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中的一些零售式經驗談
大多數時候,我們對厭惡學習的後進生會束手無策。多數老師希冀通過暴力逼迫來促使他們學習,經過陣痛後,一部分後進生會逐步改變對學習的態度,逐步從後進生變成中等生,甚至是優生。但大多數時候,我們會發現,我們也許是在做無用功,有時候甚至適得其反。這是怎麼回事兒呢? 經過對大量實際案例的觀察,我有了一些不成熟但也許可以作為參考的判斷。那些在老師暴力逼迫下,依然不得寸進的學生,大概是在低年級階段幾乎沒有完成任何學習任務。大量在低年級階段應該被養成的能力,諸如簡單閱讀、簡單書寫、判斷方向、線性邏輯思維、歸納整理信息、分類等等這些我把他們稱為「學習能力」的能力,他們要麼是完全不具備,或只具備其中一兩種。這導致他們無法理解我們傳達給他們的過於複雜的信息。而當他們不理解一些問題時,他們又沒有能力組織語言將他們想表達的問題表達清楚。於是師生之間在這種不通暢的溝通中,磕磕絆絆前行,學習的效果可想而知。
但更主要的原因是,他們沒有主動學習的意願。如果一切出於「逼迫」,那麼效果必然是十分低下的。而我們也必然沒有太多時間和耐心,和這些大量存在的後進生們進行這種效果極其低下的學習活動。對於學習意願強烈的學生而言,如果我們厚此薄彼,偏要拿自己的熱臉去貼這些後進生的冷屁股,反而把願意求學的學生置於不顧,那才是極其不公平的。
但是不是我們就可以放任後進生不顧了呢?這當然也是不可以的。因為即使是後進生,內心深處也依然隱藏著求學向上的火種。只是這火種如果不加引導,也許永遠不會有重見天日的一天。但這「引導」毋庸置疑,必定是極其艱難的。否則,他如何會是後進生!
所以我們事先一定要有這樣的準備——也許我們做了很多,但最後被挽救的後進生,相對於他們龐大的群體而言,必定是極其少數的。這並不具備普遍性。
這裡我想分享一下我自己所經歷的一些個例。 小東在三年級時,是個語文數學英語均在四十分左右的後進生。到四年級時,由我接手當他的班主任。一開始我對他做了一些觀察和分析,覺得他是個偏內向又渴望朋友渴望被關注的孩子。後來我還了解到,他的父親十分關心他的學習。對於這樣的孩子,適當但不過度的 表揚也許是不錯的選擇。 但在一開始,我選擇忽視他。 直到有一天,一個女同學告訴我他在很認真的背書的時候,我知道機會來了。那天,我略帶誇張地表揚了他的認真,第二天,他的作業果然做得比前一天更工整了。我順帶讚揚了他的字。但是不是這樣誇一誇,他就能一直保持這種狀態呢?顯然,反反覆復是孩子的通病。所以在屢次表揚以後,你還得適當表示你的失望,以警示他,如果不持續努力,就會失去你對他的關注。孩子如果在乎這來之不易的關注,就會迸發出你想像不到的主觀能動性。 小東是個很生動的例子。經過四年級一年的學習,我們相處愉快,而他也成功從一個後進生變成了一個三門主課均在八十五分以上的優生。在這期間,我甚至很少大聲呵斥他。他也讓我看到了,一個不愛學習的孩子,如何通過自己的努力從厭學變成好學。老師在這期間,幾乎只要做好一個欣賞者的工作就行了。
當然,我一直重複,這是個例,不具備普遍性。
我只是想給充滿困擾的老師們提供一個也許行之有效的思路。如果有所幫助,將是我的無上榮幸。
說到這,我幾乎已能想到一些教壇新人們看到這篇文章時的心情:有用嗎?
這不禁讓我想到自己初入教壇時,竭力引導後進生卻備受打擊的狀況。我想,每個新老師都曾或多或少經歷這樣的心理落差。這落差,大概源於我們曾頂禮膜拜的那些教育專家們,早早給我們描繪了一副過於美好的教育藍圖。這也讓我們對自己,或者說對教育本身,錯誤地建立起過高的期望。
而實際情況是,教師在引導過程中,確實會遇到很多很多的阻力,社會的,家庭的,學校的,甚至是同事和學生之間的。社會輿論諸如「讀書無用論」,家庭的「打工」風氣,學校校風,還有同事和班級學生的個人感情。這些紛繁複雜的因素都會使看起來很有效果的教育在實施過程中大打折扣。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中國的教育系統並沒有給老師們創造這種利於「引導」的條件。也即,領導者本質上並不特別重視對後進生的培養,而是更重視「培優」。這種觀念貫徹於整個教育系統之中。我們現在所做的努力,其實都是個人行為,並不代表普遍性。這種逆流中拼搏的感覺實在不算很好,也讓許多曾致力於此的年輕教師畏難而退,轉而跟緊時代潮流,努力「培優」去了。因為按照目前流行的觀念來看,優生的多少直接體現了一個教師成功與否,也是最看得見的獎賞。畢竟,現代社會是個機能主義盛行的社會,許多人評價一個人是否成功的標準機械而單一。但這也無可厚非,畢竟,別人沒有義務也沒有時間去做深入分析後再給你做最中肯的評價。當然,不管是重視「培優」,還是強調「補差」,觀點的本意都並非是讓老師做顧此失彼的事兒,而是要「面面俱到」。但我也說了,那是最理想的狀態。理想國是「理想狀態」,大同社會也是「理想狀態」。所以陸遊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侃侃而談總是輕鬆的,但實踐者卻是用生命在踐行。我深味過其中的辛酸,卻更能體會到後進生的無奈與絕望。我不會放棄努力,卻更有清醒的認識——我的力量很小,我不能拯救一切。
寫在最後:
其實很多形而上的教育理論,看起來彷彿離我們的教育現實很遠,但它們所揭示的內在教育規律,我仍然是認同的。比如說,很多教育理論指導我們:引導的具體方法必須基於對學生的足夠了解而設計。但我不認同的地方在於,一些習慣坐而論道的理論家天然認定,對於每個後進生的引導都是可以實現的,不存在絕對不成功的說法,也不應強調其困難。事實上,這反映了這類理論家認為教育萬能的理念,或者至少部分認同這種說法。但事實上呢?我們可以看到,歷史上任何教學理念的形成都並非一代人就能完成,而是需要長時間的,多位傑出教育家的畢生實踐去完善,最後再由更偉大的教育家在集大成的基礎上成書。我一直強調的其實不是困難,而是人力有時而窮,我們應對此有清醒的認知,並努力做好自己該做的。這價值便在於,它們有可能會成為其他更傑出的教育者飛得更高的助力。關於上述那一類「理論家」們的評價標準,我實在不想做過多討論,只能說我們的分歧太大,到了必須擱置的地步了。
推薦閱讀:
※小孩子為什麼「特心急」?
※給有孩子的家長們建議
※父母對孩子不好好說話,打擊孩子自信心對孩子影響有多大?
※嬰幼兒的閱讀啟蒙,到底應該選什麼書?
※教育孩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