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之間,「家務活」傷害感情的居然佔了這麼多!
夫妻之間,別再讓「家務」傷害感情
去年回國探親的時候,我和先生一起去看望先生的爺爺奶奶。兩位老人家都已經80多歲了,攜手走過了一生的時間。爺爺奶奶結婚在一起,已經超過50年了。50年的歲月,兩個人該有多少共同的經歷啊。每次看到他們,都覺得他們是活生生的「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我們在一起的那幾天,一天的三頓飯就是爺爺奶奶的頭等大事。就為這三頓飯,這兩個真正的80後卻總是因為各種雞毛蒜皮的小事,鬧個脾氣。這些小事呢,大多都是關於家裡那些雜七雜八的家務事。
爺爺每天都有固定時間出門散步的習慣,也願意順道給家裡買點菜。但是爺爺買回來的菜呢,奶奶總是不夠滿意。要麼就是雞蛋不夠新鮮了,要麼就是土豆個頭太小了。爺爺聽了自然不高興了,於是就語氣很差地說「我做什麼你都不滿意,以後你自己去買吧。」奶奶一看爺爺發脾氣了,心情一下就不好了,一瞬間就委屈起來了。開始像我們抱怨,「你們看看,他總是這樣,不和我好好說話。」
我們這些晚輩,在旁邊看著兩個白髮蒼蒼的老人,你一言我一語地爭論著,其實覺得還挺萌的。老小孩嘛,他們吵起架來,兒子輩和孫子輩的就趕快過去好生哄著。可是他們自己卻是真的生氣。
看著爺爺奶奶為了這些生活上的小事不高興,真的很感慨。感慨於他們已經這麼大年紀了,幾乎陪伴了彼此一輩子。超過50年的日日夜夜,關於這點家務事竟然還沒有磨合好。一想到人過80,生命已經進入倒計時的快車道了。彼此還能陪伴對方多久,其實是算得出來的。總覺得把寶貴的時間和人生用在這種小事的爭吵,實在是一種浪費。
不過,即便是對於年輕的夫妻來說,家務事也經常是影響夫妻感情的大事。在我接觸過的婚姻個案中,很多人都會因為家務的問題發生矛盾和爭吵。女人往往會埋怨自己的老公不分擔家務,或是家務做得不夠好;男人往往會埋怨自己的老婆不主動做家務,或是家務能力差。
男人和女人對家務的抱怨看似是一樣的,但如果仔細對比就會發現,其實是不同的。女人大多隻要求男人和自己分擔家務,認為做家務應該是兩個人共同的事情;而男人們往往認為「男主外、女主內」,家務事本來就應該是女人的責任。
「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如此深入人心,是因為過去的社會形態和家庭結構導致的。在過去,大多數的女人是不工作賺錢的,整個家庭的經濟來源都要的男人來獨當一面。所以過去的夫妻在家庭中的分工簡單明了:男人負責在外賺錢養家,女人負責在內做好管家。正式因為這樣,那時候的女人也認為做家務是自己的本份,安於承擔起做家務的職責。
但是現在這樣的家庭結構已經改變了。大多數的中產家庭,已經不再只是依靠男人賺錢養家了。女人也開始工作賺錢了,很多女人和男人賺的一樣多、甚至更多。女人已經不再像過去一樣單一地「主內」了,大多數的女人是既主內又主外。
天平的兩端,有一端發生了改變,另外一端就必須做出改變才能保持平衡。所以,現在的女人不再願意將做家務看作是女人的義務,而要求男人和自己一起分擔家務。面對男女分工的變化,這是個多麼正常的要求,一點都不過分。既然女人已經既主內又主外了,男人當然也應該既主外又主內了。
只是男人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慣了,總是不甘心就這樣輕易地增加一份勞累。所以有很多男人,不願意跟上時代的步伐,想努力保住自己不做家務的特權。
其實,我認為從長遠來看,男人們不過是在垂死掙扎。隨著越來越多的女性在各個領域和男人一樣出色優秀,男人們必須要適應節奏、調整狀態,在家庭中扮演好「丈夫」和「爸爸」的角色。和妻子共同分擔家務,是時代發展的勢,只是時間早晚而已。
其實願意主動分擔家務,是男人對自己身份認知的轉變。
男人們之所以不願意參與做家務、帶孩子,是因為男人把自己的自我價值僅僅建立在事業之上。在這種狹隘的價值觀下,家庭中的妻子和孩子以及家裡的家務瑣事,都是他們事業的附屬品。正是因為這樣,他們從心裡覺得「做家務、帶孩子」是沒有價值的,是不值得做的。
這也是我們身處的大環境,長期塑造的結果。
在很長一段時間,我們中國人對男人的普遍期待是,要有錢有事業。我們認為「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男人是沒出息的。當我們看到一個男人的名片上有重要的抬頭,看到一個男人有事業有錢時,我們會情不自禁地讚揚說「真是個成功的好男人」。可是當我們看到一個男人圍著圍裙做飯、或是抱著孩子餵奶的時候,卻很少有人說「這才像個真正的男人」。
