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黑川紀章共生思想

共生思想

黑川紀章

曖昧的可塑狀態

在無記這種什麼都不是的曖昧的狀態里,隱藏著和現代意識想通的無限的創造的可能性。

是與否的二元式行動,已經不能完全對應社會的要求,需要在是與否之間增加「哪個都不是」的三元式行為方式。「哪個都不是」的狀態,是正在思考的狀態,也許會有答案,也可能沒有。

支持民主主義的多數表決制,就具有不積極評價曖昧性,強迫人們停止思考的性質,在多數表決制的決定中存在不少的錯誤。

日本的大乘佛教,善與惡及中間領域的「無記」,既不是物質也不是精神根源的「阿賴耶識」。唯識思想是超越現代主義和二元論的共生思想。

評:無記這種狀態,是一種創造性的狀態,不論答案有無,或者答案存在與否,對問題本身而言,這是一種持續關注問題本身的狀態,是對問題繼續的探討,持續的思考。也是肯定與否定共存的狀態。

動物的世界裡,生死不過一紙之隔,而在人的世界中,人的生命卻被教育成比地球還珍貴,還沉重。主觀的意識凌駕於客觀的現實。西方的現代社會,告訴人們死亡和地獄的恐懼,因此人們否定死亡,無視生與四是共存於循環的。

江戶的特質

江戶居住環境的特徵是雜居性,也可以說是複合性,多義性,秉承曖昧的論調,在同一的居住之所有不同的性質。(內外的廊道,明暗的灰空間,動靜的庭院,生活工作的客廳等,共兼象徵與裝飾的石象生)

工商出身研究蘭學的文化人

江戶時代的社會已經實現了與西方完全不同的獨特的現代社會(中國的明代?)

明治維新以後急速西化,是以這個獨特的成熟的社會為基礎,像吸墨紙吸取墨水一樣,從江戶時代吸收了很多東西。

繼承江戶文化的成熟性,多樣性,江戶文化保留之茶道,插花,能,歌舞伎,數寄屋的建築等等。三浦梅園的《玄語》,《贅語》,《敢語》,山片蟠桃《夢之代》,志築忠雄翻譯《曆象新書》。對江戶的研究包括60年代「對江戶舊城區在評價」,「相對廣場而言對衚衕與街道的再評價」,「對江戶高密度的再評價」,「江戶數寄屋研究」,「木偶研究」,「三浦梅園研究」。

1江戶的第一個特質文化的大眾性。

2第二個特質是高密度社會和由此培養出來的微妙的感性。

3第三的特質是文化的虛構性。

從虛構向抽象升華的技法,是一種非常接近現代美術或現代設計觀念的審美意識。

深川的藝伎特意起男人的名字,這種反轉了的審美意識是詭辯的一種,也是兩義性文化的特徵。

4江戶文化的第四個特徵是對細節的重視,提及江戶的建築,:日光東照宮,姬路城,數寄屋建築,書院式建築

江戶和服,江戶小紋

5第五個特質,是技術與人的共生,也可以說是「裝置」的思想

6第六個特徵是混合樣式建築的出現,雜交的建築。

江戶初期:西本願寺飛雲閣:是書院式建築與草庵風格樣式混合後產生了數寄屋建築。

日光東照宮所代表的「權現」樣式:是神社與寺院佛閣共生後產生的,權現樣式的作品初期:

橫濱繪,開化繪,浮世繪,

7第七個特徵是幕府體制下的部分與整體的共生。

日本空意識的含義

茶室,茶具,飯菜,點心

茶室頂棚是網代頂棚,使用的是「九竹棧帶」龍骨,頂棚用蒲草編織的蒲頂棚。

太目,也作台目,比一張榻榻米稍小一些,

地板的腰張,

懸掛花的花釘,

1空寂之美,並不是什麼都沒有的「無」的美學,在感念華麗的花和紅葉的同時,注視枯萎的草庵風景是具有雙重編碼的審美意識,是包藏了華麗和簡樸感覺的兩義性,共生的審美意識。

