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鋒金融:2017年四季度全球宏觀經濟及投資策略展望

梳理今年以來的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我們認為有三條主線:

一是經濟逐漸從「後危機」時代走出。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和2012年歐債危機之後,發達國家多年增長低迷、失業率攀升,而我國的過剩產能和地方政府平台負債等,也引起了市場對經濟增長和銀行壞賬的擔憂。

後危機時代有兩個標誌:經濟上,槓桿高企、增長乏力;政治上,反全球化的民粹主義上升。去年底,對歐洲民粹主義政黨上台的擔心達到了高點。

當預期非常差的時候,略好的經濟和政治形勢對市場帶來很大提振。總結起來,我們認為前三季度有三大亮點:中國經濟和商品價格企穩,法國大選結果降低了歐洲政治的尾部風險,美國的投資有了起色。

二是全球低通脹持續。

去年底今年初,美國的核心通脹達到了2%的目標區間,當時市場上考慮的是,聯儲聲稱的通脹「對稱性目標」到底會允許通脹超過2%多少。然而,今年以來美國核心通脹持續徘徊在1.5%左右,並沒有起色。

為什麼不斷改善的就業市場沒有引起工資通脹?低通脹到底是結構性的還是周期性的?美聯儲目前的答案是通脹是周期性的,也就是工資通脹會上升,核心通脹未來還將回升到2%左右。但耶倫也頗為坦誠地表示對低通脹的原因沒有充分的自信,除了一次性因素外,或許也有其他全球性原因。畢竟,低通脹不僅困擾美國,歐元區和日本也是同樣。

我們在《全球央媽們糾結的通脹啥時能起來》一文中詳細分析了低通脹現象。

三是貨幣政策逐漸分化,總體仍保持寬鬆

今年以來美聯儲兩次加息,並且將開始縮表,全面實行貨幣政策正常化(詳見《九個問題說明美聯儲縮表及其影響》)。歐洲開始考慮減少量化寬鬆的規模。日本則還在維持QQE。在低通脹的背景下,全球貨幣政策總體保持較為寬鬆。

在以上這三條主線的驅動下,儘管全球經濟增速中樞比危機之前有所降低,資本市場的表現卻非常強勁。全球股市、商品普遍上漲,債券收益也溫和上升。市場環境似乎處於傳說中的不冷不熱剛剛好的「金鳳花姑娘」(goldilocks)狀態。

展望第四季度,我們認為今年以來的主線仍將延續。

一是全球增長預計繼續穩固。美國2018財年預算案通過後,特朗普稅改立法有望今年落地。減稅對於激勵美國企業投資的作用非常直接,利潤匯回的稅收減免也有助於資金迴流國內進行投資,而企業投資的轉好將進一步拉動就業、消費。稅改如能落地,將是特朗普新政對美國經濟最實質性的利好。

中國的消費和出口保持擴張,微觀數據顯示出工業企業利潤有所回升,預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穩步推進。

歐洲經濟逐步恢復,失業率持續下降,2季度GDP增長回升至2.1%,外需拉動貿易表現繼續向好。歐元區的結構性問題仍然存在,但法國總統馬克龍上台後選擇了正確的問題解決方向,力推勞動力市場改革。歐元區雖在去槓桿,但銀行貸款已開始增長。如果低利率能夠持續推動信貸恢復和經濟增長,歐元區有望實現「美麗的去槓桿(Beautiful Deleveraging)」。

日本經濟基本面好轉,安倍在剛剛結束的大選中獲勝,「安倍經濟學」仍將維持。

二是通脹可能溫和回升,但預計不會太高。從長期因素看,原油市場的結構性變化(詳見《深度 | 油價困局》)使得能源不大可能像歷史上那樣對全球通脹帶來很大衝擊。另一方面,市場普遍認為科技進步和老齡化會持續拉低通脹水平。

從個別國家來看,美國勞動力市場已經接近充分就業,工資通脹有可能抬頭,另外減稅和財政赤字也具有通脹性質。再通脹的「特朗普交易」仍有空間持續。歐元區勞動力市場仍然存在鬆弛,但勞動力市場的改善將逐步減少通縮壓力。

三是較為寬鬆的貨幣政策仍將支撐市場風險情緒。從市場上漲持續的時間、漲幅、估值水平等看,美股都走在前面。相對而言,歐股、日股、港股的漲幅和估值相對滯後。尤其港股,估值的絕對水平仍比主要發達國家和部分新興市場便宜,與自身歷史相比,處於略貴但不極端的水平。此外,資金流入仍將對港股構成支撐(詳見《如果港股突破三萬點,你會在哪裡?》)。

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四季度有以下風險因素:

一是貨幣政策退出寬鬆的影響。美聯儲10月開始縮表,預計12月還有一次加息。就上述貨幣政策正常化的措施,美聯儲與市場做了較為充分的溝通;但往往只有到政策真正落實,才能知道影響幾何。此外,縮表進程已被設定為規則,未來聯儲官員的傾向和言論等信息將對市場產生較大的影響,美聯儲主席的人選尤其重要。

二是市場估值較高,市場風險情緒有可能逆轉。無論股市還是債市,波動率都處於非常低的水平。美國股市估值已經處於近10年最貴的時候,股價有可能需要等一等盈利(詳見《調整還是見頂?七張圖看懂美股財報季釋放的關鍵信號》)。債市上,投資級公司債的久期較長。當貨幣政策緊縮程度超預期時,對股債的衝擊都將很大。

三是美元可能走強,不利新興市場。從經濟基本面和貨幣政策來看,美國都走在歐元區前面,今年以來美元對歐元的弱勢預計難以持續。美元一旦整體走強,將不利於新興市場中基本面較弱的經濟體。

基於上述判斷,雲鋒金融四季度的戰術資產配置(TAA)主要包括如下策略:

是保持對股票的偏重,相應偏淡發達國家國債。

是略微加大偏重港股的幅度。

是基於對美元走強和國債收益率上升的判斷,繼續偏淡黃金。

是在股票內部,偏重受益於經濟復甦和加息的金融股,結構性偏淡零售佔比較高的REITs。

TAA是對戰略資產配置的偏離,好的TAA策略能在有限的偏離範圍內,為組合貢獻價值(詳見《從資產配置策略師到對沖基金大佬:TAA策略不再神秘》)。

雲鋒金融旗下APP「有魚智投」的客戶,根據自身的風險偏好和收益目標,會得到智能投顧相應的戰略資產配置策略(SAA)建議,以及策略團隊基於研究的戰術資產配置策略(TAA)建議。TAA最大的偏離幅度是6%。

從前三季度運行的結果看,「有魚智投」的7個模擬組合取得了對應其風險水平的收益,其中相對高風險收益的MP4c和MP5,前三季度累計收益超過了10%。

此外,我們的TAA策略表現靚麗。總體看,每個季度、在幾乎所有的策略組合TAA都取得了正貢獻。從收益風險比看,策略的偏離程度均不高,第三季度還降低了風險偏好,但仍取得了較好的超額業績。從收益貢獻看,風險偏好較高的四檔組合今年以來的超額業績均超過1%,最高一檔接近2%。


推薦閱讀:

大數據資產管理總體框架概述

TAG:全球經濟 | 投資 | 資產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