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都,最有儀式感地吃一頓早餐

在早餐這件事情上,日本是個足夠分裂的國家。

就我自己在日本住的兩年時間來說,早上睜開眼睛後,幾乎不存在「去哪裡吃早飯」這樣的選項,無非是自己弄兩片吐司抹黃油、或者熱一個提前準備好的飯糰。

常有來日本旅行的朋友一臉苦惱來問我,日本人到底在哪裡吃早飯?

是啊,日本沒有國內常見的早餐鋪,好一點的拉麵店、烏冬麵店基本上都是從午市開始做,清晨時分只有行色匆匆一身黑衣的上班族,或者電車站裡的「立ち食いそば」,即站著吃的蕎麥麵店。

要不然就是24小時營業的連鎖快餐店,像吉野家、松屋,還有Doutor Coffee之類廉價的咖啡店,以及大家喜聞樂見的便利店。

關於「在日本去哪裡吃早飯」的問題,我一般都會推薦美味的便利店,不管飯糰或麵包都挺美味的,父母早上喜歡吃熱乎的,便利店也有速食的海帶湯味增湯,還可以配個不太健康的可樂餅。

我曾上過便利店清晨6點-9點的班,那是一天中唯一忙到要飛起的時間段,黑西裝上班族們默不作聲地排在隊伍里,像傳送帶上會點單的機器人,一個個往前移動,飯糰、熱咖啡、咖喱麵包、飯糰、蔬菜汁、肉包、飯糰……

酒店的自助早餐盤,很日本式思維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覺得,對於吃如此講究的日本,為何在早餐這件事上如此敷衍。

說它分裂的地方就在這裡,若你是一名打算好好享受假期的遊客,每天訂了日式旅館和高級酒店,那麼苦惱的就是另一層面了:早餐太豐富,天天這麼吃根本受不了。

就說京都老牌旅館柊家的早餐,也是讓人吃到要吞消化葯的程度。在御三家旅館(俵屋、炭屋、柊家)中,柊家歷史不是最悠久,但憑藉旅館的料理,從京都有米其林指南開始就一直穩拿一顆星。

雖說柊家整體都是濃濃的日式風情,但早餐還是給了「和式/洋式」兩種選擇,前一日晚上選好具體的餐食類型和配茶。

第二天一早入座,人還有些困暈暈的,沒怎麼開胃,就見小菜一道道綿延不絕地上桌。

習慣性拿起相機拍了張全景打算開吃,女招待又端上幾樣小菜,擠入已經滿滿騰騰的托盤裡。想著總應該差不多了吧,又按了一張快門,結果又上了一碟烤魚。

直到桌子上再沒有任何一絲縫隙,終於,早餐的菜上齊,數了下,總共16個小碗小碟。

未完成版

米飯、味增湯、腌菜、烤魚是日式早餐的基本,普通的和式旅館也會提供,豪華版就沒上限了,小火鍋、雞蛋卷、蔬菜沙拉、涼拌菜、豆腐、梅子。

完成版

柊家還多了一個珍味小方盒,裡面有烏魚子、山椒沙丁魚、魚餅三樣,感覺都能下酒了。

和式朝食的腌菜量有些偏大,按照日本梅子的咸酸程度,一顆都可以配一碗白米飯了。

最喜歡他家的豆腐,另外裝在一個保溫加熱的木桶里,配上薑末蔥絲和淡口醬油吃。

京都的豆腐質感溫潤細嫩,畢竟豆腐裡面百分之九十的成分都是水,京都水質好,自然豆腐的品質也高,在撐死的狀態下還舀了兩碗,如果能有一份納豆就完美了。

西式早餐也不含糊,牛奶麥片、炒雞蛋和厚切培根、酸奶、雞蛋、水果盤、咖啡和紅茶,加上麵包黃油果醬,和整體環境雖然違和了點,但餐具的選用也很得體。

by Derek

如果住兩三晚的話,倒覺得有日式西式輪著來比較開心,不過就算都選和式,也肯定會有變化,不至於讓客人覺得厭倦。

論早餐,京都還有一個地方不得不去,就是米其林三星的瓢亭朝食

400多年前創業的瓢亭,曾是人們去南禪寺參拜路上的兩家茶屋之一,常招待來往吃茶的旅人,久而久之變成了正式的料亭,現在店門口的草鞋、斗笠和椅凳,都還給人休憩驛站的感覺。

谷崎潤一郎也是瓢亭的粉絲,他在小說《細雪》中寫道,主人公蒔岡家四姐妹每年春天來京都賞櫻的時候,總要去瓢亭吃飯。

小津安二郎的電影《晚春》中,一位京都大學老師請客吃飯時也提議,「不如去瓢亭吧?」

但是現在京都的幾家三星餐廳里,瓢亭總給人一種不上不下的感覺。

論來頭和淵源不及菊乃井;論預定難度雖比不上未在,但也拽拽地要海外客人通過酒店訂,還不如去更容易訂的吉泉;

論料理,彷彿也沒有吉兆嵐山出彩,也沒有中村(なかむら)有個性,最多被外界討論的是他家「不用鰹節」的高湯

十四代當家高橋英一經過多次試錯後,創造出用金槍魚木魚花(鮪節)做的高湯,可以算和食界一次重要的革新了。

高橋英一本人也被授予「京都府無形文化財」的稱號,想像下,一位料理人和金閣寺、清水寺等古迹同時被評為文化遺產是怎樣一種感受。

但比起正式的懷石料理,更出名的倒是瓢亭的早飯,據說當時為了給宿醉後的高等遊民和藝妓們一個吃醒酒早飯的地方,索性開始提供以粥為主的朝食,相比一般的日式早餐更少油膩,腸胃也更舒服。

如今,清晨的瓢亭已經看不到那些宿醉浪子的身影,大多是專程早起慕名前來刷星星的遊客。

早飯分時段在不同地方供應,7~8月在本館供應6000日元每位的朝粥,12月1日到次年3月15日是別館的鵪鶉粥,3月16日到11月30是別館的朝粥,皆是4500日元每位。

去瓢亭吃早飯更帶有一種朝聖的意味,尤其當那顆出名的「瓢亭玉子」一上來,所有人的目光就被半凝固狀態的蛋黃給吸引住了:

通體透明的蛋白,蕩漾著吹彈可破的纖細感,停留在非常清爽的口感。

加上烏魚子、鯛魚壽司、玉子燒等做成一個拼盤,玉子燒做得很紮實,偏咸口感,是我自己喜歡的類型。

日本人向來愛吃生雞蛋,以前基本沒有吃水煮蛋的習慣,而這顆半熟玉子的來源也有些巧合意味,據說當時有客人問,

「除了茶果子以外,還有什麼能東西能呈上來啊?」

於是料理人就把庭院里雞生的蛋拿來煮了,以致於這種絕妙的半熟狀態,想必也是經歷了反覆的試驗後才達到的平衡。

所有擁有奇妙傳說的料理,到最後都通往一條充滿規則和秩序的大道,才能源遠流長。

盛小菜的三段式缽物也塑造成葫蘆的形狀,瓢的字面意思就是葫蘆干殼做成的勺,也算點題。

打開這個葫蘆,分別是蒸馬鮫魚(鰆)和海蘊;鱈魚子、芋頭和豆腐皮;還有芝麻涼拌菜。

缽體上印著賴山陽的和歌「一帶青松路不迷」,賴山陽是江戶時代著名的漢學家,這句話歌詠的正是南禪寺一帶的景色,而作者本人也是瓢亭的優質粉絲一枚。

感覺在這裡吃飯,真是分分鐘要補習日本文化。

當日的椀物是加了麩的白味增湯,早上喝稍稍嫌膩。最後才上壓軸的鵪鶉粥,盛粥的鐵缽形同南禪寺僧人的手缽,加菠菜和吉野葛粉同煮,米粒分明,湯汁卻有稠稠的感覺。

日式早餐習慣吃飯,很少能正兒八經喝到粥,按照我的南方人腸胃,早晨還是喜歡一碗熱乎乎的粥,可惜去的季節本館不做朝食,夏天賞庭院喝清粥應該來的更好,早起也不會太痛苦。

況且人家幾百年歷史的積澱擺在那裡,連院子里的青苔都是看透人世的。

不管哪方面來說,瓢亭朝食都可以列為京都觀光的景點之一。

然而其餘在日本旅行的時間裡,去哪裡吃早飯,好像仍舊是一個問題。

葉醬的新書《命運早晚會讓我們相遇的》已經上市啦!

各大平台(京東、亞馬遜)有售!

推薦閱讀:

美國海豹突擊隊專用的FSR突擊口糧評測
來一盤牛蛙,接受貝爺的荒野生存挑戰
薦物 | 距離一個高級吃貨,你還差款有故事的餐盤
有哪些好吃但鮮為人知的零食?

TAG:旅行 | 美食 | 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