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我們要被賀歲檔電影折磨要到何時?

作者:華記

2017 春節將近結束,為那些忍住沒看春節檔電影的同學鼓掌。

處於發展過熱的中國電影去年可謂遭遇當頭一棒。相較 2015 年 440.69 億元的票房、48.7% 的增長率,2016 年票房僅 457.12 億元、同比增長 3.73%。

不過官方仍然找到中國電影持續健康良好發展的憑證,那便是影院數與銀幕數。2016 年,全國新增影院 1612 家,新增銀幕 9552 塊。到年底,銀幕總數達到 41179 塊,超越北美,成為世界上電影銀幕最多的國家。在雞年春節檔的前四天,總票房達到 24 億元,按照媒體的樂觀說法,和去年的 7 天 36 億元票房「僅有一步之遙」。

作為 2017 中國電影最重要的檔期,春節檔承擔著票房開門紅的責任與期待。

「只想過年宰一把」

相比起各大院線經營多年的一線城市,新增銀幕的存量更多來自二三四線的城市。如果放在平日,票房排名前十的影院中基本被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瓜分。可在返鄉探親的大軍支持下,春節檔的票房迅速向二三線城市下沉,太原、南昌、阜陽、溫州、溫嶺漳州等城市的影院票房先後擠進前十。

這個春節,我回到位於粵北山區的老家。這個常住人口不到十萬的縣城,兩年前也開了一家電影院。電影院是開在縣體育館裡面,原本的休息室與健身房被改造為 4 個放映廳。平日里電影院都能在網上訂票,春節期間卻只能在現場購票。這兒的設施簡陋且不說,大年初一當天,3D 的《西遊伏妖篇》票價 120 元, 2D 的《乘風破浪》也要 100 元,沒有打折,幾近於打劫。想必這個影院平日的上座率很是慘淡,就指望過年宰一把。

從幾年前開始,春節檔就是三四線院線爆發的檔期,針對這個趨勢,幾部獨霸春節檔的電影或媚俗或打擦邊球,只為迎合這部分觀影人群的品味。由於驚悚場面過多,惹來眾議的《西遊伏妖篇》只能在其官方微博發布聲明,提醒 8 歲以下女孩需在父母陪同下觀看(然而很好奇為什麼小男孩就能獨自觀看)。

彷彿是為了證明「形勢一片大好」,春節檔之前,相關部門還調整了票房的統計方式,計入訂票平台的服務費,這至少能讓票房成績提高 5% 到 10%。據貓眼電影統計,大年初一當天,共有 2119.5 萬人湧入影院觀影,當天票房達 7.55 億(算上服務費則有 7.97 億),無論哪個數字,都是最新的單日票房紀錄。

但如果院線與片方都抱著「過年宰一把」的心態,這樣的春節檔,票房再高也只是「沙丘之塔」,毫無根基可言。更重要的是,那些在去年困擾著中國電影的問題再次死灰復燃了。

「票補出奇蹟」還能持續多久?

首先是票補。

據娛樂資本論的報道,兩大票務平台分別與院線約定了細緻的「票補政策」,只有預售、排片等情況達標,或者超額達標,才能優先享受發行方提供的「票補」,大量 9.9 元、19.9 元的低價票,正是來自於此。今年春節檔更是早早開放預售,通過票補實現大量的預售交易。《西遊伏妖篇》在上映前的 34 小時(1月26日)預售票房就已經破億。

對於片方而言,春節檔是一年最強的檔期,去年春節檔 7 天就收穫票房 36 億,為名為利,刷票房都是勢在必行。《西遊伏妖篇》的宣發費用達到 1.2 億元,這幾乎相當於一部普通中國大片的製作費用,相信很大一部分是用於票補。

對於發行方、票務平台而言,將票房推高自然就能賺取超額的發行費用。值得一提,淘票票與貓眼電影分別是春節檔這幾部電影的聯合出品方。對於院線來說,通過大量預售和排片,甚至是虛假場次來「騙取補貼」,這件事並不難做到。不少網友都曬出,28 日凌晨冷門場次滿座的截圖。如果那些幽靈場未被「舉報」,片方的補貼很大可能就妥妥地進了影院腰包。

