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進-如何成為一個厲害的人》全書精華摘錄

在知乎有50萬粉絲的心理學博士采銅在今年出版的暢銷書,有效提升自我的心理學導讀和方法論。

------------------------------------

序:用更勇敢的方式去生活

  • 這本書描寫的是人生的七個側面,分別是時間選擇、行動、學習、思維、才能和成功。
    • 時間是坐標
    • 選擇發生在人生十字路口,認清自己的位置
    • 行動是生命力的象徵和解決問題的歸依
    • 學習是融貫一生的修行生而為人的標誌
    • 思維是發現解決方案的鑰匙
    • 才能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
    • 成功,只有堅持做一個你所喜歡的自己,你才可能實現真正意義的成功。
  1. 時間之尺:我們應該怎樣 對待時間
    1. 活在全部的現在:
      1. 一個人應該怎樣對待時間呢:向孩子學習「鄭重」的態度(不急功近利也不消極避世,因恪守本心而知事情輕重緩急,因盡全力無保留而使其事竟成,光源未曾虛度)
      2. 不同場合,不同的時間視角:根據不同時間視角可以劃分出五種人
        1. 積極過去視角:懷舊的,對已有東西懷有感恩之心,但容易忽視當下快樂
        2. 消極過去視角:沉浸在以往傷害中無法自拔,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3. 享樂主義視角:及時行樂是第一要務,盡情享受當下。幸福感高,但出現成癮行為(吸煙酗酒暴飲暴食)風險高
        4. 宿命論視角:對現時發生事情感到無能為力,人物一切命中注定,順從忍受外界安排。
        5. 未來視角:具有前瞻性,關注有待完成的目標人物,捨棄當下快樂,比較容易取得高成就,但一直未未來擔心,幸福感不強。

不要維持單一時間視角,工作場景以未來視角為主;休息時用享樂主義視角;和家人團聚用積極過去視角

  1. 由當下像過去與未來延伸:瑞典心理學家林德沃對待時間的十條建議
    1. 生活在當下:不瞻前顧後,不左顧右盼,不患得患失;
    2. 嚴肅的對待時間:審慎,鄭重的思考時間對我們的價值並用好它;
    3. 留意自己擁有的空間並享受它:找到自己的獨享時刻,不要疲於奔命
    4. 反思自己和其他人的時間視角:認識到自己和他人時間視角的異同,換位思考
    5. 從現在出發聯結過去:過去並沒有遠去,它對今天仍有意義
    6. 並不完全沉浸過去:比過去更重要的是現在
    7. 制訂實現目標的計劃:未來視角讓我們行動更有序
    8. 平衡計劃和非計劃時間:由於隨機性和不可預見因素影響,生活不能完全被計劃,平衡計劃和非計劃就是在未來視角和現在視角之間找平衡點
    9. 視未來存在於當下:未來並非遙不可及,就出現在即將到來的每一分每一秒
    10. 對未來保持積極態度:既然未來難以預測,以積極心態面對他能讓我們當下更有動力。

  2. 對五年後的自己提問:如何解決元氣未來與近期未來的衝突
    1. 對人生來說五年意味著什麼?五年通常會穿越人生的下一個階段,進入下下個階段
    2. 兩種未來視角下的思維差異;遠期未來視角:人們傾向於用抽象、概況的方式去思考。近期未來視角下,人們更容易到具體的清凈中考慮;生活中很多問題,都是由「近期未來」和「遠期未來」不一致甚至衝突導致
      1. 從遠期未來角度,應該重戰術,晴戰略
      2. 從近期未來角度,應該提高逃避成本(刪遊戲,刪電影)
      3. 要想處理好遠期未來和近期未來的兩種方法:
        1. 使遠期未來的目標更加具體化,情景化和可實施
        2. 降低近期未來中「非期望行為」的便利性,主動增加挑戰
  3. 我們總是在重複的抓沙子:把時間花在值得做的事情上
    1. 如何評判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做?
      1. 分析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做可從兩個角度評估:這件事當下將給我帶來的收益大小(心智、情感、身體、物質),收益值;這項收益隨時間衰減的速度(收益半衰期),半衰期長的事件,影響會持續較久。
        1. 高收益值,長半衰期:找到真愛,學會一種有效的思維技巧,與大牛進行一場意味深長的談話
        2. 高收益值,短半衰期:買當季流行衣服,玩一下午手機遊戲;
        3. 低收益值,長半衰期:練一小時書法,背誦三首詩,多重複一組技能練習
        4. 低收益值,短半衰期:參與網路掐架,漫無目的刷微博,使用社交軟體窺視陌生人隱私。

