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時評】哈薩克:一個值得中國高度關注的國家
導語:作為一名外交人員,自2000年開始,筆者在中國駐哈薩克使館工作過兩任共10年時間,目睹了這個新興國家的發展變化,經歷了中哈關係從艱難起步到碩果累累的合作歷程。回想起在哈國的經歷,筆者感觸頗多,特寫此文以紀念即將到來的中哈建交26周年。
一、一個神秘而又熟悉的國度
提起哈薩克,人們知道它是中亞五個「斯坦」中最大的一個。說它神秘,是因為在前蘇聯時期,這片土地對中國來說處於封閉狀態,雙方極少交往,只是在哈薩克獨立之後,才真正揭開了神秘的面紗。說它熟悉,是因為你如果置身哈國,會感到與新疆地區的風土人情沒有多少差別,一樣的城市風貌,同樣的藍天白雲,成群的牛羊馬匹。中國的維吾爾族和哈薩克族人到了哈國沒有語言障礙,突厥語系的同源性使他們之間的交流十分順暢。
人們對哈國的第一印象是地廣人稀,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內陸國,面積272萬平方公里,但人口只有1800萬。從過去的首都阿拉木圖到新首都阿斯塔納,1300公里路上見不到幾個城市和村莊,廣袤的荒原上經常看到狼群和狐狸。哈國有裏海和鹹海,但這兩個海都是內陸海,不與大洋連接。因此,打通連接海洋的貿易通道,是哈國人夢寐以求的目標。
第二個印象是地大物博,自然資源極為豐富,礦產品種類齊全。以石油資源為例,中亞烏、吉、塔、土四國或嚴重缺油或儲量不多,唯有哈國的石油資源豐富,為哈國發展帶來了巨額財富。據國際權威機構評估,哈國石油總儲量在110億噸左右,按目前的開採速度可持續生產100年。哈國的鈾礦儲量更是驚人,保守估計為150萬噸,佔世界總儲量25%。在當今世界核能技術發展,對鈾礦需求激增的情況下,哈國的鈾礦為世界所關注和垂涎。
第三個印象是經濟繁榮。哈國在前蘇聯時期工業基礎薄弱,以游牧和農業為主,只有少量礦山開採業,而獨立後在獨聯體諸國中脫穎而出,順利實現政治體制轉型和經濟跨越式發展,民眾生活水平不斷提升。2000年至2011年,哈國經濟平均增速8%以上,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4萬美元,GDP佔到中亞五國經濟總量的63%,成為獨聯體內僅次於俄羅斯的第二大經濟體,為全球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而鄰國吉爾吉斯斯坦2016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1077美元、塔吉克為796美元、烏茲別克為2111美元。
第四個印象是民族融合度很高。哈國有130餘個民族,各民族安居樂業,和睦相處,很少發生民族尖銳對立和衝突事件。一個突出例子是各民族間通婚相當普遍。哈國族際間通婚率高產生了「優良品種」,到處可以見到美女,美女往往都是「混血兒」。
二、政治強人納扎爾巴耶夫總統
在哈國,走到哪裡都會聽到民眾對總統納扎爾巴耶夫的讚美,甚至認為「沒有納扎爾巴耶夫就沒有哈薩克」。納的威信和影響力在獨聯體諸國領導人中無人匹敵。2010年,哈國議會通過憲法修正案,賦予納「民族領袖」崇高地位,規定不得對他進行任何形式的調查,他將被免除因政治決策所承擔的責任,依法享有免遭拘留、逮捕的權利。2010年12月,哈國超過500萬人參與簽名運動,要求舉行全民公決,使納成為終身總統。
納是執政25年的政壇「不倒翁」,是獨聯體中唯一仍在執政的第一代領導人。什麼原因使他得到民眾持久不衰的擁戴,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
一是確立了符合哈國國情的發展道路。上世紀90年代獨立之初,哈國曾試圖全盤接受西方「民主改革」方案,結果造成黨派林立,意識形態混亂,社會矛盾激化。在納領導下,哈國及時剎車,與西方拉開距離,採取措施對社會進行全面整治。納旗幟鮮明反對「過度自由化」,提出穩定社會、關注民生為第一要務,形成「可控民主」「先經濟、後政治」等重要治國理念和原則。雖然外界對哈多有微詞,指責其「專制」「集權」,但和哈國的穩定相比,這些指責就不能算是什麼大問題了。
二是在國家發展理念和實踐中多有建樹。納在前蘇聯時期就已成為最高蘇維埃領導人,具有豐富的治國經驗。他注重研究中國和新加坡的治國經驗,在國家管理體制的完善、由資源型經濟向多元化工業結構的調整、解決民生問題、重視社會和諧等重大問題上,進行了許多成功的嘗試和實踐,形成了為社會所接受的「納扎爾巴耶夫思想」,成為哈國發展的寶貴財富。
三是為提升哈國際地位做出重大貢獻。哈國是「小國辦大事」的典型。納躊躇滿志,夢想進入「世界30強」,不遺餘力提升哈國的國際地位。哈國發起倡議並舉辦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世界和傳統宗教領袖大會,積極調解烏克蘭和敘利亞危機,成功舉辦2017年阿斯塔納世博會等等,都是致力於提高國際影響力的重要舉措。
四是遷都為納執政生涯留下光彩一筆。1997年,納力排眾議,做出首都由南部阿拉木圖遷往北部阿斯塔納的重大決策。當時筆者正在哈國工作,真正感受到遷都的難度。政府甚至在機場設置檢查站,限制在新首都工作的官員回阿拉木圖探親,只允許三個月回去一次。20年過去了,阿斯塔納這個過去沙俄時期的政治犯流放地,變成了一個擁有百萬人口的現代化大都市。遷都不僅帶動了北部和中部的經濟發展,而且改變了首都偏於南部一隅的狀況,對整個國家疏於控制的局面,對北部的分離主義傾向都起到了遏製作用。
三、未來哈薩克政局走勢
1940年出生的納扎爾巴耶夫,到2020年本屆總統任期即將結束。他繼續幹下去還是讓位,接班人是誰?會不會搞「家族傳承」?外界對此猜測和議論非常多,但有一點是肯定的, 「後納扎爾巴耶夫時代」正在到來。2016年11月,納在接受彭博新聞社採訪時表示:「我不考慮將總統的權力交給自己的孩子」「我將干到2020年總統任期結束,是否繼續幹下去到時候再看」。
筆者通過多年對哈政治生態的研究認為,納之後,圍繞權力和利益的重新分配,矛盾和衝突難以避免,但哈國不會因最高權力交接發生大的動蕩。
一是執政黨執政基礎牢固。哈國經濟形勢遠遠好於中亞其他國家,多年來國家財富積累較為雄厚。經納的長期經營布局,軍隊、安全、內務等強力部門牢牢地控制在國家手中,國家對油氣等戰略資源部門、銀行金融系統和媒體業實施有效管理和控制。從反政府政治勢力來看,十餘個小黨歷次議會選舉都處於邊緣化狀態,執政黨「祖國之光」黨佔據了議會兩院的壓倒性多數。
二是執政理念為廣大民眾高度認可。納在哈國民眾中享有很高威望,長期執政中形成了符合國情的發展理念和政策主張,為廣大民眾所接受和認可。從目前情況看,忠實於納的後繼執政團隊早已形成,其中幾名骨幹成員追隨納20餘年,無論何人接班,都會高舉納的旗幟,遵循既定的內政外交路線,反對派上台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三是「家族傳承」可能性很小。多年來,外界盛傳納的大女兒達莉佳和二女婿庫里巴耶夫有可能成為總統接班人,但這只是猜測。筆者認為,納是有遠見的政治家,獲得「民族領袖」的崇高地位,對自己在哈國的政治地位十分看重,不會走「家族傳承」這條路。
四是國家政治體制改革穩步推進。由總統制向「議會—總統制」轉變是納著力推進的政治改革。改制是內外形勢發展的迫切需要,納之後,哈政壇沒有一呼百應的領袖式人物,需要的是集體決策。改制也是改變哈「集權專制」國家形象的需要和邁向法制國家的重要一步。改制有可能在2020年納總統任期結束前完成,為納的形象再添光彩。
五是執政集團內部鬥爭不斷。哈政壇表面風平浪靜,實則暗流涌動。可以預見的是,納之後,政局的主要威脅不是來自反對派,而是來自納的家族和親總統政治勢力,雙方權力與利益的再分配,將成為未來幾年哈國政壇爭奪的焦點。納能否實現自己家族與精英執政集團的利益平衡,尚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六是未來整體安全形勢不容樂觀。總體看,有三個不利因素影響著哈國局勢。第一是經濟形勢。國際油價和原材料價格持續走低,哈國經濟2014年以來連續下滑,2016年增長率勉強達到1%。2016年以來,哈國多個大城市出現民眾示威,對日益惡化的生活狀況不滿。第二是對俄關係。俄武裝干涉喬治亞內戰、將克里米亞劃歸俄版圖,這些動向引起哈國高度警覺,擔心俄在哈總統更迭之機,煽動國內民族主義情緒,挑起兩國的領土爭端。第三是恐怖主義。近年來哈國有數千人赴中東接受恐怖主義培訓並加入「伊斯蘭國」,「哈里發戰士」等本土伊斯蘭極端組織也迅速發展,與「伊扎布特」等國際極端宗教組織合流動向明顯。
四、中哈關係成為中國周邊外交的典範
中哈關係正在成為中國周邊外交的典範,也是中國周邊外交中政治、經濟、安全合作統籌的榜樣。這是2017年6月11日習近平主席訪哈時,在《哈薩克真理報》發表的署名文章《為中哈關係插上夢想的翅膀》中對兩國關係做出的概括性評價。中哈建交25年來,合作碩果累累,不勝枚舉。筆者從自身感觸最深的角度回顧一下中哈關係。
2008年北京奧運會火炬傳遞,阿拉木圖作為境外火炬傳遞第一站,納扎爾巴耶夫總統親自出席儀式並擔任第一火炬手。這感人一幕,至今受到中國人民的高度讚揚。正是在哈薩克,2013年9月7日,習近平主席在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演講,首次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向世界闡述了中國參與全球化進程全新的合作共贏理念。哈後來也成為中國「一帶一路」國際合作中最為密切的國家。
經貿合作始終是中哈關係的亮點。其中有「三個第一」:中哈間建立了我國第一條陸路跨國原油運輸管道,截止2017年3月,中哈原油管道累計向中國輸油一億噸。在我南海爭端不斷,海上石油進口通道面臨威脅背景下,中哈石油管道對保障我戰略資源進口安全意義重大。通過哈薩克,我國建設了境外第一條天然氣管線。始於土庫曼的中國—中亞天然氣運輸管道在哈境內約1300公里,截止2016年,此管線向中國累計輸氣1645億立方米。哈國是我「一帶一路」建設西進,聯接中南亞至歐洲的第一站。四年來,已有數千中歐班列經哈國開往歐洲,新亞歐大陸橋貨運量明顯增長,已佔據亞歐大陸橋整體貨運量的半壁江山。
中哈安全領域合作卓有成效。中哈兩國1700公里共同邊界是和平與安寧的邊界。在上海合作組織多邊和雙邊框架內,兩國政治安全合作不斷深化。哈領導人堅定支持中國打擊「東突」民族分裂勢力,維護國家主權的立場。哈國已成為我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不可或缺的外部市場和抵制中南亞地區恐怖主義勢力滲透的可靠安全屏障。
五、對未來中哈關係的基本評估
「後納扎爾巴耶夫」時代,哈國領導人是否能延續納的對華友好政策,兩國關係能否繼續深化與發展,是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筆者認為,未來中哈關係可以從四個基本層面做出判斷。
一是哈國已形成對華友好的後繼執政團隊。建交25年來,納先後20餘次訪問中國,與我三代領導人建立了深厚友誼,發展對華關係根植於哈國的治國理念和實踐。哈最高層執政團隊都持對華友好態度,有的還在中國學習和工作過,是有名的「知華派」。哈國新一代領導人繼續推動兩國關係深入發展,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二是中哈間已結成「命運共同體」。哈主要盟國俄羅斯經濟下滑,哈借力中國振興經濟的願望急迫。因全球經濟不景氣,近兩年中哈兩國貿易額有所下降,但中國仍是哈第二大出口市場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地,我對哈貿易佔到對中亞五國貿易的70%。現階段,中哈正在實施51個產能合作項目,涵蓋工業、創新、交通、物流等,資金總額達270億美元。中國對哈的直接投資200億美元,貸款超過300億美元,正在超過俄、歐盟等哈傳統合作夥伴。
三是中哈在安全上相互需求與借重。中哈在反對「三股勢力」和抵禦「顏色革命」兩個方面有共同利益和關切,兩國都面臨恐怖主義和民族分裂主義的威脅,面臨反對外來干涉、穩定內部局勢的艱巨任務。
四是兩國友好的民意基礎日益牢固。哈國廣大民眾對中國的認知度不斷提高,主流社會和媒體對華友好。中哈跨界民族人數眾多,哈境內有近30萬維吾爾族人和10餘萬「返回歷史故鄉」的中國哈薩克族人,這一群體是中哈友好的生力軍,在促進兩國人文交流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六、中哈關係的問題與難點
中哈關係雖處於歷史上最好時期,但也有一些問題和難點,分析歸納起來,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是哈反對派詆毀對華友好政策。以「民主力量」自居的反納扎爾巴耶夫政治力量,基本上都是反華的,他們是「中國威脅論」的主要散布者,將中哈視為「專制集權」國家,借反華尋求西方勢力的支持。
二是「東突」勢力在哈活動始終沒有根除。哈政府將「東伊運」列入黑名單,打掉了「世維會」頭目艾爾肯和繼任者熱比婭在哈建立分支機構的企圖,但本土的「維吾爾人協會」和「維吾爾青年聯盟」等「東突」組織仍在暗中活動,「世維會」仍將哈國作為重點,經常派人進行勾聯活動。阿富汗「東伊運」和國際伊斯蘭極端宗教勢力也將阿拉木圖作為據點,不斷向新疆地區滲透。
三是社會層面對我存在疑慮和誤解。中哈關係「上熱下冷」,納對華友好政策的民意基礎有待夯實。害怕中國強大向哈提出領土要求、擔心淪為中國資源上的附庸國等對華不友好信息和評論經常見諸媒體,普通民眾對現代中國也缺乏了解。從歷史原因看,哈國是前蘇聯的「反華前哨」,「克格勃」策划了「伊塔事件」,扶植「東突民族解放運動」等反華組織,長期反華宣傳的遺毒至今存在。
四是中哈務實合作常為經貿糾紛所困擾。近年來,哈國修改一系列法律,如外國公司的股份不得超過50%、增加稅收比例,推出「哈薩克內含」政策,嚴格規定外國商品進口比例,使我企業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對我企業影響最大的是哈國長期實行外國員工勞動許可配額制度,勞務許可條件苛刻和簽證申請審批時間長,對企業正常經營活動造成嚴重影響。
七、深化中哈關係的對策建議
深化中哈關係、深入推進兩國互利合作仍有很大空間。鑒於哈國對我的重要性,「後納扎爾巴耶夫」時代,我應從戰略和務實角度,全面推進兩國關係不斷深化。筆者對此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實現重大發展戰略合作對接。哈國推出2050年「光明之路」新經濟戰略,核心內容是基礎設施大規模升級改造,保障經濟持續發展。僅到2020年,哈國擬實施項目就有約200餘個,資金需求達500億美元。建議我充分利用政府間合作機制,與哈方深入探討,爭取成為哈新經濟戰略實施的主要國際合作方,打造雙方「利益共同體」。
二是建立長期穩定的戰略資源進口市場。從整體情況看,目前俄羅斯和西方大國在哈國資源開發中仍佔據主導地位,我應利用地緣、資金和技術優勢,大力開拓哈國資源尤其是戰略資源市場。除油氣資源外,我還應爭取鈾礦、糧食、有色金屬三大類戰略資源的市場主導權。從雙方合作形式上,「以投資換資源」做法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我應繼續堅持。
三是爭取在上海合作組織內部更大支持。哈國是上合組織內有較大影響的國家,哈國的支持對我保持在上合組織的影響力是很重要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加入上合組織後,組織內部情況發生變化,如果中哈在上合組織內部形成合力,對上合組織發展有很大幫助。中哈在「一帶一路」建設和「光明之路」新經濟戰略層面對接達成共識,對我拓展中亞市場意義重大。此外,還應繼續加強與哈國在上合組織框架內和雙邊層面上政治安全、反恐方面的合作,尤其要與哈方在「東突」民族分裂問題上擴大共識。
四是努力提高人文交流水平。對哈國文化交流應以維護新疆穩定、反對民族分裂為中心。目前中哈文化交流遠遠滯後於經濟合作。一方面我宣傳形式和手段落後,紙質載體佔據主導地位,網路、電視、廣播媒體交流滯後。另一方面我對哈國文化交流以新疆地區的展覽、演出、學術交流居多,能夠體現國家級水平的交往載體很少。建議相關部門能夠繼續推進解決兩國媒體相互落地問題,同時每年能夠在哈國組織更多高水平的展覽、演出等交流活動。
推薦閱讀:
※朴槿惠下台,韓國經濟全線崩塌,美國為何不救?
※俄羅斯為什麼關注現代級改裝?改裝後戰鬥力如何?
※中國現在到底有多強大
※聯合國安理會通過對朝鮮新制裁決議,聯合國對朝鮮都採取過哪些制裁措施?
※你怎麼看特朗普的女兒伊萬卡拜訪中國大使館慶祝中國新年的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