視廣告;
- 互聯網商業興起之初,金融資本的介入,商人們可以不用介意一時的利潤,於是進入了搶用戶搶流量搶線上入口的年代,以BAT地位的確立為典型標誌;
- 隨著互聯網市場進一步成熟,產品的內容及服務在高壓競爭下持續升級,進入了搶佔用戶注意力的年代。
至此,商人們意識到,用戶心智、用戶時間才是唯一的稀缺資源。
爭奪用戶時間的最佳方式是什麼?從事遊戲、互聯網的朋友們很清楚:培養用戶習慣,最好是,讓用戶上癮。
大前研一在《低智商社會》中雖然敲響了日本人集體智商降低的警鐘,但他並沒有解釋智商降低的深層原因。
但我們融合歷史觀、市場經濟、認知科學等跨學科思想就不難發現「癮商業」誕生的必然性,即:
市場自由化 + 互聯網經濟模式 + 人類認知決策的特性 = 成癮商業的興盛
只要社會仍將經濟增長作為第一要務,競爭的演化必然會催生「成癮」商業的浪潮,而這個趨勢將逐漸從純線上向線下融合、從娛樂向生活全場景滲透,這可不是「我不玩遊戲、不看視頻、不刷資訊流、不陌生人社交」就可以倖免。
只要我們活在現代社會中,哪怕逛個街,都可能在特定地點收到「當您感到口乾喉癢時,那是因為某奶茶正在思念著您」這樣的優惠券提醒,強化你的「逛街必喝杯奶茶癮」。
再生猛的游魚,長期泡在鹽桶中都會變成鹹魚,再風華正茂的年輕人,長期泡在癮商業社會中又會演化成什麼物種?
二、受害的用戶:片刻不得停歇的大腦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成癮有兩個關鍵方向:獲得快感(to achieve pleasure)或者逃避令人難受的情境(to avoid unpleasant situations)。
當今社會,物質壓力令人窒息,恰巧為「癮」的需求提供了巨大的歷史契機。
- 我們工作沉悶、錢景黯淡、充滿挫敗,沒關係,在遊戲中可以輕易獲得「成就感」
- 我們與「他人」充滿各種利益衝突,想要罵人苦於措辭有限,沒關係,有大V專業生產罵人「文章」,幫你發泄情緒
- 我們業餘時間茫然睏倦,沒關係,各類經過大數據篩選後的「新鮮事」能輕鬆打發你每一分每一秒的無聊
商業就像太上老君的煉丹爐,煉成了每個商人的火眼金睛:
大眾的任何一絲不快、任何一點慾望、任何片刻寧靜,轉瞬間即可轉化成一個又一個的商機,把用戶伺候的欲仙欲死。
但是,用這些廉價的手段讓人們輕鬆逃避矛盾(注意,是逃避不是解決),每時每刻迎合我們的精神慾望,不給大腦留下片刻安寧的時間,真的沒問題么?
李少加在專題:《內在矛盾的實質》中曾通過多學科的研究詳盡描述過:
內在矛盾為生命提供內在驅動力,思維唯有在反覆的修正不平衡中得以動態發展、完善、從而獲得更強的適應力。
而「癮商業社會」卻讓人們輕易避開「自我的內在矛盾」,間接剝奪了我們「自我實現」的權利。
*馬斯洛心理學中「自我實現」的實質是磨鍊我們內在人格的統一、完善
我們都知道,壞孩子是寵出來的。
同樣,當我們的所有不快、矛盾、無知都能被商業廉價的「迎合」之後,這會把我們塑造成怎樣的人?
思維封閉的異化人。
畸形的是非觀:凡是與我的觀念對立的就是錯的;
畸形的道德觀:凡是與我的利益對立的就是不道德的;
畸形的自由觀:能讓自己隨心所欲滿足生物本能(刺激多巴胺釋放)才是自由。
畸形未開化的大腦:傲慢且無知。
這就是為何在國內,光一「理」字可能很多人一輩子都沒學會。
既然企業多半不會、或者說無法放棄「成癮」商業手段,那麼我們作為個人應當如何降低無處不在的癮商業「殺人不見血」的負面影響呢?
