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看懂武漢大學調查長江學者作假
04-01
上一篇《武漢大學調查長江學者造假的邏輯》其實事情已經給大家講明白了,
武漢大學調查長江學者造假的邏輯
而且告訴了大家怎麼去看官方回復,能看出很多東西。最新調查結果很快又
出來了,和我在《生物信息學天空》QQ群給大家預測的一摸一樣。
武漢大學學術委員會認為:李紅良團隊被舉報的相關內容不存在學術造假行為,但在論文撰寫過程中存在個別疏漏,建議以後更加嚴謹細緻。
經常看我的博文,智商提高了,小小一段話就能看出很多事情。
還是我那句話,教科文衛的官員啊,玩政治還是有差距,我來給大家講講這個回復裡面最重要的一個字,「但」
- 本來是第三次調查,應該是相當於終審的程度,必須非常嚴謹和嚴肅,要針對舉報人的舉報問題進行直接回答,那就是沒有造假即可,其他問題不要作為結論去主動提。你加了一個「但」,讓人感到心虛,大大減弱了這定性的結論,似乎評委們要給自己留後路。
- 既然是有紕漏,上一次三名院士為何沒有看出來? 上一次的回復明明說的是舉報人對修改以及實驗延長不清楚,所以是舉報人的錯;現在突然變成了自己試驗有紕漏,上次的回答已經堵住了自己有錯誤這條路啊,嘿嘿。
- 調查沒有直接回答舉報人的證據,更沒有出示被舉報人所謂的,第一次評審,審稿人要求延長處理時間,以及審稿回復相關內容。這麼重要的證據為何沒有提供。
其他更多的我就不說了,只不過這件事可能因為一個「但」,後面不是那麼容易過關。
被知識分子盯上是不容易過關的根本原因,不是你造假,就是知識分子誹謗。
推薦閱讀:
TAG:論文造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