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選才是對孩子真的好
我沒過上的生活,我的孩子一定要有!
我追求的目標,我的孩子也要為之奮鬥!
我給你鋪好的路,你為什麼不走?!
在高考和找工作的節點上,很多家長都會被上面的問題困擾著,做出或理性、或獨裁的決定,留下孩子獨自嘆息。
高考成績公布後,劉上老師接到一名學員的電話,說自己的孩子高考才考了300分,上不了本科,只能上專科。問我是復讀還是報專科?
劉上老師沒有直接給出建議,而是問他:「你希望孩子以後過什麼樣的生活?」
「健康快樂就好。」他回答得很乾脆。
劉上老師乘勝追問:復讀和報專科,哪個可以給孩子帶來健康快樂?
他說:都沒太大直接關係。
是啊,在生活當中,我們其實做了很多與自己想要的結果沒有多大關係的事情。「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成「龍」、「鳳」。扳著柳樹要棗吃,這是我們最想要的嗎?
退一步講,即使考上大學又待如何呢?我們看到很多大學生成為啃老族,很多大學生為了自己的利益去傷害同學、老師。當然我們也看到許多大學生去邊遠山區支教,看到很多大學生見義勇為,也看到更多大學生在所學領域有所建樹。同為莘莘學子差距咋就如此之大?
其實教育的最高層次不是培養了多少不可一世的大人物,而是培養了多少健康、和諧、幸福的人。所以我們說,培養孩子健康的心理、美好的品格,遠比刻意追求「大學生」這個標籤更重要。由此可見,孩子身心健康才是我們最想要的。
好父母應設身處地考慮孩子的實際情況,照顧孩子的興趣愛好和實際能力,尊重孩子的意願,而不是盲目地要求孩子按照成人預先設計的軌道成長。所以我們要捫心自問:為了讓我們的孩子身心健康,我們做了什麼?現在做的可以達到孩子身心健康嗎?怎樣做可以讓孩子身心更健康?
推薦閱讀:
※九型新想法
※專業決定了你的存在,人品決定了你的人脈
※完美主義者的完美主義觀是怎樣養成的?
※怎樣判斷自己是九型人格中的哪一種?
※有沒有人看過《九型人格》,想知道裡面的四號如果主動追求八號能成功嗎?
TAG:九型人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