2金色豪華絢爛的裝飾和黑暗的陰影,是相反的兩個極端,是具有雙重編碼的內容和共生意識。

3在華麗的織錦和苦淡的衰老之中,創造出「閑寂」的審美意識。

4日本的傳統中,本來就有想繩紋文化和彌生文化所代表的那樣,一直存在著強勁有力的華麗審美意識與簡樸無裝飾的審美意識共生的關係。

5頂棚的高度,窗,入口的尺寸到了非人的地步。異質設計要素(如圓窗,壁龕的柱子,數種頂棚木材,開口等)之間相互衝突的同時,仍然保持著一種平衡的共生狀態,異類元素外存在共同的元素。

總之,所謂灰利休式的空間,與西方的立體的,雕塑性的,實質性的,單一意義的空間相比,是具有鮮明性,平面性,繪畫性,非實質性和多義性或兩義性的曖昧空間。

灰色的色彩,是為了消去材料的物質性,自在地,戲劇性地表現兩義性的手法之一。(直線與曲線,傳統與現代的共生)

巴洛克與曖昧

如果幾個相互矛盾的意圖集結在一個動作里,從而產生的樣式就屬於巴洛克的範疇,同時期望著贊成和反對。

燕卜蓀的七種曖昧類型如下:

1. 一個細微部分的幾個點同時發揮效果的時候。

2. 兩個或者兩個兩個以上的可以代用的意義,融合成為一個意義的場所。

3. 外表上無關的兩個意義,被賦予新的意義的場合。

4. 可以代用的幾個意義結合起來,使得複雜的精神狀態變得清晰起來。

5. 在創作中打算髮現觀念的場合。

6. 被表現的事物自身矛盾,需要讀者解釋的場合。

7. 貫徹始終的矛盾表現,分裂作者心情的場合。

山口昌男先生在《文化和兩義性》中指出:在藝術和文化的兩義性萌生的領域,周邊,通常在日常生活中,並不會被賦予地位的印象及象徵,在成為語言之前,會不斷地出現,增殖並完成新的合作。

山口先生將文化的邊緣性解釋為:在固有的同心圓內成立的文化形式的周邊部分,可以提取出特異性的東西。

巴洛克時代,是西方文化的特殊現象,但是「即非理論」,卻是以日本文化為底蘊,避開理論上的整合,超越感受性和審美意識而形成的。

瓦拉瓦橋等風格主義藝術家

相對於「路」,穿過京都西陣地區的稱作鰻魚床的典型沿街建築的小路是最適合稱作道。四國的金刀比羅宮的參道(參拜神社和寺廟的道路),通過門帘和旗幟,用土特產裝飾的門前街道兩側的建築,燈籠,松木,石台階,石頭牆,走廊,樓梯等,使道和建築與自然相互貫通,共存,融合,形成一個生活空間,成為「為步行而建的建築」也就是道的建築,,以街道作為骨架,血管。

道空間兩側的町屋,以木質建築的開放性,通過使用各自,舉柵,駒寄等技術創造了與道相連續的空間。

抱著一股蔑視的態度,試試又如何的想法,

現代社會就是從揭示,從象徵,神話,儀式這些內涵神的存在而開始的。東方的城市的節日,是以遊行的形式為代表,而西方節日以固定台幕,廣場的聚集形式。

探討的中間領域論,曖昧性,邊緣性等問題,「多樣價值」和「兩麵價值」的性質,利休灰論,都與灰色的文化論相通。

義大利烏爾比諾,米利都的道路系統。

天地之道曰陰陽,陰陽相對相合。合而為一,構成天地。然比之成一,更為重要的是觀念。故此,一生二,二開一。二成之因示,合一而混成無隙。反觀合一,則尋緣起。反觀合一之能事,即探求陰陽之能事。

「空」的概念,既是包含了作為通俗語言的「間」的概念的中間領域的哲學原點,也是關係到建築單位空間相互之間產生的境界領域問題,以及擺脫了功能的空間性質問題的重要觀點。

空間的曖昧性問題,內部空間與外部空間相互滲透的問題,讓對立矛盾要素共存的空間的性質的問題,或空間的多義性性格等,都全部以「空」為原點。阿世彌的「花」和佛語的「緣「的援用,也在這一延長線上。