春節檔首日近 8 億的票房紀錄明顯是片方、發行方、票務平台、院線多方串通合謀的成果。跟那些難逃票補誘惑的觀眾相似,中國電影依然逃不掉被資本扭曲的命運。

「不留活口」的排片現狀

回溯春節檔的起源,最早只是賀歲檔的延伸。一般為配合濃烈的新年氣氛,類型題材以合家歡為主,多以搞笑、家庭團圓為主調。

華語賀歲片最早可以追溯至上世紀 70 年代末的香港。 1981 年賀歲檔上映的《最佳拍檔》創下當年香港票房與觀影人數的紀錄,新藝城電影憑藉此迅速崛起,成為與嘉禾、邵氏比肩的電影巨頭。此後,每年賀歲檔成為各大電影公司彰顯實力,攫取票房的 PK 舞台。90 年代的賀歲檔更湧現《警察故事》、《家有囍事》、《東成西就》等港片經典。不誇張的說,在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得賀歲檔者,得天下。

進入千禧年,馮小剛、張藝謀、陳凱歌等人也紛紛瞄準內的賀歲檔。2010 年 1 月上映的《阿凡達》觀影持續火爆,間接帶旺了同年的春節檔。等到 2012 年,周星馳的《西遊降魔篇》獲得 12.4 億票房,成為當年票房冠軍,春節檔才真正成了氣候,此後大片扎堆。伯樂營銷 CEO 張文伯認為,《西遊·降魔篇》的出現是「對春節檔的一次激活」。

片方開始有意識地為春節檔量身定製大片,巨星雲集,題材偏喜劇,要有中國觀眾最愛的特效奇觀,最好拍成 3D ,不是用 3D 拍攝的也要後期轉成假 3D ,這樣票價至少能賣貴三分之一。

觀察 2013 年至 2016 年的春節檔,排名前三名的電影幾乎是這些定製大片,它們分走八九成的票房,院線的排片也盡量往這些大片靠攏。今年的春節檔情況稍好,有四部電影同台競爭,除此以外的電影(動畫《熊出沒》有固定的兒童受眾,故不在比較之列)統統只能靠邊站。

原定於春節檔上映的《健忘村》與《絕世高手》分別代表中小成本電影的兩種遭遇。前者由於導演陳玉勛的政治立場遭到指控,萬達因為政治敏感,退齣電影項目。電影的豆瓣評分 6.7 ,高於同期的許多電影,但題材偏黑色喜劇,不是合家歡電影,而且沒錢做票補、缺乏萬達排片,除夕上映排片僅 5%,2 月 1 日的排片直接掉到 0.6%,只能淪為春節檔大片的炮灰。

喜劇電影《絕世高手》的導演盧正雨,此前曾擔任《西遊·降魔篇》的編劇和《美人魚》的編劇及副導演,。2016 年 10 月 25 日,《絕世高手》與《西遊·伏妖篇》同時宣布定檔大年初一。但進入 2017 年,《絕世高手》悄無聲息地改檔至暑期檔,明顯是為了避免與周星馳同題競爭。

如此「不留活口」的排片現狀,讓春節檔成為贏家通吃的檔期,雖然客觀上有利於迅速聚攏票房、刷新紀錄,實際上限制春節檔的題材多樣化(2014 年後甚至鮮有引進片),即不利於電影生態的良序發展,也讓觀眾在選片時無所適從,甚至只能在爛片中選。

贏了票房,輸了口碑

其次是質量依舊令人堪憂的電影本身。

沒有人會質疑「周星馳」三個字在華語影壇的影響力,憑藉「大話西遊」系列虜獲一眾文青影迷的星爺更表示自己有揮之不去的「西遊情結」,想把西遊系列做成自己的品牌。為此,他在《西遊伏妖篇》請來了同樣久負盛名、以特效著稱的導演徐克。

從最終的成片效果看,這個已經被翻拍過無數次的題材,無論笑點和造型都不再新鮮。豆瓣評分 5.7 ,其中五星評價占 8.9%,一星評價占 15.4% 某程度也反映本作的毀譽參半。

色彩繽紛的特效畫面給人一種馬戲團+網遊的既視感,過於頻繁乃至濫用的《一生所愛》讓人升不起一絲被感動的慾望。《伏妖篇》整體的角色塑造扁平,也不像前作試圖挖掘唐僧師徒矛盾背後的內因,只是流於題材黑暗、角色暴虐的表面。我們根本搞不清,孫悟空為什麼總要求周圍的人打他扇他好讓他發火來給自己一個破壞的理由,難道只能用這種尷尬的方式來加深他與唐僧的矛盾與仇恨?

