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二戰中日本「本土決戰」的想法實現,二戰局勢會改變嗎?

如果二戰中日本「本土決戰」的想法實現,二戰局勢會改變嗎

1945年1月20日,面對持續惡化的戰局,特別是日本本土不斷遭到美軍空轟和當月菲律賓決戰的敗北,日本軍政當局制定了新的《帝國陸海軍作戰計劃大綱》,以「摧毀主要敵人美軍的進攻為指向」,開始制定「本土決戰」計劃,將南千島群島、小笠原諸島、沖繩列島、台灣等,作為本土防衛的前沿陣地,至1945年秋構成本土、朝鮮的防衛線,同時擴增5、6個師團、38個旅團的兵力。同年2月,日本天皇裕仁以個別召見重臣的方式,聽取了對戰爭前途的看法。曾擔任首相的近衛文麿含蓄地否定了本土決戰有成功可能,他指出,軍部高呼「1億玉碎」是為了防止因戰爭引起的混亂誘發革命。他認為,為了避免混亂局面出現,應爭取早日實現和平。

1945年4月1日,首相小磯國昭想兼任陸相,實現軍政統一,但遭到陸軍三長官(參謀總長、陸軍大臣、教育總監)會議拒絕。5日,小磯國昭宣布內閣總辭職。當天夜裡,鈴木貫太郎受命組閣。鈴木內閣組成後著力推進「體面媾和」。

5月8日德國投降後,日本最高統治階層更希望能「體面媾和」。在6月22日的御前會議上,天皇裕仁首先要求對如何終結戰爭進行研討。外相東鄉茂德提出:「除了通過蘇聯斡旋,別無他途。」7月7日,裕仁親自向首相鈴木貫太郎提議,派遣持天皇親筆信的特使前往蘇聯。同一天,日本政府向蘇聯表達了裕仁天皇希望以除無條件投降以外的方式結束戰爭的意向,並通知蘇聯,將派遣近衛文麿作為特使訪問蘇聯。但是,蘇聯在7月18日以日本派遣特使的目的不明確為由,拒絕近衛訪蘇。「絕密的終戰工作」未能奏效。《昭和天皇獨白錄》對此有詳細記載。

如果二戰中日本「本土決戰」的想法實現,二戰局勢會改變嗎

7月26日,中、美、英三國發表《敦促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東鄉茂德當天在《外交手記》中寫道,日本最高戰爭指導會議決定,「待蘇聯的態度明了後再對公告作出明確回應。對此,會上沒有任何異議,諸位謹對發表公告的方式及程度進行了一些議論。」見日本對波茨坦公告遲遲未予答覆,8月6日和9日,美國向廣島和長崎投放了兩顆原子彈。在長崎遭到原子彈攻擊的前一天,8月8日上午11時,蘇聯外長莫洛托夫照會日本政府,稱由於日本拒絕接受《波茨坦公告》,通過蘇聯進行和平斡旋的基礎不復存在。8月9日,蘇軍展開代號「八月風暴」的軍事行動,由華西列夫斯基元帥指揮遠東三個方面軍,從三個方向對日本關東軍發起攻擊。在天皇頒布《終戰詔書》後的8月17日,關東軍司令山田乙三向華西列夫斯基元帥發報,宣布日軍投降。

除了美國和蘇聯的打擊外,中國作為二戰東方主戰場,也是促使日本投降的重要因素。2013年10月18日,美國《紐約時報》刊載了牛津大學教授拉納·米特題為《世界欠中國的戰爭債》的文章。作者指出:「中國抵抗日本侵略是未被講述的二戰偉大故事之一。儘管中國是首個與軸心國交戰的同盟國,與美國、英國甚或到1945年8月才對日宣戰的蘇聯相比,中國在太平洋戰局中的作用遠未得到承認。」 根據日本厚生省援護局1956年3月公布的調查數據,從1937年7月7日到1945年8月14日,日軍戰死185萬人,在中國(不包括東北)戰死40.46萬人,約佔22%。日本史學家伊藤正德根據大量考證,在《帝國陸軍史》寫道,在中國陣亡的日軍為78萬9370人。中國最多時牽制了約200萬日軍。1945年9月初,在中國戰區投降的日軍為128.3萬人。

原英國首相丘吉爾在回憶錄中寫道:「認為日本的命運是由原子彈決定的,實在是一種錯誤。在第一顆原子彈投下之前,日本的失敗早已成定局。」如上所述,在戰爭末期,所謂「本土決戰」只是一種「口號」,日本真正想達到的目的,是「體面媾和」(體面投降)。假設日本真的展開「本土防衛」,充其量只是苟延殘喘,延長二戰結束的時間,不可能改變戰敗的命

如果二戰中日本「本土決戰」的想法實現,二戰局勢會改變嗎



推薦閱讀:

抗日戰爭時期日軍是如何評價八路軍?
為什麼二戰中怕死的美軍能夠擊敗不怕死的日軍?
[第5回]巴巴羅薩 1941.7.17
作為二戰東方主戰場中國戰勝日本付出什麼代價?
雜談太平洋戰爭(二十五)阿留申群島戰役

TAG:第二次世界大戰 | 日本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