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80後開始,不做中國式父母
最近看到這麼一則新聞,「英國一名年輕球員周賺3萬英鎊,卻任由單身撫養他長大的母親無家可歸,住在一個大鐵皮箱子里」,可以說是相當駭人聽聞了。
仔細看過整篇報道,造成這種局面,完全是母親作死。這位38歲的單親媽媽一共養育了兩個兒子,除了在阿森納踢球的小兒子,還有一個在非營利機構做事的大兒子,估計年輕時沒少吃苦。
兒子年少成名後,她自認獲取投資回報的時候到了,不但以一個足球盲的身份干擾球隊對兒子的訓練規劃,在俱樂部會議上動手打了球隊高層,還在兒子租借其他球隊時,跟他的教練傳出桃色新聞。
兩個兒子對她無語,出錢「請」她去澳大利亞度假。等她回到英國,一切都變了,他們換了住處,不再接她的電話,除了定期給她打錢之外,採用一種不聞不問不聽不看的方式,希望她遠離他們的生活。
前陣子有位北大畢業留美的高考狀元王猛,在網上發表萬言書,控訴父母以愛的名義,全盤控制他的生活,還長期把他當成對手和敵人嘲諷。多次嘗試溝通失敗後,他拉黑了父母的所有聯繫方式,12年都沒有回家過年,結果此事被國內某心理諮詢師解讀為「只有接納了不完美的父母,我們才能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天下哪兒都有奇葩父母,那位阿森納球員好險沒有生在中國,否則以他和哥哥的「不孝」程度,在我們這個嚴重推崇孝道的國家,可能連職業生涯都要不保了吧————畢竟有道德瑕疵啊。
中國式父母,曾被網友總結出十大「罪狀」:
1, 一碰到朋友就談論自己家孩子
2, 處處打壓孩子自信3, 自己閑著讓孩子學習4, 不停攀比別人家孩子5, 強迫孩子做交際籌碼6, 有「功勞妄想症」7, 為安全感和評價可以犧牲孩子利益8, 把包辦一切包裝成愛
9, 先是砸鍋賣鐵,隨後道德綁架10, 不敢面對自己真實的動機
看得人心驚膽戰。有時候我想,如果我有幸當了母親,我要擁有怎麼樣的親子關係——畢竟他因我而來到這個世上,而我從來沒有跟他商量過。
我只是代宇宙保管這個孩子,希望通過給他很多愛,讓他將來也懂得愛自己和他人。
思來想去,要做到這一點,至少要遵守以下五項基本原則:
把某些話從語言體系里刪掉,比如「我是為你好」,「你看別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
「我是為你好」這句話,本身沒什麼問題,問題在於這句話背後藏著的心態。說這句話的人,潛意識裡已認定自己的價值觀、對事物的看法優於對方——「我吃的鹽比你吃的飯還多,我年紀比你大,看人看事比你透。你是不懂事,才會堅持自己,居然還不領我的情。」
關鍵是,你怎麼確認自己的看法優於對方呢?僅僅因為年紀,還是因為吃過虧?
農耕文明國家推崇孝道,特別講究晚輩對長輩的尊重,是因為種地主要靠經驗,而上一輩的經驗一定比晚輩多,所以「服從」有利於經驗的傳承。
但我們早就進入「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時代了。向新向前的創新力,比遵從古訓與經驗更重要。很多年輕人接觸的事物,長輩完全不明白,甚至兩代人之間的審美都已經拉開差距了(看使用的表情包就知道),這種情況下,如果盲目地要求晚輩服從,認定自己的經驗更有價值,顯然脫離現實了。
至於「你看別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簡直是很多人小時候的夢靨。「可你把我生得跟他一樣嗎?」——這句話準備懟回去的話每次到嘴邊,最後都得咽下去,但心裡早已翻江倒海。
這句話不但對上進心的產生毫無裨益,反而還有強大的副作用,讓孩子認為「你只是想要一個優秀的、拿得出手的小孩,你並不愛我本人。」
按照義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的理念,人的第一意識不是後天給予的,而是先天存在的,她把這叫做「精神胚胎」。也就是說,人並不是生來就是一張白紙,每個人都有天然的精神內核。
要讓生命自由發展,引導出其中最好的一面,首先就不要處處與人比較。畢竟誰也不想像蒸包子似的,蒸出一籠全是一模一樣的孩子吧。
我不會灌輸孝順觀念,取而代之,會爭取贏得孩子的愛。
讀大學的時候,有一次外教給我們播放一部電影,大概是講主人公衝破諸多限制,成功實現夢想的故事。這麼一部勵志片,本來值得好好討論一下勇氣與堅持的力量,結果一位女同學站起來批判主人公「不孝順,對父母口出惡言」,整個討論就此拐進死胡同里。外教一臉無辜,「這根本不是重點。而且為什麼一定要遵從父母的話,這對父母除了生養他之外,連鼓勵都沒有給過他啊。」
