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本土為什麼沒有宗教產生?
一、宗教是怎麼回事?
西方有基督教,東南亞有佛教,而中國本土,人們今天經常說它有道教和儒教。但其實道教是存在的,但它不是宗教。而儒家文化也並沒有成為儒教。它在教化民眾和傳揚良善方面,確實起到了類似宗教的作用,但它們都不是宗教。為什麼說道教和儒家文化都不是宗教呢?這必須從宗教的特性來做解讀。
什麼是宗教呢?
第一,它是一種信仰,宗教中有神存在。比如說基督教里有耶穌,上帝。佛教里有釋迦牟尼,有各種各樣佛教里的神。同時宗教所講的都不僅僅是今生的事。基督教講了死後去天堂,佛教講的是天國世界,宏觀有三千大千世界,微觀有三千大千世界,人可以修成佛。
第二、有它的教規,就是你必須按照宗教的要求去做事情。這種教規有具體的約束形式,有專職的神職人員在進行管理。
第三,有專門的活動場所和舉行活動的儀式。比如說基督教,它有教堂,人們要參與基督教的活動必須到教堂里去,做禮拜,做祈禱,做懺悔等等。佛教有寺廟,修行者得剃髮,得穿僧衣,得去化緣,得去齋戒,有種種戒律去戒除自己身上佛教認為的問題。
就是說有舉行活動的場所,有崇尚的教義,有神職人員,有教規,這就是宗教的特點。
但是中國的道家文化和儒家文化都沒有這些。道家只修個人,它不對社會大眾有要求。它的活動也只局限在自己的道觀里,也不需要你去朝拜它,也不需要你去加入它,沒有那樣的種種要求來影響你。你要願意參加,是你個人的事情。我們再看儒家文化,儒家文化里沒有講到神。創立儒家文化的孔子,當他的學生問他,人有沒有來生的時候,他的回答是:「未知生,焉知死。」當學生問他有沒有鬼神的時候,回答是:「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也就是說,儒家文化里沒有符合正宗宗教定義的特點。它沒有場所。你相信儒家文化,在家看書就可以了,在親情關係中做好你自己,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綱五常,忠孝,你把這些事情做好就可以了。
它沒有神職人員,沒有人來管你,就是讀聖賢書,按照聖賢講的道理去做。而且這個做,也是在生活中的一種正常的行為。
它沒有教規,沒有說你不能這樣,不能那樣,它講的全是一些倫理。倫理是親情關係中自然存在的道理,而不是人為後天制定出來的。家庭里就是應該和睦,共享天倫之樂。孩子和父母之間,就是一個慈愛和孝敬,尊老愛幼,這就是整個人類所應該遵循的禮法。它是從教化的角度,把人性中美好的內涵發掘出來,而不是說,制定一種死的戒律,叫你達到它的要求。
儒家文化里也沒有講到人死後進天堂,靈魂再生,以及下地獄,根本沒有這一說。你做好了就是個好人,做不好就是個不好的人。所以從本質上來說,道教和儒家文化都不是宗教。道家只是一個個人修行的門類,而儒家文化是一種教化人們的價值體系和倫理綱常體系。
宗教的產生,對人類文明的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因為宗教叫人向善,宗教讓人知道,做惡不能進天堂,對人的行為就有一定的約束。所以宗教在歐洲的產生,對整個歐洲大陸的和平、和睦和安定,起到很重要的保障作用。有了宗教,仍然有戰爭,但是這樣一種戰爭都是要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積澱,在宗教的體系下,矛盾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它才開始爆發,而不是說變成一種隨時可能發生的戰爭和掠奪行為。這就是宗教對人心的約束所帶來的一種自然的結果。
中國古代社會雖然沒有宗教產生,但儒家文化對人的教化和對良善的培育,所起到的作用一點也不比宗教遜色。
二、從中國古代儒家文化的產生談起
