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接受失敗——躁鬱症患者的自我管理
本文首發於我的微信公眾號:
盲刺客的雙相情感障礙(mck20180117)
歡迎大家關注!
https://www.zhihu.com/video/960638251840835584《學會接受失敗——躁鬱症患者的自我管理》
1、不想失敗、不想輸是人的天性
我兒子還不到兩歲,之前有段時間,他喜歡跟我們玩「搶東西」的遊戲,常常為了把一件物品從我們手中拉扯過去憋紅了小臉、憋出了青筋……我不讓他得逞的時候,他就會不服輸,一次次地再來。
那麼小、還不太明白生而為人意義的個體,就知道「想要贏、不想輸」。
經常也在小區聽到幼兒園的小朋友、上小學的小朋友們之間的對話,常常都是「你去過日本嗎?」「我去過、我也去過」「你有xxx?」「我有、我也有」……聽起來像是攀比,但我倒覺得更多的還是「不想輸」「不想被比下去」的想法。
不想失敗、不想認輸,是天性。當我反思自己何以會成為雙相患者時,也覺得一直以來自己「不能輸」「不能被別人說不」「不能成為失敗者」的想法會是主因。
2、不論你怎麼成功,別人總會找到你失敗的地方
只要不想輸、不想失敗,並為此做足努力,就真的可以不輸、不失敗嗎?
在我曾經供職的一個公司里,我們的總裁助理,在我眼裡算得上是長得漂亮、活得漂亮的類型:她出生在某東北小城,父母離異跟父親、繼母生活,憑著努力讀了一所北京的高校,在房價大漲之前買下了一套北京的房產。而她在我們公司拿著最高的薪酬、自己堅持身材管理,處理公事也是認真負責的態度。現在已經結婚生子,老公是有好幾套房產的北京人。
有一次,一個同事跟我說:你別看xx她拿著最高的工資、背著很貴的包,其實也不行,她老公是家族遺傳糖尿病……
當然,這並非我眼裡的「敗筆」,也暫且不論同事說這話的初衷是否跟嫉妒有關,只是想要通過這個舉例說明,不管你多努力、活得多優秀,還是會有人挑出你「失敗」的地方來說,即使你自己並不這麼認為。
事實就是這樣,我們不可能「成功」到讓所有人都喜歡。
3、「失敗」是主觀感受,而並非都是客觀事實
而與其說「失敗」是一種結果,不如說是一種主觀感受更妥當。就像「失望」「絕望」一樣。比如,只有當一些人真的破產、被愛人背叛等才會感覺到「自己很失敗」;但是對有一些人來說,只要對方的一個白眼、一句帶有貶損性質的調侃就會讓她感覺「自己很失敗」。
對我不到兩歲的兒子來說,無法在「搶東西」遊戲中贏得媽媽就是失敗;對那些小區里的小朋友們來說,沒有及時說出「我去過」就是失敗。
「失敗」有時是客觀事實,但更多時候是「主觀感受」。
4、每一個人面對「失敗」都會難受
儘管每個人對「失敗」的標準不同,但每個人感受到」失敗「時的難受卻都是一致的。不管是小小的孩童還是所謂的成功人士,或者是身為平凡人的我和你。所以我們聽不到興高采烈的失敗宣言;更多的時候,聽到的是帶著沉重的、挫敗感的、不開心的失敗感受。
為什麼每個人都會難受?因為任何一個人都不願意接受「失敗」。
接受失敗意味著:你不行、你做不到,意味著恥感和辱感,意味著別人不會再像過去那樣看你,意味著「無法東山再起」……
5、正確認知「失敗」
「失敗「真的是我們想像的那樣嗎?
從普世價值觀里的「失敗」說起:
愛人出軌,一段情感關係的結束,真的就是你這個人的失敗嗎?考學失敗、工作環境中被排擠、不被同事和老闆認可,真的等同於對你這個人失敗的佐證嗎?家庭關係不融洽、父母關係惡劣……確診了雙相情感障礙,這些真的都是你的失敗嗎?
不,我倒覺得這些更適合稱之為目前遇到的困難。
而面臨困難時的應對方式,才是最終決定你到底是不是一個失敗者的關鍵。
迄今為止在我32年的人生中,我常常被「失敗感」所困擾,我感覺自己最失敗的時候往往不是我最缺錢、過得最不好的時候;而是我對一件還沒開始的事情投入過高期待,而最終期待落空的時候。比如,2008年-2009年我為某地方日報寫了一年的專欄,北漂生活也已經步入正軌,我以為我可以更進一步,於是在2010年我辭職,從北京離開了幾個月,開始了自己的旅行和義工生活,我以為可以憑此經歷寫就一本好書,從此揚名……但事實是,旅行和義工生活結束後,我沒有工作、沒有收入,沒有出書,我最喜愛的姥姥癌症末期,三個月後離世。
當期待與理想,遠遠高於自己的實際能力,就會造成巨大的期待落差,形成「失敗」的痛苦感受。
我常常感覺「自己失敗」,是因為我常常會對事物和別人有預設,當他們與我的預設不符時,我就會感覺「失敗」。所以,我現在能夠讓自己過得更快樂的秘訣就是——大多數時候,我放棄了自己的預設,調低了自己對還沒有開始的事情的期待。
6、為什麼一定要接受「失敗」?
就像面對雙相情感障礙一樣,最難的一步其實就是「接受」這件事。接受「失敗」也會發生在你身上的這個事實,才是你正視此事、正視自己的一個開始。
接受失敗等於是對自己建立一個正確的認知。
接受失敗等於是對事物建立一個正確認知。
決定一個人最終成就的不是他是否經歷了失敗?而是面對失敗他會如何應對和解決。
如果有一個正確的三觀,那麼相對來說可能更容易接受「失敗」。能夠接受「失敗」並不是懦弱的表現,在我看來,能夠接受「失敗」,反而是一件需要勇氣和智慧的事情。
只有接受並承認了失敗,才能在一條錯誤的路途上及時調整步伐,這樣才有反轉的可能。否則,只會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所以,當你感到「失敗」,並因此責怪與人、破罐子破摔、自暴自棄,那才是真正的失敗。
而你感到「失敗」,及時意識,進行扭轉和改變,把眼前的「失敗」變成一個階段性時間裡遇到的困難進行解決,那才是你攻克失敗的訣竅。
看到這裡,你還那麼介意「失敗」嗎?
寫在最後:
點贊是美德,點贊才能讓更多關注這個問題的人看到。謝謝!深深感謝,並感恩。 也歡迎你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盲刺客的雙相情感障礙(mck20180117)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