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讀書的「低水平勤奮」陷阱
— [1] —
低水平勤奮陷阱
最近在思考一些問題的時候,常常會找出幾年前讀過的書再看。
我發現,幾年前花了那麼多時間讀的書,從現在的結果上看,基本是白讀了。
今天能從書中看到的價值,過去看不到;
過去在書中看到的東西,今天基本記不得。
可是,我過去讀書真的真的很勤奮,為自己制定了年度讀書計劃——
一年要讀完100本書,為此安排每天至少要讀完20頁。
哪怕自己已經很累很困,為了完成目標,都要在床前讀完書。
兩年來讀了200多本書。
我不是說這段讀書經歷沒用;而是現在看來,我覺得痛心,可惜。
付出這麼多時間和精力的努力,獲得的卻是一點兒都不成比例的收穫。
那時,我陷入到了「低水平勤奮」的陷阱。
如果我能夠重來一次——
在過去的兩年採用新的讀書方法,那麼我就能夠花一半的時間,獲得翻倍的收穫。
就像我現在做的一樣。
那,為什麼我會陷入到低水平勤奮的陷阱呢?
最直接的原因是:讀書的方法太原始。
從上學開始,老師教給我們的讀書方法似乎就是:
把一本書從頭讀到尾,遇到有啟發的句子就劃線或者摘抄。
那些摘抄下來的名言警句,讓我深刻地理解了什麼是:
聽過了無數大道理,卻仍然過不好這一生。
在原始方法的基礎上努力,就是低水平的勤奮。
— [2] —
讀書方法的升級
可怕的是,我一直都不知道自己讀書的方法是低效落後的。
我以為讀完書記不住,是我記憶力的問題。
而且,我發現身邊的朋友基本上也都是這樣的情況。
大家說:讀書之後都忘掉是正常的,我們把知識內化成能力了。
現在看來,這個結論多麼荒謬:
我記不住書中的每個字不要緊,可是我連他說了什麼也記不得啊!
我連自己讀了什麼都不記得,還能內化成能力???
事實上,內化成能力的知識,是最忘不掉的。
那麼,為什麼我們「經典」的讀書方法,是低效的呢?
原因很簡單:
閱讀+劃線/摘抄的讀書方法,是把一本書拆分成了一個個孤立的知識點。
在這種方法的引導下,我們讀書的目的,就成了理解和記住這些孤立的知識點。
而理解和記憶一個個孤立的信息,可不是我們大腦擅長的高效行為。
事實上,大腦的記憶,靠的是將信息與舊經驗進行聯繫。
英國的萊斯特大學曾做過一個實驗來研究人們如何記住事情:
他們讓測試者觀看一些名人的照片,比如成龍、張信哲、劉德華,然後在這個時候監測他們大腦中哪些神經細胞產生了刺激。
然後再把這些名人在不同地方的照片拿給測試者觀看。
科學家發現,當測試者看到同一個人出現在另一張照片里的時候,相同的神經細胞會產生刺激。
也就是說,我們的大腦在看到新照片時,沒有為它單獨開闢空間,而是調用以前的回憶,形成新的記憶。
換句話說,我們記住新知識更好的辦法是和已有的知識進行聯繫。
將這一原理應用到極致的是:記憶宮殿法。
記憶宮殿法,可能是目前人類發明的最為強大的記憶方法。
它的基本原理是,構想一個我們熟悉的場景,把需要記憶的事情放到已經熟悉的場景當中。
比如,你想記住「B6」,最好的辦法不是直接背「B6」,而是動用生物本能,想像一位大胸(像B)、有6塊腹肌的美女。
前一段時間播出的英劇《神探夏洛克》里,福爾摩斯就是靠記憶宮殿訓練自己超強的記憶力。
當然,讀書並不等於背書。
然而,大腦這種通過已有知識學習新知識的特性,除了能夠幫助我們記憶之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作用:
我們可以將新舊知識構建成知識網路。
通過在新舊知識間建立聯繫網,我們便能夠從不同角度和領域對同一個知識進行分析,從而加深我們的理解和認識。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原始的讀書方法是:
花很多時間去閱讀一本新書,去記錄新的名言警句,卻從不花時間去加工這些信息,將其和已有的知識建立聯繫。
我們看似節約了很多加工整合的時間和精力,以便能夠讀更多的新書。
但卻是買櫝還珠,揀了芝麻丟了西瓜,把最有價值的工作放棄了。
— [3] —
事半功倍
讀書一定要花時間、耐心和思考力,將獲得的新知識和已有的知識進行網路狀的聯繫。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才有可能內化知識,形成新行為的暗示。
於是,我讀書不再追求速度;
相反,我會刻意放慢速度,花時間記錄讀書筆記——
不僅僅是摘記名言,而是描述讀書後受啟發的內容,和我過去的哪些經驗相關。
在記錄和尋找聯繫的過程中,自己常常會驚喜地發現一些過去不曾注意的規律,也發現很多能夠直接改進工作方法的辦法。
我的讀書成效,進入了一種複利效應的狀態。
也就是說,我讀過的所有書都將為未來獲取新的知識提供幫助。
這個簡單的方法,卻很少有人發現。
或許是因為我們大腦的習慣是尋求快速把書讀完吧……
我們都希望讀完書獲得新知識,因此不斷快步向前去獲取更多、更多……
但古人早就說過:「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 [4] —
臨界知識又來了
那麼,讀書時,將新知識和哪些已有的知識進行聯繫會更有成效呢?
答案便是那些在生活中各個領域起基本而重要作用的規律。
也就是本書提到的臨界知識。
每一個臨界知識,都是我們思考問題、認識世界的重要工具。
因此,這些臨界知識可以頻繁地應用於不同的領域和場景里。
經常閱讀我的公眾號文章的讀者會發現,我常常在不同的文章中討論不同問題時會運用到複利模型。
這其實就是我在思考問題的時候,有意識地和已有的模型進行聯繫,看看他們背後是不是有關聯。
這樣一思考,常常會發現過去沒看到的規律。
因此,現在的我,在讀書時,既不追求數量,也不要求讀完。
我的做法是:
當我要解決某個問題的時候,主動去尋找可能會討論這個問題的文章和書籍,去觀察——
- 作者是用什麼樣的思路解決問題?
- 在這個解決方案背後,是否有我熟悉的知識?
- 我還能把這個解決方案的原理,應用在什麼領域呢?
當把這些問題想明白之後——
可能我並沒有讀完一本書,但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和認識,比讀完了十本書的人都要深入。
這種狀態,呈現出來便是「舉一反三」的能力。
在別人眼裡,你更容易用跨界的知識解決問題。
因此讀書不在於多少,而在於你有沒有通過讀書重新認識這個世界,並有能力運用到自己的生活當中。
生命有限。
不要把有限的生命浪費在那些低水平的勤奮陷阱里。
轉載自:學習學習再學習
推薦閱讀:
※如何才能高效率的工作?
※大學老師每周課那麼少,他們大部分時間在幹什麼?
※自我介紹的範文有哪些?
※怎樣提高講故事的能力?
※電影《蕩寇風雲》中有什麼精神值得學習?
TAG: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