▲退修詩書:孔子看不慣這種禮崩樂壞的局面,不求做官,專心修詩書,定禮樂。當時弟子來求學的很多。那麼,為什麼中國沒有像西方和印度那樣產生宗教呢?為什麼在中國古代,儒家文化就直接替代了宗教所起到的那些作用呢?這就必須從中國古代儒家文化的產生談起。
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前,周武王推翻殷王朝的統治,建立周王朝。當時他分封天下,是按軍功和血親關係來做決定的。分封之後的天下,就形成了一個大家庭和眾多小家庭式的國家統治格局。周天子管轄的疆域最大,各諸侯國眾星拱月地聽從周天子號令天下。
這種「家天下」的國體形式,有一個歷史上特有的表現形態,就是周天子的「國」,和眾多諸侯國的「家」,當家族開枝散葉,子嗣承傳的時候,就必然面臨分家情況。而一旦分家,就會帶來各諸侯國權力的分化和武裝力量減弱的情況出現。
為了防止這種現象的出現,周王朝天子採取的是嫡長子繼承製,就是說,家族的權力和財富,主要由嫡長子來繼承。
雖然如此,家族的分家仍然要進行和延續,只不過非嫡長子們分家過程中獲得的權力和財富相對少一些而已。這樣幾代下來,周天子的國和所分封的各諸侯國,已經變成由眾多的小諸侯國構成的了。
當時在華夏土地上,這樣的小諸侯國最多的時候達到3000多個,很快,由於這些新產生的眾多小諸侯國之間的利益紛爭,春秋戰國時期的戰亂開始了。
當初周天子分封天下,制定管理天下的法則的時候,曾經發明了一整套禮樂制度,在各諸侯國內實行,也就是周禮。
周禮目的是以周人的標準來規範各族和各代禮樂內容,通過制度的形式推行到各個不同等級的統治階級中去;其意義在於擴大周文化的影響,加強周人血親聯繫和維護宗法等級秩序。
但是,這個時候因為整個諸侯的紛爭,禮崩樂壞,人們不再去聽信這些東西。民族發展到這樣一個階段的時候,非常需要一種理想和一種指導人們的理論出現。這個時候也是我們知道的中國歷史上有名的百家爭鳴的歷史時期。
三、《道德經》的橫空出世奠定了儒家文化的基礎
在百家爭鳴出現的時候,其實中國有一個最重要的理論,是先於百家而出現的,就是老子的《道德經》。看起來老子的《道德經》只是一部5000字的書,但是它的內涵卻不是那麼簡單。是因為老子的《道德經》,它是源於中華民族文化最起始的文明——易經。
易經就是上古的生命,從伏羲開始到皇帝,在觀測天象,從天地的運行變化中看到了非常多的哲理,這些哲理可以影響社會,改變人類的行為,對人生有非常重大的指導意義。
比如說,日月運行就像生命一樣生生不息,有一種進取的狀態。它是有一定的規律和節奏的,那麼人的生命,人對自然的改造,對世界的創造,它也要依據一定的道理來做。
比如說,早晨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其實沒有很大的熱量,是很溫暖和煦的,但是等到中午的時候,它那個太陽光芒是最強烈的,等到黃昏的時候,又開始變得柔和,和沒有那麼強的熱度。
這樣一種狀態非常像一個人的一生,我們生下來的時候,是一個柔弱的狀態,當我們壯年的時候,我們可以去實現各種各樣的價值,在這個世界上盡我們的能力去做事。到我們晚年的時候,我們也會變得缺乏力量,是一種和煦的狀態。
比如說,四季的變化,人們必須依據節氣來制定生息及勞作的內容,春種,夏鋤,秋收,冬藏。而不能逆天道運行的規律,無視節氣變化而按自己的意願行事。
那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面臨的都是同樣的問題,天道運行的道理,它蘊含著生命成長的道理,這些道理是你不能違逆的。
這就是古人從天地運行變化過程中所看到的道理。從這裡所產生的理論就是易經,就是運用陰陽變化的理來影響和改造我們的生活。
而老子就是把這個易經的理,天地造化對人生的影響,對社會的影響的理,用文字給它表述出來。包括治國,包括修身,包括日常的起居,就要符合天地運行的道理。老子的《道德經》其實就講了這樣一種天地運行的理。