其實,男人認為「家務就應該是女人的義務」和女人認為「賺錢養家就應該是男人的義務」,是一樣的性別歧視。這是需要男人和女人共同改變的舊有觀念。
對於一對夫妻來說,如果女人在外面賺錢養家、男人在家裡做飯帶娃,只要他們夫妻二人對此滿意、自得其樂,也是可以很幸福的。當我們對這樣的家庭結構越來越接受的時候,男人主動分擔家務的觀念也會跟著更新。
美國總統奧巴馬當初在競選的時候,總是帶著他的妻子。奧巴馬在最後的競選中,還帶著他的兩個女兒一起亮相。連總統競選都打親情牌,可見家庭的重要性在美國深入人心。即便是對於總統,一個男人如果扮演不好丈夫和爸爸的角色,都不能稱之為是一個被大家認可的成功好男人。
相比較我們中國,這樣的意識就差了很多。
前幾年,瘋狂英語的創始人李陽老師因為家暴事件被曝光於媒體。很多人譴責李陽不應該用武力解決家庭矛盾,認為一個男人再成功也應該對妻子和孩子負責。連李陽自己都坦白自己做得不對,可是仍然有很多人因為李陽的事業成功而捍衛李陽。
當時李陽錄製了一段視頻,採訪他的學生家長如何看待自己的家暴事件。視頻中有一個女人笑著說,「李陽老師沒關係的,你這麼成功,這點小事不算什麼。」看到視頻的我表示很驚訝,但這就是現實中民眾對於男人價值普遍看法的一個縮影。
但最近幾年,其實也有很多改善。只要看看各大電視台推出的各種真人秀,就知道我們對於男人的期待已經悄悄地發生了改變。男人只有事業成功是不夠的,他還需要是一個能為老婆分擔家務的好丈夫,還需要是一個能陪伴孩子成長的好爸爸。
我認為這是時代的進步。
其實不僅僅是男人需要調整和改變,其實也有那麼一部分女人,也不願意順應社會的進步。現在的男人對於女人的期待也提高了,他們不僅僅期待女人可以照顧好家庭,也希望自己的妻子可以和自己一起,分擔家庭的經濟壓力。
當這個社會上,還有很多女人把「被老公養」當作是一種天經地義,就一定會有很多男人把「不做家務」當作是一種應有的特權。
所以,說到底,感情的美滿幸福是兩個人的事,需要兩個人共同努力。只要心裡不彆扭、不較勁,雙方都能理解彼此的付出和需求,至於怎麼具體的分配家務,便是個簡單的事了。
你做飯就我洗碗,你洗衣服就我拖地。各自都承擔一部分,共同幹完了這些避免不了的家務雜事,兩個人也都能省出一些個人時間,去幹些各自喜歡的事。至於到底是誰來做飯、誰去洗碗,就看誰跟擅長做飯嘍。誰做飯好吃就誰做,誰洗碗洗得又快又乾淨就誰去洗碗。家庭內部也要採取因材施教的策略,發揮各自的長處來對家庭做出貢獻。
其實更多的時候,夫妻吵架並不是因為對方完全不做家務,而是他做了家務但是你卻並不滿意。有很多女人,因為忍受不了老公做家務的低質量,而不斷地挑剔和指責,或者自己忍不住重做一遍來救場。到最後,男人得不到鼓勵不再願意參與,甩手不幹了。女人呢,則進入了日復一日的「一邊做一邊抱怨」的死循環。
不僅僅是女人對男人抱怨,也有很多男人對自己的老婆要求頗高。今天覺得地擦得不夠乾淨了,明天覺得飯做得不夠好吃了。
這樣的人,說好聽點呢叫「完美主義者」,說難聽點叫「自私的控制狂魔」。他們總是拿著自己那把高標準的尺子來丈量別人。他們喜歡對別人做的事情指手劃腳,總是覺得別人怎麼做都不如自己做得好。
這樣的人,一邊抱怨沒人能替自己分擔,嘆息自己有多麼的辛苦。與此同時,他們也享受著那種萬事親力親為帶給自己的成就感。心裡對自己的對白是:「只有我才能把這些事做好,如果我不在,這個家就亂套了。我是這個家最大的功臣。」
這樣的人,內心深處往往都住著一個自卑的孩子。他們害怕和膽怯,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價值在哪裡。他們通過不自覺地貶低別人來抬高自己。他們控訴自己孤立無援、無人支持,卻沒有意識到:其實是自己不肯放鬆也不敢放鬆。
所以,那些糾纏在家務中別彆扭扭的老公和老婆,都試著把眼光放回到自己身上吧。別再一味地要求對方按照自己的標準來做事。誰做的事,就由誰來做主把控質量。
不做飯的人,就別挑三揀四地嫌這個菜不好吃、那個菜不好看的了;不拖地的人呢,也別指東指西地埋怨對方沒拖乾淨。對方做了,首先應該表示感恩。如果你覺得做得不夠好,要麼就自己去彌補以達到自己的標準,要麼就有點耐心、好言好語地教對方做得更好。無論如何,都不應該只是挑剔和指責。
把這些問題都想明白,落實到生活中,不要再讓家務成為傷害夫妻感情的利器。人生短暫,時光珍貴。請把更多的時間用來相愛,而不是爭吵。
推薦閱讀:
※男朋友比你大12歲沒車沒存款,父母嫌棄你男朋友比你大那麼多,我們倆想結婚,怎麼辦?
※你見過最美的婚紗照是什麼樣的?
※老公為什麼總是喜歡和別的女人調侃,甚至是曖昧;卻對自己的老婆一本正經,不苟言笑?
※38.出軌是對自己的不忠:如何避免婚外戀的道德壓力
※民主社會是否會有行政效率低的情況?
TAG:婚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