少做短半衰期時間,這個法則暗含兩層含義:

  1. 收益值高低無關緊要,只要不是短半衰期,收益可以被累加,儘管去做
  2. 不要只盯著高大上的事情,只要對你長期有益處,仍舊可以去做。
  3. 快與慢的自由切換:為什麼我們的時間永遠不夠用?
    1. 時間管理,讓我們越來越快:時間管理能提升人們的效率和工作業績,但是人主管仍然覺得時間不夠用,事情永遠做不完,心力憔悴
    2. 工作要快,生活要慢:讓生活變得有節奏感,「有快有慢」,讓自己慢下來的方法是,每天抽一點時間去面壁;另一些事,寫郵件,寫報告越快越好。
      1. 儘可能求快的事情:做家務,簡單執行性人物,網購,無法達成共識的吵架爭論
      2. 儘可能求慢的事情:與家人共度閑暇時光,欣賞藝術片,反思,思考重大決策,創造性活動的醞釀
    3. 提升時間的使用深度:同樣的閑暇時間,看電視的「被動休閑」給人的滿足感遠不如一項自己業餘愛好帶來的滿足感
      1. 找到並保持至少一項長期業餘愛好

二. 尋找心中的巴拿馬:如何做出比好更好的選擇

  1. 從終極問題出發:以人生最高目標作為第一原則
    1. 更高的標準,才會有更好的選擇:人們面臨選擇時,通常採用「滿意原則」而不是「最優原則」
      1. 滿意原則:就是人會從自己最熟悉的待選項開始逐一進行考察,如果考察到一個滿足內心標準的選擇,就會採納,餘下的就廢棄了,並不是對比所有待選項,然後選出其中最好的。
    2. 你內心真正渴望的是什麼
      1. 可汗學院案例:薩爾曼可汗的選擇,高薪金融工作讓人滿意,但對他來說不是最優的。個人的最有目標應該是整個人生來看最有意義和最有價值的目標。
    3. 在現有格局上,向上走一步
      1. 零度格局:盲眾「看不見」,及時行樂,容易被他人誘導說服
      2. 一度格局:逐利者「看自己,篤信叢林法則,認為每個人都是逐利動物」
      3. 二度格局:理念人「看天下,」人的價值在於追尋真理之美
      4. 三度格局:至善之人「看人生」,個人對社會負有責任,應該努力改善世界

如何現階段不知道自己的最高目標,可以回想一下最近一周做過最有意義的一件事是什麼。

  1. 逃離隱含假設的牢籠:發現人生中的更多可能選項
    1. 我們是如何走入兩難困境的:面對人生中無法擺脫的僵局
      1. 找出潛意識中的隱含假設
      2. 識別隱含假設中的不合理性,進行校正
      3. 形成新的更靈活的思維框架,在此基礎上思考出可能選項並進行嘗試。

四種最普遍的隱含假設:

  1. 賽道假設:比賽的項目是設定好的,獲勝者寥寥;容易讓人對失敗恐懼,不敢嘗試
  2. 低關聯假設:認為人生的種種經理之間相互獨立不存在關聯。喬布斯:人生就是一個連點成線的過程
  3. 僵固型心智:用固定的眼光看待自己,認為天賦不夠能力平平;對應的是成長型心智,能越挫越勇
  4. 零和博弈:暗自認同零和博弈,不想雙贏方案。

新的思維框架,探尋新的可能:

  1. 第一個框架是「目標懸置」

很多人的煩惱來自同時有多個不同人生目標,因為不知如何處理所以無所適從。最常見於兩個模式:

  1. 串列模式:必須實現A才能實現B,如先賺大錢再做慈善
  2. 並行模式:同時追求目標A和目標B

目標懸置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把目標停下來,放一放,不是放棄,只是懸置。

  1. 第二個框架是「能力嫁接」

發現自己不同的能力和愛好之間的潛在關聯,設法把他們統一在一起,為自己的能力找到新的適用空間。

  1. 第三個框架是「特性改造」

當你認為工作枯燥無味時,不妨改造自己的工作:挑戰時間分配,優化工具,改善同事關係,影響上級想法思路;改造愛好的常見方法是對一件事情的「消費型興趣」升級為「生產型興趣」

  1. 克服天性中的選擇:弱勢選擇太多怎麼辦?

運用精細化思考來客服天性中的選擇弱勢,最常用的方法是維度分析法:把選擇對象分解為不同維度進行評估。如評估offer:第一步:從源頭梳理為什麼工作;第二步:基於重新定義問題找出可能的工作特徵【冒險、權威、競爭、創造性與自我表達、彈性時間、助人、收入、獨立、影響他人、智性刺激、領導、戶外工作、說服、勞動、聲望等】進行評估,不同項目賦予不同權重,列表分析總得分供參考

  1. 人生是持續而反覆的:構造校正選擇,做出建設性改變

切莫高估一次選擇的重要性,人生是一個不斷選擇再選擇的過程,並發生著我們期待或並不期待的改變,但不論如何選擇,某些經歷和體驗會被永久的保留下來,成為我們人生中無法改變的印痕(又想到了喬布斯的斯坦福演講)

  1. 不要因為預設規則,而放棄個人追求:
    1. 案例:芭蕾舞潛力新星到文學博士再到法學博士、哈佛教授的傳奇人生,經歷過無數重大轉折並成功的人。
  2. 重新選擇並不是推倒重來:
    1. 曾經的想法、選擇、努力一定會在我們人生中留下深刻印記,我們沒必要抹殺這種印記,應該在過去、現在和未來之間建立聯繫,而不是拋開過去的我。
    2. 關於內職業和外職業的概念:內職業指的是一個人內在的興趣、稟賦、動機和能力;外職業包括職位、社會角色等。外職業易變,但內職業的內核不變。

三. 即可行動最有效的,是即刻行動

  1. 「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不管怎樣,只要開始就好
    1. 一件看上去繁難的事,只要開始做了,就會變得越來越容易
      1. 案例:洗碗:洗一次碗用不上五分鐘,但是洗碗前各種想方設法的逃避、拖延帶來的心理成本比洗碗本身更累。大事這麼多,別讓小事的心理成本影響了大事哦。

  2. 精益創業的行動啟示:把未完成變成已完成

精益創業的關鍵概念:最小化可行產品(MVP)

  1. 一個人的MVP是什麼?
    1. 產品不是過程,而是結果;
    2. 產品不是對原料素材的簡單堆積,而是對他們結構性的整合和組織
    3. 產品不是創造者鎖在自己保險箱里的東西,而要能被其他人使用和體驗
    4. 產品能獨立對世界產生影響,他應該創造出正向價值,使人受益
    5. 產品也是一種媒介

解讀:實習經歷不是產品,但是基於實習經歷寫成的報告算;閱讀一本書的經歷不算產品,但是對這本書深入透徹的分析文章算;擁有繪畫技能不算產品,但是使用這項技能創造的繪畫作品可以算;

  1. 我們永遠無法完全準備好
    1. 先做好準備再上場的致命問題是:我們永遠無法做好完全的準備。只有做出實實在在的東西,思路才會更清晰,才能得以鍛煉,視野得以開闊。
  2. 把批評當做一種信息對待
    1. 精益創業的下一步是不斷獲取反饋在反饋中優化,接受任何可能的評價,把其當成信息,不要帶有情緒。
  3. 對產品不斷修正

精益創業的最後一個關鍵,勇於自我修正。

  1. 克服過度準備的慣性
  2. 克服自我防衛的心態
  3. 克服沉沒成本的固執
  4. 像Photoshop一樣分解任務:從工作的核心區開始
    1. 「核心思考區間」的工作不可中斷
      1. 「任務轉換」:當任務A轉換到任務B後,執行任務B的績效比直接執行任務B要差,次現象稱之為「轉換損耗」。為了避免和減小影響,就要「對中斷點進行控制和管理的技巧」
      2. 核心思考區間是大多數任務最重要也最棘手的部分,需要集中精力專註的思考然後將其破解。該過程需要非常專註的思考,並把靈感快速的記下來。硬核時間不能被打擾。
    2. 對不同認知類型的工作分層處理

當我們不得不對一個任務分段處理,我們不需要機械地按照任務一般順序切分,而是按照任務所涉及的認知複雜度和類型來切分。(PPT的文字,圖片;寫作的敘述、描寫、對話分類法)

  1. 寫論文的案例:論文圖層包括:核心論點、邏輯架構、解釋說明的案例和故事、必要的模擬圖概念圖等。根據以上類型分層處理
  2. 集中處理同質性工作
    1. 案例:兩個任務:一個寫word,一個寫PPT
  1. 三行而後思:在實踐中,通過復盤積累智慧
    1. 行動先于思考的價值
      1. 喜劇大師布魯克:干預性的拍攝行為與擺脫控制的自由視角之間建立平衡
      2. 理論出發不一定能指導實踐,只有在實踐中通過反思積累的知識才能指導實踐。
    2. 我們應該如何去反思
      1. 信息:利用哪些信息,哪些是關鍵的;信息的渠道哪些渠道證明有價值;可能遺漏了哪些信息,怎麼得到。
      2. 預期:是否對過程和結果形成正確預期?為什麼會形成這樣的預期,什麼造成了預期和事實偏差;預期是否促進或阻礙事情進程,今後如何管理預期。
      3. 結果:怎樣描述結果,怎樣評價結果;描述評價是用了哪些指標,是否需要改進;需要哪些改進,如何改進
      4. 進度:進度合適嗎,快或慢,什麼因素導致;進度出問題哪些手段干預,效果如何,為何?
      5. 工具:完成這件事用了哪些工具;哪些起到促進哪些起到阻礙作用;如何改進工具使其更好發揮;
      6. 情緒:做事過程情緒怎樣,是否出現情緒失控,什麼引發的;是否有意思的調整情緒,什麼方法,是否需改進。
      7. 阻礙:遇到哪些阻礙,最大阻礙是什麼;如何應對阻礙,什麼效果;哪些阻礙長期存在,如何努力減少阻礙
      8. 優勢:發揮了什麼優勢,什麼優勢還沒利用和發揮;收穫有哪些,哪些知識能力得到提升;需要向其他人學什麼,哪些優勢我不具備
      9. 缺憾:哪些遺憾,最大遺憾是什麼,什麼原因;暴露了哪些缺點,哪些必須迫切需要改正;別人有什麼批評,哪些可取之處?
      10. 意義:有什麼意義,對短期生活和長期生活分別什麼影響,對人、社會、世界、地球什麼意義;發現哪些意想不到的意義

及時反思、梳理反應鏈與意外現象,其他關鍵點:

  1. 保證及時性:做完一件事幾分鐘內就反思,哪怕不是正式的
  2. 梳理反應鏈:對上述因素歸類總結
  3. 關注意外現象:對意外現象保持敏感,克服思維惰性

四. 怎樣的學習才能夠直面現實:如何成為一個高段位的學習者(只有最後能夠作用於現實的學習,才是唯一有效的學習)

  1. 找到一切學習的嚮導:好的學習者,首先要向自己提問
    1. 主動構建知識
      1. 不經提問的學習是什麼樣的:
        1. 訂立計劃:案例「接下來一個月看完哈佛大學公開課《幸福課》」
        2. 實施學習:從頭到尾閱讀一本書或課程,摘取重點,形成筆記
        3. 回顧整理:對筆記整理,畫思維導圖,書中知識要點以整體形勢再現。

以上過程的學習,學習者只扮演了「吸納者」或「搬運者」的角色,學習不應該簡單吸收而來,而是由學習者主動構建而來,在豐富情境中積極探索,把新舊知識柔和,並在頭腦中構建新的知識體系

  1. 打開新舊知識之間的通道
    1. 對新知識學習的四個問題
      1. 針對當前學習材料,我已經具備了哪些知識
      2. 我又學了哪些知識,對原有知識構成了何種補充或挑戰
      3. 還有哪些未知的東西,我可以通過簡單探索了解
      4. 還有哪些未知的東西,需要長期探索了解
  2. 任何一個問題,都可以探究下去
    1. 基於研究的學習已經在美國廣泛的應用於醫學商業法律等方面的教育。提問的關鍵是提出現實場景下可能具有開放性解答的問題

  3. 不要只做信息的搬運工:通過解碼,深入事物的深層
    1. 解碼的基本規律
      1. 他說了什麼?給我什麼感受(原本就要傳達的信息和知識)
      2. 他是什麼?對我有什麼價值?(對內容的反思,以審視的目光對內容進行評價和定性)
      3. 他的內部怎麼組成?效果怎麼實現?(對形式和構成的洞察,研究內容表達的手法)
    2. 不斷擴展自己的知識系統
      1. 高段位的學習者,通常是一個適應型專家,他們有意識的構築一個信息解碼和知識拓展的良性循環
    3. 深度學習,不止了解,還要知曉,多重視深度學習
    4. 尋找解碼的入口
      1. 不只要去尋結論,還要去尋過程
      2. 不只要去做歸納,還要去延展
      3. 不只要去比較相似,還要去比較不同
  4. 技能,才是學習的終點:你能調用的知識有多少?
    1. 最有效的學習方式:做中學
      1. 掌握了多少知識,並不取決於記憶了多少知識的關聯,而是取決於能調用多少知識以及知識關聯。
    2. 把知識當成一項技能訓練
    3. 知識操練的三種方法:
      1. 寫作式操練
      2. 遊戲式操練:問題「在一個犀牛被當做寵物養的世界中,誰將贏得第二次世界大戰」
      3. 設計式操練:調用已有知識,設計某一種解決方案,來解決某個特定問題
  5. 分離的知識,難以解答真正的現實:讓不同知識發生化學作用

五. 向未知的無限逼近:修鍊思維,成為真正的利器

  1. 大腦需要「斷舍離」:簡化,是清晰思考的前提
    1. 如何過濾沒有價值的信息
      1. 精選可信賴的信息源
      2. 不追逐當下流行或過熱的信息
      3. 重事實信息,請觀點和平路
      4. 定期閉關,屏蔽外界紛擾
    2. 培養簡潔的表達能力
    3. 適度的簡潔,意味著更豐富的內涵
      1. 基於深入了解的「刪減」:把任何不必要的東西去掉
      2. 基於深入了解的「濃縮」:把豐富的信息濃縮並灌注進一個「小容器」中
      3. 基於深入了解的「」模式化:找到共通的模式在現象間建立聯結,並加以壓縮歸併
  2. 迎接「靈光乍現」的時刻:讓潛意識為你工作
    1. 用足夠多的資料「餵養」潛意識

產生創業的五個步驟,潛意識思考佔據核心地位

  1. 儘可能的搜集原始資料
  2. 重複「咀嚼」原始資料,構思初始創意;
  3. 中止有意識的思考,啟動潛意識思考;
  4. 隨時準備迎接「靈光乍現」時刻的來臨
  5. 加以改造、完善,使之切實可用
  6. 關掉不可能的聲音,才會有新的可能
    1. 我們頭腦里住著兩個小人,一個是生產者,負責幹活,一個是監控者,負責監視。每天拿出半小時關閉監控者,發生創意。「晨間筆記」方法:每天早上起床隨時寫三頁東西不限定主題激發潛意識。
  7. 隨機與混亂,為我們帶來靈感
  1. 思考可以有自己的形狀:將思維轉化為圖像
    1. 如何讓盜夢空間不難懂
    2. 突破工作記憶的限制
      1. 利用圖形,圖解講內容形象化
    3. 圖像也參與思維的推進與創造
    4. 根據情景選用合適的圖形
      1. 圖解思考的原則是:基於所思考的內容本身,自行創造或設計與其相匹配的圖形式樣(不一定非思維導圖不可)
  1. 世界上沒有輕而易舉的答案:只有極少數的人能做到周密思考
    1. 為什麼我們總是難以周全
      1. 我們總是偏好生動形象的具體事例神域抽象信息。(思維和決策容易受到少數特殊事件影響)
      2. 「證實偏見」,也就是人一旦形成對某個問題的看法,那麼接下來就往往只是佐證這個看法,對相反的論據視而不見
      3. 每個人受自己已有知識和經驗的限制,必定會存在思維中的「盲區」
    2. 簡單的矩陣,發現更多思考的盲區
      1. 矩陣是不同緯度組合的直觀化顯示。利用矩陣工具,可以對問題進行不同維度的分解和組合,進而提升問題分析深度和廣度。如喬哈里窗格:
    3. 矩陣運用:如何研製一款新奇的餅乾?
      1. 如果不用矩陣,答案可能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天馬行空式,隨機搭配口味。一種是亦步亦趨式,搜尋印象中好吃的餅乾,再來個二次篩選
      2. 矩陣方法的三個步驟
        1. 抽象出儘可能完整的分解問題維度
        2. 對每一維度,通過取反,細分等操作,找出儘可能多的表現值,以構成維度矩陣
        3. 在維度矩陣中不同維度表現值之間嘗試建立各種組合
    4. 無限窮舉,不斷拓展思維
      1. 矩陣是一種利用特定結構來拓展思維的工具,清單就是用窮舉方法拓展思維的工具。清單的優點:
        1. 傳遞知識的高效工具
        2. 減少遺漏
        3. 減少信息冗餘
        4. 將不同zhi質的事物羅列在一起,只要事物某方面有一致性
        5. 可以作為行動指南
        6. 可以規律性復用,培養行為習慣
        7. 可以使思考過程抵禦情緒化或非理性因素
        8. 建立清單非常簡單、快速
        9. 具有無限擴展性,可以反覆完善

六、努力,是一種最需要學習的才能:不斷優化你的「努力」方式

  1. 努力本身就是一種才能:努力需要有效的策略
    1. 《創業維艱》:管理能力是後天掌握的一種技能,而不是先天具備的稟賦,經驗都是在一定階段通過學習而獲得的。關於才能的四個象限
    2. 即使是普通人,也有獨特的優勢
    3. 只要足夠努力,就能變得更好:成長性心智和僵固型心智的差別
    4. 僵固型心智變成成長型心智的方法:改變自己的語言習慣,把封閉性,絕對化的總結性評價改為開放式的啟發式提問,如「我不擅長做這件事兒」改為「要做成這件事兒我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高」
  2. 沒有突出的長版最危險:專註發展自己的優勢才能
    1. 木桶理論是錯誤的,一個員工具備突出的優點比他沒有明顯的弱點更重要
    2. 專註在一個領域走到最後:

