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十月六日晚——雜記

我覺得我很有必要把我現在內心所想寫下來。以表達我對近來遭遇種種事件的感受,尤其是對我的父母,我的家庭,甚至整個中國的教育。

事情的起因是從一個所謂的「故障」開始的。就在今天下午,我走出房間向我的父母抱怨一聲:「咱家網不好啊。我連網頁都打不開了。」正好這時,我的父親讓我下樓扔垃圾。我答應了:「好,好。」他聽到了我說的話,用一絲嘲諷的語氣說:「怎麼我和你媽的手機上網都好使,就你不好使。」我把手機打開一個網頁展示給他看,的確顯示著無法連接。他一把奪過我的手機。另一隻手揮著讓我下樓扔垃圾。我當然不願意了,畢竟手機也是我自己的啊。我問他把手機要回來,他卻怎麼也不給,非要說給我修好。我說我現在又不用,讓他把手機給我我自己解決。

他又冷笑了幾聲,說:「你以為自己厲害的不得了,什麼事都能解決嗎?」我無語。他說等我下去扔完垃圾上來他就能給我修好了。我搖搖頭,想著就隨他吧。

我扔完垃圾,上樓。他拿著我的手機讓我輸入初始密碼。(他之前要求過在我手機里輸入指紋,但重啟後必須要輸入手勢密碼。)輸完後,他拿著我的手機,打開了幾個網頁以一種勝利者的姿態向我展示。但其實他只是把手機重啟了一遍。還在不斷念叨著:「你這手機多長時間沒重啟了啊,速度這麼慢…要每天重啟…」但其實對手機稍有了解的人都會知道經常開關機不但會耗電,而且對電池有一定的損耗。況且重啟對於解決機問題來說,頂多就是把配置重啟了一下,仍然找不到真正的原因。看著他沾沾自喜的樣子,我想反駁,卻又忍住了。畢竟這是我爸,而且從以往的事例里來講,和他講道理最終沒有什麼成效。

我把手機拿回來,在屋裡一個人研究。經過了多次實驗後,我發現是VPN的原因。我打開VPN就不能用WiFi上網了。(雖然這也很bug但至少又找到了深入一層的原因)我一時激動跑出了屋,跟我爸說不是重啟的問題,是我打開了VPN。他笑了笑,說:「別跟我扯這些沒用的,就說我重啟之後是不是給你解決問題了吧!」我說:「是。但根本原因是因為你重啟後關掉了VPN。」他的怒火彷彿一時間冒了上來,大聲說道:「在事實面前你還不承認,別以為你知道了點什麼你就了不起了。」(我:???)我說:「我說的這才是事實啊。」他的聲調又高了幾分:「別扯什麼事實,在事實面前你不認賬,就是因為我重啟它在好了的,你這就是狡辯。你看看你讀了那麼多書,都學的什麼啊!」(我:???)此刻,我只能用「氣急敗壞」來形容他。為了不繼續招惹他,我決定忍聲吞氣。我又拿著手機回到了房間。

但他跟進了我房間,同時踹了我一腳。「都給你們慣了些臭毛病。現在的孩子啊…唉!都是生活條件太好了…」(我:???)我一時語塞。接著,他從說我犟開始,將我從頭到腳數落了個「片甲不留」。

「你看看你,回家來什麼活都不幹。我們做的飯你又不吃,都是因為你沒有自己勞動。你明天必須給我去買菜、掃地、做飯…不知道珍惜!」「你每天晚上都鎖著個門,睡得那麼晚。你在房間裡頭幹嘛呢?別拿什麼又是寫作業又是有事糊弄我們,別以為我們不知道。」「別以為你知道了點事,就在那嘚瑟。你跟誰嘚瑟你?」「就你這樣整天在這犟,跟你說就你這樣的人以後上社會上不知道被人怎麼揍呢,看看你以後能混成什麼樣?」