而後來的諸子百家實際上是在這樣一種大的道理下進行了種種的爭論和自我的成長。其中儒家就用這種理去指導我們實際的人生。
儒家文化的內涵概括起來說,就是倡導親情人倫、現世奮為、修身克己和秉持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其核心是「仁」。
因為在家族裡有血親的關係,那麼你有自己的位置,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如果家族裡的人都是克己,自律,堅守道德,秉持善良和公心,遵守忠孝的原則,那麼這個大的家庭就會和諧,就是一個完美的整體。而忠孝又是國家君主統治下君臣關係最堅固的基石。所以儒家文化順應了社會發展的需要,順應家庭關係發展和鞏固的需要,自然成為歷代統治者遵奉的圭臬。
儒家文化由漢代經漢武帝倡導之後,實際上就已經成為了國家教化和統治民眾的國器。在這種情況下,它開始深入民心和國體運行之中,已經開始起到了宗教的作用了。這種情況下,再有宗教入東土,也已經無法取代儒家文化的地位了。
而事實上印度的佛教是同中國儒家文化同時產生的,流入中國已經是東漢時期了。這個時期儒家文化在中國的社會地位已經奠定和非常穩固了。而西方的基督教要晚數百年之後才產生,流入中國已經是唐代以後的事情了。這個時候中國的儒家文化已經根深蒂固,成為歷代統治者賴以治國的國本了。
四、關於儒家文化的補充說明
關於儒家文化,還有一些要補充說明的內涵。
儒家文化本質上就是借用了道家的這樣一種陰陽圓融、天地圓融的宇宙觀,把家族和社會變成了有層次的一體,人在這個體系里通過遵守秩序,通過堅守自己做人的種種原則,既能夠與家庭保持和諧,同時又能夠同社會保持和諧,在家族的統治里和國家君主化的統治里,都是一個很協調的狀態。
和它相對的其他家,比如說墨子、楊朱、法家,都是講的怎麼去治理國家,做一個順民的道理,只是角度不同。法家和儒家的差別在於,儒家相信天地萬物這種柔順,來源於善,來源於一種真,所以它講人性本善。
而法家不認為人生來是善良的,它是從人的行為上來判斷人天生就是有一種自私,有一種惡的品行,後天要改造他。法家的一個著名的理論是講,這個人生下來的時候,當他什麼也不知道的時候,他在吃奶的時候,如果有另外一個小孩也要吃奶,那麼這個孩子他會本能的把那個孩子給推開,不讓他去吃,而自己吃奶。
但這其實只是人無意識狀態下的一種本能,而不是人的天性。因為他不知道的情況下,他的生命要維護這個生命的狀態,這個不能說性本惡。就好象一個人落水了,眼看就要溺死,他在這種情況下拚命去抓住一切可能抓到的東西。假如他這個時候抓住的是一個人,而他自己眼睛看不到,也根本就沒有意識到抓住的是人從而沒有撒手,你能據此判定這個人本性惡嗎?是有意識害人嗎!
由於法家是按照性本惡的思路去看社會和提出治理社會的理念,它就是重視嚴刑峻法,把人不當人,把人當作野獸和犯人,用嚴刑峻法來去束縛他。可是我們知道人和人是平等的,誰能夠決定誰不善良,你有什麼資格去用你所制定的嚴刑峻法去管另外一個和你一樣的人呢?所以法家的這種嚴刑峻法,非常不得人心,法家的所有堅持者都是不得善終。韓非子被毒死,李斯被腰斬,商鞅也被車裂。
五、結束的話
總而言之,在歷史特定時期所產生的宗教——西方的基督教,印度的佛教,以及和中國的儒家文化,都是在人類文明奠定基礎的那個最重要的時刻來到人間,同時又對整個的人類發展,精神層面的建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差別就是,儒家文化里沒有神的概念,沒有來生的概念,而基督教和佛教有這些內容。但是總體的社會效應是一致的。
推薦閱讀:
※《古文觀止-酷吏列傳序》如何講述司馬遷對酷刑的看法?
※廣東文化的包容是從哪裡開始的?地球知識局
※有哪些歷史冷知識是鮮為人知的?
※中國古史-周公封建-大保簋銘
※中國古史-周公封建-周公制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