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關於改行的問詢

這裡再強調一次: 本系列所有的前提條件就是在美國。我希望評論至少要基於這個事實。我承認自己寫的東西一旦離開這個基礎,可能都是錯的,別說中國,即使加拿大等,與美國也是大大不同的。我從22歲大學畢業進入社會時,就出國並且一直在美國生活工作,現在超過10年了,可以說我了解美國的情況遠遠多於國內。

所以,類似996、35歲失業、大齡碼農這些國內特有的話題對我的文章來說應該是不適用的。

(繼續正文)看到這裡,是否心動了?然而,改行是一件大事情。不僅僅是對過去專業和多年努力的放棄,更是對一個嶄新的領域的貿然進入;不僅僅是讀書上金錢的花費和時間上的機會成本,有些大齡改行者還面臨著放棄當前工作和收入的痛苦抉擇——當前工作錢再少,那也是收入啊!

大部分人還是會問詢父母親人、親朋好友、相關人士等。畢竟,每個人的情況獨特,是需要人評估的。這一步其實很更關鍵的是,獲得家庭、親人、另一半的支持——經濟上、生活上,是後面改行成功的關鍵,說服是必要的。

大部分人的父母,若生活在中國,其實是不太了解美國的。父母若開明,應該會支持;有些父母很獨斷,那麼需要適當的說服和講道理。但是,個人認為,如果自己看好,千萬不要因為父母的獨斷、疑慮而有絲毫的後退!這是你的人生,而你的父母對CS的理解,如果有的話,9成也是看微信上的笑話或是國內可信度很低的新聞。

問朋友是另一個重要手段,尤其是有相關經驗的朋友,或是科班CS出身的人。此時不用人脈,更待何時?

上網詢問亦可。網路的問題是良莠不齊,好處也是良莠不齊,萬一碰到好人、達人、懂行的,就賺了,反正發帖成本近乎為0。

然而我想說是一般而通用的準則——理性思維:對任何人的話,要會聽、有保留地聽、有分析能力地聽。不僅僅要分析他(她)所說的話,還要分析他(她)所處的情況——立場、背景、心態等等。

比如,如果不是多年關係的好朋友,有些人的回答可能只是敷衍的或是道聽途說,或是並不了解你的實際情況,這樣的建議究竟多有用是值得懷疑的。更有些無所不知者,什麼事情都愛評論,但自身能力和見識實在有限。

比如,一個常見現象就是:科班出身的CS並不知道改行是怎樣的,儘管他們可能非常熟悉CS本身。他們是紮實學習、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的,從他們的角度,可能只知道如何按部就班、用傳統的方式來學習。儘管知識精深基礎紮實,他們未必知道速成的法子。因此,改行者往往受到他們的不經意間的打擊。我自己在諮詢改行的時候,曾有一個快畢業的CS PhD輕蔑地直言:你會Java么?我當時無言以對,因為我不會;但是多年後我想,如今的我,依然不「會」Java,因為這是門博大精深的語言和技術——何談「會」,但至少不妨礙我找到Top company的工作,不妨礙我工作中大量用Java,那麼糾結於會不會,有什麼意義呢?

更陰暗一點地說,很多人是故意打擊改行者的。說到底,這行業競爭激烈,太多國人所受的教育更偏向於科舉式零和競爭,減少一個潛在的對手一般不是壞事;但他們卻沒有看到其實就算沒有中國的改行者,也有著無數印度人懷揣著夢想像潮水一樣涌到這個行業,其實我是認為中國人應該有「把蛋糕做大」的開放性思路的。也有些人是為了保持自己的優越感,生怕別人也過得好。——我這麼說,當然也有以小人之心度人的成分,但是在人生之路的十字路口,千萬不要因為一些人有意無意的話而輕易改變自己的決定。

最好的,是問類似有改行CS經驗的過來人。他們體會過其中的酸甜苦辣,體會過從零到有的過程,甚至直接可以告訴你哪些學校容易申請、應該如何選課等,這些信息往往最寶貴。

當收集到正反方大量的回饋後,也許你的感覺是頭很疼,更加難以抉擇了。這時候更多地是靠直覺吧。

推薦閱讀:

從一個指針的聲明淺談和函數、數組有關的指針
給計算機初學者的書籍推薦
滿分文書大全|如何寫一份招生官都拒絕不了的CS文書
當"老經驗"遇到"新場景"——學習方式的陷阱

TAG:計算機專業 | 留學美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