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台灣「潛艦國造」註定是水中月?

為什麼說台灣「潛艦國造」註定是水中月

  其實「潛艇國造」不是今天才提出來。台灣此前也曾多次謀求自製潛艇。早在20世紀80年代,台灣就開始潛艇技術的研製,甚至進行過核能壓力容器與核潛艇的研究和設計,並聲稱在90年代初已具備了建造袖珍潛艇的能力。2001年,台灣曝出「潛龍計劃」,試圖證明「中國造船公司」有能力製造單層耐壓潛艇艇體。2003年,台灣又組建了一個跨部門委員會,極力推動自建潛艇,制定了「自製防禦潛艇」(IDS)計劃。但這兩個計劃最終均告失敗。而台灣當年提出與美國合建潛艇的目的除降低成本外,還暗中希望通過合作掌握潛艇製造技術,為未來自製潛艇打下基礎。

為什麼說台灣「潛艦國造」註定是水中月

  「潛艦國造」的主承包商非台船莫屬,台船是島內造船業的旗艦企業。台船表示獨立建造潛艇殼體已沒有技術障礙,多年前還曾在阿根廷TR-1700型潛艇和挪威「烏拉」級210型潛艇的基礎上,拿出過自己的潛艇設計方案。並且台船在數十年時間裡積累豐富的造船經驗,曾先後建造過排水量4000噸「成功」級護衛艦、「龍江」級巡邏艦、「錦江」級導彈快艇、「海鷗」級導彈快艇、「武夷」號補給艦。

  製造潛艇所需要的特種鋼台灣也有能力造。台灣「中鋼」公司曾於1998年宣布已成功開發出HY潛艇專用鋼材,一旦需要即可量產。

  在研發方面台灣也擁有很多包括「中山科學研究院」在內的一大批船舶研發機構,一些大學也有與船舶建設相關的專業,並且他們也有很多先進的研究設施,比如的大中型空泡水洞(大型水洞可進行魚雷性能測試,水下兵器的研發,包括潛艇流體動力與水下雜訊研究與測試。中型水洞有助於提升螺旋槳的性能)、拖曳水池、船模試驗水池等。

  但是,設計並建造一艘潛艇遠非製造技術達到一定水平就行。雖然台灣有著豐富的造艦經驗和一定的研發能力,但發動機、艦體、艦載武器、導航系統等關鍵設備至今仍需要完全依賴進口,而這些才是研製潛艇最核心也是最重要的部分。特別是潛艇的動力和水聲、電子設備研製難度相當高,因此全球能夠生產潛艇的國家屈指可數,許多發達國家也只有組裝潛艇的能力。

為什麼說台灣「潛艦國造」註定是水中月

  潛艇的動力也是一個問題。目前全世界有能力製造潛艇的國家只有美國、英國、中國、法國、俄羅斯、西班牙、荷蘭、瑞典、伊朗、朝鮮、日本、韓國等12國,其中有能力製造潛艇用發動機的國家就更少了。就當前國際政治局勢來看,台灣唯一能指望的似乎就只有日本了。但是日本潛艇的動力也是來自外援。非AIP發動機是引進德國MUT公司的專利生產的,AIP發動機是購買瑞典斯特林發動機許可證後生產的,因此如果日本要想向台灣轉讓發動機必須要得到德國或者瑞典的許可,就目前來看這幾乎是不可能的。這兩國很清楚台灣和大陸相比孰輕孰重,再加上荷蘭的前車之鑒也會德國和瑞典三思而後行。

為什麼說台灣「潛艦國造」註定是水中月

  潛艇的武器系統和聲吶台灣也解決不了。如果從外購也只能走日本的渠道(美國這條路要是能走通就不用等待20年了)。日本確實有生產魚雷和聲吶的能力。但是如果一旦日本向台灣出售這些東西,必然會遭到中國大陸的嚴厲經濟制裁,要知道日本的很多企業都是軍民兩用企業。如製造魚雷的三菱重工以及製造聲吶的日本電氣,他們的很多民品都銷往中國大陸,三菱重工的汽車、空調、柴油機以及日本電氣的顯示器、商務電腦等等。這兩家公司蒙受的損失肯定比對台軍售所得要大得多,尤其是當前全球經濟形勢低迷的情況下,一旦失去中國大陸市場對他們意味著什麼,我想他們比誰都更加清楚吧。

  試想只有一個艇殼,沒有魚雷、沒有聲吶,沒有發動機,沒有螺旋槳的東西,能稱為潛艇嗎?

  綜上所述,台灣的「潛艦國造」困難重重,實現希望非常渺茫,幾乎就是水中月。就算製造成功了,也得至少10-20年以後才能入役,那時在強大的人民解放軍反潛力量面前不過就是一個活靶子而已。(冪談天下,張冪)



推薦閱讀:

公投,與馬英九背書的公投
旋風十一人中胡歌拿出一級教練證在幾集?
台灣G簽問題?
未來台灣民進黨將一黨獨大,台灣徹底走向不歸路?
台灣買得起F-35戰鬥機嗎?

TAG:台灣 | 潛艇 | 政治 | 歷史 | 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