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病叫孤獨,他用攝影治癒抑鬱症
版權聲明:潑辣修圖獲得美國知名藝術媒體《像素雜誌(Pixel Magazine)》獨家授權,將帶領大家結識地球上最酷的攝影人!本系列圖文版權歸Pixel Magazine所有,未經允許嚴禁任何形式的轉載或使用。版權事宜請聯繫pr@polarr.co,特此聲明。
第三十四期:用攝影記錄抑鬱症
攝影師:維爾·堪薩能(Ville Kansanen)記者:Emily von Hoffmann
翻譯:劉玥
用攝影記錄抑鬱症
維爾·堪薩能(Ville Kansanen)是一名自學成才的風光和人像攝影師,以孤獨和真實為拍攝主題。在他的攝影系列「鬼魅列隊」中,維爾探究了自己從憂鬱症中恢復的過程,他將之比作對自我的重塑。這一系列於2015年獲得了國際攝影大獎的藝術攝影師獎項。《像素雜誌》的艾米麗·馮·霍夫曼(Emily von Hoffmann)對他進行過採訪,了解他的創意過程。他還通過聲音和設計進行了新的試驗,一起來看看芬蘭特有的沉默之美吧。
艾米麗·馮·霍夫曼:你的作品風格非常獨特,這點通過多種形式體現了出來。你覺得自己擁有怎樣的風格?這種風格又是如何演變而來的?
維爾·堪薩能:謝謝誇獎!我早些年一直在嘗試建立屬於自己的審美,因為我意識到,自己想傳達的事物可能並不是非常有意義,但我可以學習一些嚴謹的攝影技術。隨著年齡增長,現在的我希望創造出更加超現實的作品,用我的話說就是簡潔的超現實主義或者憂鬱的超現實主義,它深受超現實主義的繪畫、雕塑、電影和圖形設計的影響。
艾:你曾寫到,自己是通過作品來探索人類的處境——你為何會認為描繪自我是達到這一目標的最好方式呢?你對自我的展示如何使這一作品的創作過程更具創意?
維:我意識到在某種程度上,自己必須全身心投入到這項工作中。它就是我自身。在我的生命中,有太多時候都無法維持自我,但在攝影時,我真實地感覺到了自我的存在,所以自然而然地融入了這項工作。我的工作有時令我陶醉痴迷,有時又令我痛苦難當。我知道這聽起來很老套,但我覺得這是一種非常超然的靈魂體驗,它推翻了我對慰藉和局限的所有認知。與環境進行接觸而不只是紀錄環境,這種體驗非常獨特。
艾:你用單獨的人體和開闊的風景相互補充,揭示各自的特性。你曾寫道,自己很喜歡風光攝影,因為「它並不在乎我們在不在此,不在乎我們是否被吞噬、消失抑或被人發現。」能說說你對這類風景的運用嗎?為何你覺得這類風景可以帶來一種獨特的情感體驗或啟示?
維:受當代工業化影響的景象以及對自然和大地的利用也是一種人類發明。自然是我們的度假地、拍攝地,或者建造工廠的地方。然而,我們的自我卻和從未停歇的自然演化緊緊相連——與我們所見的所有事物都相關。我認為,人類的發明創造讓其從心理上背離了自然。我試圖以風景為框架,然後將我自己直接置入其中,傳達我們內心所感受到的「脫離自然世界」的感覺。這一做法能改變人們對風景的解讀——它成了一種內在的、超自然的世界。
有些地方,例如博納維爾(Bonneville)和死亡谷(Death Valley),會讓進入的人措手不及。在那裡,人類會強烈地感覺到來自高溫、狂風、乾燥、鹽蝕和寒冷的威脅。你在舒適的家中所計劃的一切在某種程度上都成了徒勞。我總要花一段時間突破自身極限才能適應那些混亂的元素。這經常會帶來災難性的意外,但卻很美妙。你只需要放開束縛,依靠好奇與直覺即可。
風景也是一種空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從一個空間去到另一個大小不同的空間。理論上來說,你可以連續走上好幾天都看不到地平線。身邊的一切不斷被人為的東西掩蓋光芒。這真的令人難過。
尤其是去約塞米蒂國家公園(Yosemite)這類擁有商業化的遊客中心的地方時,這種令人悲喜交加的感覺尤其強烈。在這些地方,遊客們從大型電視屏幕上觀看景色照片,然後對窗外真正的景象感到失望。
對我來說,廣闊的空間能將我的自我意識從背景中分離出來。你看不到任何人,聽不見任何聲音,只能感受到自己在運動,感受到自己頭顱中身體運轉的細微迴響。你正與自己相處,正面對著自己。這之間會存在難以克服的衝突,尤其是我們已經習慣於不斷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了。
艾:你的作品也體現著非常強烈的沉默和蒼涼。你曾說,在你的個人生活和芬蘭的文化中,沉默被視為一種美德。你的個人經歷如何塑造了你的藝術呢?
維:芬蘭人的沉默很特別。你可以與朋友或家人安靜相處,不需要用無謂的閑聊來打破沉默。我想,這種傾向能帶來有意義的聯繫與對話,但從另一方面來說,這也塑造了一個不愛交際的社會。如果我的芬蘭朋友看到我說出這種話,可能會給我發郵件表達不滿吧。
我用了沉默這個詞,但其實安靜這個詞或許更加貼切。這是一個非常富有詩意的詞。看一看芬蘭的傳統畫作,例如大藝術家阿克塞利·加倫·卡雷拉(Akseli Gallen-Kallela)和艾伯特·艾德菲特(Albert Edefelt)的畫作,你會發現這些充滿詩意的靜謐是多麼的美麗。去看阿基·考里斯馬基(Aki Kaurism?ki)的電影也會感受到同樣的寧靜。
多年來,我一直在與抑鬱症作鬥爭,這一疾病使我感到非常孤獨,因為它會扭曲你的世界觀,讓你同他人的關係變得緊張。如果放任它發展下去,它將摧毀你的整個自我意識。我的「鬼魅列隊」系列就以這一概念為核心,探討如何走出這一狀態,避免自我的遺失。借用知名神經科學作者喬納·萊勒(Jonah Lehrer)的一句話說就是,這一經歷,以及以此為創作源泉的經歷,體現了我的自我在「脫節的一連串瞬間里」不斷發生的變化。
艾:恭喜你最近獲得了大獎。這已經是你成為攝影師的第十個年頭了,而且完全是自學成才的。你是如何進入攝影行業的?你從攝影中得到了哪些重要的收穫?
維:獲得露西獎(Lucie Award)對我來說依舊很不真實。我練習攝影已經有十年了,但不得不說,我在過去的兩三年才開始認真對待。我一直很害怕把作品展現給外界世界,因為作為藝術家曝光在公眾面前依舊讓我覺得不自在。我小時候就想成為一名畫家,從未考慮過成為一名攝影師。
我對一直電腦和Photoshop非常感興趣,主要用它們來畫畫和做一些實驗。直到我媽媽為我買了一台數碼相機作為生日禮物,我才意識到Photoshop是用來修飾照片的,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沒注意到Photoshop的名字里有Photo(照片)一詞……不過,當我把照片導入Photoshop,我的想法徹底改變了。
一開始時,我拍照主要是為了用來練習Photoshop。這和用Photoshop畫圖和修圖是不同的,差異雖小但非常重要。因此對我來說,攝影從不只是對某一靜止瞬間的再現。它就像是一種材料,我們能將其建造、連接、混合、塑造和改變。
我學到的最重要的事情是——犯錯是一個絕佳的學習途徑;每個人都應該在犯錯的陣痛後開心地接受錯誤,因為只有痛苦的錯誤才能讓你記住教訓,認真反思失敗能帶來極大的進步。我學到的第二重要的事情是——隨身攜帶防晒霜。
艾:你的另一個項目「調查001」似乎與你的其他作品有所背離,因為它是互動性的作品,還包含一些聲音設計。能說說這一項目背後的概念嗎?