「妖」、「撲街」、「頂你個肺」……這類硬生生嫁接的粵語台詞也讓觀看國語版的我很是詫異。有人可能會說,春節檔電影都這樣,大家就圖個樂呵,沒必要太在意電影質量。上文提到,本作涉及過多的驚悚場面與粗魯對白,某程度反應了電影分級的必要性,但更多表明這並非一部合格的合家歡題材。

香港作家廖偉棠認為,時至今日,徐克和周星馳始終在實踐八十年代香港娛樂電影的金句:「最緊要好玩」。然而那個純技術手段製造的數碼娃娃紅孩兒,使一切應該好好講的故事,都淪為了兒戲,甚至不「好玩」。這,也未嘗是傳統藝人遭遇巨嬰消費者的一聲無奈嘆息,也難怪唐僧長嘆一聲:我還有什麼招數?

反倒是成龍的《功夫瑜伽》、韓寒的《乘風破浪》取得意料之外的成功。成龍最近的電影經常因「套路」、「過時」而遭人詬病,但沒人能懷疑成龍的人氣。《功夫瑜伽》在大年初二開始逆襲,日排片與票房都相繼超過口碑不佳的《西遊伏妖篇》,截止大年初五,累計票房 7.41 億元。

至於《乘風破浪》,本不在亭東影業 2016 片單計劃,電影在 2016 年 9 月開機,10 月公布主創信息,12 月殺青,隨後宣布訂檔春節。僅用五個月時間,便出現在春節檔上,頗有當年香港電影七日鮮的做派。值得一提,《乘風破浪》映前發布的主題曲被指「直男癌」,這種涉嫌冒犯女性的惡意營銷,差點導致影片的口碑崩盤。

嚴肅八卦指出,《乘風破浪》大幅抄襲 1993年陳可辛執導的《新難兄難弟》中的設定與橋段,甚至連馬化騰梗也照搬後者的李嘉誠梗。儘管電影在片尾表示致敬了《新難兄難弟》以及《時光倒流七十年》,韓寒也對電影做足本土化的修飾,將故事發生的背景放在他出生的亭林鎮。可正確的做法應該是馬丁·斯科塞斯翻拍《無間道風雲》那般,想拍類似故事就去買版權啊。

演員王寶強的導演處女作《大鬧天竺》,從一開始就瞄準三四線小鎮青年,借了西遊的梗,講述「窮小子陪富二代去印度尋找遺囑」的故事。該片上映首日斬獲 1.8 億票房,此後票房一路跳水,豆瓣評分僅 3.9,成為不少影評人口中的「春節檔最爛」。這裡不作過多的文本分析。

春節歸春節,電影歸電影

總體來說,這幾部春節檔大片的口碑不盡人意,也暴露中國電影至今仍被票房裹挾、被資本操縱、題材創新不足等問題。春節人口流動的紅利確實為票房神話的締造提供有力基礎,看電影也是親朋們在春節聚會娛樂的最優選擇之一。這樣的春節檔似乎解決了阻礙票房增長的所有不利因素,卻無法解決最根本的問題,電影質量。

如果按照初四初五日均 5 億的票房收入,春節檔 7 天的票房成績大概在 38 億的水平,去年同期是 36 億,這與 2016 全年票房的增速放緩是相匹配的。第一波觀影傳回的口碑不佳,明顯發揮了抑制票房無序增長的作用,觀眾紛紛「用腳投票」,可以放寬觀影標準,但求一樂,但絕不遷就爛片,這也是今年春節檔最可喜的一點。

為了躲避日漸畸形的春節檔,不少電影只能改檔至較冷門的檔期,這間接導致 2 月強檔的誕生。為那些忍住沒看春節檔電影的同學鼓掌,你們馬上就能看到《極限特工》、《愛樂之城》、《歡樂好聲音》、《刺客信條》以及《生化危機》等一大波引進大片。

但願在有生之年,你我能看到沒有爛片扎堆的春節檔。

-----------------------------------------

更多精彩請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PingWest品玩


推薦閱讀: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松子要怎麼做才能改變命運?
李冰冰都演過什麼電影?
《風雲雄霸天下》講的是什麼?
《康斯坦丁》里為什麼撒旦這麼重視康斯坦丁的靈魂 ?
殭屍先生電影中的角色是誰扮演的?

TAG: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