「間「的日本的概念

各國各民族所固有的「聖域「

利休灰的四色:紅,黃,藍,白

不管是什麼樣的異質文化,怎樣對立的意識形態,什麼樣的兩極對立,都必然有中間領域的存在,對這些共同部分的思考,就是共生思想的基本出發點。

基於聖域論的共生思想既不同於共存與妥協,不同於二元論和辯證法,也不同於三元論。

稻米文化:日本酒,工藝品,民謠,祭祀,黑川能,淡路偶人凈琉璃。

所謂中間領域,就是假設性的在兩者之間,對立的雙方之間設定共通的東西,無法強行劃分到任何一方,或被排除的領域和要素,是流動的變化的,佛教「無常「概念,提倡感悟轉瞬消逝的生命。

日本建築通過視覺,觸覺,嗅覺,聽覺的共存與自然進行磨合。

通過蟲籠聽昆蟲的叫聲,享受季節感的習慣一直保持至今, 相撲的橫綱

機巧的思想.後現代

人與技術的共生

在日本,技術不是與人對立的,是人的延續。如果從日本的傳統中,去尋找共生的技術概念的話,我們可以再江戶時代找到使用頻率很高的「機巧「這個詞。

《機巧圖繪》

端茶玩偶

在日本,技術並不像西方那樣,只是些赤裸裸的機械裝置,二是具有無限擬人化的魅力。

後現代

我們將現在最發達社會中的知識狀態稱為「後現代「

1. 對人們來說,建築至少要在兩個標準上去表述。

2. 各種要素混合的建築。

3. 具有被意識到的精神分裂症。

4. 具有語言藝術的建築。

5. 暗喻豐富的,新鮮的,比起排他性,更具有包容性的建築。

6. 呼應城市的多樣性,必須是能夠解讀城市多種價值觀,及其複雜文脈的建築物。

在後現代主義時期,建築,城市則應該恢復我們私生活的空間的吧。

例如:

獨自步行也會感到愉悅的小路。

兩個人手挽手進入的小型公園。

一把在樹蔭下放置的椅子。

迷宮似的驚險空間,凶宅。

想像中只有自己發現的新奇場所。

不能再來的具有恐怖,討厭氣氛的空間。

一道夜晚便生機勃勃的場所。

一進入其中就沉浸在自我幻覺中的地窖。

現代建築具有以所謂的現在時間為中心,組成金字塔型的時間序列,與之相對,建築是從過去到現在,並且向著未來,變化,成長,代謝的過程。時間不是線性連續的東西也不具有樹木和金字塔型的序列,應該認為,它是一個錯綜複雜的網狀構成的根莖形態。

整體性概念的崩潰,部分和整體的共生。

凱斯特勒將部分與整體擁有兩面神的性格形成的秩序,稱為SOHO,自我調整展開的階層性秩序。

無論如何,能佛形成部分,個人和整體等價值的SOHO社會,共生社會是後現代主義的重大課題。

可雷明《不安與重建》,奧爾特加《大眾的反叛》,佛洛依德《文明及其不滿》

西歐二元論的鐘擺現象

整體性理念的崩潰,部分和整體的共生。

物質要素和精神要素的共生。

大眾高度消費社會至信息社會的過渡

城市和建築已經漸漸成為表演的空間,人們開始演出自己的戲劇。

理智與瘋狂的共生——擬仿

自己擁有什麼和他人不同的信息?是如何不同的人?探索這樣的生活價值的時代到來了。

在「氛圍」,「氣氛」等詞語中,使用「氛」這個字,具有漂浮在物體周圍的象徵性,精神性,文化價值等意義。再有「氣氛」一語多使用在非合理的,宗教的,具有超越性事物上。

橫亘在思考世界與物質世界之間,廣闊,黑暗的谷地,就是曖昧工學的發祥地。在數學專業上,從此前的布魯巴基體系,牛頓世界觀脫離出來的,非訂立設定的「非線性解析」,以及「分形幾何學」都成了最先進的潮流趨勢。