可能很多人聽完這話都懷疑這是不是我親生的父母。但這些我聽過無數遍的話,我早就認為沒有反駁的必要甚至不屑於反駁了。更重要的是,反駁有時候換來的是一頓劈頭蓋臉的亂罵或是一頓胖揍。

但今天,我一定要說。無論我的手機、電腦、機械鍵盤在這篇文章發出去後還能否存活,我都要說。

平日里我的貼身衣物都是自己清洗的,大件衣物不是太臟直接扔進洗衣機就能解決。有時在家可能因為懶心想攢著一塊洗,卻被「勤勞」的父母「幫了忙」。他們卻抓住你這一次的懶惰,幫你的整個人「定性」。我沒有能幫你幹活,不是因為我懶,也不是因為我不愛乾淨,而是因為我認為不值得。一個人不值得把他一天一半以上的時間花費在買菜、洗菜、做飯、掃地、拖地…這些瑣碎的家務上。明明有更加高效的辦法,你卻仍然堅持著每天都做。這樣好嗎,很好,符合中國傳統文化中對於「勤勞」一詞的定義。這樣不好嗎,不好,假若你節省下這些時間,你可以去干無數你想做的事。恩格爾係數是經濟學上對家庭生活水平的一個評判標準,是指一個家庭在飲食上的支出佔總支出的比例。越高,則生活水平越低;越低,則生活水平越高。可以很容易地看出,那些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那些生活水平較差的人,他們每天的首要任務是為了溫飽奔波。而那些高生活水平的人,則不需要為這些生活的基本需求操勞。但我覺得,恩格爾係數可以改進一下。一個家庭在維持人類基本生存需要的事物上所花費的經理與其總經理的比例。我覺得,這更能反映一個家庭他的生活水平。一個家庭如果一整天都在考慮下一頓吃什麼,在考慮房間是否乾淨,在考慮垃圾袋扔了沒有,那他的生活水平絕不會高。

我不想在這些事情上花費過多精力,所以在平日生活中我可能沒有主動幫你做事。但這不代表我不想幫助你。我只是想把我有限的時間投入到學習、工作、活動甚至是娛樂中。而這些最基本的生活瑣事,能讓我活的舒服就行。

我每天晚上把房屋門鎖起來,不是因為我在做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是因為我真的需要一個空間,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我不希望我在聚精會神地工作或學習時,被推門而入的命令打擾,或是貼心的水果和熱水擾亂了思緒。況且,我已經是一個能夠承擔部分民事責任的人了,我也應當擁有自己的隱私權。

我知道的很多。我不否認,我不謙虛,至少我認為是如此。但因為年齡的問題,在某些方面我的確沒有經驗。但這不能成為你們無故嘲諷、辱罵甚至是毆打我的理由。當我在跟你講邏輯、講道理、講事實的時候你說我是強詞奪理、說我是歪理邪說。你說我讀了這麼些書,參加了什麼模擬聯合國有個屁用。我說,我不是一個中國傳統意義上的孝子。我不想事事順你心意,我想與你平起平坐地溝通交談。可你卻總是高高在上,堅決的說你的一切都是對的。可你有沒有想過,你所了解的東西是完全正確的嗎?生活經驗不能完全代表一個人的知識儲備。當我否認你的時候,你氣急敗壞,甚至大打出手。為何?因為這是你從小到大被灌輸的理念。

前幾天我剛和一個北京的同學談到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矛盾,他說在教育改革之下,教師的權利被剝奪了,而教師們當然不樂意了,所以現在的改革是越改越倒退。我疑惑怎麼個「剝奪」法?他說,在以前的課堂上,老師可以責罵學生甚至是體罰,老師高高在上,學生必須遵守老師的命令。而教改之後,學生要與老師平起平坐,老師不能體罰、責罵學生,不能得到「好處」了,為什麼要改。我覺得這種思想很病態,就說,教改之後成果不還是好的嘛?他又說,這與現實無關,是因為這些老師從小也是在這種「病態」的教育思想下長大的。他們長大後便會有一種「當年我的老師都這麼對我的,我為什麼不能這麼對待我的學生」這樣的想法。其實,這件事放在家長身上也一樣。「當年我的父母就是這麼打我的,看我現在多成功啊!」。