三、改變不了潮流,但可以改變自己
如果我們渴望徹底解決問題,那麼釜底抽薪必不可少。
「癮商業」之所以能演化成時代潮流,其殺手鐧在於「鑽了人類思維的漏洞」,或者更確切的說,刺激多巴胺的釋放,讓人輕易獲得快感。
*多巴胺是使人產生快感的主要激素
拿「視頻流」產品來說,我以進化論思想簡單說明下:
由於原始人生產力低下,視野極其有限,因而大腦會將「發現新事物」解讀成一種「獎賞」,而駕馭新事物對遠古人類的生存優勢舉足輕重,因而這種偏好新事物的基因不斷得到傳播,保留至今。
因此,每當我們在視頻上刷到「新鮮事」,大腦仍然分泌微量的多巴胺。
此外,我們不是投入大量資源培養大批頂尖人才么?
這些最聰明的腦瓜子們啥都不幹,就天天絞盡腦汁研究用戶行為、分析大數據,為你推送最符合你個人品味的「新鮮事」,促使大腦分泌多巴胺如滔滔江水延綿不絕。
其效果實質上就跟「你不快樂么?來一枚百憂解吧」一個樣。
*百憂解,一種抗抑鬱症藥物,副作用很多,比如,導致性無能
多巴胺獎勵的是行動,而不是愉悅,進化可不關心「你幸福么」。
幸運的是,我們既明白了其中利害,自然能找到方法應對。
下面,我分享幾點思考,由淺至深,拋磚引玉:
1.打不過,逃
文章開頭提過,成癮商業之所以能大行其道,歸根結底是因為這個社會壓力窒息、上升通道極其有限,一般大眾又缺乏心智訓練,自然容易娛樂至死,破罐子破摔。
這種大背景之下,如果我們要求自己立即與過去決裂,就跟禁食減肥一樣只會適得其反。
中醫常言「虛不受補」,其實同樣適用於精神狀態。
在尚未找到人生目標,心智訓練尚未健全之際,我們更應緩緩進補,先「治標不治本」也不無不可。
譬如,以前我也容易沉迷遊戲,怎麼辦?很簡單,別安裝就行了。
類似的,你沉迷短視頻、刷微博、看八卦……該刪的刪,該取關取關,眼不見為凈,扼殺在苗頭。
不要誤會,我並非反對娛樂,而是反對成癮式娛樂。開篇即說了,最好的娛樂應當是「樂而不淫、哀而不傷」,令人賞心悅目而不是情慾勃發。
就像宮崎駿大叔的作品,我會很期待很想看,但不至於一天沒看就茶飯不思、坐立不安。
當我們開始緩出時間精力之後,就可以嘗試心智內省之旅,從「治標」走向「治本」。
2.效仿藝術的留白之美
但凡熟悉金庸的讀者,大抵會對一個傳奇人物心馳神往:獨孤求敗。
有意思的是,金老對這個「獨孤前輩」的筆墨實在是吝嗇的緊,僅在《神鵰俠侶》、《笑傲江湖》中側面出現,描述加起來也不過寥寥百字。
這就是"留白藝術"的上佳範例,大象無形,大音希聲。
誠如上乘的藝術能通過「留白」讓觀眾觸及品味的更高境界,我們同樣可以賦予自己的生命一點留白的時空。與惠特曼齊名的美國女詩人艾米莉·狄金森曾言,「獨處讓我們看到生命細膩的部分,也讓我們認真思考生命的本質。」
體驗「思維留白」是每個人完善個體人格必不可少的內省之旅,沒有任何外人能夠介入。
這些體驗略帶私人意識流性質,我嘗試舉例描述下:
比如,去異鄉旅行,慢跑,參觀歷史博物館,戲劇歌劇,於海邊漫步,穿行於田園湖光山色間等等,我們在各類場景的「舒緩張力」下自然而然的喚醒某種更趨於成熟的「自我」,在與那個「自我」的對話過程中獲得心智的成長。
如果你實在不愛走動,喝杯好茶、挑選本人文作品靜下來一字一句閱讀也是別有一番滋味。
此外,我們還可以嘗試給生命點綴些許「隨機性」。
比如,去書城或圖書館,隨意找一個陌生的領域,隨意拿一本第一眼看中的書,隨意翻上幾頁,如能邂逅一些「看不懂卻覺得有趣的知識」,你甚至可以更多的了解下這個領域。箇中滋味,妙不可言。
我們「思維留白」體驗的越多,意味著心智磨鍊的成熟,至此以後,無論何時何地,在思維深處張開一片屏蔽浮躁的專註也不是難事,而那些成癮的應用都很難再傷我們分毫。
當然,光是心智成熟、遺世獨立還是不夠的,在癮商業社會的大潮之下,人人都需補上一節人生大課,無論是學校還是社會教育均缺失的一課。
3.感知幸福的能力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類普遍具有「適應水平現象」(adaptation-level phenomenon),簡而言之,就是中了千萬大獎,也不會讓你狂喜多久;反之,缺胳膊斷腿,也不會讓人一直鬱鬱寡歡。
我們很快就會適應(好事或壞事),幸福指數很快即回歸先前的狀態。
從這個角度看,那些瘋了魔般追逐名利的人,哪怕富可敵國其實也是些可憐蟲,他們未曾一刻真正擺脫多巴胺的奴役,他們一生或許未曾認識深入的自我。
那麼,這個心理學結論能給到我們什麼啟示呢?