「非線性解析」可以認為是研究無秩序,解釋數學專業以外的渦旋和空氣亂流的科學。

「分形幾何學」是處理自然之中的 「套盒結構」,證明在有秩序中的無秩序,在無秩序中的有秩序這類問題的學問。

理性中心主義的時代,是將科學,技術,經濟放在比文化,藝術,文學思想更有限的位置。

《玫瑰之名》充滿了眾多的引用和暗喻符號。

異質文化的衝突,作為雜音的異質文化的投入,創造出新的文化,這正說明了對差異的感受性能夠發現意義,使意義生成。翁貝托.艾科歐洲中世紀是他思想的早期教科書,柯布西耶,地中海文化是他的早期教科書,畢加索,非洲的原始藝術是他的早期教科書,日本,有江戶文化作為我的早期教科書。

相對於分析是象徵化。

設計方法論根本性改變,相對與分析是象徵化P300

象徵,解構,建立關係,引用,媒介,轉換,複雜化,共示等操作,非常適合對於時間差異,文化差異,要素差異的敏銳感受性。

反過來說,正是敏銳的感受性才能夠發現差異,生成意義。

意志=思想的內容就是將形而上學西歐中心主義思想進行解構,設計方法論:

相對於分析是象徵化,

相對於結構化是消解結構,

相對於組織化是建立關係,

相對於導入是引用,

相對於結合是媒介,

相對於調整是轉換,

相對於明確化是複雜化,

相對於指示是共示,以上的形態操作對意義的生成起著決定性作用。

日本審美意識,無中心性,模糊性,開放性,非對稱性,部分的表現,結構性,平面性等特點。在要素與要素的空隙之間發現意義系統。

精神,情緒,氛圍,可以說是具有不固定結構的象徵秩序。某種符號,象徵要素的關係狀態,被引用是的轉換方法,在各種異質要素之間插入媒介(中間領域)的存在,符號的共示,部分(細部)與整體的關係等等,這些都會是動態的橫向關係和組織,在瞬間產生出情境,氣氛與氛圍。

個組合要素生成的意義,及其相互之間的關係生成的意義,是建築形成多義,雙重的意義。這樣的意義生成,達到觸發情緒與氛圍時,建築就隱含著接近詩歌創作的可能性。

將建築想像成實體空間,用磚石砌築的構造做法,是金字塔的樹形思想,與之相對,應當將建築的所有要素當做語言(符號),在語言和要素的關係中創造出意義,氛圍。

要素與要素的關係可以生成意義。具有結構意義的柱子與牆壁,只有脫離結構秩序,才有可能作為象徵性要素自立。

P303

法國社會學者波德里亞在《物之體系》中指出:「空間也具有標示虛空的共示作用(內涵),諸多形狀通過空間而相互對比,有空間的房間有自然地效果,在呼吸。空間的缺乏,物質就會佔有呼吸空間,從而破壞了氛圍。恐怕在空間的分配中,應該讀取出分離與距離在道德上的反映。因此,在那裡也有所謂傳統意義上充實實體這樣的逆轉。

根莖系統是連接原理和異質性原理,是同其他任何一點都能夠有關係的多種多樣體原理(後現代秩序),這是與一個秩序固定化的樹形秩序原理完全不同的原理。在開放的秩序中,各個點與點之間也常常產生意義,也可以說與多樣體原理接近,意義的生成,都不是在固定秩序中實現的,而是在各種關係中生成的動態狀態。

工業社會追求的是普遍性,同一性,與此相反,信息社會追求的是多樣性。阿多諾也闡述了現代社會中「神話作用「的重要性,根據他的著作《美學理論》,」神話作用「也可以說是」和解的理性「。

