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C的聽戲筆記(01)從京劇《四郎探母》入門戲曲欣賞
聲明:本文為樓主原創,私人轉載隨意,媒體或公眾號轉載需先聯繫樓主。
大C的聽戲筆記(01)從京劇《四郎探母》入門戲曲欣賞
大C的聽戲筆記(02)看《西廂記》對比越劇、京劇、崑曲 大C的聽戲筆記(03)怎樣優雅地撩妹 大C的聽戲筆記(04)神話經典《白蛇傳》大C的聽戲筆記(05)兩出新戲——淮劇《千古韓非》和滬劇《敦煌女兒》
大C的聽戲筆記(06)越劇之魂——《梁祝》和《紅樓夢》 大C的聽戲筆記(07)關於戲曲傳播問題的吐槽 大C的聽戲筆記(08)最治癒的聲音——越劇尹派和京劇荀派--------------------------------------------------------------------------------------------------------------------本樓主自聽戲兩年多來,一直被身邊同輩人用不可理喻的眼神看待,所以本樓主有必要向大家安利一下我國戲曲,沒興趣看下去的請按ALT+F4。
- 戲曲是什麼啊?
戲曲,就是歌舞演故事。一切藝術作品都是現實生活經過藝術加工的產物,顯然我國傳統戲曲加工的程度更深。它通過化妝(服飾、臉譜)、表演(唱、念、做、打)、音樂,來塑造人物表達感情。
- 為什麼戲劇情節都好慢?
看戲,看的不是劇情,是感情。一場戲,要在十米寬的舞台上表演,通常2-3小時,不會像電影、電視劇那樣故事錯綜複雜。看戲的人早就對劇情甚至每句台詞了如指掌,但仍然一遍一遍地看同一齣戲,就是要細細的品嘗,而且一定要買票看現場的,為的是那種氛圍,還有就是看不同演員演出不同的味道。(你們聽演唱會的時候,聽的不都是耳熟能詳的歌曲,後排觀眾距離歌星幾百米,不也那麼興奮。)
- 為什麼唱戲咿咿呀呀拖那麼長,好聽嗎?
重要的台詞要唱,唱的才美,唱才更能表達感情。另外唱戲並非都是慢速的,戲曲中有慢速的、中速的、快速的、高亢的、低沉的好多個曲牌,不管快的慢的都是為了表達特定情形下特定人物的感情,感情可能是興奮的、憤怒的、悲傷的、無奈的、悲喜交加的、正氣凜然的、厚顏無恥的等等,編劇根據劇情需要從曲牌庫中調用合適的曲牌並填詞,後文中會有幾次舉例說明。以唱代說正是戲曲魅力所在。(我國傳統戲曲和義大利歌劇皆如此。)
- 我一句也聽不懂,怎麼辦?
戲曲唱和念用方言或古方言,現在摻入了部分普通話,聽不懂可以看字幕。方言是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的一部分,一旦全部換成普通話就失去了那種美。(義大利歌劇換用英語也就不美了。)
---------------------------------------------------------------------------------------------------------------
我們來看京劇《四郎探母》。選這齣戲,一者京劇「俗」而不「低」容易理解,二者楊家將的故事大家都熟悉,還有這本戲久經考驗已成經典,適合作入門教程。樓主推薦天津京劇院的這一版本:
上半場:《CCTV空中劇院》 20131123 京劇《四郎探母》 1/2_CCTV空中劇院
下半場:《CCTV空中劇院》 20131123 京劇《四郎探母》 2/2_CCTV空中劇院
一定要留足3小時靜下心來看,心浮氣躁欣賞不了戲曲。初次接觸戲曲的同學可以從上半場30分鐘開始看。
《坐宮》
出場一段念白一段獨唱「我好比南來雁失群飛散」,交代人物和劇情,是戲曲慣例。
公主猜駙馬心思,用西皮慢板,一者言語間透露出二人恩愛生活幸福,二者表現公主的可愛。
駙馬吐露實情時改為西皮快板,誰說京劇慢來著,這段對唱吐字不比周杰倫慢吧,想像主人公當時的狀態:駙馬把一樁心事憋在心裡十五年,今天終於一吐為快;公主得知真相被震驚了,但畢竟心理素質過硬,反應快,且愛丈夫,願意幫助丈夫。這段對唱經常被挑出來作折子戲演,因為這段好聽,且非常考驗演員的功力。戲曲里有些地方出現高難度的唱腔或武打動作,既表達主人公當時的心境,又展示演員的功底,順便討個彩頭(觀眾齊聲叫「好」)。
「站立宮門叫小~~~~~~番~~~」最後兩字頂的跟「這就是青藏高~~~~~~原~~~」一樣高,表現的就是嗨極了要得瑟出來的心態,當然也是演員秀肺活量的。
《見母》
剛見面,「一見嬌兒淚滿腮~~~~~~」,佘太君一段西皮流水簡述前事,滿滿的都是淚。快節奏不一定就是高興,慢節奏不一定就是傷心,曲牌需要劇作者根據具體情況靈活應用。
「(西皮流水)娘只說~~~~~~我的兒~~~今何~~~在~~~~~~延輝~我的兒~~~(慢板)那陣風將兒你吹回來~~~~~~」母親一句最平淡的話語,在母子重逢的場合,配上帶哭腔的唱,直接挑戰觀眾的心理防線。
