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詩人王維的軼事典故有哪些?

山水詩人王維的軼事典故有哪些

  一舉登第

  開元七年(719),19歲的王維入京參加京兆試,事先得知,太平公主已命考官將一同應試的張九皋定為此次的京兆「解頭」(即第一名)。王維本想憑真才實學奪魁,得知此事後,深感不安。當時的王維已是小有名氣的詩人,廣泛結交文人雅士和一些達官貴人。他來到岐王府中,將此事告訴了岐王,請求岐王能說動公主改變主意。岐王讓王維先從以往的詩作中選取佳作,抄錄成卷,再作琵琶新曲一首。幾天之後,王維前來王府。岐王給他換上華麗的衣服,帶他來到太平公主府第。公主設宴款待岐王,並安排樂舞助興。此時,岐王讓人將王維傳了進來,王維獻上一首自譜新曲《郁輪袍》。公主聽罷,極口稱讚。岐王又將王維事先抄錄好的詩卷奉上,公主閱罷,又是一陣驚奇。因為這些詩篇都是太平公主日常朗誦的詩篇,本以為俱是古人佳作,未料想出自王維筆下。岐王開口對公主說道:「近日京兆試,若得此生為解頭,誠所謂國之精英。」公主聽罷,急忙問為何不讓其應舉。岐王答:「此生不得首薦,所以不願應試。據傳聞貴主已諭京兆試官,將解頭擬定為張九皋。」公主聽罷,笑道:「哪裡是我的安排,無非是受人之託罷了。」然後,對王維說:「此次解頭,非你莫屬,我當為你助力。」王維起身拜謝。京兆試畢,王維得中解頭,一舉登第。

  雖然在今天看來,王維奪魁也有「走後門」之嫌,但這在唐朝是很正常的「干謁」。如果王維沒有真才實學,又怎能博得公主的賞識,讓她收回成命?莊子《逍遙遊》中有云:「北冥有魚,其名曰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有人羨慕鵬能遇到點化的機會,的確,不是所有人都能遇到這樣的時機,但前提是,你總得先把自己變成鯤吧。很多人都在苦苦等待機會,殊不知,機會只垂青於有準備的人。

  堅守氣節

  安史之亂(755―762)中,安祿山攻陷了長安,俘獲了一大批尚未逃走的官員,王維就是其中之一。當時的王維,官職並不算太高,但其在文人中的名氣很大。安祿山為了籠絡人心,便費盡心思想要收買王維為其所用。他把王維軟禁在普施寺,派手下的謀士輪番到寺院勸說王維。王維偷偷地託人在外面找了些瀉藥吃了,想就此因病矇混過關。

  在此期間,安祿山在洛陽的凝碧池大宴手下的將領,並讓原來唐玄宗皇宮中的一些梨園弟子表演。可這些梨園弟子看到國破家亡,悲傷不已,無心演出。其中有一個叫雷海青的人,還把樂器重重地扔在了地上,面向西方號啕大哭。安祿山一怒之下命令手下把雷海青亂刃分屍。王維知道此事後,哀傷不已,見景生情,就寫了一首《凝碧詩》:「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葉落深宮裡,凝碧池頭奏管弦。」王維後來還是沒能逃過叛賊的威逼,被迫出任了偽官。但這首詩一直在民間廣為流傳,甚至都傳到了肅宗那兒。大唐軍隊剿滅叛賊之後,朝廷對在叛亂時期出任過偽官的文人嚴加處分,而王維卻由於其《凝碧詩》而得到了皇帝的寬恕。

  面對外界環境的壓迫,王維雖然沒有選擇捨生取義,但其內心的堅守仍然為人稱道。其對大唐的忠心天地可鑒,所以朝廷才會寬恕他。這是氣節的另一種表現方式。

  與佛相伴

  王維,字摩詰,名與字合在一起便是一位非常著名的佛教人物維摩詰。維摩詰本是一位居士,後來修成正果,成為菩薩。安史之亂後,雖然朝廷寬恕了王維,只給了他降職處分,但王維自己內心還是充滿了慚愧和自責,畢竟,對於那個時代的文人來說,氣節的重要程度絕不亞於生命。王維出生於一個虔誠的佛教家庭,自幼就與佛有著不解之緣。此時,能夠使他內心超脫的方法只有佛。從此,王維真正沉溺於佛理與山水之中,「一生幾許傷心事,不向空門何處銷!」他精通佛學,且悟性很高,能把很多人看不懂的佛理理解得很透徹,甚至能與大師們論道,倒真有些維摩詰居士的意味。而且他是真正地融會貫通,能將佛理融入詩畫之中,尤其後期的一些詩,讀完之後甚至會使讀者也產生那種寂滅的心理。

  有人認為,王維遁出世俗是一種逃避,其實,這是一種自我調節的方式。在一條路走不通的時候,換個角度,或許就會出現第二條路。一條路走到黑而不知變通,這恐怕才是人生中最大的悲哀。

  王維的詩繪影繪形,有寫意傳神、形神兼備之妙,也被蘇軾稱讚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新唐書》說王維在生前以及後世都享有盛名,唐代宗讚譽他為「天下文宗」,錢鍾書稱他為「盛唐畫壇第一把交椅」。世上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維是人才」的說法,後人還將王維稱為「詩佛」,此稱謂不僅指王維詩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維的宗教傾向,更表達了後人對王維在唐朝詩壇崇高地位的肯定。王維不僅寫的一手好詩,也是文人畫的南山之宗,並且精通音律,是少有的全才。他在藝術方面的貢獻,將永為世人所銘記。

山水詩人王維的軼事典故有哪些



推薦閱讀:

寫詩一定要押韻嗎?
如何賞析「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這句詩?
辛波斯卡《一見鍾情》

TAG:詩歌 | 文學 | 詩詞 | 古詩詞 | 典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