  3. 你是「差不多先生」嗎?絕不苟且,才能做到極致
    1. 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
    2. 不需要凡事追求完美,事事都追求完美的問題是忽略了每個人所具有的資源是有限的。要想把事情做到完美,就需要進行取捨:選擇重要的、有價值的事情,兢兢業業做好。無足輕重的事情,能不做就不做。
    3. 關於取捨的機會成本問題,完全專註在一個狹窄的專業領域,還是廣泛涉獵多個領域的知識:
      1. 塔勒布採用「杠鈴策略」:就是同時採取兩種極端行動,大多數投入中,採用能夠抗拒負面「黑天鵝」風險的強韌結構,也就是專註在一個既定領域進行學習。另一方面,拿出較小一部分時間,進行積極大膽的探索和嘗試,以博取迎接正面「黑天鵝」事件的機會。
      2. 具體來說,利用二八原則分配個人精力。
  1. 挑戰是設計出來的:不斷為自己設計「必要的難度」挑戰
    1. 高難度挑戰,激發無限潛能:人為設置嚴苛的挑戰會對個人潛能帶來的激發作用
    2. 為自己的學習增加「必要難度」
      1. 必要難度,就是學習的時候要給自己增加一些難度,這對提升學習效果是非常必要的
      2. 學習的效果主要取決於你對知識和技能的「提取練習」。「提取練習」的效果可以用「提取強度」來衡量。在學習時如果能刻意增加難度,給自己增加小障礙,如學習後延遲一段時間再做練習,知識提取強度就會增加。
      3. 為了增加知識和技能「提取強度」,在學習過程中我們還可以經常自己考自己,邊學變測,或者在學得不充分時候就啟動測試。
    3. 構建個人的挑戰階梯
      1. 設計挑戰過程有難度適應的問題,經過某個挑戰反覆訓練後,個人能力提升後,難度就會相應下降進入學習舒適區,此時就應該思考如何設計更有難度的挑戰,構成階梯挑戰。
  2. 不痛苦的堅持到底:只有深入下去,才能培養出真正的興趣
    1. 意志力只是一個神話
      1. 能讓人長期堅持做一件事,一定是這件事給我的豐盈感和滿足感超過了我所有付出,是激情的驅動而不是意志力的鞭策。
      2. 越是急於尋找自己「真正的」興趣,越是尋覓不到,因為這個急於求成的心態,嘗使我們淺嘗輒止或者妄加批判,消耗我們原本就不多的耐心。
    2. 因為努力而熱愛
      1. 放棄對「興趣」的執念,不把「興趣」作為做事的先決條件。做認為有意義的事。
      2. 提升「浸潤」的深度:盡量讓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所做的事情裡面,不只用冰冷的理性,用情感和良好的心理體驗激發興趣
      3. 增加互動,變單向的信息流動為雙向的信息演繹,或者變純粹的知識獲取為技能上的操練。
    3. 把被動的事情變成主動

七、每一個成功者,都是唯一的:創造成功,而不是複製成功

  1. 「學渣」與「學霸」都不是好選擇:做一個主動探索的學習者
    1. 標準化教育的風險:學霸選擇依從,學渣選擇逃避都容易喪失發展機會。
    2. 從被動學習轉為主動探索
      1. 利用好本校的平台資源
      2. 善用互聯網優質教育資源
      3. 主動試錯
      4. 了解和評估自己智力資產的價值
      5. 以完成具有創造力的作品為目標
  2. 從「遊樂場」到「荒野求生」:怎樣從大學走向社會
  3. 獨特性,就是最好的競爭力:請堅持你的與眾不同

推薦閱讀:

「頭腦王者」教你,如何讓學習「上癮」
寶劍(3)-《龍女塔羅課堂》
兩種思維方式帶來的差距這麼大,會學習的人都知道
偽學習者,壓根分不清乾貨和雞湯
學習時做到這3點,提升會更快

TAG:高效學習 | 自我提升 | 自我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