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欺凌(1)——欺凌簡介
04-01
原作者:U.S. Department of Health & Human Services
譯者:Alia Tate
來源:http://stopbullying.org
網址: What is Bullying
富有攻擊性的行為可能是欺凌。判斷行為是否為欺凌取決於發生了什麼,發生的頻率和事件針對誰發生。首先需要搞清楚什麼是欺凌,以及欺凌的不同類型。你可以了解更多涉及欺凌的其它話題。
欺凌的定義
欺凌是令人討厭的,攻擊性的行為。它發生在年齡較大的學齡兒童(青少年?)之間,包含實際發生的或者感受到的權力的不平等。行為持續發生,或者有可能持續發生。被欺凌和欺凌他人的孩子都可能有嚴重的,持續的後果(serious, lasting problems)。
某種行為是否為欺凌呢?行為必須是攻擊性的並且:
- 權力的不平等:欺凌別人的孩子運用他們的權力控制或傷害他人。比如身體力量,了解尷尬的事情(黃段子等),或者受歡迎度。權力的不平等會隨著時間變化,即使其中的人並沒有變。
- 重複:欺凌行為多次發生,或有可能多次發生。
欺凌包括以下行為:威脅,傳播流言,身體上或言語上攻擊他人, 以及故意將某人排斥出集體。
欺凌的類型
欺凌有三種類型:
- 言語欺凌指說或者寫刻薄的話。言語欺凌包括:戲弄、起外號 、不合適的性方面的評論(黃段子) 、嘲弄、威脅要造成傷害
- 社會欺凌,有時候指關係上的欺凌,包括破壞某人的名譽或者社會關係。社會欺凌包括:故意遠離某人、告訴其他孩子不要與某人做朋友、傳播某人的流言、公開使某人難堪
- 物理欺凌包括傷害某人的身體或損毀財務。物理欺凌包括: 打/踢/掐、吐口水、絆倒/推搡、拿走或者毀壞某人的東西、做出刻薄或粗魯的手勢
欺凌何時何地發生?
欺凌可在學校期間或者放學後發生。大部分欺凌發生在學校建築內,也有一部分發生在操場上或者校車上。它也可能發生在往返學校的路上,在青少年家附近的地方,或者在網路上(on the Internet)。
欺凌的頻率
美國聯邦政府有兩處關於青少年欺凌的資料來源:
- 2012–2013 School Crime Supplement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 and Bureau of Justice Statistics) 表明全國有大約22% 的12-18 歲學生經歷過欺凌。
- The 2013 Youth Risk Behavior Surveillance System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表明全國有大約20% 的9-12歲學生經歷過欺凌。
推薦閱讀:
※日本校園裡除了純愛,更多的是欺凌
※《最強大腦》主持人神童遭校園欺凌移民,國內外教育環境有什麼不一樣?
※《總有一天》會成為下一部《熔爐》嗎?至少我是這麼覺得
※祖傳100年的反家暴辦法:打回去!
※如何看待校園欺凌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