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時代的清華北大和現在的清華北大有哪些異同?


為什麼沒有人提及兩個時代中學生的出身背景?民國時代的清北,流傳到今天的著名校友,有幾個不是官、富、學二代?反觀今天的清北,尤其是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清北,還是有很多毫無出身的平民子弟入學的。而且作為園子里的人,我敢保證今天的寒門子弟,只要你確實進的來清北,絕不會因為經濟原因失去受教育的機會。


第一次在知乎上冒泡。如有不當請多指正。

自己對民國時代大學教育比較感興趣,看過相關書籍寥寥。推薦題主可以著重看下一本叫《民國大學》的書,最近出版,遴選一些校長如蔡元培蔣夢麟張伯苓的自述和胡適梁任公等老師的文章,可以比較直觀的感受下民國時代也就是中國大學教育元始時期和當今高等教育的對比。不局限於清北,還有南開浙大等名校。

在我看來,主要方面有三點。簡略述之。

一是政治關切,與時局的聯繫程度,如當時的五四運動北大學生的積极參与和領導,而現在的輿論控制下青年學生難以形成類似激進的政治運動,當然或許現今時局也不至於促使其引發。

二是自身體制,如孑民公的「教授治校」和現在更多的行政化、功利化的強烈對比(當然最近中央一直在推進大學去行政化)。

三是培養目標,即學生作為主體所受到的希冀和自身的成長,其間會有很大差異,作為學生想多說一些。蔡時期眾所周知的「兼容並包,學術自由」方針的確給當時北大校園內的學術氛圍鬆綁許多,學生大多秉承個人興趣和愛好選課讀書,未來投身報國還是獻身學術均各有其人。但反觀當下,社會整體的浮躁其實真的已經深刻滲透進大學校園,象牙塔內學生早早被灌入各種「成功學」的迷藥,耐得住寂寞的人少之又少。另一方面,清北學生享有的教育資源毫無置疑的全國最多最為集中,上世紀廿年代自然沒有那麼畸形(說畸形可能有些過重,但的確親耳聽清華同窗說學校的資金的確太多,有時簡直不得不濫用,而與此同時許多高校苦於資金不足),學生的志向抱負絕不只是畢業做高管或是留美一去不復回(略偏激籠統,不過不可否認事實存在),話說回來清華1928年之前確實只是留美預備學校,學生有志於留美因為是整個辦學宗旨倒也無可厚非。

草草寫下這些,希望有所幫助。


1。你會正確使用標點嗎?

2。知乎上的人能有幾個經歷過蔡元培?

3。你並不是誠心想知道答案,而只是想聽別人附和你的抱怨吧。


我還真沒想那麼多 但是沒經歷過就能代表不去了解嗎?我得鍵盤壞了 好幾個鍵都不能用啦(打字都麻煩得很)。我想我不僅僅是來找抱怨的,我需要人完善我得觀點 反對我得觀點,那樣我才能成長,你批評我我感謝,但是能不能來點實在的!


回答

一、
前言

想了一下,我把蔡元培相關的著作讀了一通,但是北大校史沒有找到,所以就從蔡元培先生身上入手,說一下自己粗淺的認識。

二、
蔡元培何其人

蔡元培,字鶴卿.號孑民,浙汀紹興人。清末進士.辛亥革命期間在上海創設愛國學社、愛國女校1907年自費赴德留學。辛亥革命後,1912年1月出任南京臨時政府教育總長。北京政府成立後.繼任教育總長,不久辭職.再赴德留學。1917年1月歸國就任於北京大學校長,直至1927年,實際在校視事約六年。

注意到上述這段材料中的時間,所以找材料的時間段就定在1917——1927年間,身份定位在校長。

三、
不同

2.1學生與學校關係的變化

蔡元培擔任校長之前,北大的官僚化、校長管理的專制化和校內管理者之間的等級化,蔡元培在北大倡行民主管理。

顧順剛先生對他在北大學習生活的一段回憶:

蔡元培擔任校長之前的北京大學,「學生有事和學校接洽,須寫呈文,校長批了揭在牌上,彷彿一座衙門。蔡先生接任校長之後,立即出一布告,說:『此後學生對校長應用公函,不得再用呈文。』……稍後他又出版《北大日刊》……學生對於學校改進有所建議時,他也就把這議案登促職員實行。

