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端的閱讀類產品如何做「書評」?
我們如何發表見解
Q:互聯網尚未誕生之前,人們尚在閱讀紙質書。而此時,若是對某一段文字或段落有一定感觸的時候,是如何操作的呢?
A:當然是選擇劃線/填充底色來突出這段文字,隨即將自己的感想記錄在旁邊。
這種方法從早期的齋評,比如《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就可見一斑了。
甚至前幾年大火的那本《S.忒修斯之船》將整個故事形式都用「評論」的方式記錄了下來。
而在移動互聯時代,各大主流閱讀類APP又是如何設計這個行為的呢?可以說是各有千秋了(後面有一個小總結)
微信讀書:用黑色虛線向用戶表示這個段落有人發表了觀點,用戶輕觸該區域即可看到他人的評論,且浮窗的位置會隨著劃線段落的位置進行改變;
網易蝸牛讀書:用黃色的底色填充選中的語段,隨即用戶即可發表自己的筆記(筆記內容僅自己可見,互動內容須使用提問功能)
QQ閱讀:在段落末採用了一個小氣泡+數字的形式標示了評論數量,點擊氣泡即可看到用戶們的評論,但評論是針對整個段落。
豆瓣閱讀:在段落右上角以角標+數字的形式提示,點擊角標右側會彈出一個評論頁面。
靈感群大家們的看法
當然,這些不同的做法背後,又和本身的用戶群體有一定的關係。而昨日,日簽君就在靈感群內發布了一張微信讀書的日簽,引發了不少有意思的討論。那麼靈感群的大家對微信讀書的這種操作,又有著什麼樣的看法呢?
日簽君節選了部分用戶的評論與大家進行分享(當然對名字打上了專業的馬賽克
)
總結
針對性的評論確實對於互相交流想法有一定的好處,但是否需要在「我」當前閱讀的書籍上提示地太過明顯呢?
提示的顯示能否由「我」自己來決定呢?以及評論的顯示方式,是該保持閱讀的心流還是進行集中的展示呢?
並且,又該如何去保證大眾的評論「有效」性呢?
例如日簽君為了測試這幾個閱讀類的APP,還是添加了一點點沒用的評論(嘻嘻,在這裡說一聲對不住啦)
針對是否需要顯示用戶評論這一點,微信讀書雖然在設置頁面有這樣的功能,但會需要在設置頁與閱讀頁進行切換,反而QQ閱讀可以選擇在書籍頁上方直接選擇關閉想法!
最後的彩蛋
而提到讀書,則不得不提一下關於深度閱讀的效率問題,那麼大家又是如何解決的呢?
啊喂(つД`)???彩蛋看完了,也不打算傳播一下嗎?
推薦閱讀: