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家麵包圈店想到的日本美學
04-01
今年春天,日本宮川町的三浦市落成了一間小小的麵包圈店,當地人稱其為「身負重任的小店」。店鋪之前是一個單層的漁具倉庫,面積只有一千多平米,由於長時間無人使用,已經廢置很長時間。當地人口只有1300人,這幾年來三浦市人口和稅收呈遞減趨勢,當地政府也在找尋空置房屋再利用的可能性。業主宮川度假村公司認為,他們無力停止人口下降,但是也許能夠吸引外地人們參觀這個區域。為此他們選擇了三浦半島最南端的一座空置房屋改造成為一家麵包圈店的。這座由ROOVICE工作室設計完成的小屋坐落在一個山谷中,可以俯瞰一處小海灣。這裡距離東京一個半小時的車程,距離橫濱一個小時車程。雖然小屋地理位置甚好,但這裡卻是當地居民不常到訪之處,可謂深入自然的腹地。鳥兒的歌語和海浪的聲音陪伴著小屋,讓人心曠神怡。
除吧台位置外,頂棚完全裸露坡頂木結構,但結構與中國傳統木建築的規整桁架有所不同,使得上部空間看上去有些雜亂。懸於半空的橫樑也是為了支撐吧台上部的三角形吊頂。(此吊頂應該有儲藏空間的功能,可以看到底部有可移動的板。)木材質溫和、自然的特性十分惹人親近,在空間局促、「以小見大」的日本建築中很常見。日劇《孤獨的美食家》中,井之頭五郎隨便進入一家店,喜歡四周打量,筆者在好幾集中發現在鏡頭會在屋頂上方、穿過木桁架給五郎叔一個俯瞰鏡頭,說明在日本人看來,性質純粹的木頭還是很值得驕傲的。櫃檯上是乾淨的白色,透明的玻璃箱子里整齊碼著麵包圈,這是用當地小麥、奶油和當地蔬菜製成的。(普及一點小知識:這種食品學名叫bagel,是一種先蒸、再烤的麵食,摻有青菜沫,味道介於饅頭與麵包之間。)櫃檯上部的燈泡既是照明,也有裝飾作用,夜晚放出幽幽的暖黃色。之記得中學化學老師說過白熾燈泛黃是因為富含鈉元素,如今的節能燈多是發白的。日本的燈光卻喜愛暖黃色,電影電視中如此,筆者親身體驗過的亦如此,至今不知何故。↑麵包圈店夜景↑攝於2014年2月於京都↑《深夜食堂》門口的暖黃色燈從以上描述看來,風格是統一的和式風格,哪裡「混搭」了?——我看到了店裡櫃檯的檯面。檯面居然是白色瓷磚的,大約10cmx10cm的小方瓷磚,這令人有些費解。哪怕櫃檯角部做了貼心的圓角處理,仍然沒有看懂設計師的用意何在。在這個偏遠的人口稀少的地方(說偏僻也不為過),樸實自由的外部形象,連售賣的食物都強調「當地原材料」,然而櫃檯出現了瓷磚這種不甚適宜的材質。特別是這種小尺寸的瓷磚,多用在踢腳處、廚房、衛生間這種地方,難道是這個地區和瓷磚的生產有關聯?
業主希望藉此建築,能推動更多東京、橫濱的人來此遊覽,甚至可以給當地人一些啟發,期待有更棒的吸納旅遊的項目、產業出現。
下面筆者就這間麵包圈店做幾點淺陋分析。建築落於一處緩坡地上,建築與室外的高差由一步台階來解決,高度200mm左右,比平常所見的樓梯踏步略高,這是由於建築距離路面很近,空間局促不允許設置兩個踏步。這種恣意隨性的存在方式反而顯出地域特色,與城市中嚴絲合縫契合人體尺度的入口區別開來,任性一下也無不可。入口台階與路面之間的縫隙里摻雜了稀疏的雜草,不知真正投入使用後是否做清潔處理。也可以讓其自由生長,若將來有一定的客流量,遊人如織,踩來踏去雜草自然就蹤影不見了。台階一側的牆根下有一束綠植,估計也是自然生長,未經修剪。這在建築沿街面也是很重要的存在,它是建築臨街面唯一的一抹亮色,直接影響了路人對這家店的直觀判斷。一棟建築首先是生活居所,也是活動道具,但它並不是作為一個單獨的工程產品的存在,它和其內部、外部的人、物品、植物等各種附屬物品息息相關。(比如,荒野之中的茅舍前面站著一頭黑熊,你會感覺茅舍陰森、粗陋、惹人厭棄;但若門口站了小李子一隻呢?嗯,茅舍似乎神秘、復古、令人嚮往……)這一從看似不起眼的綠植其實起著不小的作用。顏色上鮮活了麵包圈店的正面,哪怕場景中沒有人,這畫面顯得有朝氣。