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設計類作品集這件事,都是這些套路

很多學建築設計,城市設計,景觀設計等專業的學生,準備留學的時候往往不知道如何下手作品集,然後大部分沒有選擇,很茫然地詢問機構的一些策略。

要不要找機構啊?花費呢?預算呢?

機構是怎麼操作的?普遍的手法就是通過讓銷售先和你接觸安排課程,然後再由顧問老師(基本都是非專業的)和你談談,等和你談妥之後,再找專業的老師(比如我們這些,一般多數為兼職)來真正和你解決作品集上的知識點疑難點。這中間其實就是兩個環節:銷售+輔導課程。所以你的費用也由這兩部分構成,其中第一部分佔比50%以上(實際遠超這個比例)。

大部分學生第一反應:好貴。嗯,一本作品集幾萬甚至十萬以上的輔導費現在屢見不鮮,在當今傳統機構教育機構這種模式情況下,費用不可能低(多重人工+租房等等)。所以,如果你確實要找便宜,其實很簡單:

第一,找師兄師姐(老八校,重本院校以上的推薦,這一類學校出國留學的學生比例大,對自己學院本身課程體系了解,對於申請成功也有很大的借鑒意義)

第二,找獨立的小型輔導團隊或個人(沒有專門獨立出一些銷售+行政+顧問這些職業的)

如果實在想DIY,如何開始?

這個方法同樣只建議老八校,重本以上的學生自己DIY。根據自己教過的學生裡面,普通的一、二本院校裡面,只有極少數,至今為止只有一個是通過看他的作品集,可以直接進入項目修改的,即是說他的項目前期和概念都是符合深化的標準的。

如果你是這一類的學生,那麼恭喜你,自己有足夠的自制力的話,DIY絕對是條好路子,最後請留學成功的師兄師姐(兩個最好)看一下,給一些意見表(順便你請個客或帶個小禮品,ok了,預算肯定妥妥的最小),再進行最後的調整與修改,基本就達標了。(幾萬大洋省了下來)

如果你不是上面這一類的學生,盡量還是找能在一段時間內輔助你的。前年年底,我曾經碰見過一個線上諮詢的,然後背景是某北方院校二本,對自己設計能力很有信心(學生基礎知識是不錯,成績前列,但國內很多建築院校的特點,以就業為主的模式確實帶來了對作品不少的硬傷),諮詢以後我推薦他要找個作品集輔助,因為項目缺點還是很明顯的(聲明:沒有推薦要在我這裡報,因為本人在南方),他非常堅定地說,不用。當時諮詢的時候是3月,足夠時間去調整,後來一直沒有聯繫。直到過了年後的二月,那時候offer一大批一大批地發了,然後他來問說知不知道offer情況:美國top30的某一所,其實那時候已經發了。後來就沒有然後了,結果一年的準備加上來年的入學計劃全部白費了(後來也不知道怎麼樣了)。時間耗費在這,實在可惜。畢竟,不得不說,作品集還是有一定的門檻在。

如何評估一下自己的能力?

相信很多學生諮詢的時候,對於自己的能力沒有一個底。其實很容易評估:

以建築設計為例:

1.自己這四年(五年制)來做過的項目集中起來,項目類型有哪些?把課程作業分一類,參加競賽和活動的項目分一類,實習的項目分一類,三大類各取最優的一到兩個拼合起來,就是你的項目基本能力。一般選取五到六個,最後篩選為四個左右的項目,作為作品集的基礎。其中集體做的選取一到一點五個,這一類作品的好處是一般深度夠,但不宜多,多了評審老師會質疑的,(一些學校會有面試,到時圓不回來就是砸自己的腳)。

好項目標準:優秀作業,競賽獲獎作品,實習參加投標作品(非居住區和一般商業綜合體類)

一般有上述這一類項目經歷的,拿進來整合整合,再揣摩一些項目之間的聯繫(一般為概念,去整合到你的ps和cv,porfolio主題中基本就可以了)

2.第二項:表達能力,其實就是電腦繪圖能力。

其實多炫酷的東西你只要有個參考,都可以仿照著做出來,那麼恭喜你,你知道每一張作圖的邏輯和順序了,證明你的軟體和表達都沒有問題。

如果只知道說「哇,好看,」然後畫不出來的,那證明你以往就沒有這個基礎的表達能力。

軟體有很多,建模作圖(SU,Rhino,3dmax,Lumion,Vray,Ps,Ai等等)要熟練三四門以上,如果數位板那些增加進來(如SAI等),那會增加你的表達效果。所以你自己看看會多少門軟體,心裡就有個底了。

如果是三無人員,又有一顆留學的心,那麼還是建議你找找老師帶帶你吧。

項目如何篩選?

1.有人說,商業項目不能加進去。嗯,基本沒錯,傳統的商業項目千萬別加進去(比如你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商業綜合體和居住區)。但是如果你研究的是新型的居住方式和拓補結構,那麼是可以放進去的;又比如你是探索新的商業模式,創新類的,也是可以放進去的。

2.很多人放進去的項目一般是公建。因為公建發揮概念空間大。除此之外,多拓展不同類型的項目,彰顯學生的專業能力和對於不同建築類型的理解。不要放幾個大同小異的公建,重複性高對一本作品集沒有好處。

3.項目的類型與尺度。建議放不同尺度的作品在作品集里,可以彰顯你對於不同的尺度的把控,類型也可以多樣化,比如偏結構,偏綠建等。

4.關於其他作品,其實這一部分無所謂的,有些老師根本不會看。而且不要再放一些畫和攝影了,除非是獲獎有一定分量的。

為何設計要留學?

留學=平台?

其實在設計圈裡,還是有極強的鄙視鏈的。雖然大部分人不是大師(即使那些大師,也是多多少少和前大師們有聯繫的),在設計職場中,作為平時設計圈的一份子,如果你出生的平台不夠,自然就被劃分為低起點;而且設計師相同身份會抱團認同,一個從很一般學校出生的設計師,躋身職場,會明顯感受到這一點。(不過你自己創業就另說)

另外,留學也能見識別人的設計思維和體系,設計確實需要眼界。

嗯,就說這麼多了,明天要早起,很多作品集的細節有空再碼,只是讓想留學的你們避免太多坑。

微信:Zhenry-Thierry (諮詢人已有上千以上,所以有誠意的再加,互相尊重,付費輔導)


推薦閱讀:

交互作品集太複雜?StoryBoard幫你「化繁為簡」
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留學規劃大全
純藝&雕塑|從古錢幣到畢加索,關於雕塑的正史和野史
院校資訊 | 美國SAIC院校專業全解析 Part 1
/服裝/ 由如成功申請故事 - 羅柳絮:放棄RCA通知書的「森女」

TAG:建築設計 | 建築學 | 作品集portfoli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