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上半年虧損2億,斥資5000萬美元押注《星際特工》,但基美影業依然很難翻身

呂克·貝松導演的《星際特工》今日於內地上映,雖然首日拿到了6000多萬的票房,但零點場票房只有185萬,相對其他進口大片號召力較弱。

《星際特工》現在豆瓣的評分為6.8分,貓眼對《星際特工》內地最終票房預測也僅有3.9億,綜合來看,《星際特工》在內地的票房體量不會太大。

此外,《星際特工》在北美上映4周也僅拿到4000萬美元的票房,撲街大勢已定。

巧合的是,在昨日電影上映前,斥資5000萬美元投資《星際特工》的基美影業發布了2017年半年度報告。報告顯示,基美的虧空還在持續擴大,基美上半年歸屬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19億,相較於去年同期的-1722萬,虧空擴大了1170.56%。

以「批片」起家,2013年快速登錄新三板,基美影業借著呂克·貝松的公司歐羅巴這股東風快速成長,在2014年和2015年分別交出了1.54億和1.93億的業績,巔峰時期市值曾達到38.61億。

而隨著基美開始轉型,從電影產業鏈下游向上游發展,參與影片的投資製作,其業務風險也開始增大。2016年基美投資發行的一系列電影的失敗,使得其去年虧損高達2.65億,市值也開始一路下跌到了8.84億。

轉型帶來的陣痛還在繼續,押寶的《星際特工》又不幸撲街,基美在短期內怕是難以翻身了。

「批片」起家,借著呂克·貝松的東風扶搖直上

2008年成立的基美影業,是做進口影片的協助推廣和版權銷售業務起家的,主營業務是「批片」,即將進口片引入中國,並收取協助推廣的分成費,通過較低的價格買斷影片在國內的發行收益。

由於基美在國際合作、整合海外影視資源方面的優勢,其在2012年與呂克·貝松創立的歐洲影視公司歐羅巴簽署了長期戰略合作協議,成為了歐羅巴在中國唯一的合作夥伴,而借著呂克·貝松這股東風,可謂風生水起。

2013年,基美影業順利登陸新三板。2014年,基美協助推廣了《超體》、《別惹我》、《暴力街區》、《美國騙局》四部進口片,其中《超體》、《別惹我》都是呂克·貝松的作品,《暴力街區》脫胎自呂克·貝松的動作電影《暴力街區13》。

其中《超體》拿下了2.78億的票房,幾乎創下了批片的票房紀錄。得益於一系列影片的發行收益,基美影片2014年營收達到1.54億,同比增長218.4%,凈利潤5276.7萬元,同比增長556.7%。

2015年基美繼續成功發行了《颶風營救3》、《小王子》、《精靈旅社2》、《玩命速遞:重啟之戰》等一系列進口片,這也使得基美在2015年營收達到1.93億,同比增長了25.3%。雖凈利潤較2014年減少了31.55%,但仍有3633.63萬元。

借著呂克·貝松這股東風,基美的業績迅速發展。2015年5月到12月,基美影業火速完成了三輪總金額高達10.2億的融資,成為當時新三板融資最快的影視公司。

2016年虧損2.65億,基美從產業鏈下游到上游的轉型之痛

隨著「批片」利潤空間的縮小以及影視業務的進一步擴大,基美決定從產業下游向產業上游轉型,即由協助推廣和版權銷售延伸到電影的投資、製作和拍攝,成為影片的投資方和主控方。在戰略轉型中,基美選擇和呂克·貝松的歐羅巴深入合作。

2015年,基美影業與歐羅巴影業再簽五年大合作協議;2016年,基美影業宣布擬投資6000萬歐元認購法國歐羅巴電影公司27.89%的股份,成為歐羅巴的第二大股東,同時,基美影業董事長高敬東出任歐羅巴的董事。

高敬東表示:「國際大片,從此有了真正意義上的『中國製造』。我們優秀的合拍片與國產片的製作從此也有了更多整合全球製片資源的機會。」然而基美全球電影戰略布局的理想很豐滿,現實卻不盡人意,從「批片」到電影製作,基美開始經歷轉型之痛。

