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好多炒股的人最後都走上了寫書的道路?

感覺好多人無論炒得怎麼樣,都出了一本書。

比別的行業出書的概率要大得多。

這一現象很有趣,有人能討論下為什麼嗎?


如果你是一個安靜的炒股人,只拿自己的錢默默炒股,那麼的確沒有苦逼寫書之必要。

但你若想在江湖有點地位,再靠這地位引些流量、換點信任,做個私募啥的,出書幾乎是必然的。

恩,出書是裝逼利器。特別是在沒有出過書的人面前。

大家都是炒股的,大家都在網路有點薄名,大家都沒出書。而你出了書。恩,你逼格高一些,信用度高一些。

大家都是炒股的,大家都在網路有點薄名,大家大都出了書。而我沒有出。恩,我太low了,信用度低一些。

看明白了嗎?

不管大家有沒有出書,出書都是「我」的最佳選擇。

所以,你會發現,那些自媒體上聲名鼎盛的ip人物,最後都會回過頭來出幾本書。

他們缺錢嗎?再缺也不缺稿費那幾個鋼鏰。他們缺名嗎?1萬來冊的圖書銷售跟他們千萬級的粉絲相比,無足輕重。

他們之所以苦哈哈地出書,是因為:

出書能很大程度上增加個人信任度,提升行業影響力,獲得更多的關注與商機。

所以,你看別人的個人簡介,哪怕只允許寫幾十個字,只要他出過書,一定會不吝筆墨寫上一本兩本。

出書吧,打造你的個人品牌,再通過個人品牌換取百倍收益。


不指望出書賺錢的股神寫出來的書一般有點乾貨。

此定律同樣適用於各社交軟體上的大v。


要不你以為那些靠炒股發財的人是怎麼發財的?

真的自己下海去撲騰?


炒股和股評是兩回事,股評你可以一會看好白馬,一會看好晶元,一會又去炒周期。但是你真的這麼炒股,你必死無疑。

至於寫書這個東西只是股評的進階,你可以把成功的案例都篩選出來,然後串成一個邏輯,大部分人沒有豐富的大資金運作經驗,所以他們會對這些手法無比崇拜。說白了還是利用了一個信息不對稱。

看書我一般只看特定行業的外國經典書籍,比如曼昆寫的宏觀經濟學,這個是每個學經濟的人都會學的。但是,當你有一天讀了芒格的窮查理寶典,他對曼昆的部分錯誤精妙的理解和看法讓你折服,這個才是讀書的意義,如果你不理解這個行業,你很難去真正評判作者的對錯,這也是為什麼國內外很多雜書熱賣的原因。而像查理一樣理解和批判的閱讀方法是我想要做到的效果,因為一些歷史原因,在許多領域國外走在了前面,所以我大部分只閱讀國外的特定行業的經典書籍。這是我對閱讀的一些理解。


挖金子的哪有賣鏟子的賺錢…


推薦閱讀:

技術類專著出版審核條件有哪些?
個人出書書號有哪幾種?如何選擇書號?

TAG:個人投資 | 炒股 | 金融 | 出書 | 證券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