參考:高平叔《蔡元培年譜長編》(第二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第9頁

2.2校長的專業技能變化

蔡元培先生是清末進士,留學德、法研習哲學、美學、實驗教育學、心理學課

程等。可以對比北大的第一個校長(北區、新區圖書館查一下)以及其後的校長。

2.3校長的任用

清末關於大學校長的任川規定,上要反映在《欽定京師大學堂章程》和《奏定大學堂帝程》中。民國建立後的北洋政府時期,關於大學校長的任用,1912年10月公布的《大學令》,1913年l月公布的《大學規程》,以及1917年教育部修正後公布的《大學令》(蔡元培參與編寫)均沒有作出明確的規定。

明確規定大學校長由大總統直接任命是在1914年,這年教育部公布《直轄專門以上學校職員任用暫行規程》,其中第1條規定:「大學校校長由大總統任命之。」

1917年5月教育部發布《司立大學職員任用及薪體規程》,對大學校校長由大總統任命進行了再次確認。教育部同時公布《直轄專門以上學校職員任用暫行規程》規定大學校長的基本底線。

1924年北洋政府頒布《國立大學條例》,提出大學校長由教育部總長聘用,但由於反對沒有實行。

參考:

舒新城編:《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中冊),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第563,201頁

王學珍、郭建榮主編:《北京大學史料》(第二卷·1912一1937),北京大學出版2000年版.第235一236頁

教育部總務廳文書科編:《教育法規彙編》,教育部發售前學部印存圖書處.1999年,378,379頁

有一件比較有趣的事是清華大學在20世紀2O年代初和30年代初,先後發生過兩次「三趕校長」(《清華大學校史稿》1981中華書局出版),有的人認為和當時北大有一個有學識、有聲望的蔡元培而清華沒有有關係(好繞啊)。黃延復先生對當時有深刻的映像。

參考:黃延復《清華的校長們》,自序

2.4北大校長的年齡

嚴復

1912任職時

58歲

蔡元培

1916任職時

48歲

蔣夢麟

1930任職時

44歲

胡適

1945任職時

54歲

總的來說還是下降的==

嚴復辦了件了不起的事兒,雖然和問題沒啥關係,但還是提一提,1912年教育部準備解散北大,嚴復接連遞交《論北京大學不可停辦說貼》、《分科大學改良方法說帖》,經過師生努力才沒被解散。蔡元培後來才能當上校長。

2.5北大精神形成

蔡元培因支持學生五四愛國運動、不滿反動軍閥政府教育總長彭允彝公務纏身等原因多次辭職,被學生挽留,每次聲勢都很浩大。為啥???由於蔡元培在北大的改革及其影響,由於北大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中心,由於北大師生在五四運動中的領頭作用。北洋軍閥的頭目們把五四愛國學潮看成是蔡元培在北大提倡新文化、宜傳新思想的結果,還有解散北大、撤免蔡元培校長之議,不斷揚言「焚北大校舍、殺北大學生」、『以三百萬金購人刺蔡」。

關於改革:

蔡元培在北大校長任上對北京大學的改革,嚴格意義上講主要集中在1919年五四運動之前,也就是蔡元培1917年初到校視事之後約兩年半的時間內,在這兩年半的時間內,蔡元培確

定了大學的性質與大學教育的目標,提出了辦學的思想並採取一系列相應的舉措,使北京大學很快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五四運動之後,雖然蔡元培還在校長任上,但他採取的許多措施是在鞏固五四運動之前的改革成果,使五四運動之前的改革變成北京大學的一種傳統,形成北大精神,進而使之持續地發揮作用。

還有作者認為北大無校訓。

2.6

參考:

蕭超然、沙健孫等編著:《北京大學校史》(1898—1949),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117頁;

高平叔著:《蔡元培年譜長編》(第2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04-205頁,第207頁。

