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群易患糖尿病?糖尿病如何預防和治療?

健康科普系列專題(二)

原創,版權你懂的

加關注,更多健康知識免費看。

糖尿病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代謝紊亂,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的代謝紊亂,造成多種器官的慢性損傷、功能障礙甚至衰竭。

糖尿病可分為1型、2型、其他特殊類型和妊娠糖尿病4種。

其中以2型最為常見,本文主要討論2型糖尿病。

哪些人群易患糖尿病?

1、遺傳因素:有糖尿病家族史(雙親或同胞患有糖尿病)

2型糖尿病有很強的家族性,我國2型糖尿病的遺傳率高於60%。

與白人相比,亞裔糖尿病的風險高出60%。

2、超重或肥胖:BMI≥24kg/m2,男性腰圍≥90cm,女性腰圍≥85cm

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重要的危險因素之一。

據調查,我國糖尿病和糖耐量減低的患病率與體重成正相關。

3、體力活動不足,尤其是40歲以上且常年身體活動不足者

有規律的體育鍛煉能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改善糖耐量。

研究發現,活動較少的人比愛活動的人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高2~6倍。

4、膳食因素

高能量飲食已經明確肯定為2型糖尿病的重要膳食危險因素。

攝取高脂肪、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並且缺乏纖維素的膳食可能引發2型糖尿病。

5、早期營養

生命早期營養不良可以導致以後出現代謝障礙,增加發生糖耐量減低和2型糖尿病的危險。

低體重新生兒比正常新生兒在成長期更容易發生糖尿病。

母親孕期營養不良或胎盤功能不良可以阻礙胎兒胰島細胞的發育。

6、糖耐量減低

糖耐量減低(IGT)的患者血糖水平介於正常和糖尿病之間,屬於糖尿病前期。

IGT患者在5~10年複查,約三分之一發展為糖尿病。

如果IGT患者伴有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則更容易轉化為糖尿病。

改善膳食、增加體力活動可幫助IGT患者血糖轉化為正常。

7、胰島素抵抗

胰島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重要特徵之一。

空腹胰島素水平高的人更容易發展為IGT或2型糖尿病。

肥胖者發展為2型糖尿病之前,先出現胰島素抵抗。

8、高血壓患者:血壓≥140/90mmHg

高血壓患者發展為糖尿病的危險比正常人高。

9、心腦血管病變者

10、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0.9mmol/L或甘油三酯≥2.22mmol/L者

10、妊娠糖尿病患者或曾經分娩巨大兒(出生體重≥4kg)的婦女

11、其他次要因素

社會心理因素、出生後低體重、服藥史(如抗抑鬱藥物)乃至文化程度(對疾病的認知程度)等也可能是易患糖尿病的因素。

可見,糖尿病的發生是遺傳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導致的。

遺傳因素是潛在因素,不可控的;而環境因素可以改變。

即使具有遺傳易感性的人群,在控制好環境因素的前提下,也可以預防糖尿病的發生。

如何預防糖尿病?

1、調整飲食結構

控制每日總能量攝入,膳食結構低脂、低糖、適量蛋白質。

2、增加身體活動量

每天運動30分鐘,以有氧運動為主。

3、定期檢查血糖

超重或肥胖、高血壓、高血脂、有糖尿病家族史等的高危人群,應在30歲以後每3年測一次血糖(包括糖耐量檢查)。

如何判斷是否患糖尿病或糖調節受損?

1、血糖正常

空腹血糖小於6.1餐後2小時血糖小於7.8。

2、空腹糖耐量受損(更容易轉化為糖尿病)

空腹血糖在6.1到7.0之間,餐後2小時血糖正常。

3、糖耐量減低

空腹血糖正常,餐後2小時血糖在7.8到11.1之間。

4、糖尿病

空腹血糖大於等於7.0餐後2小時血糖大於等於11.1。

其中空腹糖耐量受損和糖耐量減低(2、3)均屬於糖調節受損,即糖尿病前期。

如果伴有糖尿病癥狀,任何時期血糖超過11.1均可確診為糖尿病。

糖尿病的癥狀:「三多一少」:多飲、多尿、多食、消瘦

2型糖尿病發病前常伴有肥胖,若不及時診斷治療則轉為消瘦。

糖尿病如何治療?

糖尿病的治療分為非藥物治療和藥物治療。

一、非藥物治療

1、營養治療

糖尿病患者的飲食要特彆強調控制總能量的攝入、食鹽的攝入和脂肪的攝入,尤其是動物性油脂。

採用少食多餐的清淡飲食,每天食鹽不超過6g,食物應多樣化。

對於超重和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建議每天減少一兩主食,同時每月攝入的食用油不超過500g。

如果患者同時患有高血壓,每日食鹽量應盡量的少。

2、運動治療

運動可以增加能量的消耗,與飲食管理一起進行有利於改善高血糖和胰島素抵抗的狀況,全面糾正代謝異常。

建議患者進行經常性中等強度的身體活動。

糖尿病患者易在運動中受傷且傷口不易癒合,所以不提倡劇烈運動。

每周運動時間在150分鐘左右為宜(每周5次,每次30分鐘),運動類型以有氧運動為主。

糖尿病患者應注意運動的安全性,防止運動損傷和意外。

3、自我監測

包括控制體重、血糖、血壓、尿中酮體,並戒煙限酒。

二、藥物治療

在非藥物治療不能使血糖控制達標時應及時採用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應在醫師指導下進行。

分享文章,傳播健康正能量!

推薦閱讀:

HHP去脂降粘技術可信嗎?目前我國有醫院在使用嗎?高血脂患者求問
糖尿病到底是如何引起的 怎樣更好的預防與治療?
餐前「小吃」——無壓力運動減脂方法
糖尿病無法治癒?事實和研究結論是如何證明的?
糖尿病腎病的那些事兒

TAG:糖尿病 | 疾病預防 | 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