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木頭到古琴,斫琴師用心血和巧手塑造弦上的靈魂

東晉顧愷之繪《斫琴圖》

「斫(zhuó)琴」,是製作古琴的雅稱。自古以來,我國琴人就有「斫琴自彈」的傳統,因直言「造琴」或「制琴」匠氣太重,便以文雅含蓄的「斫」字代指。「斫」為動詞,本義為「砍削」。「斫琴技藝」,顧名思義,是一門以木工技藝為主,漆工、調弦、銘刻技藝為輔的綜合手工技藝。

根據明代冷謙所著《琴書大全》,判斷一張琴的好壞,要看它是否符合「古琴九德」——奇、古、透、潤、靜、勻、圓、清、芳。雖然這九字中所蘊含的深意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但原材的優劣和斫琴水平的高低無疑是決定一張古琴質量好壞的關鍵所在。按古法手工制琴,快則數月,慢則數年;根據地區和斫琴師個人習慣的不同,斫琴的步驟可少至八九個,多至百餘個。然而無論歷經時間長短、具體步驟多少,斫琴的過程都可概括為選木材、造琴型、上漆灰、加配件四大環節。

選木材是斫琴的第一步,也是斫琴之苦的開端。一般說來,古琴的選材以古而不朽的老料為佳。按照「九德」理論,制琴木料講究「輕、松、脆、滑」,聽來頗像在描述巧克力的口感——其實斫琴的過程,也多少與巧克力DIY類似。想製作高級巧克力,需要跑遍各大超市採買上等的可可粉;相應地,古人也會為了造出一張好琴而廣覓良木,無計不施——逛遍古寺大殿,重金購買懸鐘架鼓之木;蹲點民居拆遷現場,只為撿拾棄置的房梁;更有甚者,掘古墓、拆棺槨,只為尋得一塊造琴良材。古時斫琴講究「面桐底梓」,即面板要選用輕巧的桐木,底板需選用堅硬的梓木,這樣造出的古琴綜合素質最高。如今林木稀少,良材難覓,琴人選料也不得不委曲求全,但「面桐底梓」依然是少數斫琴師的堅守與追求。

古而不朽的木材,

能將古琴的聲音特質發揮到最好

在如今的現代社會一木難求,

專門的老料市場應運而生

製作巧克力,先要將可可粉打成可可漿;斫琴師覓得佳木,也要先將其處理成可斫之材。古人處理琴材,多採用「燻曝」法——先將木材浸於流動水中數月,再撈出經歷風吹日晒,靜待木液自然風乾。由於條件限制,現代人處理琴材多用機器烘乾。木料處理完畢後,即可按照一定的尺寸製造板材。古琴面板厚約五厘米,底板厚約一厘米,具體數值可根據板材松透程度和個人喜好上下浮動。板材準備完畢,便可進入造型環節。

斫琴模板圖

根據形製圖做出樣式的過程也叫「下料出胚」

造琴型,主要是指琴面和槽腹的製作,一般包括制板和合琴兩個步驟。外表看似繁複的古琴,本質上其實只是一個由面板和底板組成的共鳴箱。通常情況下,斫琴師會先根據繪製好的形製圖鋸出面板、底板的形狀,再在面板上刨出適當的弧度。兩塊板材間的空心部分即為古琴的槽腹。槽腹的大小並無明確統一的標準,需依據木料質地、板材厚度而定。為古琴造型,就類似於用模具為巧克力塑形——只有將槽腹結構處理得當,制好的古琴才會擁有美觀的外表,才能奏出醇厚美妙的音色。

粘合固定古琴的面板和底板

將處理好的面板和底板黏合為一的工序,稱為「合琴」。古人合琴,多用黃明膠、牛皮膠、魚鰾膠;今人合琴,則採用化學黏合劑,雖方便快捷,但也縮短了古琴的使用壽命。面底合一後,再將岳山、軫池、雁足、龍齦等附件粘貼上去,造型環節到此基本結束。

緊接其後的上灰胎,是斫琴後期工藝中最重要的一步,也是最容易出差錯的一步。只有琴體上每個部位都經歷過這道工序,古琴的外表才能長久保持光滑亮麗;彈出的音色才能沉而不散,韻味歷久彌新。更重要的是,這道工序是避免「顯音」(即彈按琴弦時,發出帶有金屬感的沙音)之大忌的關鍵。因此,從古至今,斫琴師都對這一環節無比重視。灰胎也稱「底漆」,由生漆和磨細的鹿角霜調製而成,上於古琴表面,堅固耐久,不易磨損。為了使胎面薄厚適中,斫琴師會在過程中反覆打磨和補胎。灰胎干透大約需要十天時間,隨後上弦試音,若無沙音則可開始髹表漆。

