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有華佗嗎?——《「神醫」華佗的手術神話》
原作者:方舟子
原出處:新浪博客
原鏈接:歷史上真有華佗嗎?_方舟子書坊_新浪博客
近日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王立群在央視百家論壇節目講「神醫華佗」,稱其「料病如神,預知生死;治療神奇,手到病除;外科神奇,開刀剖腹;醫學流派,器重神奇」,所以世界華人總愛拿華佗作為神醫代稱。他主要依據的是《三國志》和《後漢書》所謂「正史」的記載,認為「這些傳說都應當符合史實,並非是虛構和神化」。
但是,王教授的前輩、真正的國學大師陳寅恪早在1930年寫過一篇論文《三國志曹沖華佗傳與佛教故事》,考證出華佗故事就是個神話故事,故事原型來自印度佛教傳說。
陳寅恪的理由主要有兩點:一、華佗這個奇怪的名字其實源自印度葯神阿伽佗(「華」、「伽」的古音相同)。二、華佗的神奇醫術與後漢安世高翻譯的《來女耆域因緣經》所載神醫耆域的神奇醫術雷同,明顯是抄襲來的,「為外來神話,附益於本國之史實也」。其實,即使沒有國學大學的考證,僅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華佗的事迹也完全不可信。正史所載的華佗神奇醫術,大抵荒誕不經,稍有科學頭腦者即不會信以為真,在今天已很少還有人把它們當史實介紹。只有華佗用「麻沸散」為病人做開腹手術的故事至今仍被人們津津樂道,甚至被寫入中國科學史、醫學史。
這項據稱早於西方一千多年的創舉,《三國志》和《後漢書》所載大同小異,《後漢書》的說法是(據王教授的翻譯):華佗對需要開刀的病人,先讓他用酒服用「麻沸散」,喝過「麻沸散」的病人像喝醉了酒一樣失去了知覺,再為病人剖開腹部,取出結積物。如果病在腸胃,華佗能開刀取出腸子,剪掉有病的腸子,選滌乾淨後,再縫合好,敷上藥膏,四、五天就會癒合,一個月就能長好,因為不疼,病人也沒有什麼感覺,一個月之內,病人就恢復了健康。 陳寅恪已指出,這個破腹斷腸的記載也為抄襲印度神話之作。即使是中國原創,其真實性也令人起疑。那個神奇的麻醉藥「麻沸散」只有一個名稱,沒有具體成分。後人推測說其主要成分可能是曼陀羅花。「曼陀羅」是梵語,印度古籍有用曼陀羅花當麻醉劑的記載,華佗故事在這裡再次與印度發生了關係。中國古籍則遲至宋代才有用曼陀羅花做麻醉劑的記載。後來中醫也用它當止痛劑做一些小手術,如李時珍《本草綱目》載:「割瘡灸火,先宜服此,則不覺苦也。」
曼陀羅花起麻醉作用的主要成分是東莨菪鹼,但是麻醉深度不夠,鎮痛不強,肌松作用不完全,並不適合於做開腹手術。文革期間(上世紀70年代初),根據「麻沸散」的成分主要是曼陀羅花(又稱洋金花)的推測,為發揚「中藥麻醉」,我國許多醫院嘗試靜脈注射洋金花總鹼或東莨菪鹼進行全身麻醉,同時還要結合氯丙嗪、哌替啶等現代麻醉藥才能做手術,
最終也由於效果不佳放棄了。如果是單獨口服曼陀羅花,當然效果更差。很顯然,口服曼陀羅花只能夠用於「割瘡灸火」之類的小手術,是不可能用於開腹手術的。事實上,全身麻醉手術都必須用吸入或靜脈注射麻醉藥,不能口服。
「麻沸散」當然也可能不是曼陀羅花。也許華佗發現了今天眾多科研人員用科學方法也沒能發現的一種神奇的口服麻醉藥。這就能保證其開腹手術能夠成功嗎?不能。成功的麻醉只是成功完成開腹手術的一個重要條件,卻不是唯一的條件。做手術的醫生需要有系統的解剖學知識,對腹部結構、臟器解剖有精細的了解,對疾病有準確的診斷,還要知道如何消毒防止傷口感染,如何在手術中止血。這都是華佗的時代所不可能實現的。因此,即使華佗真能成功地實施麻醉,也不等於他就能成功地動手術。在缺乏系統的解剖學知識的指導,連消毒、止血都不具備的條件下,實施破腹切腸手術,病人必死,何況我們不知道有什麼病是可以通過切開腸子進行清洗來治的。華佗廟有一副對聯云:「未劈曹顱千古恨,曾醫關臂一軍驚」,說的是華佗兩項盡人皆知「外科事迹」:為關羽刮骨療毒,向曹操建議用利斧砍開腦袋治療頭風病而惹下殺身之禍。這本是《三國演義》的小說家言,連「正史」都不載,卻也被當成了華佗的主要事迹。如果華佗真的是因為想開曹操的頭顱而被殺,倒是咎由自取。且不說開顱術治不了頭風,在當時的醫療條件下,接受開顱術無異於自殺。傳統醫學往往以標榜名醫、神醫的神奇醫術來抬高身價,說得越神奇越能把人鎮住,一般人也寧信其有。現代醫學則相反,對傳聞、軼事都寧信其無,越是神奇的說法越不能相信。
這種懷疑精神乃是科學精神的一部分。不僅科學家、醫生要有科學精神,歷史學家也應該有科學精神,切不可盲目相信「正史」的記載,對那些違背常識和科學知識的記載更不能相信。有沒有科學精神,也是國學大師與庸俗歷史學家的區別所在。
2008.5.11
(《中國青年報》2008.5.14)書坊附:華佗的各種傳說故事以「喜聞樂見」的方式深入民心,華佗的民間藝術形象逐漸豐滿,有傑出表現的醫生往往被病人譽為「在世華佗」。以下是目前通行的「史籍」記載。
華佗(?—208),東漢臨床醫學家,字元化。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早年遊學於徐州一帶,因為他兼通數經,通曉養生術,沛國丞相陳珪和太尉黃琬先後薦舉他出來做官,都被他拒絕了。華佗一生主要在今安徽、江蘇、山東、河南一帶行醫。「年且百歲,而猶有壯容,時人以為仙。」
華佗最擅長外科,創製麻沸散,他還善於養生,發明了五禽戲。其醫術高超全面,《三國志》上載有其治療的二十多個病例,包括傳染病、寄生蟲病、婦產科病、小兒科病、皮膚病、內科病等等。給曹操治頭風病時,建議剖開實施外科手術,被曹操懷疑謀害而被殺害。華佗生平著作多種,多已失傳,留傳至今的有《中藏經》、《華佗神醫秘傳》等。華佗弟子中有名氣的有吳普、樊阿、李當之等,吳普著有《吳普本草》,李當之著有《李當之葯錄》,樊阿善針灸及養生,他服用華佗所傳的長壽方——漆葉青黏散,活到一百多歲。
推薦閱讀:
林夢:中醫騙人的老祖宗——《人體特異功能第一人扁鵲》推薦閱讀:
※一句話翻譯分享(醫學類)(10)
※有哪些食補可以治療失眠?
※神經幹細胞的培養方法及其優缺點是什麼?
※馬油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
※從醫學專業角度評價《外科風雲》中存在哪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