要論台詞,最雅的是崑曲,次之越劇,我們看京劇台詞本身沒有太多文彩,但是靠豐富成熟的曲牌庫來展現各種感情,給人美的享受。
「(西皮二六)兒在番邦一十五載,常把我的老娘掛在兒的心懷。胡地衣冠懶穿戴,每年間花開兒的心不開。……(快板)見母一面愁眉解,願老娘~~~福壽康寧~~~永~和諧~無災~~~。」兒子跟上唱的這一段也是台詞平淡感情深厚。
然後母親不是問你怎麼成了敵人的姑爺,而是問:「夫妻恩愛不恩愛?」這麼些年你過得好嗎?四郎說好哇,還有孫子呢,佘太君「遠望番邦深深拜,賢德兒媳不能來」,語調已經變成了激動欣慰。最後叫六郎「與四哥接風莫遲延」,天下母親最最關心的一個問題:兒子你餓了吧。
《見妻》
「(西皮流水)茶不思,飯不愛,十五載未上梳妝台」道出前妻這十五年的生活狀態,與四郎的「胡狄衣冠懶穿戴」異曲同工,夫妻對唱仍然以敘事為主,沒有一個黏糊糊的詞,卻處處透露出相互思念之情,「未上梳妝台」時一甩水袖表現出一絲生氣與責備,跪在地上扯住四郎衣角時也是很揪觀眾的心的,四郎的歌唱和動作中則帶著慚愧之意。
《斬輝》
等抓住駙馬送到太后面前時,太后早已洞穿一切而且心中有了打算,說要殺但其實留足了時間讓國舅去叫公主。公主與國舅合計時,太后板著臉在後面坐著,雖無言無表情,但一切看在眼裡聽在耳中。太后就等眾人求情給自己一個台階下,對女兒、對外孫的溺愛可以從冷臉冷言中細細悟出。
此外,公主揮著劍「抹脖子」時,那是非常的可愛。
另外,這本戲打破了傳統戰爭故事中正派偉大勇敢聰明仁義+開掛、反派殘暴+傻逼的經典套路,劇中宋、遼兩國沒有正派、反派。以國家間戰爭為背景,演繹家庭的悲歡離合,控訴戰爭,宣揚親情、愛情,這是國產影劇中極少看到的。所有角色中沒一個壞人,情節里卻有這麼多傷心無奈。
-----------------------------------------------------------------------------------------------------------
其它:
- 前面四郎唱「所生我弟兄七男」和「有本宮和八弟失落北番」前後矛盾,民間傳說就有楊門七兄弟和八兄弟兩個版本未曾統一,此處不要糾結。
- 唱和打是主要看點,但是念和做也很重要,多注意關注細節動作,你會發現戲曲是非常認真非常用心的一種表演形式。
- 戲曲根據角色來化妝,與故事所處朝代無關,所以在本劇中看到很多清朝宮廷裝扮。(其實根本原因是戲服本身很精緻很貴,一個戲班子不可能備貨太多,所以裝扮時不分朝代。)
戲曲,雖然表演形式誇張,與現實生活差別較大,但其中展現的感情卻是和真實世界的一樣(可能更勝一籌)。許多人看古裝劇、科幻劇、玄幻劇同樣能被故事情節和演員表演感動,因為時代在變,人心不變,正乙祠樓的對聯說得好:「演悲歡離合,當代豈無前代事;觀抑揚褒貶,座中常有劇中人。」
----------------------------------------------------------------------------------------------------------
題外話:
我們學古代文學,總嘗到一種酸掉牙的味道,這都是語文課的錯。
楚騷漢賦唐詩宋詞都曾是一個時代的流行文化,而且都應該是唱出來的。《詩經》中收錄了春秋時的105篇民間小調,開篇就是「窈窕淑女,鐘鼓樂之」。李白以指叩劍,唱道「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王昌齡、王之渙和高適出門遊玩,聽到酒吧歌手們唱的就是他們寫的「一片冰心在玉壺」、「春風不度玉門關」。柳永和夜總會女郎關係緊張時,悶聲哼著「待這回,好好憐伊,更不輕離拆」。魏良輔跟一位北方朋友K歌輸了,受到打擊,之後閉關十年改良南曲,創造出了水磨崑山腔,獲譽「曲聖」。明清兩朝,在蘇州虎丘,每年都舉辦中秋演唱會,高官和平民都自發前來,萬人齊唱崑曲。蘇州土豪喜歡在自家園林中建戲台養戲班,就是為了宴請朋友時請大家聽崑曲,展示戲班子的規模和水平也是一種炫富。大戶人家逢壽宴、婚宴,總會請個戲班子來家助興,招待親友。古人也愛趕時髦,好朋友到一起也是喝酒K歌,只是各朝代K的東西不一樣而已。
提起戲曲,人們往往有一個刻板印象:老人才聽戲,我在這裡想申辯一句:這就是他們年輕時的流行音樂,只不過當年的年輕人今天成了老人。「捧角」換成現代話講就是「追星」,戲迷見到角兒出場,氣沉丹田吼出一聲「好」,歌迷見到歌星,揮舞著熒光棒尖叫「啊」,兩者又有什麼區別呢?戲曲,和今天的電影電視劇一樣,無非也就是戰爭片、武俠片、宮斗片、都市肥皂劇、鄉村劇,供廣大人民群眾日常消遣的精神零食,不是什麼高高在上瑰寶。
推薦閱讀:
※儺戲人物(二)
※大C的聽戲筆記(03)怎樣優雅地撩妹
※大C的聽戲筆記(04)神話經典《白蛇傳》
※申攤中的〔撥子調〕
TAG:戲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