(這裡補充一句:島國對於顏色飽和度的把控極其到位,飽和度低一點顯得渾濁,高一點就有些刺目,筆者在一個美食紀錄片中看過一句話:享譽世界的日本抹茶之魅力不僅在於其微妙的味道,其醇厚的顏色更令人慾罷不能……)記得日劇《最完美的離婚》中,女主角在一家小洗衣店工作,這家店距離道路也很近,入口處五六步台階朝向側面來解決室內外高差,其設計也無甚特別之處。但是!台階一側經常放置一輛復古范兒的亮黃色的自行車,真正的宇治抹茶粉的綠色有多正,那輛自行車的黃顏色就有多正。經過筆者作為一枚顏色控的細心觀察,只要鏡頭掃過那家店門口,都不會放過那輛正黃色自行車。↑《最完美的離婚》這輛車是店的一部分嗎?非也。是建築師設計之初就安排好的嗎?非也。但是,你會在路過時因為這輛自行車的魅力而對這家店產生好感嗎?然也。——這就是建築之外的不經意的附屬物的魔力,建築的氛圍塑造只靠建築師一個人力量太單薄了,使用者、顧客,甚至鄰居都像蔥花、薑片、椒鹽一樣會影響到一碗建築的味道。
建築的外牆材料選用了一種聚碳酸酯波紋板,你可以將其理解為透明的牆體,也可以看做釘在木框上的波形幕牆。設計者ROOVICE的願望是將室外的自然綠色吸納到小店中來,同時也提供了開闊敞亮的內部就餐環境。豎向的波紋板不僅保證其受力合理,在人的視覺感受上也有了趣味,如同水立方的ETFE膜牆體,它符合人們的視覺審美不僅因為其材料輕盈、顏色美麗(夜景),還因為大小不一的蜂窩狀牆面分格避免了整體立面的單調。這如同一條裙子的蕾絲邊、一盤蒸魚上的香菜葉、一隻手機後蓋的玫瑰金,似乎不重要,卻最能打動你。這種輕型有機材料在建築中的運用已經有段歷史了,但筆者認為這類材料更適於用於小型建築,或者景觀構築物。首先,當前業界對這類材料的性能研究並不充足,不要相信那些材料商的吹噓,一種成熟的材料永遠是優點與缺點同時存在,世界上沒有堅固、耐久、經濟的無瑕疵材料。其次,從使用者心理學上分析,其實大眾對其態度還是停留在「參觀一下」的程度,很少能接受在自己長久生活、工作的處所大規模出現。無怪乎普利茲克獎章上是「適用、堅固、美觀」三個詞,大多數人對於建築的態度還是「安全、好用」,輕型材料好比「麵包」這一食物在中國家庭中的認同感,早飯吃吃還可以,是不能當做正經主食的。↑水立方也許有人問,水立方這種使用膜結構的大型體育場館怎麼成功了呢?第一,其維護費用極高,非私營業主能負擔的;第二,筆者在「設計中國」紀錄片中看過,「開工頭三個月,工人完全看不懂圖紙,一點進展都沒有……」,這說明施工難度也巨大(但如果把光輝的國家形象放在首位,那沒話說);第三,它有作為「水運動場館」的特殊性,牆體膜材料在燈光的效果下和水的主題契合(但是相對普通的玻璃材料能不能達到這個效果也值得考慮);第四,你去看白天無燈光效果的建築外立面……麵包圈店的內部不太容易歸於某種風格,因為它顯得有些不統一,描述為「混搭」也不為過。不同材質的櫃檯會給人不同的感受。《深夜食堂》(2009)里,櫃檯是圍繞操作台成U字型,一種深褐色的木材板,和「深夜」的氛圍融合恰當;《幸福的麵包》(2012)里,櫃檯是顏色淺、紋理也不明顯的偏肉色木材,給人平淡的慢節奏感受,恰如店主夫妻倆的性格;《海鷗食堂》(2006)里的店在芬蘭,店裡牆裙是呼應海洋的淺藍色,檯面是中棕色,穿淺底碎花衣服的小林聰美在櫃檯前忙碌,那畫面能讓你聞到肉桂麵包卷散發出來的香味兒……
↑《深夜食堂》↑《幸福的麵包》↑《海鷗食堂》或者那些電影都已「年代久遠」,新一代的日本人更偏愛偏歐美的時尚、高雅的冷質感?又或者東京、橫濱的人們見多了城裡的溫馨木質的和風商店,對偏遠地區的瓷磚小店更能產生興趣?不清楚,比起分析電影中某個人的舉手投足,分析建築設計師的動機更不容易。那些讓旁觀者納悶的地方,有時候是業主/製片方的特別要求,有時候是設計師/導演的私人情結,也可能是特殊條件的無奈之舉。這就是電影和建築的樂趣與共同之處吧,是有著畫面、情節、故事、讓人想像與沉迷的複雜存在。期待在這個「身負重任」的小小麵包圈店裡,能上演一番好故事。推薦閱讀:
※《老師,我可以喜歡你嗎?》島國又玩起了師生戀,對不起,已蘇炸
※他們穿上女裝,還有女人什麼事
※日本女生鈴原愛蜜莉的作品
※愛(影評,散歩する侵略者)
※三部日本最新犯罪片,欲罷不能的終極人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