2016年基美影業作為執行製片方獨立開發、製作、發行了國產電影《魔輪》《超級快遞》,與歐羅巴聯合投資製作、發行了中外合拍片《勇士之門》,參與投資並協助推廣了由歐羅巴製作的英文電影《九條命》,4部影片均獲國內院線上映。

但《超體》的票房神話並未繼續上演。2016年國內電影市場進入緩慢增長的冷靜期,基美髮行的四部電影中票房最高的《九條命》僅拿到了1.12億,《超級快遞》6164萬元,《勇士之門》2283萬元,而《魔輪》累計票房只有784萬元。

對《魔輪》、《勇士之門》、《超級快遞》劇本開發、投資製作、宣傳發行等的主控主導使基美投入成本大幅增加,而這一系列影片的接連失利,使得基美影業在2016年虧損達到了2.65億。

2016年,基美的業績可以說是急轉直下,全年營收1.04億,同比下降高達46.01%,這直接帶動了新三板的連鎖反應,2016年,基美的股價和市值開始走下坡路。

2016年6月基美影業復牌後股價大跌,最低時僅為2元/股,最終收盤價停在2.97元/股,跌幅達34.15%,基美的市值也由復牌前的13.42億元縮水至8.84億元。對比基美巔峰時51.41元/股的股價和38.61億的市值,可謂一敗塗地。

投資5000萬美元的《星際特工》撲街,短期內崛起困難

作為有史以來成本金額最高的獨立電影項目,2.1億美元巨制的《星際特工:千星之城》被基美寄予了厚望。基美對《星際特工》的投資高達5000萬美元,這是截至目前中國資方參投金額最高的國際電影。在基美持續虧損時,《星際特工》的成敗對基美可謂至關重要。

基美影業董事長高敬東對媒體表示,之所以會斥巨資打造《星際特工》,是因為:「我們認為《星際特工》在電影史上是堪比或超越《阿凡達》的史詩級科幻作品。」

據報道,《星際特工》耗資的2.1億美元中1.3億就用在了特效製作上,全球三大頂級特效公司為《星際特工》貢獻了2734個特效鏡頭,超過3000種外星生物,視覺效果相當酷炫。

但雖有夢幻特效加分,劇情崩盤使得《星際特工》在北美票房口碑雙撲街。7月21日在北美上映的《星際特工》,首周票房累計1702萬美元,在北美票房榜上僅排第5位,與同期票房最高的《敦刻爾克》的5050萬美元相差甚遠。上映四周,僅拿到4000萬美元的票房。

現在,作為全球第二大「票倉」的中國市場對《星際特工》來說很是重要。雖然呂克·貝松在回應選擇吳亦凡時稱:「我挑選演員從來都只看才華。吳亦凡有才華,也很職業。」但「中國元素」吳亦凡的出演,事實上只是國外大片撬開中國票房大門屢試不爽的手段。

《星際特工》與《極盜車神》和《賽車總動員3》兩部電影於今日同時在內地上映,雖《星際特工》以30.1%的排片佔比領先其他兩部,但《星際特工》的上座率和其他兩部不相上下,看來吳亦凡的參演並未成為神助力。

在豆瓣短評區,《星際特工》唯一被肯定的也只有視覺特效,預計國內口碑相繼崩盤會影響到影片的後勁,貓眼現在對《星際特工》最後的票房預測僅有3.9億。而在一周後諾蘭的《敦刻爾克》就要上映,想必對《星際特工》又是一大衝擊。如此看來,《星際特工》在內地可能也要慘敗了,而押寶《星際特工》的基美短期怕是難翻身了。

基美影業相關人士曾表示,目前公司短期業績下滑,是戰略轉型的正常過程,基美的轉型方向是正確的,投資價值會在未來彰顯出來。

但事實是,基美影業轉型之前更側重於營銷,轉型之後投資製作的風險無疑加大了許多,這需要公司對內容創作和市場需求有精準的把握,而目前電影市場仍無規律可循,基美的轉型之路,怕是並不好走。

原創文章,轉載請標註來源和作者


推薦閱讀:

貨幣銀行學 - 貨幣需求
最近主播天佑懟完楊冪又懟吳亦凡,請問你怎麼看?
彭于晏為什麼沒吳亦凡紅?
Jony J和《中國有嘻哈》節目組到底是誰不real?
吳亦凡的緋聞女友都有誰?

TAG:吳亦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