人群中一定有父母是不合格的,這個比例無法統計,但我們每個人都在生活中見過聽過。既然承認這一點,就不應該把「孝順」當作一個普世的道德準則,用來評判他人。
我不能因為自己走了狗屎運,有深愛我的父母,就認定其他與父母關係不佳的人,都有人品問題。
心理學家武志紅,曾經寫過他父母的遭遇——因為爺爺奶奶偏心,一直欺壓他的父母,導致他們在30多歲時都不想活了,母親患了嚴重的抑鬱症,父親則一年內一口牙全掉光了。因為恨,但是恨的是父母,不能向外表達,只能「打落牙齒和血吞」。居然還被村領導通過大喇叭向全村人廣播說,他的父母是不孝順的壞典型。
李安導演拍完父親三部曲的《喜宴》之後,接受採訪時說了一段話:父母與子女的關係,能夠彼此相愛就夠了,不必要製造一個階級觀念。我覺得「孝順」是一個過時的觀念。在我的思想裡面,我已經不教小孩「孝順」這個東西,只要他感受到我的愛,愛我就夠了。
不要求孩子去完成自己未競的夢想,也不要求他與我保持一致。
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要孩子去完成,相當於把孩子工具化,沒有當作一個獨立的人來尊重。
龍應台在兒子安德烈十四歲的時候,離開歐洲前往台北任職。等她發現跟兒子之間已經隔著一道無形的牆時,她才充分意識到他們是兩代人,年齡相差三十年,也是兩國人,中間橫著東西文化。於是兩個人開始通信,把對生活的一切感悟落在紙上,重新認識對方和自己。
龍應台是何許人物?20幾歲就敢寫雜文針砭時事的文青戰士啊。
但面對兒子,她始終保持尊重、剋制、寬容,即使是在對自己的觀點有絕對把握的時候。
處於叛逆期的兒子,直認自己會經常浪費時間,而且向她提前「預告」:「媽,你要清楚接受一個事實,就是,你有一個極其平庸的兒子。」
她沒有驚慌失措,理性的結論來自思索過千百遍的答案: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會努力做好自己,同時願意在孩子面前暴露脆弱的一面。
能影響人格的,只能是另一個人格。這是我們要努力做好自己的事,而不能僅靠語言來教育的充分理由。
小S在採訪中說過,有一次她回到家裡,特別累,只想躺下休息。年幼的女兒要拉她起來玩,她只好認真地跟她說:媽媽太累了,再不睡覺就要死了,你希望媽媽死掉嗎?
出乎意料的是,女兒竟然聽懂了,不但不拉她去玩,還幫她守著卧室的門,不讓任何人去打擾媽媽。
沒有人是完美的,做了父母也一樣,仍然會犯懶,會脆弱,會莫名奇妙地心情不好,會時不時地不想理人,甚至偶爾會需要孩子的幫助。這種時候,「不把孩子當孩子」,跟他講道理,平等溝通,也許是更好的選擇。
早點讓孩子知道父母不是萬能的,也不盡然是權威的,所以不會逼迫他去成為一個完美全能的人。
男孩女孩一樣,都採取「放養」。
我最煩男孩要窮養,女孩要富養的想法。過早把兩性區別開來,很可能會無意識地給孩子植入一種觀念——我是男孩,所以我只能這樣;我是女孩,所以我應該那樣。
因為是男孩,所以不給錢害他錯過拓寬眼界的機會;因為是女孩,所以只教她享受生活;規定孩子只能培養符合「性別屬性」的愛好,這些本質上都是在剝奪機會。
人生今後的辛苦那麼多,好玩的事情那麼少,還在小時候人為地幫他消減掉一大塊領域,以後又怎麼「要求」他熱愛生活呢?
蔡康永說過,做父母的,最理想的狀態就是提供一切可以的條件,讓孩子去長成他自己。
人最幸運的事,就是在很年輕的時候就知道自己要做什麼。
埃隆·馬斯克10歲的時候,就用自己攢的零花錢和父親的贊助買了人生中第一台電腦,之後又買了一本編程教科書,學會了如何編程,從來沒有被擔心過「玩電腦影響學習」。
允許孩子從小開始探索自我和世界,並不全是為了日後的成功。真心喜歡並願意為之付出時間的事情,可以成為終生的情緒穩定器,最重要是能夠給予一種暗示:你可以成為你想成為的任何一種人,而不是按他人設定的模板生活。
因為生孩子是件很「自私」的事情,所以母親節那天,看到鋪天蓋地「感謝母親」、「偉大的母愛」之類的口號時,我只覺得不安甚至難堪。我一直有個不太正確的看法:母親對孩子的愛,不過是她為生孩子這個選擇承擔後果而已,談不上什麼「偉大」。
媽媽希望你來到這個世界不是白來一趟,能有願望和能力領略它波光瀲灧的好,並以自己的好來成全它的更好。
——劉瑜
推薦閱讀:
※女人婚後跟該不該做全職太太或者全職媽媽?
※被父母嫌棄是一種什麼體驗。?
※投資家庭光伏發電靠譜嗎?
※離異家庭中這樣的父子關係該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