鹿角霜的原料:梅花鹿角

鹿角霜即為熬制鹿角膠後剩餘的骨渣

古琴的表漆,按顏色可分為紫、黑、朱、褐、黃數種,還可將不同顏色的漆料混合,調配出喜歡的顏色。依據古法,髹漆的工具也頗有講究。蘸刷生漆的刷子,一定要用人發——最好是未燙染過的少女頭髮製成。這是因為人發與其他動物的毛髮不同,用煤油粘合後,使用時不易脫毛,因此不會在琴面上留下毛髮粘連的痕迹。

上生漆所用的刷子,

由未經燙染的頭髮加煤油黏合而成

一般而言,表漆至少要上兩遍,且順序有先後之分:第一遍應使用松節油稀釋過的生漆,以便生漆更好地滲入灰胎之中;第二遍則要用濃度較高的生漆,這樣琴體表面才會如巧克力外殼般平整而富有光澤。待生漆干透,便可拋光、上配件。

上配件,是斫琴的最後一個環節,配件包括琴徽、琴軫、雁足、琴弦等。琴徽是位於古琴外側緊靠一弦處的平面記號,用於標註十三個泛音的位置,其材料通常為貝殼,即人們常說的「螺鈿」;較貴重的材料有金銀、翡翠、玉石等;如今人們還想出了刷指甲油、粘卡通貼紙等經濟實惠、富有創意的替代方案。琴軫,是古琴上用於調弦的小柱。雁足是支撐琴身的兩隻「腳」,其名由來說法不一:一說為古人以鴻雁傳書時,會將書信綁於雁腿上,而古琴上雁足的作用除支撐琴體外,還有纏弦,二者功能相似,由此得名;另一說為雁自古被看做「五常」——仁、義、禮、智、信俱全的靈物,為鳥中君子,以「雁足」為琴足命名,恰好說明古琴為君子之器。由於琴軫和雁足要經年累月地承擔弦的拉力和琴的重力,製作時一般選用質地堅硬的材料,如紅木、紫檀、玉石、牛角等。

十三個琴徽,用於標註十三個泛音的位置

雲母制古琴琴徽

琴軫,是古琴上用於調弦的小柱

雁足,既用於支撐琴身,也用於纏弦

上弦,是斫琴的最後一道工序。古人制琴採用蠶絲弦,其中最高級者稱為「冰弦」,傳說是用生長在北方極寒之地的冰蠶所吐之絲製成。冰弦質柔不傷手,彈出的音色美妙無比,其顏色還會因為與彈琴者手指的摩擦而由白變得透明如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我國著名琴家吳景略先生研製出了鋼絲尼龍弦,為琴上弦從此多了一種選擇。鋼弦質硬耐用,不易跑弦,音色響亮;絲弦易斷易脫絲,音色低沉古樸。二者各有千秋,並無優劣之分,選擇哪種,全看應用場合和斫琴者個人喜好。古琴製成後,還要經過不斷的彈奏和磨合,音色才會越來越好。

琴家王鵬正在為古琴上弦

琴,特指古琴,為古代「八大雅事」之首。製作古琴時的砍鋸鑿磨,卻與文人雅士們所追求的「雅緻」相去甚遠。然而,古代琴人還是甘願為斫琴而屈尊,做起木工、漆工的活計,甚至對此樂此不疲——只因他們對古琴藝術和斫琴技藝抱有一腔熱忱。

斫琴工具合照

斫琴師的手

如今,物質相比過去更加豐富,市面上有各式各樣的古琴可供挑選。相比之下,親自斫琴門檻高、費時費力,還會對雙手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可謂是費力不討好。即便如此,依然有大量琴人堅持著「斫琴自彈」的傳統。其中原因,或許正與人們熱衷於巧克力DIY的原因相同——創作出的成品或許不如現成商品那般精緻,卻是獨一無二的;製作過程中親自動手的樂趣也是無可比擬的。斫琴的過程,是賦予無生命的木料以靈魂的過程,更是人與琴培養感情、溝通心靈的過程。對於廣大琴人來說,斫琴更是種信仰——只有用自己的雙手打造出的古琴,才能真正奏出心底的聲音,這正是對匠心的一種獨特的註解。


推薦閱讀:

古琴 | 吟猱?功能特色篇
【琴曲欣賞】古來征戰幾人回:《關山月》
「文琴」斫人李一凡:少年初心識音韻,一見古琴誤終身
古琴專欄 | 淺談左手技法之綽注與得音上韻
月露知音話古琴

TAG:古琴 | 非物質文化遺產 | 中國傳統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