2.6女孩也可以上大學

第一個上大學的女孩叫玉蘭

2.7大學夜校

北京大學平民夜校最初開班1918年4月14日,蔡元培親自到場演說。

2.9學校人員不分三六九等

學校人員常以師生員工總括,即是說學校是由教師、學生、職員、工人等人員組成。教師、學生的悄況比較簡單明白,職員和工人則相對較複雜。從校長、教務長等領導到各科室辦事員、文書等均屬職員;從廚房、門衛到清掃人員都歸人工人之列。

一般社會習俗對學校師生職三者比對工要尊重得多,工人(自稱雜役、校役等)則被認為是低人等,受人白眼。

蔡元培先生就任後一改舊習,獎掖勤進,一視同仁。

2.10新思想

可以看做2.5的續

1918年10月13日的時候,新潮社發起人召開第一次預備會,決定創辦個刊物來介紹新的學術、新的文學思想,批評舊的學術、舊的倫理道德,刊名《新潮》。我覺得不是因為蔡元培先生很難辦起來。

《新潮》定「批評的拈神、科學的主義、革新的文詞」為《新潮》的三「原素」。《新潮》同人「不特不諱言之」,而且還「將引為榮幸」。《新潮》既以批評為精神,就難免被守舊派所指責,甚或陰謀破壞。有人在幾家報紙上撰文攻擊《新潮》和北大,有位「文通先生」還將幾本《新潮》雜誌加上「非聖亂經」「洪水猛獸」「邪說橫行」等評語之後,送給政府最高當局看,想通過政府來處治北大和新潮社同人。還有位議員,要在議會提出查辦蔡校長、彈幼教育總長傅增湘的議案。教育總長傅增湘(字沉叔)致函蔡校長商量,蔡校長十分支持學生,撥了專門的活動場所,並致函為學生辯護(4月2日)。

參考:《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2欺;《文史精華》1998年第2、5、7期;《文史知識》1998年第5期,題目忘了

2.11北大對外開放程度

京師大學堂從開辦以來就聘請外國教師。蔡元培後,只能說更加開放。羅素、杜威等人都去講學了。值得一提的是愛因斯坦大費周折但是沒去成北大。

忽然想到費曼的手札里,蘇聯邀請進行學術交流,美國國務院建議拒絕的那封信函。

參考:

《晨報》1923年2月6日

四、
書目

關於蔡元培的:

蔣夢麟《蔡先生不朽》

高平叔編:《蔡元培全集》,中華書局1984年版。

高平叔編:《蔡元培教育論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高平叔編:《蔡元培論科學與技術》,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年版。

高平叔編:《蔡元培政治論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蔡元培言行錄》,廣益書局1932年版(《蔡孑民言行錄》)

周天度著:《蔡元培傳》,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張曉唯著:《蔡元培與胡適(1917一1937)―中國文化人與自由主義》,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蔡建國編:《蔡元培先生紀念集》.中華書局1984年版,

中國蔡元培研究會編:《蔡元培紀念集》,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高平叔若:《殯元培年譜長編》(第一、二、三、四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朱宗順:《蔡元培與蔣夢麟高等教育思想和實踐之比較》,載《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第4期

教育、教育思想史:

潘愁元、劉海峰編:《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彙編·高等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陳學恂《中國近代教育史教學參考資料》(上冊),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華東師範大學教育系編:《中國現代教育文選》,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陳學詢主編:《中國近代教育大事記》,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丁致聘編:《中國近七十年來教育記事》,台北商務印朽館1970年版

宋薦戈著:《中華近世通鑒―教育專卷》,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姍年版:

金鐵寬、吳式穎主編:《中外教育大事年表》(公元前一公元2姍年),上海教育比

版社2001年版。

教育部編:《第一次中國教育年鑒》,開明書店1934年版。

教育部教育年鑒編纂委員會編:《第二次中國教育年鑒》,商務印書館1948年版

宋恩榮、章咸選編:《中華民國教育法規選編》(修訂版),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教育部總務廳文書科編:《教育法規彙編》教育部發售前學部印存圖書處,1919年

教育部編:《教育法令彙編》第二輯 商務印書館1937年版

呂達、劉立德主編:《舒新城教育論著選》(上、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舒新城著:《近代中國教育思想史》中華書局1929年版。