很直接,我們應當盡量參與到那些「不容易適應的好事」中去,而不是始終追逐那些「容易適應的好事」。
容易適應的好事有哪些?大都跟物質主義相關,比如,更高的收入、更大的房子、更奢華的車子。社會心理學研究證實,物質主義(消費主義)並不能提高生活質量。
*物質主義的本質是通過持續攀升的消費水平刺激「多巴胺」產生「快感」
那麼,到底什麼才是「不容易適應的好事」呢?
心理學家們到底比經濟學家們靠譜,研究總結了一些有效提升幸福感的措施,我揀幾個重點談一下:
- 維持親密關係:投入到能促進親情友情更加親密的活動中去,比如聚會,結伴旅行,努力尋找忠貞的愛情。順帶強調下,那些「與不合適的伴侶相處」屬於典型的「不容易適應的壞事」,會嚴重影響婚姻後的幸福指數,故,找對象需謹慎。
- 培養積極的思維習慣:樂觀、自尊,知覺到對自己精神世界的控制感。
- 感受大自然:田園林間漫步15分鐘即有助於保持身心愉悅,如果說的更功利一點,有利於降低應激激素和血壓。
- 心流體驗:專註、投入的參與到某項事業是獲得心流體驗的有效方式。遊戲雖然容易獲得心流體驗,但這種心流體驗會有「空虛感」的副作用,建議適可而止。
- 貢獻社會:為他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求回報。
四、小結及尾聲
本篇我們分析了「癮社會」洶湧席捲的必然性,剖析了我們普通人在這種浪潮之下即將面臨的思維成癮及專註力指數下降的風險挑戰。
而我分享了三個建議,拋磚引玉:
1.效仿奧卡姆剃刀原則給生活做減法,先由治標做起,再求治本
2.效仿「留白的藝術」在各類人文生活場景中進行內省對話,提升心智成熟度
3.學會感知幸福的能力,盡量將寶貴的生命投入到各類「難以適應的好事」中
科技革命後,社會生產力呈指數級增長,但並沒有讓我們的生活呈指數級幸福。
從許多角度看,我們反倒活的很艱難:
無論是父母對我們買房買車生育孫輩的殷切期盼、還是夫妻情侶間對彼此收入持續增長的要求、以及整個社會以財富論英雄對個人價值扭曲而粗暴的評判……
來自種種社會角色的壓力鋪天蓋地,以至於,每天早晨,我們一睜眼看到的不是陽光,而是擋住心靈的無數大山。
有一種浪潮叫時代,於浪潮中,我們個體的存在或許像螻蟻般無足輕重。但是,這些都不是我們向生活妥協、隨波逐流讓出生命主導權的理由。
蘇格拉底對生活的理解,滄海桑田數千年,依然振聾發聵:
未經審視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
正是造物主賦予人類「思考」這一武器,我們才能夠在一浪大過一浪,一波快過一波的浪潮巔峰,用我們微不足道的意志,激蕩起一幅幅波瀾壯闊的史詩畫卷。
眼底煙雲過盡時,正我逍遙處。
本文由作者李少加原創首發於公眾號(少加點班),授權轉載請於公眾號聯繫
延伸閱讀:
思維簡史:我們落後了整整一個量子物理的年代後互聯網:無聊已死、社交危機、故事崛起未來需要怎樣的職業規劃?癌、叢林、次優化、中年危機
推薦閱讀:
※UC專訪|「五道口精神」+歪果仁研究協會, 你要的高顏值在這裡!
※傳統作者,你若不懂新媒體、新文學,慘勝猶敗
※大衛獨舞:想玩自媒體?這20個平台你一定不能錯過!
※短視頻的發布平台有哪些?如何去正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