維:好的,我得承認,這一項目挺任性的。我想用手機來拍攝死亡谷的遊客照,這一項目由此萌生。然而,我是一個對無聊很敏感的人,而這麼做確實有點無聊,所以我必須給自己找個這麼做的借口。
此外,我還想學習如何創造在線多媒體作品並開發有趣的設計元素來觀察外界空間。這真的需要精心研究。這一項目的概念是將死亡谷視為一種內在的陌生景象來進行探索。我很想試試通過生命被束縛的視角,通過限制廣袤的沙漠空間來創造一種私密之感。有很多人拍過關於死亡谷的黑白風景照,但還沒有人拍攝過構成死亡谷的岩石和鵝卵石。
所以我想到一些可以模糊死亡谷的文化概念的方式——限制視角,限制畫面信息,創造一個你一無所知卻又身處其中的場景。我也讓自己沉浸到那個虛擬的世界中,一切都變得更有趣更細膩。有時這一世界也會變得非常險惡、神秘,令人害怕。
死亡谷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它凸顯了一個事實——如果沒有科技與文化,我們在這個世界上其實是非常無助的生物。我想做更多關於這類題材的項目,但並沒有多少人關心或理解這類主題,這點讓我有些沮喪。所以我會暫時放下這類工作,或許以後再接著做。我很享受為其進行音效設計的過程。我想通過聲音,為人們帶來身臨其境的體驗,突出死亡谷的尖銳稜角、高溫和詭異氛圍。在某種程度上,我希望它能展現死亡谷的風貌,反映那裡的危險與神秘。
艾:哪些人或事對你產生了最為重要的影響?
維:早期時候,斯托姆·索格森(Storm Thorgerson)、艾麗娜·布勞瑟拉斯(Elina Brotherus)、 格雷戈里·克魯森(Gregory Crewdson)和帕克哈里森(ParkeHarrisons)對我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還有超現實主義運動,尤其是馬格里特(Magritte)和達利(Dali)。我一直喜歡在願意單張照片上認真努力的攝影師,例如米沙·格爾丁(Misha Gordin)和傑利·尤斯曼(Jerry Uelsmann)。如今我的作品受到一些雕塑家和大地藝術家的影響,例如邁克爾·海澤(Michael Heizer)、里查·塞拉(Richard Serra)、史蒂芬·德·斯塔厄布勒(Stephen De Staebler)、安東尼·戈姆雷(Antony Gormley)和奧拉維爾·埃利亞松(Olafur Eliasson)。我還喜歡音樂!如果沒有音樂讓我進入狀態,我可能一張照片都拍不出來。尼爾斯·弗拉姆(Nils Frahm)的音樂尤其能讓我進入拍攝狀態。
艾:目前你有什麼感興趣的未來項目嗎?
維:目前我正在探索更加以親近大地的作品和結構性作品。我非常沉迷於構造結構和形狀,這類事物只能存在於單張照片或一組照片的有限空間里。事實上,不久我會去猶他州將這些想法付諸實踐,我現在已經開始激動了!
版權聲明:潑辣修圖獲得美國知名藝術媒體《像素雜誌(Pixel Magazine)》獨家授權,將帶領大家結識地球上最酷的攝影人!本系列圖文版權歸Pixel Magazine所有,未經允許嚴禁任何形式的轉載或使用。版權事宜請聯繫pr@polarr.co,特此聲明。
推薦閱讀:
※微單有沒有什麼好的推薦?
※微單和單反的區別及如何選購?
※2017.03.24 今日日曆
※攝影構圖有哪些技巧和標準?
※2018.01.09 今日日曆:雞鳴寺的雪
TAG: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