我尊重一個比我年長的人,是因為他比我成熟的性格比我理智的頭腦比我淵博的智慧,而不單單是因為他比我長的年齡。就這一點來講,即使你是我的父親,你也不值得我尊敬。

再來談到我的為人處世。你認為我直來直去,脾氣倔強。可惜了,這只是你對的片面印象。因為你看我,從來都是片面的。你不會想要去扭一下脖子看一下我的其他方面,單單盯住那幾點缺陷不放。但我自己明白,我是一個怎樣的人,無論是與平輩、長輩、還是晚輩的溝通,我都盡量做到尊重他人且說話講理。而你卻無數次把我看扁,甚至大膽預測我「慘淡」的人生,那是因為你從來不把你的脖子活動一下。

在無數次地聽過這番話,經受數不清的「暴力」後,我仍然能夠保持我原有的性格與思想,未曾改變。想想看,也真是奇蹟。你的種種舉動使我無數次對抗挫折,使我無數次堅定理想。

也就是前幾個月我在知乎上看到這樣一個問題:「如何評價新聞『10歲男孩考第一嫌爸媽沒錢:不配有我這好兒子』」。在我認閱讀完題目和答案後,我想我從沒有如此的感同身受。

我不否認父母對我的養育之恩,可也僅止於養育之恩。父母總是說,你這麼優秀都是因為我對你的培養。但我並不認同。我對你在我啟蒙時期的教育不能予以否認,因為畢竟那時我也不記事。但從我有記憶開始,你對我所謂的教育,其實很大一部分是陳舊的、錯誤的觀念。我挖空心思想要尋找更多獲取知識的途徑,想要探尋真理,想要成長。我開始閱讀各種各樣可能算「奇怪」的書籍,我開始不斷嘗試摸索與人相處的方式。我想,從那時思考至今。我遠比你想像的要複雜得多。我認真讀書學習,是因為我想接受更高的教育,是因為我想得到改變。我不想在每日為生計操勞,我想做一有理想有追求,並且能夠為之去奮鬥的人。我想在青島中學上學,不是因為這樣我就可以走上一條捷徑,而是我想去接觸一種新的教育方式,我想跟我的孩子平等地說話,並且尊重他們的看法。我積極地參加各類活動,是因為想鍛煉自己的能力,能夠儘快融入到新的環境中去。我總是敢為人先,想當領導者,是因為我想讓我擁有影響力。我玩遊戲、畫畫學各種各樣的新東西,看起來總是「不務正業」,是因為不想讓我自己成為一個無趣的人。 同時,為了達成這些目標,我不想依靠我的家庭。無論是經濟、生活還是種種方面,我都在嘗試以各種方式不為家裡增添負擔。但是,父母卻始終不相信我,不相信我的能力或是計劃。

有人說,真正優秀的人,是能利用現有條件,完成自己目標的人。我想,從另一個角度想,這些環境恰恰也是我的優勢。而現在的我最需要乾的一件事,如何能利用現有的條件達成我的理想。

【當我剛開始敲下這些話時,身體是顫抖著的。那種憤怒、絕望、委屈、不甘雜糅在一起的情感,真的難以描述。但當我越往後思考時,心情也逐漸冷靜下來。以上描述的全部是本人個人經歷及真情實感。全部為本人原創。】

推薦閱讀:

弟弟正處於叛逆期要選擇怎麼樣的方式去教育他引導他?
家庭情商教育入門(4):排拒之傷
國際幼兒園跟公立幼兒園比能開拓孩子素質嗎?
母親的這6個溝通方式,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啟涵案例】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性?

TAG: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