舒新城編:《近代中國教育史料》,中華書局1928年版。

大學:

方戀堅、張思敬主編:《清華大學志》,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黃延復著:《水木清華:二三十年代清華校園文化》,廣西師範大學出版2001版

尹松山、漢立編著:《清華人:性格與命運》企業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

尹松山、漢立編著:《北大人:性格與命運》企業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

王學珍、郭建榮主編:《北京大學史料》,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西南聯合大學北京校友會編:《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校史》(1937-1946年的北大、清華、南開).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蕭超然等編著:(北京大學校史》(1898——1949).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年版

杜勤、眭行嚴著:《北京大學學制沿革》《1949-1998》,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肖東發、李雲等主編:《風骨:從京師大學堂到老北大》.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

季嘯風主編:《中國高等學校變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

外文參考:

Marianne Bastid.
Educational Reform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China. trans. Paul Bailey,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 1988.

Sally Borthwich.
Education and Social Change in China: The Beginings of the Modern Era.
Stanford. Hoovor Institution Press, 1983.

The Christian
College in the New China: The Report of the Second Biennial Conference of

Christi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Shanghai: China Christian Educational
Association, 1926.

Xi Lian. The
Conversion of Missionaries: liberalism in American Protestant Missions in
China, 1907-1932. Universty Park: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97.

其他: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彙編》第五輯第一編(教育一)紅蘇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彙編》第五輯第二編(教育一)紅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彙編》第五輯第三編(教育一)紅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朱有(王+獻,讀huan,電腦只能打出瓛來,下同)主編:《中國近代學制史料》第一輯(上、下),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1986年版。

朱有(王+獻)主編:《中國近代學制史料》第二輯(上、下),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7-1989年版。

朱有(王+獻)《中國近代學制史料》第三輯(上),華東帥范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

陸費逵:《改良國語教授案》,呂達主編:《陸費逵教育論著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92頁。

五、
「蔡元培把國學廢了」的解釋

我的原答案是「蔡元培把國學廢了」。這句話是我校一個哲學老師說的。但是他的意思是一個時代的問題很有可能是因為它背後的哲學基礎有問題。所以尋找問題的根本應當從哲學的基礎上去思考。可能是因為蔡元培對國學理解太深了,才會認為國學是阻礙中國發展的因素。

5.1解釋

我的功力不夠,表達的不好。因為在1915年的時候,蔡元培總結近代教育發展情況,將廢除讀經視作進步的重要方面,「學校之中,初有讀經一科,而後乃廢去,亦自千九百年以來積漸實行,亦教育界進步之一端也。」而且從當時的輿論導向來看,因緣於蔡元培奠定大致框架的壬子、癸丑學制辦法出台,經學退出學堂體系。民國時期的「歷史意見」也多把蔡元培視作經學退出學制的「罪魁禍首」。

從一些演講里很容易看出蔡元培特別推崇科學和美學。比如《蔡孑民言行錄》有「孑民之意,以為大學實止須文理,以其專研學理也。」民國九年八月三十一日《北京人學授予班樂衛氏等名譽學位禮開會辭》中強調研究應從純粹科學入手。

所以我說「蔡元培把國學廢了」。

也有一些人認為原因背後尚有討論空間。

參考:

蔡元培:《1900年以來教育之進步》,《教育總長蔡元培蒞參議院宣示政見之演說》《北京人學授予班樂衛氏等名譽學位禮開會辭》

丁義華:《教禍其將發現於中國乎》

沈雲龍主編:《民國經世文編》(宗教)

台北:《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50輯,第5147頁。

蔣維喬:《清末民初教育史料(續)》,上海:《光華大學半月刊》,第5卷第2期,1936年。

5.2北大當時的分科

再看看當時的《國立北京大學內部組織試行章程》第四章學術
九、各學系 中對學科的分組:

組一數學系、天文學系(在組織中)、物理學系

組二化學系、地質學系、生物學系(在組織中)

組三哲學系、心理學系(在組織中)、教育學系(在組織中)

組四中國文學系、英國文學系、法國文學系、德國文學系、俄國文學系(在組織中)

組五史學系、經濟學系、政治學系、法律系

把國學劃歸到哲學、文學與史學三門中。

5.3史學舉例

只從史學舉例:

忘了哪本書寫「北京大學於民國六年以前,初無所謂史學系也……」,「中國史學門」重建,後到廢「門」改」系,開了很多門歷史課。

吳相湘《三生有幸》中回憶當時上歷史課:「顧領剛先生講授《尚書》.但極不善於言詞.口吃似吶吶不能出聲.上課時總是寫黑板。但課餘與一二同學討論,則多受其益。」

王樹民回憶:「顧先生在系內開「尚書研究」課,講授《禹貢》篇,後來改為「中國古代地理沿革史」。在「尚書研究」課堂上,我才第一次見到了他。他講課不是宣讀講稿,也不是解釋詞句,而是介紹許多有關資料.由學生自已得出結論,並且鼓勵學生多做讀書筆記。」

參考:

史鼐《鄭學齋文存甲集序》,《強齋從稿》鉛印本,1921年

吳相湘《三生有幸》

六、
國學

摘:

國學之名,何自始乎?秦、漢以前,學術分類曰「教」、曰「家」,不以學名也。如《禮記·經解篇》之稱六藝為「詩教」、「書教」、「樂教」、「易教」、「禮教」、「春秋教」;《漢書·藝文志》之稱請子曰「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小說家」是也。

《論語》云:「文學子游、子夏」,是雖有文學之稱,然解者皆謂指文章與博學言,與今之所謂「文學」者異義。是古之時,不特無「國學」之名,抑亦不稱各種學術日「學」也。及西漢之末,劉歆作《七略》,始稱研究文學、沽訓之學為『小學」。於是「學」之名以立,厥後遂有「經學」、「史學」、「理學」、「文學」等之稱。而古之所謂方技,若數、若醫,亦皆綴以學名,日「算學」、「醫學」矣。迨清儒以考據之學,與宋、明儒者性理之學,分道揚鑣,乃有「漢學」、「宋學」之名,然是時猶無「國學」之稱也。

道咸之間,歐風東漸,於是凡由西方移譯而來之學術,概稱之日「西學」;而我國固有之學術,不可無對待之名辭以稱之,「中學」之名於是應運而生焉。光緒中葉海內學者,慮中國固有學術,因西學之侵人而式微也,群起而保存之,於是遂有「國粹」之名。然中國固有之學術,未必盡為天壤間之精英,則國粹之名,容有不當,於是章太炎特改稱之曰「國故」。《國故論衡》一書,即首以「國故」稱中國固有之學術者也。「國故」者,蓋為中國掌故之簡言。「掌故』,二字,始見於《史記》,本謂一國之文獻,故章氏遂立此名。然國故乃指所研究之對象,不可指研究此對象之科學。於是稱此研究對象之科學者,有「古學」、「中學」、「國故學」、「國學」等歧異之名辭。

然「古學」本因「新學」之名而生,含義混淆,本不適用。「中學」之名,以西人稱我國之學術斯可,若我國人亦自稱其固有學術曰「中學」,實嫌贅廢,且與學校之稱易混。此四名詞中,自以「國故學」、「國學」名為宜。顧「國故學」之故字,限於文獻,未能將固有學問包舉無疑,嫌含義窄狹,顧不如徑稱「國學」為較宜。

曹聚仁《國故學之意義與價值》給國學下了一個定義:

「國學者,中華民族以文字所表達之結晶思想,用合理的、組織的系統的方式記載其生滅,分析其性質,羅列其表現形式,考察其因共關係者也。簡言之,國學者,以我國固有學術為研究之對象,而以科學方法處理之,使成為一種科學者也。」


蔡元培時代,北大是全國唯一的國立大學。清華,當時還是留美預備學校(清華是1928年才升格為大學的)。

現在,北大、清華都是國立(教育部直屬)大學。


推薦閱讀:

大學學習我的3大不解之謎現在全部破解了。
廢除985、211,建設「雙一流」大學是什麼意思?
「雙一流」大學到底是什麼?
如何侵入學校的選課系統進行踢課或選課?
《優秀的綿羊》書評:學生、教師、教育的大反思

TAG:教育 | 大學教育 | 中國大學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