從整體關係上看,視點的轉動,對於模式的轉換也是有效的,或者從物體觀察世界,從物體觀察人的視點,也都是很有必要的。所謂物體的視點,是無限差異化的全方位的視點。

信息社會的建築,是從對稱性向非對稱性,從閉鎖系向開放系,從中心性模式向非中心性的轉換。

廣島市現代美術館,沖繩縣行政中心,墨爾本中心大樓,(江戶時期的倉庫泥灰牆)本陣博物館

自然石頭的堆砌,混入自然石頭的表面,水刷石的外牆,木結構,從天窗投進的自然光,這些都是表現自然的隱喻。

澀谷東T大樓,建築狹小的入口門廳充滿了金屬屏風,暗示塗漆的樹脂屏風,素混凝土的牆壁,花崗岩的石壁,

20世紀現代主義,立體派1907,俄爾普斯運動1912,絕對主義1913,構成主義1914,風格派1917,純粹主義1918。

新陳代謝,變形,變異,共生理論等概念,都將成為「生命原理」的最基本要素。1960

而且,「場」與「關係」將會成為第四個概念,抽象,象徵,與「關係」這個概念相互關聯,將成為新建築發展過程的關鍵點。

喬伊斯《尤利西斯》:是類似,吧古代和現代聯繫在一起,因為類似,才是這書在無秩序中注入了意義,形狀和秩序,兩義變多義。

布魯巴基到非布魯巴基

現代主義時代的秩序陳祚布魯巴基體系,是一種擁有共通性的公理主義體系。《歐洲科學的危機與超越論的現象學》非布魯巴基體系,被稱作新科學的大衛.博姆的內含秩序凱斯特勒的子整體理論,曼德爾布羅特的分形幾何學(任何局部都是整體縮小後的圖形)普利高津的耗散理結構論,哈肯的協同作用論,埃德加.莫蘭的雜音理論,以及混淆理論等等,都屬於非布魯巴基體系。

螺旋,圓錐,圓柱,四稜錐,三稜錐,正方形,三角形,橢圓形,多邊形各自等等集合形態的抽象性應用,是可以在任何場所表現場所性,地域性和固有宇宙觀的有效方法,二者是相互對立的。

保護歷史街區,建築,就是讓他們能夠永遠稱為時代精神的見證。

歷史性的象徵中,其他的還有裝飾,紋樣,族徽等式樣,這些象徵在不同時期,都有其嚴密的做法,固定的場所和明確的尺寸。

抽象性本身就具有可以做多種解釋的多義性,而象徵性則因為有意識地斷章取義,或由於特意的改變關係,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聯想,甚至還會改變象徵性原本的意義,代之以新的含義和效果。

同樣,我們也擁有很多看不見的傳統,思想,哲學,宗教,美學意識,生活方式以及技術。繼承不可見的傳統是更重要的課題。建築需要不斷地應用更先進的技術和現代材料,去表現不可見的傳統與精神,開拓新時期的新的抽象,象徵之路。

不規則的形態以不規則的幾何學和分形幾何學是能夠解釋清楚的。分形幾何學以及非布魯巴基體系,是抽象性與象徵性共生,即抽象,象徵的成立變為可能。

:和歌山縣立美術館「

利用抽象與幾何學,如何做到自主性,地域文脈,文化傳統。

子整體結構,holon,也想我們揭示了整體在局部中部分與整體的共生,布魯巴基體系是現代主義時代精神的體現,是現代世界與現代秩序的固有方式的展現。相反,非布魯巴基體系可以說是未來的21世紀的世界境況與秩序應有的狀態。

一言蔽之,共生與這種概念不一樣的地方就在於,儘管是對立,競爭,但必要時還會成為夥伴。與共存,妥協,調和等含義完全不同的概念。

另外一個視點,承認在對立的精神與物質之間,存在著中間的領域或邊緣性,承認對手的高明之處和可以共同擁有的相同規則。

抽象,象徵更重視各種要素或空間的相互組合所具有的關係性,不僅重視對自主空間產生的意義的表達,更看重要素或空間相互之間的關係,以及由組合方式所產生的表情,氛圍,方位以及含義等。

圍棋棋盤上所佔據的白格部分所表示的意義,庭院汀步的配置都能看到實體與實體的中間領域,關係美學。


推薦閱讀:

建築師的職業一般分為幾個階段?
忙碌的建築師,2018,對自己好一點
設計行業的土崩瓦解是不可逃避的宿命。
當建築師走進鄉村

TAG:建築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