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遠離癌症5年了」,揭秘本期《科學》封面「黑科技」
「癌症免疫療法」登上了本期《科學》雜誌的封面,封面照片暗示了為每位患者量身定製個性化治療的希望。科學們正在努力擴大免疫療法的應用範圍,使更多的癌症患者受益。
本期Science封面
儘管癌症免疫療法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但直到最近才登上腫瘤學主流舞台。過去幾年見證了癌症免疫療法前所未有的臨床反應、快速的研究進展以及獲批上市。癌症晚期患者不畏艱難、通過免疫療法獲得完全緩解的報道屢見不鮮 ,這些成功案例是先驅科學家和醫生們數十年苦心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通俗的講,癌症免疫療法是通過多種手段來調節以及激活人體的免疫系統來治療癌症。具體而言,癌症免疫療法是應用免疫學的原理和方法,提高腫瘤細胞的免疫原性和對效應細胞殺傷的敏感性,激發和增強機體抗腫瘤免疫應答,並應用免疫細胞和效應分子輸注宿主體內,協同機體免疫系統殺傷腫瘤、抑制腫瘤生長。
新一代癌症免疫療法的主要代表為,使用藥物促進患者利用自身免疫細胞對抗癌症,以及利用基因工程幫助患者利用T淋巴細胞來識別和攻擊腫瘤,具體包括單克隆抗體類免疫檢查點抑制以及小分子抑製劑、CAR-T細胞治療等。
圖片來源:Science
「我遠離癌症5年了」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患者Emily是CAR-T細胞治療領域第一個吃螃蟹的人。2012年,命懸一線的她加入了賓夕法尼亞大學的CART-19臨床試驗,成為了全球第一個接受試驗性CAR-T細胞免疫治療的兒童患者。接受治療後,她曾一度出現嚴重副作用;幸運的是,醫生找到了可以對症下藥的降低免疫反應的藥物,戰勝了細胞因子風暴,她最終活了下來,並且檢查結果顯示體內的癌細胞已經徹底消失了。
2017年,在Emily的第12個生日慶祝會上,她手中那塊寫著「我遠離癌症5年了」的黑板備受矚目。她的事迹激發了人們對CAR-T細胞療法的希望。
對Emily以及細胞治療行業而言,2017年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年份,美國FDA批准了2款CAR-T療法上市,標誌著人類抗癌史進入了CAR-T細胞治療的時代。2017年年底我國也開始受理CAR-T細胞藥物的臨床申請,截止目前國內已有超過13款CAR-T細胞藥物在申請,部分申請進入了優先審評程序。根據業內人士預測,我國CAR-T細胞治療有望在2到3年內上市,有望改變我國癌症治療的格局。
CAR-T細胞療法成為了人類攻克癌症的新希望,然而製造難以及費用高是這種創新療法的推廣障礙。與傳統藥物不同,CAR-T療法屬於「活的」藥物,對生產工藝以及質控有十分嚴格的要求,全自動、全封閉的製造工藝成為了開發商的追求目標。目前,全球CAR-T靶點開發處在火熱之中,為了幫助開發商製造出臨床級的CAR-T細胞,加快上市速度,博雅控股集團面向中國、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印度地區提供CAR-T細胞製造的CDMO服務。隨著CAR-T細胞製造CDMO模式的興起和應用,我國CAR-T細胞藥物商業化可持續發展將迎來新契機,更多患者有望受益。
「總統的神葯」
2015年12月,美國第39屆總統吉米·卡特腦部腫瘤被PD-1抗體Keytruda治癒的新聞振奮了全球,讓世界再次聚焦免疫療法PD-1/PD-L1,一時間這種療法也被公眾稱為「總統的神葯」。
PD-1是表達於T細胞表面的一種重要免疫抑制跨膜蛋白,PD-L1是PD-1的配體。通俗地講,腫瘤細胞上的PD-L1與T細胞上的PD-1結合,就會抑制T細胞的正常免疫活性;當抗體藥物與PD-1或者PD-L1結合後,T細胞與腫瘤細胞就無法再結合,T細胞就行使正常的免疫作用,消滅腫瘤。PD-1抗體藥物是屬於免疫檢查點抑製劑,通過抑制免疫檢查點活性,釋放腫瘤微環境中的免疫剎車,重新激活T細胞對腫瘤的免疫應答效應,達到抗腫瘤的作用。
截止目前,全球共有5款PD-1/PD-L1類抗體藥物獲批上市,適應症包括惡性黑色素瘤、腎癌、非小細胞肺癌、頭頸癌、膀胱癌和腸癌等在內的多種腫瘤治療。這五款獲批上市的藥物分為別默沙東的Keytruda、百時美施貴寶的Opdivo、羅氏的Tecentriq、輝瑞及默克聯合研發的Bavencio、以及阿斯利康的Imfinzi。
百時美施貴寶的Opdivo是第一款在中國提交上市申請的PD-1/PD-L1類藥物,2017年11月該上市申請獲得了我國CDE受理。目前,國內的PD-1藥物開發也處在火熱中,根據CDE公開臨床信息統計,截至去年11月底,國內開展的PD-1(L)1試驗共有80項,有49項試驗進入了臨床Ⅱ期或者Ⅲ期;截止今年1月,國內共有16個PD-1/PD-L1抗體藥物在研,有些已經進入臨床後期,有望在2018/2019年獲批上市。
結語
近年來,免疫療法給癌症的治療帶來了奇蹟,給人類抗癌史添加了一個又一個的里程碑成果。它救治了美國前總統卡特,也讓7歲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女孩Emily的癌細胞消失……未來它還會幫助更多的患者對抗癌症。
當前,癌症免疫療法仍存在幾大主要挑戰:為什麼只適用於小部分患者,如何更好地保證治療的長期效果。越來越多的臨床研究數據表明,腸道菌群在免疫治療反應中起著決定性作用,有望使用聯合免疫療法改善治療後的人體反應,或為真正的個性化醫療開闢新的道路。
參考資料:
Science:The Cancer Immunotherapy Revolution
科技日報:免疫療法登上 腫瘤學主流舞台
作者|Dr.韋
本文系博雅幹細胞(bestboyalife)原創內容,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